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谭天宇:2018年10月巢湖考察记(三)——银屏山仙人洞的发现

回到半汤温泉小镇时,天色刚刚暗了下来。而此时的温泉小镇热闹了起来,我们住的疗养院门口附近便有一条商业街,街上售卖当地小吃、土特产品以及温泉浴用品的络绎不绝。在这个十一黄金周的小长假里,有颇多本地和外地的来客于此享受温泉浴。

我们在这条街上享用了晚餐,接着便回到我们的疗养院洗温泉浴。浴室里有一个两米见方的小池子,池子旁有两个出水口,一个是冷泉的,一个是热泉的。两个出水口拧开阀门,正好一冷一热的双泉便在池子里面相汇了。这样一处有冷水又有热水的双泉自古以来便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相当罕见的。“他们还在泉水旁边建造了好些蓄水池,有几个是露天的,有几个则在屋内,以便冬天作为暖水浴塘。”柏拉图在其描述的大西国的这部分,与我们所见的半汤小镇确实相符。

舒舒服服地享受了温泉浴之后,我们这一夜睡得很是香甜。一直到了第二天早上七点,我们才起床开始了10月4日的考察。我们在出门之前,详细地向疗养院院长询问了前往银屏山的道路。院长告诉我们,较合适的路线是先从疗养院门口附近的公交站坐车去巢湖市区,从巢湖市区乘旅游专线或出租车去银屏山都是很方便的。谢过院长之后,我们到附近用了早餐,之后便乘公交车前往巢湖市区。

比起上次来巢湖的时候,巢湖市区向东、向北均扩大了不少,但巢湖的旧城区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狭窄的、富有诗意的、石头铺砌的巷道还是照原样保留了下来。无论是行人还是车辆,到此节奏仿佛都慢了半拍,比起快节奏生活、高强度竞争的大都市,笔者还是更喜欢这种使人感觉闲适安然的地方。在这里的公交站我们了解到,前往银屏山的旅游专线公交车确实是有的,但是它两个小时才发一班车。看到还要等这么长的时间,于是我们便乘上了出租车。车出了巢湖市的旧城区,一路向东南方向驶去。上次考察集中的地点是巢湖的东岸和北岸,这一次我们来到的是巢湖的南岸。与东岸和北岸主要是平原不同的是,巢湖南岸是一片层峦叠嶂的山地。这片山地海拔并不高,只有四五百米左右,它构成了巢湖与长江的分水岭。初秋时节到来之时,山上仍然保持了翠绿,这片淮河以南的土地常年常绿的。巢湖南岸的山地路也变得很狭窄,我们乘的车左绕右绕,到达了银屏山景区的门口。

银屏山景区大门

在我这几次考察巢湖的过程中,银屏山算是开发得较好的一处旅游景点。相比之下,以前去过的很多地方只可以称得上是荒山野岭。这一回为了能够顺利找到叶远先生在书中提到的那处刻石,我还特地把他的《天机——大西国揭秘》随身带了一本。我去了景区管理处,那里有三名工作人员。

“您好!”我向他们打招呼道。

“您好!”他们听到我的口音后,大概感到颇为生疏,“您是从外地来的吧?”

“是的,”我说,“我是从山东来的。这回到银屏山是想来这样一个地方,(我说着翻开了叶远先生的书)我在这本书上看到银屏山的仙人洞里有这样的一方石刻。请问您知道它具体在什么地方吗?”

先是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工作人员拿过我的书,看了看书上的图片,摇了摇头。随后他把书递给了旁边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女工作人员,她看到后,若有所思地说:“在仙人洞里面确实是有这么一处地方……”

“在哪里呢?”我向她问道。

“洞里面有一处景致叫‘果老寻驴’,”她回答我说,“你说的这块石头就是那只驴的驴尾巴。”

“那这个地方在洞里的什么位置呢?”

“仙人洞里面前后只有一条路,你从入口进去,走到洞中的约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处,就可以找得到了。”

“好的,谢谢。”我接过她递过来的书。

她们对我此举很有兴趣:“你还专门带书过来的?”

