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徐家汇天主堂20年来首次大修 至少暂停开放8个月

徐家汇天主堂20年来首次大修 至少暂停开放8个月 [复制链接]

雷宏宝

雷宏宝

  • 论坛元老
  • 1980-01-01
  • 7601
  • 62969
  • 保密
  • 2013-03-01
1#
t T
发表于 2013-05-22 07:10 |只看楼主

                                                                                  徐家汇天主堂20年来首次大修                                                                                                 


来源:东方网 作者:储静伟

百岁天主堂如何大修
  ◆ 外墙 根据每一处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加以何种程度的修缮。如滴水兽由于长期经受酸污染,已在之前的修缮中被置换成后来雕刻的滴水兽。此次修缮将力争将这些滴水兽置换回解放前的材料,以体现其历史沧桑感。
  ◆ 屋面瓦片 把普通黏土瓦换回教堂最初使用的进口页岩石板瓦。
  ◆ 地板 将水泥地坪改回原来的地砖,尽力复原方砖大小、尺寸、颜色等,同时继续保留教堂中心的花砖通道。
  ◆ 内墙 用最原始的石灰稻草成分修补墙面。

徐家汇天主堂内景。徐晓林 早报资料

徐家汇天主堂外景。徐晓林 早报资料

  据《东方早报》报道,本月初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徐家汇天主堂,预计今年下半年起,将进行一次大规模修缮。这将是20多年来徐家汇天主堂首次大修,上次修缮在上世纪90年代初。目前,天主堂文物建筑修缮方案已通过上海市文物局批准。
  多年来,这座已逾百岁的哥特式老建筑饱受风化、破漏等“伤病”困扰。据悉,本次修缮要修复漏点、防止风化,更重要的是替换天主堂屋顶瓦片、建筑内部地砖,修缮工程将尽力还原其历史风貌,延长寿命。据徐家汇天主堂业主方透露,修缮工作预计于7月启动,至少需要8个月时间,其间天主堂将不对外开放。
  全面修缮内外细节
  虽原有建筑风格和外貌保存较为完好,但由于历经百年的风雨沧桑,徐家汇天主堂存在不同程度的自然损坏、自然老化及人为损坏现象。记者获悉,本次修缮将本着“重美观、更重历史”的原则,对建筑内外的众多细节进行全面修缮。
  “首先是外墙,主要存在墙面和装饰线脚风化损坏、避潮层失效、墙面泛碱的情况。”针对外墙风化,文物建筑保护专家陈中伟透露,修缮过程中将根据每一处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加以何种程度的修缮。
  外墙风化修复有一定的难度。陈中伟说,因为它的尺度难以把握,要纳入考量的因素很多:美观、原真性、可识别性、实用性等等。修缮单位将本着最小干预的原则,力求延长建筑外墙寿命,同时还原徐家汇天主堂解放前的历史风貌。例如建筑北面的滴水兽由于长期经受酸污染,已在之前的修缮中被置换成后来雕刻的滴水兽。此次修缮将力争将这些滴水兽置换回解放前的材料,以体现其历史沧桑感。又如一些装饰线脚,在之前的修缮中直接用黄沙水泥补好,看似平整很多,但并没有解决风化的问题。
  陈中伟说,风化问题不可能彻底解决,但此次修缮将致力于延长外墙材料的风化周期。另外他也强调,与国外众多文物建筑一样,徐家汇天主堂某种残缺的美也从另一个角度呈现出了沉重而精致的历史沧桑感,所以此次修缮将酌情保留建筑外墙的历史痕迹,希望最大程度保留其历史风貌。
  方案已经市文物局批准
  徐家汇天主堂此次修复中最大的工程是屋面瓦片整体更换。据了解,天主堂屋面所用瓦片最早都是清一色石板瓦,这些瓦片材料属于页岩,全部自欧洲进口。1991年修缮时,由于屋顶瓦片破损较厉害,被全部更换成目前使用的普通黏土瓦。
