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工科大火!咱大河南这些专业就业前景良好,送给正在选大学、选专业的你




文/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訾利利  记者  刘慧丽  实习生 王畅      

图/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杨东华   

     


在高校教育圈,最近绕不开的一个名词就是“新工科”,了解之后就一个感觉:钱多、人少、紧俏!

   

对正要上大学的高中生来说,最想了解的就是我省高校新工科专业的发展现状,别着急,我们都为你准备好了!




紧俏新工科人才缺口多达750万


一份来自来自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报告显示,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工程教育。

    

报告显示,2016年,工科本科在校生538万人,毕业生123万人,专业布点17037个,工科在校生约占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三分之一。

   

分析报告还指出,“我国工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清晰,工科教学理科化,对于通识教育与工程教育、实践教育与实验教学之间的关系和区别存在模糊认识,工程教育与行业企业实际脱节太大,工科学生存在综合素质与知识结构方面的缺陷”。

   

一面是众多的工科在校生和毕业生,一面却是巨大的缺口:

   

据媒体报道,到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电力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新材料将成为人才缺口最大的几个专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将会达到750万人。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将达到950万人,电力装备的人才缺口也将达到909万人。

   

“高等院校新增一个专业需要经过层层审批,从立项到正式招生,可能是几年后了。” 一名高校负责人表示。

   

他说,多年来我国积累的实践人才不足、高技能人才缺乏、高校体制等问题,希望这次的新工科讨论可以带来更多利好消息。


河南新工科前景诱人,高校在行动

  

郑州大学软件与应用科技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李宗坤教授表示,最近教育圈进行最多的研讨会是围绕“新工科”的话题展开的。

   

早在几年前,郑大就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传统专业的培养方向中,增添了“智能制造信息化”、“嵌入式软件”等“新工科”方向,于2016年成功申报并获批的“物联网工程”就是典型的“新工科”专业,将于2017年在软件与应用科技学院学院首次一本招生。

   

李宗坤说该专业是一门综合多学科的新兴专业,面向国内物联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结构、 多重能力的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

   

他说,“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如今我们身处物联网时代,通过在日常用品上嵌入一种短距离的移动收发器,可以智能感知物体的各种信息,通过网络交互信息,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人与人、人与物或物与物之间的智能感知,然后分析汇总信息进行智能处理,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智能服务。

   

“物联网工程”可以通俗的理解为构建“物联网”的系统工程,它主要包括构建底层的感知系统、中间的通信系统和高层的智能处理系统。

   

“虽是新专业,但我们学院从2004年开始陆续设置的‘网络工程’、‘嵌入式软件’、‘智能制造信息化’、‘移动开发’等人才培养方向都为‘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奠定了雄厚的软硬件基础,包括师资队伍和实验环境。”

   

另外,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在2011年成立了航空工程学院,该院的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等专业,也很受青睐。

  

   

选择选择专业,不妨看看新工科


赵辉说,从往年情况看,航空工程学院不同专业之间有差异。成立早一些的专业,如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等,招生分数会高一些。

   

而成立相对晚一些的专业,比如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专业,2015年开始招生,录取分数相对低一些。

   

今年郑州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第一年招生,作为新专业,首次计划招生120人。

   

“‘物联网工程’作为软件与应用科技学院重点发展的‘新工科’,专业招生规划将随着行业发展及人才需求每年逐步扩增。”李宗坤表示。


就业高薪、抢手,说的就是新工科


先来看已经招生的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专业,2015年开始招生。

   

赵辉说第一届学生还没有毕业,无法了解具体的就业数据以及薪资待遇。

   

然而,从我们院其他专业来看,学生整体的就业形势还是比较好的,因为就业的学生里面相当多的都是到航空公司去了。

   

相对来说,航空公司对这一块人才需求量是比较大,有机场的城市都是发展比较好的,每年的学生会到比如说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去工作和就业。

   

“民航业的收入相对来说还是比其他行业的要高很多,比如,月工资一两万人民币都是很常见的,民航对技术人员的缺口还是比较大的。”

   

这些年咱们国家的民航业经历了一个飞速的发展,像波音、空客,纷纷在国内建工厂,中国市场对飞机的需求量很大,相应的工作技术人员也都需要按照比例来配置。

   

“就业情况和薪资情况都是非常好的。”赵辉说。


困境“新工科”需突破困境方能展翅高飞


“新工科”火了,人才缺口大,发展前景好,为何不大面积推广?

    

李宗坤表示,推广新工科首先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在开设“物联网专业”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院组建了“物联网工程”教研室,专门制定了详细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实验室建设方案,并请省内外行业专家对方案进行多次论证,为人才培养提供了质量保障。    

    

而赵辉则认为,新工科还面临着不被家长了解和接受的困局。

    

比如,一些名牌老专业,有多届毕业生了,培养人才的效果家长都有目共睹,所以,家长对这些专业的认可度非常高。而成立相对晚一些的专业,比如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专业,2015年开始招生,还没有毕业生,家长对此专业还不太信任,也可以理解的。


观点新工科人才培养,重在应用


郑州科技学院,一个学生用自制的3D打印机打印瓷器


刘军是郑州科技学院机械学院院长,作为一所民办高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上有自己的优势。

   

“我们学校1988年创院,我们学校的一个特色就是学生在实验室吃住研究项目。”

   

他说,学校有139个实验室,自己过去在公办高校时,上课以外不太让学生在实验室久待,虽然学校也有规定晚上不能外出,但会给需要的学生开绿灯,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做实验,甚至吃住在里边,包括假期。

    

在他看来,新工科不能与传统工科分开,只要适应现阶段社会新需求,技术上有了新进步,都与新工科理念相符。

   

他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进行新工科人才的培养。

   

以自己学校开设机器人专业为例,他认为新工科人才应该这样培养:

   

首先,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学生技术能力的培养。

   

当学校发现机器人人才需求量大且发展迅速,就迅速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上做出调整,把开设机器人相关课程提上了日程。

   

其次,还要提前做好教材、师资准备。

   

开设机器人课程提上日程之后,老教师带新教师组队设计制造机器人,并在设计制造过程中,鼓励老师自己出书,形成我们学校自己的课程教材。

   

最后,在老师实际制造成功机器人后,鼓励学生现场实习制作机器人,在老师完全掌握相关技能后,开设机器人课程。

   

同时,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随时可以去实验室实地操作,理论加实践,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郑州科技学院,一个学生在制作3D打印机所需素材


统筹/李雅静 编校/杨中霞

视觉/河南商报视觉产品部


|“家有考生”声明|

1、河南商报《家有考生》从未授权任何平台发布《家有考生》微信公号内容,如有侵权,我们将通过法律手段,追究其责任。

2、禁止其他公众号及网站转载,欢迎家长转发,您的转发就是对考学君最大的支持,也让更多家长受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高考志愿填报 部分“新工科”人才三年后缺口达750万
焦点|国家紧缺“新工科”人才?“新工科”都有哪五新?
带你了解,“新工科”新在哪儿?
“新工科”,家长、考生不知道的“新大陆”
高考:未来十年这五大“新工科”人才缺口500万,年薪破百万
最具发展潜力的两大“新工科”专业,人才缺口超百万,未来可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