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29年毛主席遇险,一个农民冒死相救,24年后毛主席说:我不会忘
userphoto

2022.10.07 北京

关注

福建省永定县岐岭乡金丰大山,有一个叫“牛牯勃”的山头,外地人来这里若是没听清楚,指不定就把“牛牯勃”听成了“牛牯扑”或者是“牛牯朴”,其实“牛牯”在永定客家话的意思是“公牛”,“牛牯勃” 意为“勃起的头”。牛牯勃山腰上有一个“牛牯勃村”,牛牯勃村里有个叫陈添裕的农民,他和毛主席的缘分可不浅。

陷入险境

1929年,国民党反动派继续围剿红军,这是红军最黑暗的一段时期。

毛泽东、周恩来不得不做出放弃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决定,带领红四方面军向赣南方向前进,寻求新出路。随后红四方面军在江西瑞金建立工农兵政权。

1929年,福建龙岩举行红四方面军第七次会议,会上认为毛泽东的决策错误,并且对毛泽东的领导提出质疑,最终毛泽东被罢免了前委书记一职,毛泽东的革命主张得不到党内认可,心情苦闷,他自己也被迫退居二线,前往福建西部组织革命,开展工作。

来到福建还没有一个月,毛泽东便不幸染上了疟疾(土话称“打摆子”和“冷热病”),不比今天的医疗条件,当时染上了疟疾简直是在死神门前徘徊,致死率极高,稍有不慎就丢了性命,而且疟疾的治愈周期需要几个月,还存在复发的可能,红军长征路上很多战士不是战死战场,反而因为这个病死在路上,非常可惜。

此时的毛泽东心情十分复杂,身体状况不容乐观,身边只有夫人贺子珍陪伴左右,照料起居。

毛泽东的病情不见好转,组织决定让毛泽东安心养病,于是毛泽东就化名为“杨子任”,去往一座名为牛牯勃的小村庄,这里自然风光优美,环境清幽,非常利于养病,并派一个警卫员带领一个百人左右的连队随行保护,这个警卫员就是后来的粟裕元帅。

也是因为这一次生死相护的经历,毛泽东后来非常信任粟裕。 

鉴于革命形势的严峻,中央对这次行程非常保密,毛泽东在这个村庄隐姓埋名,边养病边工作,指导当地的土地革命开展,如火如荼,仅仅一个月闽西农村就建立起一支强有力的革命队伍,成功召开中共闽西一大,革命的火愈烧愈旺,烧到了每一个农户的家中,红军力量逐渐壮大,毛泽东也受到了贫苦百姓的拥护。

这引起了本地地主土豪的注意,毛泽东的举动已经严重伤害了这群人的利益,他们将这一情况上报给国民党反动派,毛泽东的身份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大家都以为这里住着一位杨姓的中共“大人物”。

与主席结缘的陈添裕

毛泽东来到牛牯勃住的就是陈添裕的家。

陈添裕是牛牯勃村一个老实的农民,年轻时响应组织号召,加入赤卫队,陈添裕农民出身对压迫农民的地主土豪深恶痛绝,打土豪分田地,陈添裕表现出色,积极勇敢。

当地领导认为陈添裕性格忠厚,革命意志坚定,对这附近的地形和民情十分熟悉,是接待毛泽东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陈添裕坚定拥护组织,交给他的任务从不多心,他不知道毛泽东的真实身份也不去怀疑,既然是中央的人物,那就好好保护。

毛泽东带着已有五个月身孕的夫人贺子珍在此地休养,陈添裕把家中最好的房间收拾出来给毛泽东休息,毛泽东当时病得很重,陈添裕着急他的身体,家里的鸡蛋每天全都进了毛泽东的身体,只为给他补充营养。

不过毛泽东并没有住很久,住了一个星期,反动派便找来了这里。

当时蒋介石正在展开“三省会剿”行动,疯狂扫荡赣闽粤地区的红军力量,牛牯勃也不例外,数次围剿,这位“杨姓人物”必然是国民党反动派的重点,并对他进行特别调查,一场风暴正在酝酿,毛泽东就处于中心。

毛泽东不得不转移地方,在陈添裕的建议下,毛泽东又转移到天子崠山里,深山老林,不是轻易就能找到的。

但是也因为是深山老林,不通水不通电,哪里能住人呢?