  此次修缮将把这些黏土瓦换回教堂最初使用的进口页岩石板瓦。记者了解到,之所以决定斥资从欧洲进口页岩瓦,是因为国内的石板瓦由于为爆破开采,含镁、铁等杂质较多,易氧化,不利于延长建筑外表的寿命。欧洲的页岩瓦为纯天然手工开采,更古朴,能呈现出仿法国中世纪哥特式教堂的风貌。
  陈中伟介绍,为了呈现最原汁原味、最美观的视觉效果,修缮方案制定人员仔细讨论了此次修缮应使用什么颜色的石板瓦,经过反复比较,目前确定将使用黑色偏灰的页岩瓦。
  除屋顶瓦片恢复原样外,另一项工程是地板的复原。上世纪80年代大修时,大堂地板也被改造过,原来的方砖被去掉,换成水泥地坪,只有教堂中心的一条花砖通道保持原样。
  “这次修缮将恢复原貌,将水泥地坪改回原来的地砖,将根据历史资料,所使用方砖大小、尺寸、颜色等,都将尽力恢复原样。”陈中伟表示,同时继续保留教堂中心的花砖通道。
  记者在教堂实地还看到,教堂内部两侧窗边墙面有渗漏水等损坏现象,着实让人揪心。徐家汇天主堂业主黄修之告诉记者,此次修缮将用最原始的石灰稻草成分来修补墙面,因为这些年尝试了不同的墙面修复材料之后,还是验证了最原始的配方最为牢固、寿命最长。
  目前徐家汇天主堂文物建筑修缮方案已正式通过上海市文物局批准,预计今年7、8月开工。记者了解到,修缮时间至少需8个月时间,大修期间,徐家汇天主堂将暂停开放。
  “远东第一大教堂”比最初矮了5米
  徐家汇天主堂是仿法国中世纪哥特式的优秀历史建筑,是中国第一座按西方建筑风格建造的教堂,在天主教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素有“远东第一大教堂”之称。天主堂为砖木结构,占地面积2670平方米,建筑面积6670平方米,可容纳3000余人。
  其正式名称为“圣依纳爵主教座堂”,1989年9月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文物保护单位,今年5月又被新增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的教堂由英国著名建筑师道达尔于1904年开始设计,历时两年修建完成,由法商上海建筑公司承建。1906年,徐家汇天主堂开工建设,选址于蒲西路158号,历时四年于1910年10月22日落成,举行祝圣典礼,并进行了首次弥撒。
  徐家汇天主堂建成后,徐家汇渐渐成为天主教上海教区的中心。抗日战争初期,大批难民涌来徐家汇天主堂附近避难,于是教堂地区办了难民所,收容难民数以万计。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天主教界开展反帝爱国运动,走独立自主自办教会道路。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徐家汇天主堂钟楼尖顶及十字架被拆毁,整座教堂的彩色玻璃窗被砸碎,原唱经楼上一台世界著名的管风琴被破坏。该教堂开始作为上海市果品杂货公司仓库使用。
  1979年落实宗教政策后,教堂归还教区,同年11月举行“文化大革命”之后的首次弥撒。据不完全统计,解放后天主堂已经历了三次大修。第一次是1980年至1982年前后,教堂进行了大修,修复尖顶十字架、恢复钟楼,徐家汇天主堂再现哥特式建筑风貌。
  然而上世纪80年代的大修还是由于资金不足、原材料难觅等种种原因留下了诸多遗憾:钟楼尖顶式样有所改变,塔楼高度比原设计高度少了5米,同时把室内损坏的地面青砖改为了水泥地坪。1991年8月再次修缮时,屋面从意大利进口的页岩板被改为黏土平瓦,损坏的滴水兽被PVC雨水管所取代。 徐家汇天主堂黄修之介绍,即将启动的修缮工作是第三次大修。此前2010年世博会前夕,徐家汇天主堂东立面进行了外立面清洗,钟楼内部也进行了打扫。
雷宏宝 最后编辑于 2013-05-22 07:15:4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世界著名宗教建筑——徐家汇天主堂
上海教堂的今昔(12)
徐家汇天主堂内室详图介绍
【探索】小青瓦、琉璃瓦……认识下上海近代历史建筑的第五立面饰面材料吧!
漫步徐家汇天主堂广场
无标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