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58年,毛主席亲批补授一人的上将军衔:没他新中国要晚十年成立
userphoto

2023.06.20 北京

关注

1955年,新中国首次实行军衔制度并举行了盛大的授勋授衔仪式,在此次授衔仪式中,共授予了55位在新中国建立过程中和革命过程中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将领上将军衔。

首批被授予上将军衔的解放军将领们,也因此被称为开国上将,而直到1958年毛主席还亲自批准补授给一名将领的上将军衔,原本在毛主席看到补授一人上将军衔的请示时还是有些不悦的,但在看到名字时有些皱着的眉头瞬间舒展了开来。

“李聚奎,原来是他,没有他怕是新中国也要晚成立十年才行啊!”随后毛主席便同意了这个请示,至此57位开国上将全部到位。

那么李聚奎此人究竟是谁呢?毛主席又为什么会对他做出如此高的评价呢?这样一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为什么直到1958年才补授军衔呢?

参加平江起义救下新中国开国元帅

1904年12月31日,李聚奎出生在湖南省安化县蓝田西坪村的一户贫苦人家,小时候李聚奎就跟着家人一起给地主种地放牛为生,尽管一家人的生活如此贫苦,还是在李聚奎7岁时送李聚奎上了小学。

李聚奎

虽然李聚奎并没能一直坚持下来,但也已经算是不大不小的有文化的人了,知识会增加一个人的阅历,也会开阔一个人的眼界,李聚奎也逐渐生出了去外面的世界看看的想法。

1926年9月,在大革命轰轰烈烈的进行时,李聚奎也投身于北伐的革命队伍之中,参加了湘军唐生智手下的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因为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成为了第八军工兵营的工兵。

后来李聚奎所在的工兵营划归到了独立第五师一团,李聚奎也在这里遇到了一位体恤下属的营长彭德怀,还在彭德怀的提拔下当上了班长,可当时的李聚奎并不知道此时的彭德怀已经是共产党员了。

当时的李聚奎只是觉得彭德怀是一个体恤下属的营长,因为在他们第一次见面时,彭德怀正在所属的三营营部中带头闹饷。

彭德怀

当时的湖南军阀何键及其所属的军官基本上都会贪污手下兵士的军饷,这也导致其手下的兵士经常会因此闹饷,独立五师一团的团长周磐虽然也体恤下属,却也是在何键上行下效的经常克扣军饷。

时任三营营长的彭德怀虽然对周磐的提拔重视之恩有所感激,却也不会因此就帮着周磐剥削手下的兵士,更何况当时的彭德怀已经是一名共产党员了。

因此彭德怀不但不会镇压兵士的闹饷行动,反而是多次在一团组织闹饷,并且也在暗中沟通过党组织推波助澜,将闹饷活动的影响不断扩大,甚至还曾让整个独立五师都陷入过闹饷风波中。

周磐

而李聚奎在第一次见到彭德怀时,正是彭德怀在主持一团的闹饷活动,彭德怀看着手下的兵士非常认真的说道:“大家都很久没有发过军饷了,生活也是非常的艰苦,现在你们要求发军饷,我是完全支持的!”

紧接着又一次闹饷活动在彭德怀的主持下展开了,李聚奎也因此对彭德怀产生了敬仰的心态,也是他在平江起义后救了彭德怀。

1928年7月初,彭德怀所领导下的党小组决定在平江发动起义活动,起义前也决定壮大党小组的力量,吸引李聚奎参加起义活动,出身贫苦农家的李聚奎,第一次参加党小组会议后,就被我党的革命道理所深深的吸引了并坚定的表示:

“我这辈子跟党是跟定了,党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7月22日,独立第五师一团正式进驻平江县,盛大的平江起义也迅速进入了准备阶段,李聚奎时任一团三营九连四班班长,负责的任务是在起以前解决独立第五师在这里设立的师政训处和特务连。

平江起义爆发后,李聚奎迅速完成了任务,起义的过程也非常的顺利,但还是因为敌人的强大导致平江起义成功后,就要迅速的转移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当时起义的队伍并不纯粹,有不少革命信仰和革命信心不坚定的部队官僚,在平江起义转移后开始对革命不再坚定信心,反而是有了其他的心思。

平江起义后参加起义的部队在党中央的指示下就地建立了红五军,红五军下辖的红十三师,就是起义的主力部队原独立五师一团,其中的旧军队官僚比较多,就比如一大队的大队长雷振辉。

