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探索现代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新模式2

探索现代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新模式
作者: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理论室/曹璇 来源:摘自:《成都教育信息网》 点击: 2729 次 评论: 0 条

-

但同时要指出的是,心理健康课尽管不是心理学理论的教育,不主张直接向学生传授心理学知识,但并不是说心理活动课中就丝毫没有相关的心理学知识。事实上,每一节心理活动课都是以其相关心理学理论基础为背景知识的。只是这些知识并非是以学科的直接结论和理论形态呈现的,而是以经过处理了的比较通俗化、生活化的阐释形态而出现的,是始终渗透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的。

我们以小学三年级的一堂心理活动课《多变的情绪》为例。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情绪”这个概念是非常抽象的。如果按照学科课的思路,可能会讲情绪的概念(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情绪的两极性(在快感度方面有愉快和不愉快,在紧张水平方面有紧张和放松,在激动水平方面有激动与平静,在强度方面有强和弱……)等等。但可喜的是这位老师却较好地处理了这一课。首先,她抛出问题“同学们知道人有哪些情绪吗?”结果三年级的小学非常踊跃,说了很多:激动、愉快、愤怒、轻松、惊讶、嫉妒……然后这位老师通过游戏让一些同学即兴表演,其他同学猜表演的是哪一种情绪,即做到能正确识别情绪。第三步通过模拟几个典型情景,如爸妈吵架时,考试没考好时,让同学们了解到不良情绪给人们学习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后则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几条克服消极情绪的方法,如转移注意力,找他人倾诉等等。整节课丝毫看不见抽象的“情绪”理论,但却让小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情绪”。

第二,在内容选择上要从生活逻辑和问题逻辑出发。

许多老师,尤其是兼职心理老师或班主任,常常不知怎样安排心理健康课的内容和主题。因为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一套统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教师缺少执教的蓝本。当然这一点反过来想,其实也是一件好事,因为老师更有了自由发挥、自由选择的空间,有时甚而自己选取的主题更有启发意义,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对于内容的选择,应始终把握好一个原则,就是要从生活逻辑和问题逻辑出发,选择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最密切的话题,找到他们最渴望得到解决的问题。并且这种问题应该是具有代表性的、共性的问题,才能引起共鸣,引发大家的话题。比如有的老师根据小学生不能正确对待误会,设计了《被人误解时》一课;有的根据初中低段学生自控力差,难以抵制同伴的诱惑和不良影响这一普遍现象,设计了《当你面对来自同伴的影响和压力----同侪压力》一课;有的老师根据同学们考试前易紧张的毛病,设计了《放松助你成功》一课,都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还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学生中采集他们所思、所想、所关注的问题。如成都某重点中学心理咨询室的老师就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获得了一些一手资料,了解到现在的高中生心理的一些困惑和烦恼。并把这些问题进行了归类,整理,作为上课的主题及素材。我们来看看这些中学生的烦恼:为什么我长得很丑;为什么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却仍然事与愿违;如何正确面对他人的误解和不信任;优秀的人如何面对压力;如何使浮躁的情绪平静;如何克服性格中的阴暗面;如何从压力中走出来……如此鲜活的、有价值的问题都可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师的教育主题和教育契机,关键在于我们要善于捕捉、善于运用。

本文来源于 枫叶教育网(www.fyeedu.net)
原文链接:http://www.fyeedu.net/info/4821-2.ht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艾凌|实验中学“和谐校园 健康心灵”心理健康教育月成果展
心理健康讲座系列活动
把特殊的爱给特殊的学生——特殊学生心理健康课题研究经验总结
高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主题的确定
城北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纪实(1)(1)(1)(1)
开福区:以赛促进,群英荟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