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知胜的智慧

A: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



“智者见于未萌”,“愚者暗于成事”。说的是聪明智慧的人,总是能在事物尚未萌芽之前觉察端倪,提前布局,掌握主动和先机,而愚钝昏馈者总是后知后觉,非得事情业已发生方才有所反应。


 


孙子在“用间篇”中写道:“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意思是:英明贤良的国君和将帅,之所以一出军就能胜利,功绩远超一般人,就在于他们不但了解自己,还能预先了解、掌握敌情,知己又知彼,于是才具备先知一样的预测能力。如果作为将帅而对敌我态势茫然不知,两眼一抹黑,或明知敌强我弱,毫无胜机,尤飞蛾扑火,奋不顾身,那么这样的将帅绝对不是称职的将帅,这样的将帅简直“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这样的将帅不啻国之祸,民之害,军之灾。应坚决予以唾弃。孔子说:“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足见连孔子这样的教书先生对那种不懂策略只会蛮干的人都是心怀鄙夷的。


 


 


战争的筹划者,仅仅掌握了敌情还远远不够,还得学会科学分析、对比、推理和论证的方法,方能最终得出“可胜”与否的结论,这就是“知胜”所必需的全过程,这一过程绝不简单。如果谁认为打仗是一件很简单的事,那千万不要带兵,不然赵括式的悲剧在所难免。“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能举起秋天的一片树叶这能叫力大吗?能看见太阳和月亮这能叫眼明吗?能听见炸雷的声响这能叫耳聪吗?当然不能!必须能力举千均才叫力大,必须能明察秋毫才叫眼明,必须能细闻蚊蝇之语才叫耳聪。因此高明的将帅,他们总是能看到一般人所看不到的,想到一般人所想不到的,做到一般人所做不到的。如果预测胜利不超过一般人的见识,那算不上是最好的见识。如果要通过激烈的战斗才能打败敌人,即使很多人为此叫好,那也算不上是最好的方法。这就是“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


 


 


关于具体如何“知胜”,在“始计篇”中,孙子已提出过用“五事”和“七计”来考察的方法。作者在第一章第三节“开战的充要条件”中也有所论述。除此之外,孙子在“谋攻”和“地形”篇中,亦有对于“知胜”方法的具体说明。孙子在“谋攻”篇中说:“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孙子提出了五种“知胜”的办法,第一种:知道可以打或不可以打的,能够胜利。第二种:了解兵多和兵少不同情况下的使用方法的,能够胜利。第三种:举国上下意见一致,同心协力的,能够胜利。第四种:己方做了充争准备而对方毫无准备的,能够胜利。第五种:将帅很有才能而国君不加干涉的,能够胜利。此五条,就是足以判断能否把握战争胜利的基本原则。掌握了这五条,就是掌握了“知胜”的法门。


B:下“五事”


孙子在“始计”篇中,已提到出过“经之以五事而较之以七计”,来衡量战争胜负的方法,那里的“五事”是从战略大方向上来考虑的,可谓之“上五事”,而在“谋攻”篇中提出的这个“知胜有五”,则主要是从战术的角度来加以阐明,可谓之“下五事”。


 


 


1: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在战场上,能准确掌握战场的态势,可胜则进,能攻则攻,当守则守,攻守相宜,则无往不胜。这是第一条保胜之道。


 


 


2:识众寡之用
能识别敌我力量对比之强弱,懂得获取胜利需要投入兵力的多少,这是第二条保胜之道。据《史记》载:秦始皇欲灭楚国,问将军李信须用多少人马?李信表示有二十万就可以了。秦始皇又咨询老将王翦,王翦回答说:“非六十万不可。”秦始皇于是笑着说:“王将军真的老喽,越老胆子越小了!看来还是李将军果断勇敢啊。”于是放弃王翦的意见,派李信和蒙恬带兵二十万南征楚国。李信和蒙恬开始打了几个小胜仗,越发骄傲轻敌,孤军深入楚国腹地,结果被楚国大将项燕调动大军围堵,将李信的部队打得大败,秦军死伤无数,落荒而逃,楚军跟踪追击,直逼秦境。秦始皇闻知这一消息,大为震惊,亲自乘快车奔往频阳面见王翦,向他道歉说:“我由于没采用您的计策,李信果然让秦军蒙受了重大耻辱。现在听说楚军在一天天向咸阳逼进,将军虽然染病,难道就忍心抛弃我吗!”王翦说:“大王一定不得已用臣为将,我还是以前那句老话,没有六十万人是万万不行的。”秦始皇这才满口答应:“六十万就六十万,一切都听将军的安排好了。”后来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通过多次战斗,终于击败楚军,并于公元年俘虏了楚王负刍。秦始皇和李信由于过于轻敌,以为凭少数军队即可打败楚军,结果造成严重失误,就是不“识众寡之用”,而老将王翦在这方面,却老练多了,完全可以说是一个令人信服的高手。


