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经中的植物——梧桐

诗经《小雅·湛露》如下:

湛湛露斯,匪阳不晞。厌厌夜饮,不醉无归。

湛湛露斯,在彼丰草。厌厌夜饮,在宗载考。

湛湛露斯,在彼杞棘。显允君子,莫不令德。

其桐其椅,其实离离。岂弟君子,莫不令仪。

此诗的现代汉语大意是:

早晨露珠重又浓,太阳不出不蒸发。如此盛大的晚宴,不喝一醉不回家。

早晨露珠重又浓,挂在丰茂草丛中。如此盛大的晚宴,设在宗庙真隆重。

早晨露珠重又浓,洒在枸杞酸枣丛。光明磊落的君子,个个都有好名声。

高大山桐子和梧桐,结的果实一重重。和乐宽厚的君子,处处表现好仪容。

这首诗借露水与草木起兴,描写王宫宴饮场面。诗中提到的植物有杞、棘、桐、椅等四种植物,都是木本植物,杞、棘分别是枸桤与酸枣都是權木,而且是两味有名的中药材。桐、椅分别是梧桐与山桐子,都是乔木。

诗中的梧桐,在我国广泛分布,日本也有。梧桐为高大落叶乔木,树皮青绿色,平滑。叶心形,掌状3-5裂,裂片三角形,顶端渐尖,基部心形。

梧桐在中国文化中有很高的地位,认为是很高洁珍贵的树种。庄子在其秋水篇里说,庄子见惠子时说:“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其中鹓雏就是凤凰。这里把梧桐和凤凰联系在一起,凤凰从南海飞到北海,只有梧桐才落下,可见梧桐的高贵。因此,《三国演义》中写到:诸葛歌吟“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因此,种植梧桐多以观赏为主,梧桐成为种植于庭园的观赏树木。

梧桐木材轻软,为制木匣和乐器的好材料。中国古代四大名琴之一的焦尾琴就是用烧焦的梧桐木制作的。《后汉书·蔡邕传》记载,东汉名人蔡邕在从烧柴火的声音中听到火烈之声,知其良木,他抢救出这段尚未烧完、声音异常的梧桐木,并制成一张七弦琴,果然声音不凡。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为“焦尾”,后来也因此称琴为焦桐。

古代叫梧桐,现在仍然叫梧桐,但现在有些外行的容易把法国梧桐、泡桐也叫成梧桐,其实三者区别很大。

法国梧桐是悬铃木科的植物,正式的名字叫三球悬铃木,因为其叶子形状极像梧桐叶子,因为它是由法国人带来栽种在上海在法租界,所以叫法国梧桐,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的行道树。其实它早已在晋朝的时候从陆路传入中国,叫祛汗树、净土树,只是没有作为行道树,发挥不出它的生态价值,没有那么出名。

很多人易将泡桐与梧桐混淆,或者误认为是梧桐的近亲。其实,两者亲缘关系挺远的。泡桐属于管状花目玄参科,梧桐属于锦葵目梧桐科。我们常见的泡桐是白花泡桐,泡桐的木材与梧桐的相似,很轻软,做木匣和木箱很好用。我当年考上大学,因为家里穷,买不起皮箱,就是挑着一只泡桐木做的木箱去上学的。

泡桐属另外一个著名的泡桐是兰考泡桐,在北方有很广泛的分布。我是从焦裕禄事迹中知道兰考的,焦裕禄当年组织群众大规模栽种泡桐来治理盐碱地与沙丘,兰考泡桐也因此成为了兰考的名片。本来泡桐不适合制琴的,但据说黄河故道上生长的兰考泡桐木材纹理优良,特别适合制古琴,因此,焦裕禄当年种下的兰考泡桐如今成就了一个新产业——制琴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梧桐子【中国常见野菜及其食用之三十一】
微博文章
【空林雅舍】儿时桐花
和而不“桐”——制古琴用木
一树泡桐花。
中国梧桐:被法国梧桐取而代之的栖凤之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