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集约化养殖过程中体质及免疫力的修复技术,病害防治,鱼病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养殖技术的提高,以及我国主要养殖区域的养殖成本(塘租,人工,饲料等)成本的不断提高,出于对养殖利润的追求,作为我国水产养殖业最主要的养殖方式之一—池塘养殖的养殖密度不断增大,养殖周期也在不断缩短,与此同时,水产养殖病害的爆发也越来越频繁,不正确的用药方法及防治理念在养殖基层仍然存在,治疗的难度也在逐年加大。而对于大多数病害而言,疾病的爆发主要是受机体的体质及免疫力,养殖环境中病原体的毒力,侵染力以及养殖底质与水质环境好坏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养殖鱼类的体质及免疫力在鱼类的疾病防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就在鱼类的养殖过程中,导致鱼类机体体质及免疫力下降的原因,以及修复的办法展开探讨


1

集约化养殖过程中导致鱼类的体质及免疫力下降的原因


集约化养殖过程中鱼类体质及免疫力低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


1.饲料当中的抗营养因子对机体组织器官的损伤


1)油脂氧化,饲料当中的油脂的运用就是一把双刃剑,。它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必须脂肪酸动物机体不能合成,必须依靠饵料当中的脂类来提供,另外,因为在养殖效果当中,饲料油脂的能量对蛋白质的节约作用,可以让饲料料当中的蛋白质更多地用于养殖动物的有效增重,从而体现出饲料的养殖效果。因此,不管从营养学角度,还是从经济角度出发,饲料当中的油脂添加都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饲料添加的油脂当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很容易氧化,如果细节处理得不好,氧化油脂不仅会破坏饲料当中的维生素,还会对消化道的上皮组织构成损伤,油脂氧化后产生的一些小分子的醛和酮,也会直接损伤肝胰脏的组织细胞,影响它们的正常功能。

2)霉菌毒素

饲料当中的霉菌毒素主要来自于饲料原料和饲料出厂后的保存不当引起的霉菌污染引发的霉菌毒素。最常见的是黄曲霉毒素,主要损伤鱼类的肝脏和肾脏器官,同时可能导致养殖过程中饲料转化率降低,鱼类出现贫血等症状。

3)非蛋白氮;饲料当中的非蛋白氮最常见的是三聚氰胺,饲料当中的三聚氰胺的报道网络媒体与电视媒体均有报道过,由于早几年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的事件,三聚氰胺的危害已经被大家所熟悉。三聚氰胺对养殖动物、人体的毒性主要为肾脏毒性作用,对肾脏有非常大的伤害,并由此对养殖动物整体生理机能造成严重影响,养殖鱼体出现很多怪病,如肾脏病变、表皮和内脏出血(与喹乙醇的症状类似)、体色白化等。


2.饲料当中的营养配比不全面,容易缺乏的营养素最常见的是维生素。

主要原因有2个方面:


一是应激状态下维生素的需求量会更高;


二是饲料在加工过程中对维生素不同程度的破坏,特别是膨化这道工序。


针对饲料加工工艺对维生素的破坏,国内的很多动物营养学者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报道。视加工工艺及饲料设备及维生素的稳定性不同,维生素在加工工艺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据王红英等人报道,4种维生素(VC,VK1,VB6和叶酸)膨化后的保存率,以晶体形式加入的分别为20%,34%,70%和61%,而以包膜形式加入的分别为53%,67%,91%和90%【1】。由此可见,以包膜形式的维生素添加,并不能完全保证饲料当中的维生素不被破坏。


3.饲料当中的投喂量过大或者饵料当中的营养配比不均衡

饲料当中的抗脂肪肝因子(比如,胆碱,B族维生素,磷脂,甜菜碱,必须脂肪酸等)在饲料中的添加不够时,导致饲料当中的营养物质不能完全被机体所利用从而转化成脂肪在肝脏当中的积累。在集约化养殖过程中,出于对养殖利益的追求,较粗放养殖而言,鱼类的养殖周期大大缩短,相对于粗放养殖而言,形成了一个长期的催肥长膘的过程,从而导致鱼的体质下降,脂肪在肝脏和肠系膜的积累。


4.养殖水环境的恶化以及环境中有害物质

在这里,我们主要看一下氨氮,亚盐过高,硫化氢,重金属的影响.


