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    安意如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我始终没有弄明白。为什么一个人,仅仅用二十八个字,就可以把秋意这样深刻清晰地描摹出来,下笔又是那样浅谈。
         看上去,浑似----漫不经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离人,哪一个不是寻常季节,寻常见的景物?就是道上随便扯个农夫,樵夫,也能认得出,说得清的东西,怎见得到了他马致远手里,这么组合排列一下,就通了灵窍,轻轻地挣壁而出,化身为龙了呢?
    “枯藤老树昏鸦”,小令伊始,由近处着笔,在一株枯藤缠绕的老树枝头,鸦数只,哑哑枯叫。
      若你是离人,天涯道路无尽,日已暮,乡关尚不知在何处,又怎禁得,老树寒鸦的逼促,一声声教得人心惊梦寒?归途漫漫,牵动了乡愁泛滥,脚沉重的离人又如何能涉水而回?
        藤、树、鸦,本是郊野司空见惯的景物,并无特别之处,可一旦与“枯”、“老”、“昏”结合匹配,一股萧瑟肃杀之气立即从字里行间弥漫开去。像一朵渐行渐近的黑云,渐渐笼住人心。
       “小桥流水人家”,随风发黄的归途中,突然看见远处有小桥流水,绕水而居的村居;天空有炊烟飘荡,随风袅袅,像游子羁客身体里按捺不住的乡魂。
         长风几万里,梦魂不到关山难。
          这个人,牵着那匹瘦马,走桥上。溪水清透,他看见自己的脸,皱纹纵横如山岳,鬓发已斑白。苍老,这个从未在心里停伫的词,突然,突兀地出现在面前,凌厉得让人物从逃避! 
       曾经是多么年轻的少年,策马扬鞭,以为功名理想全在远方;以为匹马单枪,凭着胸口的一股热气,一定可以阖天下,出人头地。天下?何处不可以成为天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再旷世绝代的英雄也不是这世间唯一一朵花,成开败 谢,时候到了,自然有新花顶替。
        好男儿都以为,自己与众不同,命里带着福禄寿,格外要比别人重。可是,所有的壮志雄心都在时光中消磨成灰烬,才不得不认识到,或许我,不过,是一个寻常人;然后,香气那些昏黄如豆的灯光,温热的汤水,母亲温暖的手,絮絮的叮咛;妻子清亮的眼眸,纤瘦的身影。思念如雪纷纷落下,想知道,她们在家怎样?
        那些赖以生存的温暖存在,曾经觉得是那么的无足轻重。从没有像现在一样,对悠闲恬静的田园生活有无尽的向往与渴望。步履蹒跚到地蹀行在古道上,遥看日影衔山。落日也知道回家,那么人呢?
       为什么总要等失落了,才拾起寻常的好?年轻人,不出去经历一番,有怎么能甘心平淡终老?人心的贪婪,或者说追求,如同空阔的海,无法满足。
        古道,西风,瘦马。曾为情重负情浓,而今才才知相思重 。经历越久,想的海的的越多。人和马,都载不动如山如海的乡愁。
        夕阳西下。断送得一生憔悴,只消得几个黄昏?
        断肠人在天涯。原来,翻云覆雨的痛苦,到最后也不过是心底轻轻一声碎裂。肠已断,热依旧,在天涯。
        马致远的一曲小令,短短二十八字,不着一“秋”,却写尽深秋荒凉萧瑟的萧杀景象,不用一“思”,却将游子浓重的乡愁与忧思写得淋漓尽致。正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历来被推崇为描写自然的佳作,堪称“秋思只租”《中原音韵》。
        有人说马致远是一种情调。在中国,马致远并非代表简单某个古代诗人的名号,而是混同于那首叫《天净沙.秋思》的小令,成就了一种萧瑟、苍凉的意境----马致远意境。
        马致远就是枯藤,马致远就是老树,马致远就是昏鸦;谔谔背景则是小桥,流水,人家。当然,马致远也是古道,马致远也是西风,马致远也是瘦马......
        当夕阳西下,马致远还是那个远在天涯的断肠人。但天涯有何尝不是马致远?还有夕阳?
