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钱本草》有感

读《钱本草》有感

(2011-06-21 18:35:58)
标签:

杂谈

分类: 佳文共赏


读《钱本草》有感

/张秀章

 

 

 



中午小憩时翻看杂志,偶见一篇好文章,反复阅读,对一千多年前的古人张说老先生的先见之明拍手叫绝;对作者针对社会时弊,介绍此文并有感而发的鲜明态度拍手叫好!

佳文共赏,向本文作者致以诚挚谢意!

 

偶翻古籍,在《全唐文》二百二十六卷,看到了唐代名臣张说写的《钱本草》。全文200字左右,都在言钱,却言得那样巧妙,那样精辟,完全把钱当做药物在那里谈论着,言简意明,无需翻译,态度冷睿而平和,宛如一位老中医在给人就药治病。其文云:

“钱,味甘,大热,有毒。偏能驻颜采泽流润,善疗饥,解困厄之患立验。能立邦国、污贤达、畏清廉。贪婪者服之,以均平为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其药,采无时,采之非理则伤神。此既流行,能召神灵,通鬼气。如积而不散,则有水火盗贼之灾生;如散而不积,则有饥寒困厄之患至。一积一散谓之道,不以为珍谓之,取与合宜谓之义,无求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谓之信,入不妨己谓之智。以此七术精炼,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长寿。若服之非理,则弱志伤神,切须忌之。

本草,为中药之统称。张说以钱为中药,苦心孤诣,开此良方,深含医俗戒世之意,其目光之远大,远非普通“郎中”所能比拟。读后令人叫绝,深受启迪。

据《全唐文》编者介绍,张说历经唐中宗、睿宗、玄宗三世,做过侍郎、学士、兵部尚书、右丞相。他有充分的机会去体味钱的滋味,去洞察钱在社会肌体中的各种运作、状态。因此,他在《钱本草》中不仅能精辟地道出钱的正负两方面的功能,而且还总结出一些很有价值的驭钱之术。虽然比近年来风行于世的“一切向钱看”、“钱是万能的神”等高论要科学、高明得多;也比我们在报刊上读到的一些片面咒骂的言辞要深刻、全面得多。

看来,钱这个东西,早在张说老先生的那个时代,就已经成为既可载舟又可覆舟的东西了。它可以“善疗饥”、“解困厄”、“立邦国”,又可以“污贤达”、“伤神智”、“令人霍乱”。可惜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仍有少数人,甚至是党的个别领导干部,却不懂得驭钱之术,他们为了钱可以不择手段,不要人格,不知人间还有廉耻二字,以致做了钱的俘虏,甚至堕落成为人民的罪人。

诚然,张说所总结的驭钱之道、、义、礼、仁、信、智七术,未必就能把“钱”完全制服,让它只能载舟不至覆舟,但如果人们能以“七术”去驾驭钱而不去做它的奴隶,至少可以少使一些“贤达”被污,少让一些人染上“霍乱”。看来,面对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我们要想获得驾驭金钱的主动权和自由,还十分需要搞一点关于钱的教育,掌握钱在社会生活中的本质属性。更好地发挥其“味甘”的正面效应,防止和杜绝“有毒”的负面效应。

当然,教育未必对所有人都能管用。有些人津津乐道的是如何暴富,如何享受,对张说的“药方”并无多大兴趣。但教育终归是有益的,何况,教育的目的就是在营造一种社会舆论,创造一种既有自律,又有监督的社会环境,即使有人硬要“霍乱”,也不至于流行成灾,总比不搞教育,任拜金主义、金钱至上等价值观自由泛滥要好得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古奇文《钱本草》
那个被戏子戏称为“泰山”的人却写出千古奇文
经典奇文《钱本草》,通俗易懂,不足200字就把“钱”写活了!
千古一奇文,驭钱七法宝!有钱的没钱的都该看看
钱是一味药
论千古奇文《钱本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