“是的,”我回答道,“我正是在这本书上知道了巢湖银屏山的仙人洞。”

她很有兴趣地说:“其实我们巢湖银屏山的风景挺美的,可惜外地知道的人并不多。多亏了这本书,让你们知道了这里的风光。今后也劳驾您多为我们这里做一下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银屏山。”

“好的,一定。”我们挥着手与她道了别。

进入银屏山景区的大门之后,我们发现分出了三条石阶路。我们看了看门口的导游图后,选择了走西侧的可以先登山的那一条。这条路一直是向上的石阶道,用山上的大石砌成,不算很陡。秋日的阳光照射下来,把石阶道照得满是树影,走在上面凉风习习,颇有一种秋高气爽的感觉。银屏山景区的大门并没有像很多以山为主题的森林公园那样设在山脚下,而是设在了半山腰,因此从这里为起点开始登山还是比较轻松的。我们沿着石阶路上行了有十几分钟,便到达了银屏山的山顶。

银屏山的山顶有一块巨石,色如白银,形似花瓶,故得名“银屏山”。在银屏山的山顶之上,现在修建了一座观景亭。这些山丘的绝对高度并不高,只能称之为“丘陵”,但它们在一汪碧水的巢湖面前绝对可以称得上是高峰。山上皆长满了绿树,一阵清风吹来,枝叶随风舞动,仿佛在巢湖的碧水之边又展现出了一片绿色的海洋。此景确实称得上是赏心悦目、使人陶醉。

于山顶赏过景致之后,我们便下山去参观仙人洞。从山顶下到洞口比较顺路,我们用了仅仅十几分钟便到了。来到洞口之后,首先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一座小型的纪念馆,它纪念的是新四军七师以银屏山为根据地从事的抗日斗争。通过在这里陈列的实物、照片与文字,我们了解到了这段充满烽烟的历史。

散兵镇境内的银屏山,位于巢县、无为两县交界处,纵横近200平方公里,崇山峻岭,森林茂盛,连绵大别山,易守难攻。新四军七师凭借此天然屏障,发动群众抗战,建立了民主政权和抗日根据地,对日伪顽军开展武装斗争。在八年抗战斗争中,银屏山区人民和新四军七师在党的领导下,历经艰苦曲折,牺牲将士近万,从巢县、无为、铜陵几县,人口不到百万的狭小游击队开始,最后发展到地跨大江南北,活动范围达31个县的皖江抗日根据地。根据地面积达3万多平方公里,人口300余万,成为全国19个解放区之一。七师武装部队也从小到大,由初建时期的近2000人,到抗日战争胜利时为止已发展到十九、二十、二十一共三个旅,武装力量达3万之众的主力兵力。这是由于皖江区党委书记兼第七师政委曾希圣、区党委副书记李步新、七师代师长谭希林等领导同志,正确执行党中央、中央军委、华中局、新四军部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结果,也是皖江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不屈不挠、同仇敌忾,与日本侵略者进行英勇斗争的结果。而银屏山区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极大作用,它一直作为坚固的后方基地、指挥中心,为抗日战士提供隐蔽、游击埋伏的场所。

看完了这处纪念馆后,我们又在洞下欣赏了银屏山的一处奇观,它便是仙人洞上一株颇具有传奇色彩的白牡丹。这株白牡丹生长在离地30米悬崖石缝中,有着1300多年的花龄,自唐代以来就有文字记载,历尽千年沧桑,风采依然,每到谷雨时节嫣然盛开。此花独具灵性,可以预报年景,人们可根据花的开谢、花朵多少来预测当年年景的旱涝歉稔。花开三朵以下且花期短,预测今年可能干旱;花开四朵则风调雨顺;花开五朵五谷丰登;花开六朵六畜兴旺;花开七朵以上且花期长的话,今年可能要发大水,因而民间赞之为“气象花”。此白牡丹只有两年含苞未放,这两年为1937年和1976年,故民间又奉之为“神花”。

关于此花的来历,当地的老百姓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唐朝年间的一个寒冷冬季,当朝女皇武则天忽然心血来潮,要求京城皇家花园里的百花都要在一夜之间开放。面对这种违背常理的要求,牡丹园中的红、黄、蓝、紫、白五个牡丹仙女聚在一起商量后,决定不理睬这个命令。第二天,武则天来到花园赏花,看到牡丹园中的牡丹花一朵都没有开,顿时大怒,发出圣旨将牡丹永远逐出长安京城。后来,五个牡丹仙女就结伴飞离了故乡,其中红、蓝、紫三个仙女定居在了河南洛阳,黄牡丹把家安在了山东荷泽,白牡丹,也是五姐妹中最小的一个仙女,则驾着白云,不远千里,最后飘落在巢湖银屏山的峭壁之上。而且,不怕孤独和寂寞,甘居清贫,在悬崖峭壁的陋室中,一住就是千年。我们来到之时,花期早已过去,只见花枝还在。在那陡峭的悬崖上,看不到一点泥土,石壁周围连小草都难以生存,在这样的悬崖峭壁上却能生出一株娇贵的牡丹,的确不能不称之为奇。