 


 


3:“上下同欲”
判断战争的胜负,除却考察将帅的个人指挥能力外,广大官兵们的意志、决心,亦是克敌制胜的重要因素。在战争中,如果“百将一心,三军同力,人人欲战,则所向无前”,那么这样的战争就是可以争胜的战争。《将苑》中说:“夫用兵之道,在于人和,人和则不劝而自战。”而人和,也就是孙子所说的“上下同欲”。倘若大家战斗目标一致,荣辱与共,齐心协力,那么,就没有不能成功的事业,没有不可取胜的战争。“上下同欲”,这是第三条保胜之道。


 


 


4:以虞待不虞
孙子认为:“以虞待不虞”,这是第四条保胜之道。“虞”,有准备。一方有备,一方无备,则有备者胜。春秋时晋国和楚国发生了三次战役。城濮之战,晋有备而楚无备,结果晋胜楚;(艹上合)之战,楚有备而晋无备,结果楚胜晋;鄢陵之战,晋有备而楚无备,结果晋胜楚。三次战役,都印证了孙子“以虞待不虞者胜”的正确。清朝康熙即位的时候,年纪才八岁。按照顺治帝的遗诏,由四个满族大臣帮助他处理国家大事,称为辅政大臣。四个辅政大臣中,有个叫鳌拜的,仗着自己掌握兵权,欺负康熙年幼,独断专横,统领朝纲。康熙十四岁后,开始亲政。有一天,另一个辅政大臣苏克萨哈因事和鳌拜发生争执。鳌拜怀恨在心,勾结同党诬告苏克萨哈犯了大罪,便奏请康熙帝将苏克萨哈处死。康熙不肯下旨。鳌拜便当场在朝堂上跟康熙帝大吵起来,完全不把康熙放在眼里。康熙非常生气,但考虑到鳌拜势力太大,自己力量单薄,只好忍气吞声把苏克萨哈给杀了。从那以后,康熙暗下决心要除掉鳌拜。他派人物色了一批十几岁的摔跤高手担任侍卫,这些少年个个长得健壮有力。康熙把他们留在身边,天天让他们练习摔跤。鳌拜进宫去叩见康熙,经常看到这些少年当众在康熙面前摔跤,只当是孩子们闹着玩,一点也不在意。有一天,鳌拜接到康熙命令,要他单独进宫商量国事。鳌拜像平常一样大摇大摆走进宫来。谁知刚跨进内宫的门槛,一群少年便蜂拥上来,有的拧住鳌拜的胳膊,有的缠住鳌拜的大腿。鳌拜虽然是武将出身,力大无匹,可是这些少年人多势众,又都是练过摔跤的高手,鳌拜敌不过他们,一下子就被打翻在地。康熙帝马上吩咐将鳌拜绑起来送进大牢,然后命大臣揭发鳌拜的罪行。把鳌拜的官爵都革了。年轻的康熙之所以能一举除掉骄横的鳌拜,采用的就是孙子“以虞待不虞”的策略。


 


 


5:将能而君不御



一:君不御能将
下“五事”中最后一条保胜之道,就是“将能而君不御”。孙子的“将能而君不御”,应该说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将帅有能力,而国君能够充分信任他,不干涉他的具体指挥,不羁縻他的行动。若君不御能将,必为贤主,也只有贤主方能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当年魏文侯命乐羊攻中山,三年没有攻下来,朝臣诽谤乐羊的书信都集了一大筐,但魏文侯终不为所动,放手让乐羊全权指挥,后来乐羊果然取得了攻打中山的胜利。


 


 


二:君御能将
而另一种情况则相反,那就是:君御能将。君主之所以干预将帅的指挥,大多因为猜忌和不信任。燕昭王命乐毅攻打齐国,连下齐七十余城,只剩下莒和即墨两座城池没有攻破。后来燕昭王死去,燕惠王即位,惠王听信谗言,对乐毅失去信任,乃派骑劫替换乐毅,结果被齐将田单抓住机会,将燕军杀得大败,不仅全部收复齐国失地,还反过来侵占了燕国的领土。这就是“将能而君不御”与“将能而君御”造成的不同结局。


