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谁该为大学生就业难买单?|WISE专栏
作者/Dr. Yasar Jarrar,Bain & 公司合伙人
翻译/神奇的小张伟


图片来自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全球众多研究都指出同一个问题:毕业生缺乏必要的工作技能。他们沟通能力差,团队合作意识薄弱,缺乏批判性思维,抗压能力弱,甚至连守时都做不到。2013年霍特国际商学院进行了一项商业领袖的全球性调查,得到的重要结论之一是,领导者大都对商业教育的过程和结果都持负面态度,并指出学生缺乏实战经验,既没有亲身体会,也没有受到有经验的教师的指导。该项调查还指出教育系统过于注重功能性知识,同时缺乏一些重要能力的教育,如自我觉察、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


这种脱节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现象,人们尚未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2014年初,《经济学人》杂志社与卢米娜基金会(Lumina Foundation)联合举办了一项奖金高达1万美金的全球范围挑战赛,旨在寻求高等教育与职场脱节的解决办法)。这一挑战赛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企业与高等院校应如何合作,才能保证毕业生所学的技能在以后依旧有用,并能在职场取得成功[2]。



多年以来,各国政府不断对高等教育进行投资,许多人都反思:教育与就业脱节这一问题到底是如何形成的?谁是罪魁祸首?这是一个代际问题吗?雇主的期望是否过高?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


更具挑战性的问题似乎是,应该由谁来解决这个问题?谁负责帮助学生掌握职场技能?许多人可能会说这是大学的责任,毕竟这是我们建立这些学校的初衷。一些人认为是招聘者的责任,他们能从受过良好教育的职工身上获得大量商业利益。还有一些人认为责任在学生自己,学生的本分便是使掌握良好的就业技能。


在我看来,三方均应承担一定的责任,每一方都有自己的过失,但如果我们非要找出这一问题的根本起源,那一定是大学。


在辩论最激烈的时候,有些人甚至指出学校提供的知识并不值得他们投入的时间与金钱[3]。另一些人提出疑问,在大量公共基金的支持下,各国政府所承诺的教育改革方案在哪[4]。


我认为,我们正面临着一种“复杂系统”问题。我们或许可以从目前政府体系的低效之中找到答案,正是这种低效率导致政治决策基于封闭信息进行,只能找到短期的解决方案,效果也不尽人意。


关键问题依旧是,学校和高等教育机构是否已经尽力地帮助学生掌握职场技能?是否应该由学校帮助学生获得雇主所需的技能?为什么雇主没有起到太大作用?他们是否应该更积极地帮助学生顺利转向职场生活?


我想这些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过去二十年来,职场变化迅速,而高等教育体系未能跟上其脚步。我们需要训练学生为21世纪的职场做好准备,利用的却是20世纪的教育体系、教育机构以及教师。



而且,考试方式也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2013年的《福布斯杂志》指出,美国未来的六大高薪职业将是:物流师(大数据分析师),文明黑客,保险精算师(复杂性问题风险分析师),流行病学家(疾病斗士),前端工程师(物联网),以及食品化学家。10年前这些职业及其名称大多还不存在。


与以往相比,当今世界唯一不变的事情,就是一切都在变化。战略家与未来学家预测,未来十年日常生活与商业界中的变化将比上世纪整整一百年发生的变化总和还要多。职场可谓是瞬息万变,不论是工作的内容、劳动力市场流动性,还是工作的性质都在不断改变。这是技术空前发展的结果,从智能手机的全球普及,到机器人学和分析学的发展。当今世界,每一种职业都在发生转变,大学教师也不能幸免。


如何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发展迅速的职场,我们可能莫衷一是,但可以肯定的是,学位已不足以保证毕业生获得一份满意的职位。在许多行业部门,招聘人员都在寻找已为工作做好准备的毕业生,即除了拥有高等学历外,还熟练掌握了特定的工作技能的学生。


在这个环境下,我们应该换一种方式看待教育与就业。学生自己也应该开始接纳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被雇佣是危险的,有资格任职才是安全的”[5]。教育工作者必须帮助学生接受这种想法,支持他们在大学期间提高“就业能力”,让他们日后在职场中能获得竞争优势。


图片来自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这一理念需要嵌入到课堂、实践活动、学习方法以及教师心中。我们需要接受两个核心概念:终身教育与“从业教师”。


关于终身学习的文章多不胜数,但仍有许多未解之处值得我们思考,利润如何实现终身学习,如何得到资助,政府所起的作用,以及私营企业的作用。事实上,我们可以考虑与医疗保险相似的资助方案: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对终身学习进行资助,以保证学习者具备持续的就业能力。在WISE网站上,将有许多博客讨论这一点。


另一个需要改变的,是招聘教育工作者(教员)的途径。虽然许多高等学校声称会通过新的学习与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但是旧的大学教师模式几十年来从未改变(而且还备受推崇)。


创新性学习,终身就业能力,以及适应不断变化的职场,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教育者本身具备这些能力,并有切身经历。在大学中,只顾研究与教学的全职教授已经不能够满足这一需求了。实战经验应是大学教师应满足的一个首要条件。身为一名大学教师,我坚决反对旧的思维方式,以及所谓的“百无一用是书生”,但是我也强烈地意识到了大学体系的限制。如果我们自己没有经历过那些挑战,就无法向现在的学生提供他们在以后的职场中所需的技能。在我参加过的一些会议以及大学课程中,仍然还可以看到有的老师整节课都在逐字逐句地读讲义。还有比这更无意义的事情吗?只有教师自身经历过21世纪的职场,才能使学生能够为此做好准备。


参考资料:

Young Global Leader, World Economic Forum; Partner, Bain & Company; see www.yasarjarrar.com

The Challenge was launched in the Economist on 4 June 2014

“Is College Worth it”, Higher Education, The Economist, April 5, 2014

“Education and Skills Survey”, CBI/Pearson, June 2012

The Art of Building Windmills, Peter Hawkins (1999)



Edu debate|上大学值不值?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今人们有更多的途径来实现个人价值,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高等教育的作用是什么?高等教育的价值是否仍然大于个人和社会对它的投资?为了让高等教育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我们又能做些什么?@MOOC学院 联合@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ISE ,邀请7位作者参与这场EduDebate,探讨“上大学值不值”这个问题。期待你的关注和参与!

相关文章(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方柏林:不要再问上大学值不值
高等教育仍然物有所值吗?我们来算一账
我们不满的原因,有可能是我们太急
上大学的意义:努力向前,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为什么许多大学毕业生不具备职场成功的能力
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可能不会上大学



创业还是就业,大学生该如何选择?

如何培养“职人素养”,提升职场竞争力?

点击“阅读原文”,

看看“十习”创始人兼CEO刘琼雄 怎么说!



本文由WISE 授权MOOC学院翻译转载,二次转载请联系 academy@guokr.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直面未来教育五大挑战
迈入大学即开启职业生涯规划
俄通过“大学合并”改革项目提高高教质量
教学•科研
“学校2030”、“教育2050”,未来的教育将以这些形态存在!
美国教育的优缺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