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懂上海:鹅牌汗衫

看懂上海:鹅牌汗衫 [复制链接]

王勇

王勇

  • 管理员
  • 2000-01-01
  • 8076
  • 72947
  • 保密
  • 2013-03-01
1#
t T
发表于 2014-05-28 18:47 |只看楼主

上海品牌鹅牌汗衫开拓中国制造“一条龙”

来源:东方网

2014-05-27 09:21

作者:唐旻红


      及至1990年,鹅牌由外销转为内外销并举,中华之“鹅”得以在国际国内大市场上自由游弋。


国货陈设竞赛橱窗中的“鹅”牌广告


      古代中国的内衣,从汉代“亵衣”始,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记载和出土,面料涉及罗纱锦绫绢,形制多样,工艺精美。即使平常人家,也有用棉布做的各式内衣。及至20世纪初,随着国门洞开,弹性针织织物在服装中被广泛应用,内衣变得越来越舒适易穿。但中国针织品市场还是法日洋货一统天下,针织内衣仍是一种奢侈品。中国的民族企业家自然不想错过这块大有发展余地的生产领域。

      抵制洋货 国货“鹅”牌风靡全国
      1924年,出身宁波江北区慈溪世族任家的任士刚,刚从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获硕士学位,由校方介绍至上海英商怡和洋行任建筑部监工职务。时“抵制洋货、使用国货”浪潮正逐步高涨,29岁的任士刚决定辞职,自筹资金办针织厂,创立国货品牌,与洋货争夺市场。他联合宁波效实中学的同窗罗庆藩及杨光启、钱箕传、梁悟庵等4位分别毕业于香港和美国大学的同乡、同学,集资1.7万两银子,组建了一家名叫“五和”的针织厂。所谓“五和”,意为“五个老板和气生财”。厂址就建在当时的上海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永吉里。
      起初五和生产服饰花边,1927年盘进德丰棉织厂,转产针织内衣。翌年增资改组为五和织造厂股份有限公司时,创立了自己的品牌——“鹅”牌汗衫。由于引入进口机器,加上科学管理和技术改造,质量完全赶超日货,也一点不比西洋货差,因此鹅牌汗衫一成品牌便成为市场热门货,风靡全国,厂房也搬迁扩建至华盛路(今许昌路1013号),占地5亩多,新建厂房40余幢,职工增至百余人。1930年,德商礼和洋行从法国进口了一批棉制高支细纱长袖襟汗衫,受到市场追捧。于是五和马上转产同类产品,质量和洋货不相上下,价格却比舶来品便宜一半,市民自然踊跃购买。后来连礼和洋行也索性向五和定货贴牌了。

     远销东南亚 立体广告出手不凡
      初创成功,并不意味着拥有了稳固的市场地位。当时鹅牌推出的汗衫虽穿着轻薄,但身骨太软,出汗后就会紧贴皮肤。经反复试验,终于发现针织坯布经高浓碱液处理后,就有麻布的感觉,不粘皮肤且柔和凉爽。他们还发现充麂皮手套织机能使织物形成链锁状,手感更柔软。于是他们购进手套织机加以改造,并采购英国筒管生产出更为柔软光洁、富有弹性的棉毛衫,一经问世便大受欢迎。
      而在原料上,五和也跟国内其他渐次崛起的民族品牌携手共进,开拓着中国制造的一条龙渠道。比如生产高档麻纱汗衫的面料,起初都由日本进口。随着申新九厂棉纱质量的迎头赶上,鹅牌改向它定货,尤其“凉爽细洁”。卫生衫也选用由宁波和丰纱厂纺制的6支粗纱,并经拉绒加工成“绒厚暖热”的产品特色。
      要想创名牌,光是用料讲究、工艺先进还不够。鹅牌初创之时,任士刚即向政府主管部门申请注册了一只、两只和五只鹅的商标,之后还陆续注册了金鹅、银鹅、天鹅、蓝鹅、白鹅等一系列商标,以及与五和谐音的五禾、五荷等名称,以防被假冒。如此强烈的品牌保护意识,即使在今天都令人赞叹。
      同时,鹅牌的广告宣传也是出手不凡。别家做平面广告,他家却是立体的。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成都路口的仙乐斯草坪内,雅致的池塘,飘拂的垂柳,衬托着5只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的斯门汀白鹅;风景如画的西湖上,造型各异的“白鹅”游船供游客泛舟……五和奠定了“冬暖夏凉,唯鹅独尊”的名牌地位。到30年代中期,企业在许昌路和曹家渡又开设了两个分厂,职工人数达六七百人,日产卫生衫800打,麻纱汗衫、背心1000打,产品在香港、南洋销路广开,营业日上。

      穿越战争烟云沧桑历尽
      与所有的民族工业一样,五和之鹅在国人复兴的梦想中启航,一波三折,历经风浪,在国人这一汪绿水的浮衬与呵护下,曲项向天,顺流而行,且行且歌,一路歌唱着属于中国人的实业梦。
      1937年淞沪会战中,五和总厂毁于日军炮火,遂将抢出的设备移至租界内的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和小沙渡路(今西康路),分设工场,并通过南洋商人扩大外销,维持盈利。4年后,太平洋战争爆发,外销中断,因电力、原料等限制,生产萎缩,内销亦衰微。1943年日伪颁布《收购棉纱棉布暂行条例》,商统会以市价的1/4强行收购纱布,致使五和等民族企业产销量锐减。抗战胜利后,遂纷纷复工,并有不少新建内衣厂,1948年仅上海一地内衣厂就发展到319家。五和也在激烈竞争中重振旗鼓,重建总厂,分设发行所于汉口、南京、厦门、天津及港澳等地。
      1954年,五和、景福、莹荫几家大内衣厂率先公私合营。其后两年全行业实行公私合营、归口管理,虹口区革命家属被服厂等22家厂先后并入五和,生产开始纳入国家计划。1958年6月,五和被一分为二,许昌路总厂定名为五和织造一厂,康定路分厂为五和织造二厂,又有58家厂并入,专产鹅牌内衣。60年代后,通过技术革新和工艺改进,鹅牌各支段精梳精漂汗衫、背心和真丝针织产品,由港澳、东南亚走向苏联、东欧,直达欧美等地,供不应求。
      可惜,1966年,五和二厂被更名为国营上海针织六厂,其后又有永革针织厂等2家厂并入,鹅牌产品质量在“文革”内乱中大幅下滑。好在,1979年恢复厂名的同时,进行了工艺整改,很快恢复了鹅牌的传统特色,通过市纺局鉴定恢复名牌信誉。之后,鹅牌高档真丝针织服装全面投产,与汗衫、背心组成3大拳头产品,重新享誉国际市场。及至1990年,五和二厂与其他9家企业组成上海针织内衣(集团)公司,鹅牌由外销转为内外销并举,中华之“鹅”得以在国际国内大市场上自由游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冷空气来了!棉毛裤穿了伐?! 魔都棉毛衫裤简史
鹅,白乌龟,汗衫背心棉毛裤
青岛第一针织厂,“飞燕”、“华金”的辉煌渐成追忆
这些老上海国货广告
邮学探骊|“大无畏”精神永放光芒
消费战争、总统代言、旗袍美女外,你了解真正的近代广告吗? | 趣营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