也是陈添裕,这个大山的孩子,在几天之内带着自家兄弟建造了一座竹屋,门窗桌椅无一不是用竹子完成的,隐蔽又实用,照着“杨先生”的需求,陈添裕特地为毛泽东打了一张办公桌方便读书工作。

毛泽东凑巧看到屋子后面有块木板,拿起笔题下“饶丰书房”四个大字,毛泽东这一路奔波,被病痛折磨,被革职,被追捕,在这样的逆境中坚持工作,甚至壮大闽西革命力量做出成绩,可见毛泽东的乐观和能力。

在竹屋的日子陈添裕每天掩护行踪,每天从家中带些营养品,关照毛泽东的生活,在这种混乱的时期与毛泽东朝夕相处,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牛牯勃村知情的村民也在尽力掩护“杨先生”的行踪。

背着毛泽东光脚狂奔十里

仅仅28天,国民党反动派就发现了毛泽东的行踪,1929年9月17日,国民党反动派集结十三个民兵团,加上一个六百余人的保安团,对牛牯勃展开全面围剿。

毛泽东来这里的目的是养病,未配备很多兵力,毛泽东能倚仗的也就手中这一支粟裕的连队,力量十分有限,而毛泽东自己病情严重,生活困难,此时的深山老林成了阻碍,很难走出去。

粟裕的连队在最后掩护毛泽东转移,正面迎击当地军队,但是寡不敌众,只能拖延一时是一时。当地赤卫队陈兆祥在粟裕的命令下派出四名赤卫队员,其中就有陈添裕。

“杨先生,我们先去雨顶坪村避一避怎么样,离这里有10里地,那里有赤卫队员接应。”熟悉这一片地区的陈添裕当机立断,毛泽东也同意陈添裕的提议。

山上的路七弯八弯,都是上山的人一步一步踩出来的,路况也不好,这给生病的毛泽东更加重了负担,担架也不能用,毛泽东只能在陈添裕的搀扶下缓缓行进,走几步就得停下休息,只这样的速度太慢了,敌人很快就会追上来。

陈添裕对毛泽东说:“来不及了,我背着您走!”此时毛泽东是不同意的,他觉得会拖缓大家的进程,只见陈添裕二话不说背上人就走。

毛泽东虽然现在身体虚弱,但也是一米八的大汉,只有一米七的陈添裕就咬牙坚持背了一路,他走的都是小路,崎岖不平,一个成年人想安稳通过都得小心翼翼,更别提背了人的陈添裕。还没跑多久,陈添裕的鞋子就跑掉了,光着脚背着毛泽东跑了10里,他的脚底起了泡流了血,形势危急得让他顾不上痛苦,一路把毛泽东送到了安全的地方。

到达目的后,毛主席写了一张3元的欠条给陈添裕,那时毛泽东工资也只有5元,落款杨子任:“添裕同志,等到革命胜利的那天,你一定要拿着欠条来找我!”

陈添裕当了一辈子老实的农民,却从来没有想过拿着欠条去找“杨先生”,那一天毛泽东被安全转移,二人再也没有见过面,但陈添裕背着他咬牙飞奔,脚底出血,最后精疲力尽的模样却牢牢映在毛泽东的脑海中。

时隔24年的邀请

新中国成立了,毛泽东这位共和国的缔造者的头像贴满了大街小巷,陈添裕这时才知道原来他那天救的大人物竟然是毛主席。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时隔24年,1953年毛主席向他发出邀请来北京观看国庆典礼,原来毛主席从来没有忘记当年在“牛牯勃”的一切,主席还记得他。

也是这一年陈添裕的妻子怀孕,陈添裕分身乏术,不得不让自己的弟弟陈奎裕前去。

当毛主席在国庆大典见到陈奎裕时一眼就认出:“你不是背过我的陈添裕,你是那个看茶桶的。”

陈奎裕向主席解释了原因以后,主席握着陈奎裕的手说:“代我向陈添裕同志问好,他的付出,我不会忘,共和国也不会忘!”

中国革命道路的每一步脚印都沾满了战士们的热血,无数将领军人战死沙场,即使是幸存下来的英雄都是经过九死一生的考验的,数次处于生死的边缘最终脱险,这不仅仅是命大幸运的事,有革命志士自身的无畏勇气,有战友集体的团结,最重要的还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民冒死救下毛主席,毛主席留下欠条相约革命成功后见,结果如何
1929年,农民陈添裕冒死救下毛主席,建国后,毛主席如何报答?
1929年,病重的毛主席被闽西一农民冒死救下,转移时,农民背着他
毛泽东被“汉奸”陷害,农民陈添裕背着他跑10里路,冒死救下主席
她曾是毛主席秘书,隐姓埋名15年,建国后收到一调令:来中央任职
恽代英为什么令毛泽东念念不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