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奥地利的华丽衰亡:“百年前害死自己的万族帝国”

欧洲德语区三国中,德国无疑是近年最受台湾阅听众瞩目的国家,而瑞士则由于中立国的精神、高度的政治参与和成熟的公投制度,亦享有一定的话题性。

相较于德国与瑞士,剩下的那个局处德国东南侧、山多地狭的小国,给台湾人的印象就扁平许多:多瑙河、阿尔卑斯山、音乐之都。这个国家的名称一般不出现在国际新闻的标题和内容里,常只出现在国际新闻页面侧边的旅游广告上,并且经常尴尬地困扰于国名被和那个有袋鼠的国家搞混——正如台湾在国际曝光时的姿态。

这个国家主要族群是德意志裔,自豪于拥有比德国更精致贵气的德意志文化传统。立国之初他们将国号定为「德意志奥地利」,同时却还嫌弃「奥地利」这个成分太过「狭隘」与「矮化」,而渴望和德国「统一」。

然而在历经一连串骇人的政治悲剧后,如今他们已不再自视为德意志人,而骄傲于「奥地利人」的身份认同。尽管他们被视为德国的兄弟之邦,但他们与德国之间的关系却远非世人所以为的「德奥一家亲」。

德国的「大国崛起」对奥地利而言始终既是机遇又是压力。奥地利人在政经以德国马首是瞻之余,却也刻意与德国人划清界线,有时甚至不太乐意承认自己与德国东南部巴伐利亚的语言和文化同出一系。他们乐于在世足赛看德国的笑话,德国队每被进球,他们就欢呼放炮。

相对于奥地利人的欲拒还休与傲娇,德国人则显得神经大条又一厢情愿,常会抱着「都是一家亲」的态度和奥地利装熟,直率地表达对这个山村富裕「小老弟」的好感和向往。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更是德国人魂牵梦萦的文化理想乡、以及借镜社会政策和都市发展的典范。

今年10月26日是小国台湾最爱借镜的大国德国,所爱借镜的小国奥地利的百年国庆。这一百年,它从奥匈帝国崩溃后所遗落的、夹在众强国角力之间的贫弱国际孤儿,蜕变成今日独立而富裕的国家,也从大德意志的认同想象脱胎成为奥地利。

这场回顾的起点正是一战前夕、奥匈帝国末年的境况。

帝国不死只是凋零:19世纪的民族浪潮

19世纪对欧洲而言是个漫长的世纪,经济上急速的工业化与科技革新、社会的都市化与大批工人阶级的出现、政治上的自由主义与民族统一建国运动,交织出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这些经济社会与政治上的汹涌急流,在奥匈帝国境内却都潜流入地,成为将萌未发的暗潮。

相较于英、法、德,身为列强之一的奥匈帝国,工业化的脚步却相当落后,19世纪后半才以国家之力急起直追。因此,欧美工业大国遭遇过的社会冲击、都市化与无产阶级的涌现,在奥匈帝国被推迟到世纪后半叶才逐渐白热化。此外,由于实业多赖国家资本,实业家几乎无异于帝国官僚,因此奥匈帝国也缺乏类似英法德等国的自由派资产阶级,政治风气相当守旧并拥戴专制。

而在关键的民族问题上,奥匈帝国作为多民族混居杂处的大帝国,尽管面对无可抵挡的民族统一建国风潮,但也并没有被直接撕裂。帝国的统治当局——德意志裔的哈布斯堡王朝——长期以来殚精竭虑,透过外交捭阖与对内刚柔并用的策略,也算是压住了内部各民族的离心力,维持了帝国表面的统一。

然而帝国的这根软肋究竟遮掩不住。民族主义的执念深入帝国的肌理,成为各族裔向统治者讨利叫价的筹码。哈布斯堡当局只能被动妥协,给吵得最大声的最多糖吃——这些糖当然得先从其它族裔的嘴里掏出来。

帝国的让利妥协激化了各族之间不甘落于人后的竞争意识。首先在1867年,普奥战争失利后,让匈牙利人分享统治权力(也因此改组成了二元君主制的「奥匈帝国」),因而引发捷克人的愤怒、并径自结援于帝俄。捷克人也获得补偿后,又轮到了南斯拉夫诸族不满。随后连一向积极与帝国政府合作的波兰人都开始趁乱邀利。

哈布斯堡当局左支右绌地挖东墙补西墙,乃至于让局面演变成所有族裔都彼此眼红仇视的地步。原本「维稳」的策略,却适得其反,逐渐淘空了各族裔的忠诚。对帝国的认同成为博奕的手段,既可权宜地主张、也可权宜地抛弃。