氨氮过高主要是影响鳃分子氨的排泄,同时腐蚀鳃组织,影响鳃的呼吸。


亚硝酸盐的毒性主要体现在影响血液对氧的运输,导致鱼体组织缺氧,损伤器官组织。亚硝酸盐能够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将血红蛋白中的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从而使血红蛋白失去运输氧的能力。


非离子态硫化氢进入水生动物血液之后能与水生动物血红蛋白中的铁结合,降低血液对氧的运输能力。


水体重金属含量超标,一方面是对水生动物的鳃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另外重金属在体内的蓄积,对水生动物的体内的组织器官特别是肝脏造成危害。

2
鱼类体质及免疫力受损的一些症状及表现


在鱼类的内脏器官中,由于肝脏主要承担了生物转化和解毒的功能,很容易受到各种有害物质损伤,饲料投喂量过大或者饵料当中的营养配比不均衡,很容易造成脂肪在肝脏和肠系膜的积累。


饲料及环境中的有害物质也容易对肝脏造成损伤,造成肝细胞的死亡,肝脏萎缩,或者胆肿大。


在无鳞鱼的养殖过程中,经常出现体色变异,业内普遍认为跟饵料或者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比如说油脂氧化,黄曲霉毒素,非蛋白氮,维生素C含量不足等)对鱼类机体的色素调控机制的损伤有关。


在鲤鱼和罗非鱼的养殖过程中,有时候会遇到出现瘦背症(如图1)的情况,主要原因是维生素E的缺乏和油脂的氧化。



1 示鲤鱼的“瘦背”


致鱼类畸形(如图2 )的主要原因是鱼类幼体时期的养殖环境中重金属超标或者维生素C含量不足。



2.示鲤鱼的畸形


在养殖过程中,我们还会经常遇见鱼在拉网时鳞片易脱落,抗应激能力差,离水后易死亡等症状,鱼身短而肥,不耐运输等,都与机体的体质有关。


3
采取的措施及建议


1.饲料的正确选择

建议选择信誉好,规模大的料企,相对来说,饲料的质量会更稳定一些。注意饲料左上角的标签,上面标明的成分,有效期。


好的饲料一般有光泽,且色泽一致,优质的饲料鱼腥味较浓,质量差的饲料味淡。稳定性选择。在购买水产饲料时,放在水里浸泡一段时间,看看它在水中的稳定性。


在饲料的选择过程中,有这样一些误区:认为蛋白越高越好。动物生长速度越快,实际上不完全是这么回事,在关注饲料蛋白质的含量的同时,更需要关注饲料当中的蛋白质利用率。因为不同的蛋白质原料中的氨基酸平衡性不同,导致饲料中不同原料的氨基酸的利用率不同,如果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但蛋白质的利用率不高,那么不能利用的蛋白质的含氮部分经过动物机体的脱氨基作用排除体外,反而给水体带来更多氮的污染,不含氮部分要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要么转化成脂肪在肝脏和肠系膜等处储存起来,不能形成机体的有效增重。


2.制定科学合理的投饵策略,同时做好饵料的管理

在投饵的过程中注意观察,根据鱼的体重及天气情况及时调节投饵率,在四大家鱼的养殖过程中,建议每周停料一天,投喂青饲料或者停料,减轻肝脏的代谢压力。在养殖的过程中,要注意饲料的保质期,饲料仓保存的时间越短,饲料霉变,脂肪氧化的风险就越低。如果饲料一旦受潮霉变,就要果断报废,不要抱着投下去多多少少总能长点肉的心态


3.底质与水质的调节

在养殖过程中,定期添换水,使用微生态制剂,环境改良剂等改良水质与底质,使鱼类长期处于良好的生活环境中,对于鱼类的体质及免疫力都是有效的保障。


4.定期使用清热解毒的中草药拌饵投喂,缓解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对机体组织器官的损伤

经常使用的清热解毒的中草药主要有三黄散,板黄散,肤美等,由于中草药市场鱼龙混杂,大家在选择的过程中建议选择正规厂家,质量可靠的中草药,切忌因贪便宜选择质量不稳定的产品,否则可能导致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3 罗非鱼养殖过程中运用中草药修复体质的案例

5.定期使用免疫增强剂

1)微生物(如酵母)来源的免疫增强剂:如葡聚糖,脂多糖 、壳多糖 、甘露聚糖、肽聚糖等。


2)植物多糖类,中草药等:比如黄芪多糖 ,芪参免疫散,六味地黄散等。


3)维生素类:维生素 CE A 等。


在免疫增强剂的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这些问题:每一种免疫增强剂的使用量都有上限和下限,并非剂量越大,效果就越好。在使用的过程中,间隔一定时间定期投喂较长期连续投喂效果更好。


6.针对膨化料当中维生素容易缺失的问题,定期补充维生素。饲料中容易缺失的主要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C

参考文献:

[1] 加工工艺对饲料当中的维生素影响的研究进展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03年第11141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水产前沿】高温来袭,水产动物如何抵抗热应激
传统保健模式VS内保健模式,你选择开启哪一种?
鱼类越冬期投喂,应遵循这两个原则!少发病、稳越冬!
关键词:中草药、鱼病治疗(学习笔记)
鱼类越冬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养鱼技术有决窍, 八字精华要记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