雷振辉认为自己要是直接跑回去肯定不会再受重用了,因此雷振辉就想着谋反最起码要带一部分人离开,更甚者还想要彭德怀的命来做投名状。

彭德怀

于是雷振辉在一次彭德怀讲话的时候,就要夺身边一名战士的驳壳式手枪冲彭德怀开枪,当时已经是中队长的李聚奎眼疾手快立即控制住了雷振辉,将他扑倒在了地上,正在彭德怀身边的黄云桥也立即拔枪结果了雷振辉。

直到很多年后当时在场的将领对这件事情还记忆深刻,进行大授衔时,彭德怀被授予元帅军衔后,很多人都说当年李聚奎的一扑为新中国救回了一名元帅。

不过如果就因此说没有李聚奎新中国就要晚成立十年也的确不妥,但是李聚奎可不仅仅是为新中国救回了一名元帅。

红军时期的“救火队长”

在解放战争中,蒋介石手下的杜聿明被称为“救火队长”,是因为杜聿明经常被调到紧急的位置,辽沈战役被调到辽沈战场,淮海战役又被调到淮海前线,而在红军时期李聚奎担任的也是这个角色。

当时李聚奎在红五军基本上每次都是担任着先锋官的角色,无论是攻打文家市、攻打长沙还是井冈山保卫战的战斗中,李聚奎都是率先冲锋,多次在战斗中拔得头筹立下头功。

正是因此李聚奎也在战斗中多次负伤,但每次也都是在负伤后迅速赶往最需要他的地方继续战斗,井冈山保卫战结束后红五军转战湘鄂赣,李聚奎随军出发也转入了外围作战。

此后李聚奎基本上都是战斗在新成立的军队中,1930年1月红六军成立,黄公略担任军长陈毅担任政委,李聚奎就调任到红刘俊第三纵队担任纵队长,越是如此李聚奎就越是带头冲锋陷阵。

当年6月红一军团成立,红六军改组为红三军李聚奎又担任红三军红九师27团团长,正是在李聚奎担任团长期间,生擒了国民党中将师长张辉瓒的英勇战绩。

后来红八师师长的位置空缺,李聚奎又调任红八师,红七师师长位置空缺,就调任红七师,先后参加了前三次“反围剿”作战,每次都是冲锋在前多次负伤,更是每次伤还没完全痊愈又立马调任到新的位置继续带领部队作战。

李聚奎最辉煌的战绩,就是在1933年2月第四次“反围剿”战役中,以仅46人伤亡的代价全歼了反动派的一个师及一个旅共三千人,并生擒了敌中将师长李明。

就连时任红一军团政委的聂荣臻,都忍不住在战后总结时抱着李聚奎转了好几圈还连声喊道:“红军万岁!”

红军时期的聂荣臻

1934年2月,李聚奎刚调任红一军团红一师师长不久,蒋介石就又派出了手下亲信陈诚率领三个师的兵力进攻福建建宁西北部的三甲嶂。

这场战役李聚奎派出了手下的红一团团长杨得志去防守三甲嶂,并且在兵力达到了九比一的情况下仍然未失一寸阵地,这场防御战也让陈诚对李聚奎这个名字记忆深刻,更让李聚奎名垂军史。

无论是以一个团的兵力击溃敌军一个师活捉师长张辉瓒,还是以46人伤亡的代价全歼敌人一个师又一个旅,亦或是以一个团的兵力守住三个师的进攻,随便拿出来一个都可以作为模范战例。

张辉瓒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迫于敌人第五次“围剿”的敌我实力差距被迫长征,在整个长征过程中红一军团的红一团无疑是整个红军的开路先锋,红一团的团长杨得志也无疑是功劳最大的。

毛主席曾对红一团做出极高的评价“红一团在这次大转移中无疑是立了大功的,你们一直都走在我的前面。”

周恩来也是盛赞道:“红一团是天下第一团。”

而对于两位中央领导人的评价杨得志则是回答道:“强将手下无弱兵,都是李师长领导有方。”

杨得志

杨得志的上级红一师师长正是李聚奎,而在长征结束后,李聚奎又调任至红四方面军,参加了西路军西征,虽然西路军几乎全军覆灭,李聚奎也是在率部突围后仅剩自己孤身一人,但李聚奎还是化妆成叫花子一路要饭回到了陕北革命根据地。

李聚奎终于再次见到毛主席时,既激动又因为吃了败仗感到对不起党和红军,一时间欲哭无泪,毛主席也是亲切的安慰他道;“你是虽败犹荣!”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李聚奎也是随部队再次出征,当时在八路军中名声最为响亮的就是陈赓所带领的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李聚奎正是三八六旅的参谋长。