惟有两群人的利害与帝国认同的存废一致:德意志人与犹太人。

德意志人作为统治者族群,享有帝国内部近似殖民者的特权地位,一旦帝国的认同崩解,其作为相对少数也很可能成为各族清算的对象;犹太人则是备受歧视的少数族裔,特别需要超越族群本位之官僚与法治的意识形态,作为其保护伞、并提供相对公平的晋身机会。

因而,德意志人与犹太人在奥匈帝国晚期被凑成命运共同体(历史多么讽刺!),共同作为哈布斯堡王朝最后的拥戴者和无力回天的哀悼者。

无论如何,奥匈帝国这部多民族拼装的老爷车,还是勉强撑进了20世纪,而其政治与社会的姿态,彷佛都还冻结在19世纪以前的时空背景。帝国所粉饰出来的、悍然自外于19世纪之巨变的平行时空,恰恰体现在帝都维也纳的精神氛围里。

帝都维也纳:一战前夕的世纪末幻象

世纪交替时的维也纳正沈浸于一种万世不易的安全感里。对此,著名奥地利作家茨威格(StefanZweig)在其自传体小说《昨日世界》中曾作此描写:

臣民无保留地信任帝国的官僚权威,后者则以家父长的姿态,提供臣民一辈子的稳定保障。人们可以像预填行事历那样,规划从出生、工作、晋升、退休、直到进棺材的生涯。帝国权威霸气地为臣民排除了世事的变化与风险,人生一辈子的薪资、家计负担、投资获利、保险、退休金,都可以用数十年为期来精准计算。唯一的变项只有时间,而时间的推移却又只是永恒之现前的重复。

臣民守旧保守的安全感,天真地结合了进步主义和理性主义的信念。人们相信,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只会让稳固的帝国生活更加舒适,而不可能改变帝国的社会秩序,并乐观地认为,如今已迈入稳定的理性时代,非理性的冲突、战争与杀戮都已成为遥远的过去。

哈布斯堡王廷被视为稳定的神话、秩序的象征。垂垂老矣的皇帝法兰兹.约瑟夫一世,尽管其在位多年庸庸碌碌,却也能仅靠形象营造,就深受万民的爱戴。

帝都富丽堂皇的「环城大道」在此刻正好完全竣工,全长超过5公里的大道上矗立着帝国议会、市政厅、司法大殿、维也纳大学、沃蒂夫教堂、艺术史与自然史博物馆、国家歌剧院、城堡剧院、帝国酒店......等壮丽建筑与上百栋华厦,珠玉连环地囊括了古今各时期的经典风格,浮夸地展示着四海升平、万族共和的跨国族主义,试图将帝国已分崩离析的现实,隔离在圣王君临、永恒帝都的表象之外。

帝国臣民无分贵贱地在舞厅与酒馆中跳着轻柔华美的维也纳华尔兹,分离派艺术家们描绘着世纪末的耽溺与荒诞,维也纳学派的思想家们正要开始埋首自然科学与数学之逻辑基础的枯燥研究,而弗罗伊德则在环城大道旁、窄小巷内的诊间里,聆听着帝国臣民光怪陆离的幻梦与沉抑灵魂的自白。

维也纳所陷溺的永恒昨日、以及其跨国族主义的幻象,随即在1914年彻底破灭——破灭于那据信已被永久埋葬的非理性。

奥匈帝国皇储费迪南德大公因主张重新分配帝国内各族群的权力、并欲将南斯拉夫的主导权交给克罗埃西亚人,引发塞尔维亚人的不满,随即遭到塞尔维亚极端民族主义者刺杀身亡。维也纳当局尽管清楚此事足以引发世界大战,但还是在震怒之下向塞尔维亚宣战。

宣战的消息顿时让沈闷已久的奥匈帝国举国欢腾,德意志人更陷入爱国主义的狂热,摩拳擦掌,准备一吐过去被其它族裔要挟的怨气。

然而讽刺的是,众所期待「滔滔大国痛宰蕞尔小邦」的戏码,实际上演起来却变成帝国笨手笨脚的自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永远禁止德奥合并!欧洲为何如此惧怕“大德意志”?戈林一语中的
奥匈帝国为何存在51年就消亡了?
俾斯麦下的大棋为什么赢不了? | 青年维也纳
奥地利共和国
【每天老照片】-1万-7560-二战时,纳粹德国入侵奥地利,为何当地人却用鲜花欢迎入侵者
关于奥地利的历史有哪些书籍值得推荐?推荐理由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