看完仙人洞上这朵神奇的白牡丹之后,我们接下来便去洞中一探究竟。进入银屏山的仙人洞中还真有种进入仙境的感觉,洞中的温度与外界相比有些偏低,来到这里有些雾气缭绕。原来这里的仙人洞和古代人们传说中的八仙有着密切的关系,据传说洞里的大厅就是八仙们常常聚会之地。仙人洞为一石灰岩溶洞,洞高20米,宽度在最宽处有80米,深数里。这样一处天然洞穴在抗日战争时期为新四军提供了很好的休息与隐蔽场所。现在的洞穴中被人们安上了五光十色的灯,更是把里面的怪石映照得绚烂璀璨。

银屏山仙人洞洞口

接下来我们便深入洞中一探究竟。刚进入的时候洞口有些狭窄,里面的道路左绕右绕,有些地方两人并排是过不去的,只有一人在前、一人在后并列才能过去。一些地段的岩顶比较矮,我这种1.83米的身高必须要弯腰才能过去。进去之后刚一开始见到的是一些钟乳石和石笋,现在的仙人洞中,洞顶上有很多裂隙,每一处裂隙里都有水滴不断渗出来。每当水分蒸发掉了,那里就留下一些石灰质沉淀。我们来到洞中的时候,这些水滴还在一滴滴地或者蒸发、或者落到地上。在洞顶之上的水滴蒸发了以后形成的是钟乳石与石笋。往下长的钟乳石,有时候也会和往上长的石笋接在一起,连接成一个石柱,两头粗,中间细。这个洞穴中的钟乳石与石笋看样子发育的年代应该有十几万年之久,很多石柱已经连在了一起。

仙人洞中的有些石块形状特别怪异,有的形状如同一个十字架,还有的如同一扇大门。有一处景观叫“微缩黄山”,其外观看起来确实像一座缩小了几百倍的黄山。另外一处景观是一个连着一个的小水池,看起来像是仙境的瑶池,当然也可以把它想像为一个连着一个的石质盆景。再往前行不久,有三棵相连的石笋又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三颗石笋都不是太尖,顶部颇为平坦,而且第一棵石笋的石头伸出来了一截,好似某种动物的头部。把这三棵石笋放在一起来看,完全就是一只骆驼。只不过在这洞中,看什么都要发挥一下想象力,才能让这段旅途妙趣横生。

走着走着,我忽然在一根石笋上发现了一些奇怪的东西。我停下前进的脚步,弯下腰来,目不转睛地盯着那根石笋的中部。

“怎么了?你看到了什么?”我的夫人看到我的举止有些异常,意识到我应该是有了什么发现。

我用手指着那根石笋说:“你来看一下那根石笋,有没有看到它上面有什么奇怪的东西?”

“没有什么呀。”

“你看看它中间的几道好像是人工刻出来的东西,你觉得像不像是一行字?”

我的夫人也看到了那一行像是某种字样的的东西,她说:“看起来确实很像,但那会不会只是石头上本来的沟?应该不是人刻的吧?”

“我们刚才看到的石笋表面都很光滑的,很少见这样的划痕。而且其中的几个确实是太像某种文字了。”我看着拍了一张照片。

接下来我们继续向前走,前面的洞壁一下子变低了。洞壁上的一些白色的东西引起了我的注意。

类似于甲骨文字的画符

“这是一个字!”我拿着手机,照了一会看着说道。

“什么?”我的夫人闻声立即赶了过来,也看着洞顶的这片地方。

“你看看,”我用手指出了洞壁上的那一片区域,对我夫人说,“这一片地方像不像是一个字?”

那一片区域并不大,约一张32开纸的大小,但可以较为清楚地看见,上面有一个画符,周围都是灰色的洞壁,而这画符则在光照下呈白色。

“这还真像一个字,但明显不是现代的汉字,也不是繁体字。”

“像是甲骨文,”我望着它若有所思地说,“我以前去过河南安阳的殷墟,在那里见了商朝的甲骨文。这个刻符很像是甲骨文中的一个字。”

“什么字呢?”

