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兰亭集序》竟成太宗皇帝的殉葬品?王羲之地下有知该作何感想?

《兰亭集序》关键词:

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上巳节。在绍兴会稽山阴兰亭,发生了一件震动古今书法圈的事件,由此而诞生了中国书法传唱千年的《兰亭集序》,并号称“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兰亭序》冯承素摹本

《兰亭集序》作者:

《兰亭集序》作者王羲之(公元303-361年),字逸少,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官至右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

王羲之出身于东晋时期政治地位显赫的王氏家族。他七岁开始学书,拜师于女书法家卫夫人,十二岁看《笔论》并由其父传授。王羲之书法虽有家学,却不是师法一家之长,而是广学、博采众家之所长。在全面继承传统的书法艺术基础上,王羲之书法一变汉魏古朴书风,创造了妍美流便之体,遂臻神妙,从而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兼撮众法,备成一家”(庚肩吾《书品》)的高度,赢得了书法界的“书圣”之誉。

《兰亭集序》历史背景:

《兰亭集序》文中之“流觞曲水”,也叫“禊节”,是古代当地的一种习俗,于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在河边举行祭祀仪式。人们把酒杯放在弯曲环绕的水渠里,任其随波逐流,酒杯停在谁的面前,就由谁喝一口杯中之酒。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暮春三月,王羲之与当时东南贤士之大才子谢安、孙绰,以及王羲之的儿子凝之、徽之、肃之、献之等四十一人,在三月初三这一天,相约于会稽郡风景秀丽的山阴兰亭聚会。这是一次东南贤士才子们的大聚会,他们兴山水之乐,尽游娱之欢,行修禊之礼。宴游赋诗,好不惬意。众人所作之诗成集之后,又推举王羲之作序,恰好酒至微醺,王羲之遂一挥而就,即为《兰亭集序》。

王羲之《兰亭序》冯承素摹本

《兰亭集序》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王羲之《兰亭序》冯承素摹本

《兰亭集序》译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三月初三,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举行禊饮之事。许多著名人士都来了,年轻的和年长的都聚集在一起。这里有高峻的山岭,繁茂的树林,修长的竹子。还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在左右映衬环绕,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大家依次坐在水边,即使没有琴、瑟、萧、笛演奏的盛况,但边饮酒边赋诗,也足够畅叙衷情。这一天,天空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抬头可见天空的广阔,俯首看到万物的众多,藉此放眼观赏,胸襟大开,可以尽情享受耳目的乐趣,真可谓人生的一大乐事。

人与人的相处,俯仰之间便度过了一生。有的人把自己的抱负倾诉出来,和朋友在一间房屋里谈论;有的人则寄托于外物,过着放纵性情的生活。虽然他们谋求的和抛却的千差万别,好静好动的性格各不相同,可是当他们对接触到的事物感到高兴,又得意于一时,就自满起来,竟然都忘了衰老即将到来。等到他们对谋求或者已经获得的事物厌倦了,心情就随着事物的改变而改变,感慨也随之来了。从前所喜欢,随着自然界的变化,终究要走向结束。古人说:“死生也是一件大事啊。”难道不令人悲痛吗!

每次我看到前人发生感慨的原因,同我们好像契约一样相合,面对前人的文章悲伤感慨,可是心里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本来就知道把死和生混为一谈是虚妄的,把长寿和短命看成等同是荒诞的,后来的人看现在,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一样,这是多么可悲啊!所以我把与会者的名字一一记录下来,并录下他们所作的诗。尽管时代不同,行事也各有异,但人们产生感慨的原因,那种情形还是会一样的。后代阅读这些诗的人,也会对这些诗文有同样的感慨吧。

王羲之《兰亭序》冯承素摹本

《兰亭集序》书法艺术特色:

《兰亭集序》作为被后世追崇的书法艺术作品,缘何能为后人奉为不可企及的极品?《兰亭集序》的艺术特色妙在何处?

《兰亭集序》又称《临河序》《禊序》《禊帖》《兰亭记》,此帖由王羲之以行书书写,文中有几处涂改的痕迹,却书写得极其自然潇洒。《兰亭集序》全篇二十八行,共计三百二十四字,布局参差错落,点画相应,气脉相通,一气呵成。如文中“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这几字,有些形势倾斜,忽左忽右,却气韵生动。

在笔法上,《兰亭集序》点画凌空蓄势,落笔极尽变化,用笔随心所欲、畅快淋漓。后世的书法家们,也常常会对《兰亭集序》中出现的二十多个“之”字无一相同、变化多端而赞不绝口,并以此想说明王羲之书法造诣深厚,但是他的这种深厚,却绝非今天所谓的书法家们事先设计出来的作品那样,而是浸入了王羲之骨髓之中的一种对书写的本能反馈,此正是王羲之所谓兴会之作、遒丽天成,而不可重复之作。

