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形意崩拳的技击要领

形意崩拳的技击要领

形意拳中的崩拳技击性极强,实战效果非常明显,所以我们经常在一些介绍武林旧事的文章中看到许多形意前辈在与人交手中,往往最后都是以一记漂亮的崩拳使对方立即失去战斗力,从而取胜。然而,我们在目前所看到的一些武术格斗比赛中却从未见到这样的情景,尤其是两名形意拳手对攻时,你给我一崩拳,我给你一崩拳,再看双方都没什么事。难道是抗击打能力超强吗?不太象。那么是双方使用崩拳的姿势完全不对吗?也不尽然。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们认为很显然的一个原因是没有很好地掌握崩拳在技击方面的要领。那么在技击中,使用形意崩拳应注意那些要领呢?

一、主要击打部位的选择

形意崩拳的主要击打部位应是“剑突下三寸”。具体是指鸠尾、巨阙、中脘三穴及周围所在部位。从生理解剖学上来分析:在胸骨剑突之下,两侧肋弓至上而下,由内向外倾斜,从而形成了一个以两侧肋弓边缘为界,下口开放的三角形区域。此三角形区域,俗称心窝或心口。由解剖学上看,此处位于上腹部,其腹壁后的内脏是肝左叶、胃上部及胰腺所在的部位。此部位血管神经分布非常丰富,相互关系非常复杂;当受到外力击打而使腹内这些脏器受到震荡,就会引起强烈的神经反射作用。因此,击打剑突下心窝处,能立即引起剧烈的腹痛,并可能造成呕吐,尤其是通过迷走神经的反射作用,抑制心、肺系统的正常活动,引起呼吸、心跳减弱甚至意识暂时丧失,从而使人呼吸不畅、难以直立、瘫倒在地,乃至晕厥及昏迷。所以用崩拳击打此部位,在我们这支形意拳中(张占魁派)称为“截气”。“上穿喉,中截气,下撩阴”乃是遭遇强敌时的制胜法门。

“剑突下三寸”是崩拳的主要击打部位,但其他一些较为重要的击打部位亦不应忽略;比如,腋下的软肋处也是人体的薄弱部位,就不可忽略;若此处遭到一记崩拳的重击,其后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可见,从防护的角度来说,时刻牢记“肘不离肋,拳不离心,出洞入洞紧随身” 在实战中是何等的重要!

二、最佳击打时机的选择

看一些气功师表演硬气功时,往往看到这样的情景:气功师呼尽一口气后,再深深地吸一口气,之后屏住呼吸,即运足了气,然后让人用木棍使劲击打,木棍打折而人无恙。但是我们设想:当气功师尚未运气,而是呼出一口气之后,正要准备吸气而还未吸进时,你若抡起木棍猛击,那么其后果可就是显而易见的了。由此可推知,在技击中,最佳的击打时机,就是选择对方呼吸过程中刚刚呼完一口气而正准备再要吸气的时候。因为此刻他体内的氧气已经耗尽,其必须要进行吸气,否则将大脑缺氧,一切动作难以继续;所以此时此刻他不但不能发力进行抵抗,同时也是身体抗击打能力最低的时候。然而在实战交手中怎样来判断这个时刻呢?这就要从“开合呼吸”说起。内家拳非常讲究“开合呼吸”。武式太极前辈名家李亦畲的《五字诀》中就有“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的论述。可见,对方若发力时必然伴随着呼气,而发力之后蓄力准备再次发力时必然伴随着吸气,那么,当其欲吸未吸而正要吸时,就正是最佳的击打时机!若从对方发力的角度来看,就是著名形意大师车毅斋先生所言:“旧力未完,新力未生”之际。形意拳讲究“打实不打虚”,一方面是防止对方中途变招,更重要的就是:当对方一招打出,而处于强弩之末之刻,正就是“旧力未完,新力未生”之际,也正就是“一口气呼尽而正要吸气”之时,若在此时被一记凌厉的崩拳打在心窝处,其后果那还用说吗?这一点,不但对于内家拳,而且对于外家拳,乃至一切技击搏斗来说,都是适用的。尤其对于形意崩拳来说,在击打对方“剑突下三寸”之时,则更应该要如此正确地掌握“最佳击打时机”,以便更能体现出“截气”二字的另一层含义。

实战中还可以主动创造“最佳击打时机”。形意拳无论在练习时还是在实战中都强调后手的作用。其中崩拳更是强调要打出“撕劲”。这样,当交战时一手抓住对方手腕或身体某部位就向怀中猛带,即“落手如勾竿”,而对方要急忙向回挣脱,并且往往要在大吃一惊的同时,“倒吸一口凉气”,此时崩拳的拳锋就已经到了,这正是形意拳的高明之处。另外,高手过招时往往不分上下,你一招我一式,你一拳我一脚,打来打去就形成了一定的节奏,而呼吸也要随着发力、蓄力亦形成一定的节奏。若此时其中一人突然改变节奏,快出半拍,则很可能由此胜负立判。当年形意大师郭云深先生能“半步崩拳打遍天下无敌手”,用“最佳击打时机的选择”来解释其中的原因之一,也不失为一种全新的探讨视角。

