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京华忆影(十八)--虬枝秀挺听法松

京华忆影(十八)--虬枝秀挺听法松

(2013-12-29 03:30:11)

京华忆影(十八)--虬枝秀挺听法松

   

 

登上香山寺遗址的半高处,在旧址山门内西佛殿门外有两颗古松,一颗叫做德法松,另一颗叫听法松。清乾隆皇帝曾夸它是"百尺高耸,侧立回声,尤为奇古"。

 

 

听法松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自古就为京城名松。南边的一棵高达25米,干周长达3.15米;北边的一棵高达20米,干周长达2.5米。香山公园现存的古松中,最著名的便是香山寺遗址山门前的这两棵古松。都是金代所植,至今已八百多年。

 

 

相传在1400多年前的南朝时期,有位和尚在此讲经说法,由于讲得义理明澈,竟使愚钝无知的石头蒙受感化。

 

到了乾隆时,他多次来此,听说此故事后,观双松高矗入云,树冠上相对生长的大枝都长长伸延,很像两个虔诚的佛教徒在拱手听法。清乾隆皇帝根据它们的形态,把这株奇古的松树命名为"听法松"。

 

 

于是乾隆皇帝根据这段神话故事,把这株奇古的松树命名为"听法松"。现在树旁刻石上的"听法松"三字,是1932年署名"海城"的人补缀的。

 

 

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乾隆御制诗序曰:

山多桧柏,惟香山寺殿前有松数株,虬枝秀挺。山门内一松尤奇古,百尺乔耸,侧立向,自殿中视之,如偏袒阶下,生公石不得专美矣。

 

 

译文:香山桧柏很多,而惟有香山寺殿前有几株松树。虬龙一样的枝杈秀丽挺拔。山门内的一株古松尤为奇特,百尺高耸,侧立回向,从佛殿中看它,如偏袒在佛殿阶下,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故事不能独占了这类美好的意境啊。

 

 

乾隆御制诗曰:

点头曾有石,听法讵无松。籁响疑酬偈,枝拏学扰龙。

佛张苍翠盖,僧倚水云筇。比似灵岩寺,何劳摩顶重?

译文:听法点头曾经有石头,听法岂能没有松树。籁籁声响仿佛酬谢的颂语,松枝牵动仿佛在学习驯龙。佛张开苍翠伞盖,僧人倚靠有水和山云之处建庙宇。仿佛就像灵岩寺生公石的故事,何必再烦牢摩顶受戒呢?

 

 

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生公,梁朝和尚,名竺道生。传说于苏州虎丘寺讲经,人皆不信,后聚石为徒,宣讲至理,石头点头,故世传“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乾隆四十年(1775)《香山寺瞻礼作》有诗曰:

废颓宁彼听,轮奂又兹逢。原是有为法,何关最上宗。

五言属糟粕,四面列芙蓉。一种无新旧,阶前听法松。

 

 

在香山寺内之正殿前台阶下,乾隆御题的“听法松”三字镌刻于松下石栏之上。

 

 

树下有碑文:“日下旧文考云:香山寺正殿门外有听法松,为二十八景之一...”。

 

 

传说在“听法松”下方的石阶上,游人一跺脚就会发出鸡叫的声音,所以有“听法松下金鸡叫”之说。尤其是清晨,游人稀少之时,还真有点金鸡叫的感觉呢?

 

 

八国联军焚毁静宜园时,香山寺已成一片废墟,唯寺内的“听法松”未受损伤,依然屹立。这张老照片是在1922年所拍摄。

 

 

香山的山是秀丽的山,香山的松是有灵性的树。香山的松,有的生长在显眼处,有的生长在幽静地,它们棵棵雄姿英发、神韵超逸。

 

 

香山公园的白鹤松黑鹤松”                                           

 

 

香山公园的并蒂莲松

 

香山公园的修女柏”                                                     

 

香山公园的劲松

 

 

注:为使博文更加完美,因山人原照不足,故借用多幅网络图片,谨向原作者致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无标题
北京行记(十二)香山公园(上)——勤政殿、静翠湖、大永安禅寺
勤政殿
北京深度(50)香山公园:众知静宜园28景,有谁一一走过(上)
北京香山公园探访千年古寺,曾是乾隆行宫登顶望京城,香山寺
香山公园(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