 


 


三:将能君不可御
第二方面:君不御,也指君不能御,无法御。即遇到国君干涉将帅的具体指挥,如果对战争的结局不利,作为将帅,也可以亦应当拒绝执行国君的命令,不为君主的错误意志所驾驭。尉缭子说:“夫将者,上不制乎天,下不制乎地,中不制乎人。”作为优秀的将帅,在战场上,应该上不受制于天时,中不受制于地理,下不受制于他人。李筌在对“将能而君不御”解析时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者胜;真将军也!”古时候国君派将帅带兵出征,要在太庙里举行仪式:国君亲自拿着一种钺的兵器,握着钺尖,把钺柄递给主将,说:“从这里上达天庭,都交给你指挥。”然后将钺掉过头,握住钺柄,把钺尖递给主将,说:“从这里下达地府,都交给你制约。”表明将一切决断权力都授予奉命出征的将帅,以示不御将的信任和诚心。


 


 


汉朝将军周亚夫屯军细柳营,文帝前去犒劳慰问,却与先去的灞上和棘门两处所受到的待遇截然不同。前两处卫兵见到皇帝的车马前来,军营都慌忙主动放行。但细柳的卫兵却将皇帝前边开道的人马全都阻拦在营寨的外面,文帝的随从告知是天子前来慰问,要求打开寨门,负责军门守卫的军官却回答说:“周将军有令,军中只听将军的命令,不听天子的诏书。”于是命使者拿着符节先进去通报,周亚夫这才下令打开寨门迎接。守营的士兵还严肃地叮嘱文帝的驾从:“周将军有命令:军营之中不许车马急驰。”文帝的车夫只好控制着缰绳,不让马走得太快。到了军中大帐的前面,周亚夫一身戎装出来迎接,手握兵器向文帝行了个拱手礼:“臣甲胄在身,不能行参拜之礼,请陛下允许臣以军礼相见。”文帝听了非常感动,欠身扶着车前的横木向将士们问好。事后,文帝不无感慨地对群臣说:“周将军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啊!那些霸上和棘门的军队,简直就象儿戏一般。如果敌人来偷袭,恐怕他们的将军也要被俘虏了。可周将军这样的部队,敌人又怎么可能有机会来偷袭呢?”可见周亚夫治军,无疑才是得了孙子“将能而君不御”的真髓。


 


 


再看一个例子:秦武王派甘茂去约定魏国共同进攻韩国,甘茂到达魏国后,让他的副手向寿先回国对秦武王说:“魏国倒是听从了我的计谋,但我希望大王还是不要进攻韩国!”秦武王听到消息后,亲自动身去息壤迎接甘茂,并向他询问原因,甘茂回答说:“韩国的宜阳人口众多,城防坚固,我们不远千里劳师远征,要打下来是相当困难的。我听说鲁国有个大孝子叫曾参,有一天,一个相同姓名的人杀了人,邻居跑来告诉曾参的母亲:‘你儿子杀人了’。曾参的母亲听后泰然自若,织布如故。但等到第三次有人告诉她他儿子杀了人时,曾参的母亲再也坐不住,慌忙扔下机杼跳墙逃走了。现在我的贤良不如曾参,大王您对我的信任又不如曾参的母亲对曾参信任,如果我一时半会攻不下宜阳,我担心猜疑我的人会不止三个,所以我害怕大王您将来也会有扔下机杼的举动。我甘茂不过是个寄居在秦国的外籍人,樗里子、公孙衍将来若抓住攻打韩国的事情来诽谤我,大王一定会听信他们。那时攻打宜阳前功尽弃,结果是大王您背弃了与魏王的约定,而我遭受韩国举国的怨恨。”秦武王说:“我不会听他们的,如果你不放心,我可以和你起誓!”于是两人在息壤立下誓言。后来甘茂率军攻打宜阳,打了五个月仍没打下来。樗里子、公孙衍果然在秦武王面前说甘茂的坏话,让秦武王召甘茂回国。秦武王见久攻不下,也打算罢兵。甘茂便对秦武王的使者说:“息壤还在那里,大王说过的话就忘记了吗?”秦武王这才醒悟过来,说:“是呀,我们有过盟誓,我不能违背诺言。”于是调集国内所有的兵力全力支援甘茂,最后终于拿下了宜阳。甘茂可以说是一个极有先见之明的人,他因担心“将能而君御”的事情在他的身上发生, 便在出兵之前和秦武王立下誓约。后来发生的事情印证了他的担心不无道理,秦武王在近臣樗里子、公孙衍等人的进言下,一度忘记了曾经的誓约。如果不是甘茂的提前预防和事后提醒,一件“将能而君御”的事情就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了,攻打宜阳的结果也只能半途而废。