三、崩拳习练要领在技击中的体现

1、崩拳的手法。崩拳在握拳方法上与其他拳不同,其名曰“掼拳”。注意此“掼拳”可不能理解为拳击中的摆拳之意,而是形意拳中的一种握拳方法。掼拳的握法是四指卷曲后,将食指的第二关节向前突出,而后将大拇指的指肚压在食指的第一关节上。掼拳运用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应将劲力贯注于食指突出的关节之上。这样一来,则类似于点穴,相当于用一个点来进行击打,这就减少了接触面积,所以就大大地增加了压强,于是对于其击打处的内脏器官则具有较强的穿透力。(2)当拳打到位时手腕应略有上挑之意,同时小指内拉,食指前顶(有将此动作称为“扣腕”,或“压腕”的,但只是表述不同,实质一样)。可千万不要小瞧这个微小动作,这可是形意拳独自特有的手法,形意前辈将其称为 “凤点头”。由力学原理来看,这样可使拳尖与前臂的受力中心在一条直线上。否则拳尖着力点处与手腕部则形成一个杠杆的力臂,当打到对方身体时,对方身体的反作用力与此杠杆力臂形成一个反向力矩,其不但减少了对敌方的打击力,还要伤及自己的手腕或手指,所以用掼拳必用“凤点头”;这样一来,由跟节发来的力通过中节后,才能直达梢节,打在对方身上时穿透力才会更强。(3)此时更强调沉肩坠肘的重要性,必须要沉肩坠肘。(4)一定要“出手似拧绳” ,发力时前臂内转,劲走螺旋。

2、打出崩拳的整劲与崩劲。崩拳似箭,需要打出整劲,崩劲和穿透劲。如何才能打出崩拳的整劲呢?首先是上步要有蹬劲,“消息全凭后脚蹬”。蹬劲越大身体前进的加速度就越大。其次是腰劲。腰劲至关重要,内家拳都有“主宰于腰”之说,要“拧腰坐胯”才能把劲发出去。而蹬脚、拧腰的同时要掉膀,则肩催肘,肘催手,所有动作在一瞬间同时完成,正所谓“一动无有不动”,整个身体就象一支箭一样向敌方射出,这就是崩拳的整劲。从力学角度进行分析:身体质量与由蹬力产生的身体移动速度之积为动量M1,快速拧腰出拳产生的动量为M2,设二者之和为合动量M,而初动量为零。由动量定理知,当力作用在对方身体上时,动量的变化等于其产生的冲量Ft,即M-0=Ft,则F=M/t。击打时,由于身体前进速度与出拳速度很快,则分子M值就较大,又由于打击力作用到对方身体上的时间一般都很短,即分母t值很小,于是作用力F就会很大;又因为所握之拳是掼拳,如前面所述,其是点打击,接触面S很小,而此时作用力F又很大,结果是压强值p=F/S就特别大。所以,一旦打出整劲,崩拳的威力就会非常之大。

为了增加击打力度,还要求打出崩拳的“崩劲”。在技击中,人体的力量是从何而来呢?当然是靠肌肉的收缩而来。要想力量大,肌肉收缩的幅度就应该尽量大。既然如此,在收缩肌肉之前身体的相关部分就要尽量放松,这样才能使肌肉收缩的幅度更大,所产生的力量也就更大;另外,因为是“技击”,所以光靠肌肉的收缩幅度大还不够,还要尽量减少肌肉收缩的时间,即肌肉要快速地收缩,也就是要具有“爆发力”,此二者同时具备才能增加击打力度,而这两点也正是内家拳的精华所在。对于形意崩拳来说,出手时先要身体放松,之后前脚踏出,后脚猛蹬,身体就会随之快速移动,同时胯一坐,腰一拧,膀一送,力由肩至肘而直达拳锋,所有动作必须在一瞬间同时完成,这样“崩劲”就出来了。崩拳最大的特点,就是这个崩劲。它是一种寸劲,一种冷脆劲,它是先松后紧,先蓄后发,当接近对方身体寸余距离时,猝然发出的一种非常凌厉的劲力。这种劲力不仅单纯地存在于崩拳,而是贯穿在整个形意拳的击打系统之中;之所以称为“崩劲”,是“崩”字能很形象地表达这种劲力,而形意崩拳又把这种尽力体现得最为充分。

用崩拳击打对手时,当然是一拳即解除对方战斗力最好,但若未达到预想效果时则应快速再补一拳。具体方法是:如一记崩拳打出后,没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则可立即前臂外旋,腰胯后缩蓄劲,但仍保持住沉肩坠肘的姿势不变,然后在瞬间后脚猛蹬,前脚踏出,并拧腰坐跨把劲放出;于是则肩膀往前一送,劲力由肘至手,在此同时前臂内旋,一个“凤点头”,劲力直透对方肌肤,震其内脏。这样一来,在一瞬间整个身体作为“一个拳”以寸劲“崩”出,此一“吞吐”之势,一般来说往往能立即奏效。因为这个时候往往正是前文所述的“最佳击打时机”,而整个身体又打出了崩拳的“寸劲”,所以胜算概率极大。

3、打出崩拳的“撕劲”。上文已谈到崩拳的“撕劲”,这里再从另一个角度重复一遍。所谓“撕劲”,即“撕棉之劲”,主要指前后手同时各自有个方向相反,带有旋转的非常有力的动作,也就是拳谱所说:“出手似拧绳,落手如勾竿”。尤其是“落手如勾竿”,从力学角度来看,把对方快速拉过来,同时又把拳快速打过去,相当于击打对方的同时,对方又往拳上撞,其打击力则是两个力的合力,再加上劲走螺旋,从而其威力何止是成倍地增加!

本文只是对形意拳中的崩拳在技击方面的要领略加论述,限于篇幅的关系,形意崩拳在习练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将另文加以讨论。

本文是我的一篇旧作,发表于《武魂》杂志2008年第十二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形意拳的基础
拳经是模拟实战中的指路明灯(上)
太极拳技击的制胜招术
太极拳流派 和式太极拳的推手三大要领[一]
10秒!形意拳的破防和击打,钻拳与推手!
迷踪拳技击绝技实战103和104式金刚插锤和惊天动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