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办公室轮流请客除了掏空你的钱包,还让人无比心累

轮流请客看似只是一场自愿参与的办公室游戏。可退出却成了让人头疼的事情。

本文转载自社会学了没(ID:socialor)

文 | TAKI

“明明跟同事也不熟,他总让我请客怎么办?”

“我在减肥诶!非要请我喝奶茶,帕梅拉白做了。我还得回请,心累。”

你也在为办公室请客的事烦恼吗?

如果去豆瓣“上班这件事”小组逛一逛,就会发现“吾道不孤”。

有骂“潜规则”的。

有喊贵的。

有吐槽人际真累的。

总而言之,都是感慨自己当菜鸟的时候真是太傻白甜了。

今天轮到你请客

对于职场人来说,请客聚餐下午茶都不是稀罕事。我们常见的模式一般有三种:

(1)自上而下模式。即领导请客模式。这种模式在部门聚餐的时候最多见,领导大方,员工开心,宾主尽欢。

(2)场景触发模式。即在奖金、升职等特定情况下触发的请客行为。喜事当头,只要不是尴尬的“奖金五百,请客一千”,大多数时候还是能做到皆大欢喜,客人沾沾喜气,主人分享快乐。

(3)轮流请客模式。这种模式的参与度最广,不幸,给年轻人的压力也最大。其一是因为这种模式将人群分化出了“我们”和“他者”,界线感容易造成办公室内部的隔阂。

其二是因为这种模式往往会形成类似“办公室潜规则”的存在,新人很难抗拒。不能自由选择的东西,总是让人心生厌恶。

什么样的东西是“宽进严出”呢?

答:陷阱。

面对请客,我们只有被安排的份儿

轮流请客看似只是一场自愿参与的办公室游戏。可退出却成了让人头疼的事情。

1、办公室的“法老”一发话,小菜鸟只能遵命

传统办公室,因为其是等级分明、权力稳固和高稳定性的特点,被学者称呼为“金字塔”型结构。

“金字塔”会压人,“金字塔”里的“法老”更是手握大权,从考勤提干、宿舍调配到住房分配、子女教育,恨不得包圆到进火葬场,这种情况下,自然一呼百应。

在“金字塔”型办公室里,如果领导进行了“轮流请客”的倡议,那就会变为“任务指派式/命令式”的决定。普通员工很难拒绝。

如果“轮流请客”来自于老资历同事的建议,考虑到长期共事的需求,拒绝也仍旧是件难事。

但是,“金字塔”型办公室的“轮流请客”并非毫无益处。

“金字塔”意味着“超稳定社交圈”,这包含了“领导关系”与“同事关系”的长期性和确定性,对小额期望值的回报率较高,收益相对稳定。

要知道,“我才来半年就离职了,我请了他们,他们还没回请呢!”,是多少社畜的一把辛酸泪。

“金字塔”就很少出现这类状况。今年他结婚我随礼,过两年我结婚他也给我封红包,几乎不会出现过两年对方辞职搬家联系不上的状况。

“轮流请客”在“金字塔”型办公室的作用类似于现代流行的“聚餐AA制”,是一种相对公平、可行性较强的增加凝聚力和同事感情的办法。

但是,“金字塔”在消亡。

2、扁平化的办公室,新人更加无所适从

办公室权力结构的革新正在悄然发生。

美国著名管理学专家乔希·伯尔辛(Josh Bersin)赋予了新型办公室一个生动的名字——“变形虫”。

“变形虫”型办公室的特点是管理扁平化、技术岗位重要性上升、结构不稳定和员工的高流动性。

“变形虫”之父伯尔辛进一步提出,现阶段的公司已经向着传统的部门制与项目制的混合体进行自然而然的过渡。团队可以根据公司的新的商业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在给定的时间段内,将专业人才与给定项目进行配比整合,在项目完成之后再将整个捆绑结构拆分进行下一轮的整合。

目前以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办公室权力的扁平化和金字塔构型将同时存在,介于二者之间的“类变形虫”模式将逐渐成为企业主流。

在“类变形虫”型办公室,职场人会不断与新人组成合作团队,稳定的社交圈被打破,对新环境的适应性需求会促使人倾向于保守模式。

所以,如果新的临时团队的领导或者老资历员工提出“轮流请客”这一方案,其他人也很难选择退出的。

可以说,在“轮流请客”这个问题上,“变形虫”兼具了所有缺点:难以拒绝、难以退出、期望回报率低、公平性不足。

对此,不幸中签的小伙伴只能苦笑着说一句:

“我不玩了!……我开玩笑的。”

年轻人在轮流请吃饭中,

脱离还是跟随?

在我们粑粑麻麻甚至爷爷奶奶的时代:分配工作、集体食堂、分房子……那个年代,进了单位就是捧上“铁饭碗”,领导不出意外就是一辈子的领导,同事不出意外就是一辈子的同事。请领导吃几顿饭,分房子的排队就能提前几名,这是常有的事。

但是,现在不是过去了。

在社畜的网络茶话会上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声音:我怼了领导/办公室老油条又怎样?就是要硬刚,包子只会被欺负。

尤其是职场菜鸟来说成为了一种模糊的感受,很难进行量化判断。

在转型中的社会与公司,领导以及老资历员工的影响力,确实失去了“金字塔”时代的“生杀大权”。尤其是对职场菜鸟来说,成为了一种模糊的感受,很难进行量化判断。

对回报率的怀疑,成为职场新人的第一重心理困境。

第二重心理困境,来自这样的灵魂拷问:“我的同事到底是不是我的人脉?”

好人缘当然对开展工作有好处,但是“好人缘”的代价到底有多大呢?追求社交上的八面玲珑本身就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作,尤其是本身不善交际的人,因为缺乏社交经验,又需求迫切,更容易受此影响变成处处请客的“冤大头”。

喝着奶茶看月末账单,我陷入了沉思。 

最后

“轮流请客”,一种职场互动社交模式,它有自己独特的生存土壤和使用人群,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模式”,像水一样流转无形,我们很难把握,所以苦恼多多。

对于我们这样的个体而言,唯一能把握的只有自己。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做什么才开心?找到自己的位置与核心价值,就是我们现在唯一能做且唯一正确的选择。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职场遭排挤巧妙“自救”
职场:当了新领导,办公室说话得有技巧
不与同事和谐相处,倒霉的肯定是你自己
人际关系研究的那么透彻,怪不得职场混的好!
拒绝伤害,职场上必须要躲的3种女同事
职场上,遇到这几种女同事要小心了,最好敬而远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