         在暮色苍茫中,妈个骑着瘦马,远离家乡漂泊的人身上,凝聚着典型的中国落魄文人气质-----潦倒失意,惆怅无奈,并先秋,累空流,等待江山都老,颓唐带愁归......
     这样一幅年代久远,花在那种宣或绢上的水墨国画,具有天然的托给之美,很适合骚客、雅士,乃至达官贵人的口味。
        时至今日,马致远依然是秋风萧杀,黄尘漫漫,红日西沉是那条天涯归路。大多数中国人多想去站一站,是疲惫无羁的灵魂稍稍休憩.....
        《天净沙.秋思》这样的小令,更像一个朴实动人的神话,不是可以凭苦吟能够等到的。即使在马致远身上,也应该是个神话,可遇不可求,还像冒一夜满天繁星流落是,当时有一个仰望天幕的人,有幸沾染了整个衣襟的光辉,摇摆震颤,不可言说。然后,终于有一天,这个心旌摇曳的人,能够慢慢讲述起自己那一刻的惊艳。
       《天净沙.秋思》,它上天感触苍生哀苦,所以借马致远这个说出来,慰许藉离人。马致远之后,秋思这盏离愁之酒,渐渐馥郁成断肠之毒,有绝世的香浓,可惜饮一口,会断肠。
        我由《天净。秋思》想到《汉宫秋》,都是马致远的作品,这个元朝“去状元”写的名剧。
王嫱奉了君命,抖擞精神全副銮驾地出塞和亲,也不过是个离乡背井的女子,着了浓妆、艳服,换陪琳琅,上戏台,唱一场昭君出塞。人生如戏。皇上、於氏、单于,说到底都是戏子,都只是人生的一个过场。眼看得身姿婀娜,耳听青史流芳,即使是一出大戏,依然躲不过台上空落落,台下各自伤。纤弱的昭君上了马,往胡地行进。风撩着鬓发,割面地疼;怀抱琵琶作胡笳,《十八拍》悲歌不绝;大雁闻声坠落,不知是因为她的美貌,还是弥漫的哀伤/
         华服下,是单薄纤弱的身躯,她无法忘却自己的汉宫岁月。一个又一个球天过去了,她倚宫门,梦承恩。君王不至。一切,只是因为当初倨傲,没有给那个可鄙的毛延寿一点贿赂。
         她不后悔。红颜绝色,本应是这世间夺目的一抹,为什么要以黄金来玷污,她不屑。
           看见树叶飘落,曾经的如玉碧绿,转为枯黄。她笑,不知道自己还能挨几年?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
         后来,远方的呼韩邪单于来求亲,她决意出塞。从此以后两国的安宁系于她一身,像唐人感慨的: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忘不掉,大殿上初见他的第一面。那个端坐龙庭的人,是她魂牵梦绕的君王。
        这个男人一样看她看得痴了。她笑,像秋风一样萧瑟。人生,是这样荒凉。谁料得到他和她之间的初见,就是收稍。
       陛下,斩了毛延寿又如何?我们,回不去了。汉宫怨,她冷凝地站住,把这几年积累的幽怨倾覆出来,到于他身上。曾经她是属于他的人,他却亲手赐给了别人。现在,她就站在他面前,咫尺天涯的距离。再爱,也不能够接近。
       汉家青史上,拙计是和亲。他的决定酝酿的悲苦,必定要他亲自承担。
离去。最后一次回眸这宫阙,和玉阶上黯然伫立的男人。
       天边,汉宫月,冷冰冰,悲无声。
         纵然有车如流水马如龙的队伍随驾,远方还有呼韩邪的盛大应接,可是,别故乡,别故国,别故人,一骑红尘妃子泪,怎样的繁华如锦也掩不住,他灵魂里荡漾的萧瑟。
       岂能将玉貌,便拟净沙尘。
      极目黄沙,青史流芳的王昭君也只是个断肠人在天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今日分享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最美古诗词#坚持每天一首古诗词#古诗词欣赏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马致...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朝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古诗赏析之《天净沙•秋思》:那些课本中没告诉你的知识
元代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赏析
【诗渡】秋思同题(下)||浮生若梦,等一场秋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