我想了有一会儿,猛然间像是来了灵感:“这应该是‘羊’字。你看,上面弯曲的部分像是羊角,而后面菱形状的则像是羊的身子。”

“这么一说还真是有些像。”

“我们再在洞壁上与顶上仔细地搜索一下吧,”我说,“兴许找一下之后,还可以找到更多的东西。”接下来我们便打开了手机的手电筒功能,照着洞壁找了起来。

我们在洞壁与洞顶上找着找着,果然就有了新的发现。我们看到了好几处像是文字又像是图画的画符。在另一处洞壁上,我们看到一个画符像是一个人在侧身站立着,那个人的头上仿佛还有发辫,在离此人不远处,地上仿佛有一个倒三角形,下面有柴火在熊熊燃烧着。

像是一个人支起锅来做饭的洞穴岩画

“看这个真是太像一个人在支起锅来做饭了。”我望着那画符说道。

“我一开始以为这洞壁上的这些东西都是天然形成的,但这个实在是太像人做的了。”

在离它不远处,我们又见到了一个画符。这个画符所描绘的好像是两个扭打在一起的人。这画符中的两个人手脚都纠缠在一起,仿佛正在进行着一场打斗,胜负难解难分。又有一个画符像是一个猎人手持标枪,正在追逐两只鹿。前面的两只鹿非常惊慌,不择路地想要摆脱追击,而后面的猎人拿着标枪正准备对准其中一只鹿投射过去。

我把这些画符一个个地都拍成了照片,打算回去仔细研究。我们在这条较为狭窄的洞中行了有几分钟之后,前面的空间变得豁然开朗。猛然间,我们看到了那块似曾相识的石头。

“就是它了,”我指着那块石头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真的是吗?”

我把叶远先生的《天机——大西国揭秘》第四部拿出来,与那块石头对照着,一看果然是一模一样。再看这块石头正对着的地方,有一尊张果老的彩色塑像,下有四字“果老寻驴”。看来我们进银屏山景区时那位工作人员的话果不虚也,这块石头被当作了“果老寻驴”的驴尾巴。这块石头在外形上确实也有它的与众不同之处,洞壁上的其他石头都相连接着,然而它却三面与其他石块相隔开,只有根部连接着地面。接下来我所搜索它上面刻画的人像,然而我用手机上带的手电筒照着找了找之后,却并没有在上面发现有什么刻画的痕迹。它的表面呈灰白色,摸上去很是光滑,上面有一些凸凹不平,但是我也不甚明确这是天然形成的还是人工刻画的。

天机——大西国揭秘里提到的石刻

“这上面没有什么人工雕刻的画啊。”我的夫人也看着这块石头说。

“有一些凹凸的痕迹,”我便用手摸边说,“但我不确定它是如何形成的。有可能年代久远了,而且这洞中又不停地有碳酸钙的沉积,日久天长了上面原有的东西也不明显了。”

“也是,”我的夫人将手机移近石头,边照边说,“看上面这些亮晶晶的东西,应该都是近些年来才沉积上去的。”

我也将手机贴近石头,在上面看着,猛然间我好像又看到了什么神奇的东西:“这里又有几个字。”

“什么字?”

“来看一下,”我用手指着,“这里有六七个符号,其中这个很像个‘个’字,而右下角的这个很像‘父’字。可惜其他的都很模糊,无从辨识了。”

我们把这些发现都一一拍好照片,在洞中进行的这番探查实在是收获了许多。在出洞时我们看见了一尊“华夏雄狮”——这块石头像极了一只站立起来、昂首挺胸的石狮子。也许它就是被安置在这里守卫着华夏文明上古的秘密吧。这个秘密的破解,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

回疗养院的路上,我向叶远先生介绍了我在银屏山仙人洞的发现,并且给他发了我拍的一些照片。叶远先生回复说:“那块碑刻只能拓印才能见到浮雕,肉眼粗看是难以发现的。此碑刻的洞壁上的确还有着一些类似甲骨文的小小人物的图像存在(实质应是黑色的象形文字)。不知你见到的是否与我当年看到的是同样的景象。我当年就是在与几个朋友一起游览此洞时,先在周围的洞壁上发现了这些类似甲骨文的图画人物才停下脚步仔细观看并注意到了这块大石碑刻的。这也才有了后来请当地的画家专门去拓印的。能发现这些小小的几乎不为一般人所注意的图像,说明你很认真,观察很仔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8年10月巢湖考察记(三)——银屏山仙人洞的发现 (下)
巢湖二日游(4)巢湖银屏山风景区
巢湖吟 :银屏牡丹的思念
巢湖——银屏山
巢湖银屏牡丹预测到了今年水灾? 银屏牡丹开几朵?
巢湖银屏牡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