 C:其它“知胜”方法

必须注意的是:上述五条“知胜”的原则,孙子是站在战术的较大层面上来考察的,如果再细化到具体层面上,还必须熟悉另一些“知胜”的详细方法,如孙子在“地形”篇中提出的:“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孙子的这种要求将帅要“知己知彼,知天知地”的“四知”观点,不失为实际作战中的一种全面、客观、稳妥和万无一失的“知胜”方法论。在后面的章节,作者将再另行讲述。


 


 


D:“胜可为”的观点
我们知道,孙子在“军形篇”中,曾提出过“胜可知,而不可为”的唯物观点,认识到战胜敌人的机会主要在于敌方。敌人不露出破绽,不犯错误,己方就只能等待。但在“虚实篇”中,孙子又说:“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哉!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认为“胜”也并非不可为。这是否是孙子的说法前后自相矛盾呢?事实上,孙子在“军形篇”中,是站在客观规律的角度来论述战争的,这里,敌人可胜不可胜,在乎敌人的“道、天、地、将、法”等各个方面的客观情况所决定,这些方面的客观事实将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是一就是一,是二就是二,能胜则胜,不可胜则不可胜。但在“虚实篇”里,孙子则是站在强调主导战争的指挥者具有一定主观能动性的角度,来阐明“胜亦可为”的。即使敌人在“道、天、地、将、法”等各个方面不具备“可胜”的条件,出击的时机暂不成熟,但有时通过己方的精心策划、计谋或运作,也可以创造条件使之成熟,己方完全能起到一定催化剂的作用。敌人还不烂,可以想方法让他变烂;敌人没还犯错,可以通过途径诱使他犯错;敌人军力强大,可以想办法避开他的军力,让他军力找不到发挥的地方,有劲无处使;敌人还没出现“可胜”之机,但可以想办法让他提前出现。孙子的这后一个“胜可为”,无疑是建立在通过人为的努力,任用某种谋略或手段,使敌方由原来的“不可胜”转变为“可胜”的基础之上,这一符合唯物辩证法变化、运动看待事物的观点,自然具有相当的哲学意义,同时也具有相当的实战意义。它说明在两千多年前,孙子就已经认识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作用。为后世兵家在不具备“可胜”条件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战胜敌人提供了理论依据。


 


 


春秋末年,吴越相争,越王勾践为雪夫椒之战兵败身降的耻辱,卧薪尝胆,积极备战。面对实力仍然十分强大的吴国,勾践自知一时难有胜算,于是采用谋臣范蠡之策,先以美女西施敬献吴王,让吴王夫差耽于声色犬马,荒废朝政;再向吴国赠送大量木料,让夫差耗费人力物力兴建宫殿;又散布谣言,离间吴国君臣,使夫差杀害功臣伍子胥;还以经过处理不能发芽的种子进贡吴国,造成吴国粮食大面积减产,国力空虚。经过这一系列手段,硬是将吴国由先前的“不可胜”,制造出有“可胜”之机,当越王勾践见吴国逐步衰弱,民怨沸腾,于是毅然起兵,终于将曾经称霸中原不可一世的吴国彻底灭掉。


 


 


E:结语
上述战例,在面对敌方没有“可胜”条件,或条件不成熟时,越王勾践不是坐而等待,而是主动筹划,运用策略来加速吴国的灭亡。这就是孙武“胜可为”主观能动性的最好证明。不过战争中能够发挥这种主观能动性的人,一般只能是参与战争的军事首脑----国君或将帅。他们在战争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很多时候完全直接关乎战争的胜败。因此,怎样“选将”,如何“为将”,这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孙子兵法(白话版)
《孙子兵法》30种大智慧,一口气读懂最高谋略
孙子教你怎样求全不委曲,百战功成但不是踏血而行
《孙子兵法》读后感
古代兵法之《孙膑兵法》原文和鉴赏
《孙子兵法》30句经典名句,讲的不仅仅是权谋,还是人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