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嫦娥五号回家之路为何这么秀?— 两次打水漂,着陆后还要贴上暖宝宝

12月17日凌晨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大于2公斤的月球样品,成功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着陆。着陆现场,一只小动物从雪地上穿过,成功抢镜。

嫦娥五号的返回舱就像一艘缩小版的载人飞船,这次从发射到着陆月球,从月球取土到返回地球,整个过程都十分完美,这也预示着我们距离载人登月,在月球上建立永久基地更进了一步。

嫦娥五号返回舱着陆之后附近出现小动物
再入后成功着陆的嫦娥五号返回舱

而这次嫦娥五号返回大气层的过程,可谓是真“秀”,两次在大气层边缘打水漂,看得有些人是冷汗直冒。

按道理,嫦娥五号可以像“阿波罗”飞船一样高速近地,刹车,调姿,入轨,以固定弹道着陆,能更安全地完成任务,但此次任务偏偏要自信地以高难度的水漂着陆方式结尾,而且是两次,意味深长。

明明能侧方停车,偏偏要漂移入库

军事方面的价值不必多说,从技术角度来看,两次水漂,更多的考虑到未来载人登月返回地球的需要。如果像“阿波罗”飞船一样一个猛子扎下来,至少有十几个G以上的过载,返回舱的结构强度和热防护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有时候甚至会达到航天员人体承受的极限。

而我们通过两次打水漂,降低了返回舱的过载,换句话说,未来我们的载人登月飞船会更舒适,更安全,这一点是马斯克飞船仅仅提升内部装潢效果达不到的。

阿波罗飞船再入用的是蛮力,我们是借力打力

其次,提高返回舱着陆的精确度。大家看看下面这幅图就明白,“阿波罗”飞船在太平洋上的溅落区,差不多有一个中国那么大,而嫦娥五号的着陆区,只是中国地图上内蒙古地区的一个小点,它们的区别,差不多相当于100米外,用枪打一片树叶,和用枪打一片树叶上一只苍蝇的左边第二条腿。

两者的精度差距,可见一斑

另外,从半夜的直播中,小编还发现娥五号返回舱的再入过程很短,在非洲东海岸才开始器轨分离,印度洋上空开始第一次打水漂,过西藏后开始第二次打水漂,然后就在内蒙古着陆了。

以往“阿波罗”飞船载入过程几乎要绕地球飞好几圈,光利用发动机刹车和利用引力减速入轨的过程就十分漫长。

嫦娥五号器轨分离
印度洋上空第一次打水漂
过了西藏第二次打水漂,然后就直接降落了

当然,我们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嫦娥五号返回舱这次打水漂,其实在6年前就已经预演了。

2014年10月,我们发射了一个嫦娥五T试验返回舱,然后以第二宇宙速度再入大气层,验证了气动力、气动热防护、制导导航与控制等多项关键技术,为嫦娥五号的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这次嫦娥五号又为将来的载人登月验证了若干关键技术。

2014年,我们发射了一个嫦娥五T验证返回舱再入技术

嫦娥五号返回舱的再入过程十分完美,这一点从搜索队伍仅用半个小时就成功找到目标,以及返回舱以站姿矗立在雪地上的画面就可以得知。

而在央视的直播画面中,大家发现了非常有意思的一点,返回之后的嫦娥五号不但穿上了有两只“兔耳朵”的保温层,而且外面还贴满了“暖宝宝”。

嫦娥五号返回舱浑身贴满暖宝宝

看到这里有人就非常好奇了,为什么要用“暖宝宝”为嫦娥五号返回舱保温,难道月球不冷,太空中不冷吗?那么低的温度都经历过了,为何嫦娥五号回家之后反而更“娇气”了呢?

回家之后穿暖些也正常

实际上,在再入大气层的过程中,嫦娥五号返回舱表面的保温层已经都被烧掉了,现在它差不多是“光着身子”的状态,自然不能和穿着“羽绒服”在太空中和月球上同日而语。

另外,给返回舱贴上“暖宝宝”,并不是为月壤保温,而是因为返回舱还剩余一些燃料,失去保温层之后,在内蒙古的雪夜会变成固体状态,不方面排出,贴上“暖宝宝”,让燃料继续保持液体状态,后面的工作就省事多了。

说了这么多,嫦娥五号返回舱贴的“暖宝宝”不知道网上有没有同款,好想买买买。

嫦娥五号返回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闯过2000度高温,误差2公里:中国和美国,正加紧测试太空打水漂
飞船在太空中爆炸他们却平安的归来,这不是科幻片
西方国家终于恍然大悟!这才是中国真正力量曝光
中国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登月地点已确定,技术方案全球首创
每日一题: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仅有12人上月球!为何有100多吨垃圾?而且竟然不是谁都可以捡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