在结构上,《兰亭集序》极尽变化,提按分明,收起得当,全篇章法自然,结构精致,集中体现了王羲之所创造的书法面貌,并代表了他的书法艺术的最高成就。

后人总结了王羲之《兰亭集序》的艺术特点,概括为:触遇生变、极妍尽态、错落有致、欹正相生、简易洗练,动中寓静;用笔千变万化,章法浑然天成。

《兰亭集序》艺术价值:

那日“禊节”之后,当时的一众人等回家后,齐聚书案前,一一阅读了王羲之所书序文,无人不赞叹,无人不称奇。据悉,谢安当场说道:待我等尸骨朽尽,此文却将依然灿烂。

《兰亭集序》果然如谢安所言,自那日之后,便成为中国书法经典名作。

《兰亭集序》的书法艺术价值,自东晋以来就被各路书家进行过无数次解剖分析,并临写膜拜。然而,就即便是王羲之本人在“禊”事酒醒之后,也深知此作的重要性,欲将其视为传家之宝,也曾想多写几份,留给子孙后代做为范本。然则,无论王羲之如何一写再写,却总也不能再写出与《兰亭集序》相同韵味的作品了!

连作者本人都写不出原汁原味的《兰亭集序》了,模仿之人又如何能够写得出来呢?当后人去欣赏《兰亭集序》或者尝试着去临写《兰亭集序》时,就会发现《兰亭集序》的艺术内涵之丰富,根本不是言语所能抵达的范畴。

这是一个人历练百年积累的精华,滋养来自东晋肥沃的土壤,也汲取了人格魅力及日月精华。这是王羲之历经了多少年的心血投入,才造就了这篇美轮美奂的《兰亭集序》?!这是中国艺术史上无可替代的一朵奇葩,是中国书法艺术宫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一座难以超越的巅峰。

《兰亭集序》历史评价:

自兰亭“禊节”以后,历代都有学王羲之,并摹写《兰亭集序》的。但无论怎样倾尽全力模仿,也曾产生了许多可圈可点的佳作,但历代模仿王羲之的书家成百上千,以临摹其书法作品成为大家的比比皆是,至今却没有哪一件作品,可以超越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梁武帝萧衍对王羲之的书法才情倍加赞赏,他在《古今书人优劣评》中云:“王羲之书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因此,历朝历代都把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奉为“天下第一行书”,也就不足为奇了。

清代包世丞说:《兰亭》神理在“似奇反正,若断还连”八字。

唐代何延之指出:《兰亭序》里有“有重者皆构别体,就中“之”字最多,乃有二十许个,变转悉异,遂无同者”(唐代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三》)

《兰亭集序》真迹:

王羲之书法能够为后世所仰慕,除了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之外,还与唐太宗李世民的极力推崇有很大的关系;同时,《兰亭集序》真迹从世间消失,也与唐太宗的喜爱不无干系。

王羲之《兰亭序》冯承素摹本

唐太宗从民间收购了大量的王羲之书法真迹,得到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作品超过2900件。后来,初唐书法大家虞世南从这些作品中,挑选出三百余件,珍藏于宫内,以供太宗欣赏、临摹。这三百多件真迹,唯独缺了王羲之的传家之宝——《兰亭集序》。

唐太宗甚感遗憾,遂出重金,命人四处探寻。

自王羲之之后,《兰亭集序》一直传到其第七代孙智永手中。智永虽出家为和尚,却传承家业,精于书法。智永在去世之前,将祖传七代的《兰亭集序》交给了自己的弟子辩才珍藏。

不想,《兰亭集序》真迹,在唐太宗当朝宰相房玄龄的“斡旋”之下,由萧翼用计,从辩才处“盗”得,辩才也因此事受到惊吓,一年之后便去世了。

唐太宗得此宝物,甚是欢喜,终日临习,书法技艺大有长进,在弥留之际,他告诉太子,务必将《兰亭集序》真迹与其一同陪葬昭陵。于是,《兰亭集序》真迹,便成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殉葬品,深藏于黄土之下,从此,世间再无《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畅快潇洒的王羲之,又怎知在他百年之后,《兰亭集序》竟成了太宗皇帝的殉葬品?

唐太宗一生文治武功,勋业卓著,且酷爱王羲之的书法。唐太宗在位时,竭力推崇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满朝文武争相效仿。流传至今的冯承素摹本《兰亭集序》,因上加盖有“神龙”朱印,而被后世称为“神龙本《兰亭》”,此本流传至今,收藏于故宫博物院,是后世认为最接近于王羲之《兰亭集序》真迹的临摹作品。

据传,在唐代,褚遂良摹本和欧阳询摹本,都曾被刻在皇宫内苑中,民间少有拓本流传,所以,当时每种拓本价值万金,如若非豪门望族之人,又怎能学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不愧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一首伟大的交响曲,绕梁千年,至今,依然袅袅回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兰亭雅韵,《兰亭序》书法欣赏
李世民与《兰亭序》
兰亭序》真迹
王羲之《兰亭序》临帖示范及技法指要
蒋勋:《兰亭序》为何能成为“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