陈赓

让三八六旅扬名的第一战神头岭伏击战,也正是出自李聚奎的手笔,这也让侵华日军一度称这场战役为“支那第一流的游击战术”。

在整个抗日战争中李聚奎不仅仅带头冲锋作战,从晋东南打到冀南又打到鲁西北,还先后破解了敌人的“分进合击”、“铁壁合围”、“梳篦战术”、“择剔扫荡”等等战术。

1946年12月,在东北战场局势逐渐开始严峻时,李聚奎又带着一大批干部前往东北并担任西满军区的参谋长,期间参与指挥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等战役,扭转了我军在东北的不利局面。

在解放战争群将争辉的情况下,李聚奎又转为后勤工作,在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中为前线的后勤保障工作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朝鲜战争爆发后也是时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的李聚奎,与志愿军副总司令员洪学智一同革新了后勤工作。

洪学智

那么在整个革命过程中做出了如此巨大贡献的李聚奎,为什么在1955年首次授衔时没有被授衔,反而是在1958年才被补授上将军衔的呢?

补授军衔就低不就高

1955年7月,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院长的李聚奎,突然接到了周总理的电话,当时新中国要成立石油工业部,周总理就想着让熟悉后勤工作的李聚奎担任部长,李聚奎知道国家需要石油立即就接受了任命。

随后李聚奎就亲自带着一大批专家干部和技术人员深入我国西北地区,并建立了克拉玛依油田,此后还亲自参与组建了松辽石油勘探局、华北石油勘探处和华东石油勘探局,为新中国的石油事业打下了基础。

不过也同样是因此,李聚奎错过了第一次大授衔,当时毛主席和周总理以及党中央、军委在经过讨论后决定对已经离开部队体系的将领不再授予军衔。

在偌大的授衔过程中,已经离开军队体系的将领中也仅有时任新中国外交部部长的陈毅被授予了元帅军衔,李聚奎也是因此未被授衔,直到1958年2月,李聚奎重新回到军队体系。

当时正值第一届去昂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李聚奎也因此来到了北京,当时李聚奎遇到了时任财政部部长的薄一波同志,薄一波正好有事请找他便询问道:

“中央决定将你和总后勤部政委余秋里同志对调一下,你有没有什么意见?”李聚奎一直都将自己在第一次参加党小组会议时说说的话铭记在心底,便坚定的回答道:“我没有意见。”

当年三月份第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结束后,李聚奎就又来到了解放军总后勤部担任政委,回到了军队体系李聚奎自然也需要被授予军衔,根据李聚奎所做出的贡献也应该被授予大将军衔。

而在1955年首次授衔时制定的评选大将的五条标准,李聚奎也全都符合,当年与他同一级别共同搭档的陈赓、黄克诚也都在大将之列,可负责此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开国大将谭政在询问李聚奎的意见时,李聚奎却回答道:就低不就高。

谭政大将也曾和李聚奎一起搭档过,却认为李聚奎只授上将军衔有些委屈,李聚奎却摇摇头说道:“上将已经不低了。”

因此最终谭政也只是向毛主席申请给李聚奎补授上将军衔,毛主席虽然一开始对补授上将军衔的文件有些不喜,可当看到李聚奎的名字后却是喜笑颜开。

毛主席清楚按照李聚奎的资历和功勋以及“将圣”的称号,是可以补授大将军衔的,可李聚奎却选择上将军衔即可,也让毛主席对李聚奎更添了几分佩服。

毕竟在首次授衔仪式中,很多人都对自己的军衔不满意,王必成、王占山和钟伟三人还因此闹过,主动让衔的也有却终归还是因为觉得自己的军衔授高了,可李聚奎却是明明符合标准甚至有些超出标准却还是选择了低一些的军衔。

随后毛主席便在申请给李聚奎补授上将军衔的文件上麻利的签了字,这也引来了警卫员的好奇,警卫员问道:“主席,他是谁啊?”

毛主席看着年轻的警卫员也是语重心长的说道:“他啊,李聚奎嘛,没有他,新中国恐怕也要晚成立十年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58年毛主席特批补授一上将军衔:没有他,新中国至少晚10年成立
1991年老红军聚会,杨得志知道一人要参会,到门口亲自迎接
1958年,李聚奎被特批授予了上将军衔,成为了最后一个授衔的开国
58年李聚奎获特批授上将军衔, 毛主席: 没他新中国至少晚10年成立
李聚奎:被誉为“将圣”,补授上将军衔,新中国的成立他功不可没
为国奉献一生的上将,却迟迟没有被授衔,究竟是怎么回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