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蒲松龄与张贞轶事
梅竹=兰菊音画 蒲松龄与张贞轶事
"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喜怒哀乐一起那个都到心头来。。。。。。“伴随着这优美的旋律和动听的歌声,电视剧《聊斋》开始了。《聊斋》的原著是《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1640--1715) 清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 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人。早岁即有文名,深为施闰章、王士禛所重。屡应省试,皆落第,年七十一岁始成贡生。除中年一度作幕于宝应,居乡以塾师终老。家境贫困,接触底层人民生活。能诗文,善作俚曲。曾以数十年时间,写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并不断修改增补。其书运用唐传奇小说文体,通过谈狐说鬼方式,对当时的社会、政治多所批判。所著又有《聊斋文集》、《聊斋诗集》、《聊斋俚曲》及关于农业、医药等通俗读物多种。
张贞(1636~1712),字起元,号杞园,清初著述家、书法家、篆刻家,世居潍河东
张贞像
高柯庄,自其高祖迁居城南门里。自幼天资聪颖,7岁入学,教以《养正图说》,即能明其大义。13岁补府庠生,治举子。36岁考为拔贡,选入太学。1679年(康熙18年)举为博学鸿儒,托母病不就。后又诏试,御试第三名,授翰林院孔目,仍不赴任。遂征释侍诏,亦坚辞不从。自此,隐居安丘县杞城村,拜明清之际有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历史学家黄宗羲为师,开始了他的漫游与著述生涯。著有《杞田集》、《渠丘耳梦录》、《浮家泛宅图诗》等诗文集。艺术创作、文学著述丰硕斐然,是齐鲁文化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与当时著名学者顾炎武齐名,素有“南顾北张”之誉。《清史稿·列传》附有他的传记。 张贞曾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到淄川访问过高珩,而且他的《或语集》等也早在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即已梓行。因此,对于张贞的人品及其文章,蒲松龄应是早就听说过的。不过他们的正式相见,则是在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济南朱缃的宴席上,时蒲氏年63岁,张贞66岁。而将蒲氏与张贞联系在一起并终于促成了这一次的会见的,除朱缃外,尚有一位鲜为人知的吴木欣。吴木欣名长荣,别字青立,又号茧斋,山东长山人。他是朱缃的从姊丈,并甚得朱缃之父朱宏祚的器重,在朱氏为广东巡抚和浙闽总督时曾佐其幕,以此吴木欣得与朱缃时相过从。而吴木欣之父吴琯,即曾官平顺、内丘两县知县并候补中行评博者,又是张贞的挚友。出于此,吴木欣一直十分尊礼张贞,以至每岁必一访张贞于家;而张贞有事会城,道出长山,亦必过访吴木欣。于是,张贞便由吴木欣而结识朱缃,并终于在朱缃的宴席上遇见了蒲松龄。蒲松龄对于他同张贞的这一次会见是感到十分欣慰的,《聊斋诗集》中有一首作于壬午之年的《朱主政席中得晤张杞园先生,依依援止,不觉日暮,归途放歌》,即记述了他们这一次的相见。这诗据杞园后人张公制先生所藏蒲松龄原稿来看,于诗题“归途放歌”之后,尚有“望教正”三字,末又署“般阳弟蒲松龄”,以是知乃专门写了赠给张杞园的。其词曰:先生卓荦绝世才,挥毫立洒烟云开。尤喜一庭三玉树,英英骥子皆龙媒。德星今日方东聚,斗南欲压眉山摧。高名日日喧吾耳,依稀百里闻风雷。华宴幸识紫芝面,琼树坐对融心怀。得登龙门展清啸,下视一切等浮埃。笼霄气爽惊四座,擘海金翅凌丸垓。所恨抱璞悭一剖,明时遗弃空蒿莱。谈倾忽出明湖记,金石声发有余哀。我亦头白叹沦落,心颜对此如死灰。久与魍魉相向语,如此肮脏世所猜。握手缠绵示肝膈,堕身云雾忘形骸。留连不觉日昏暮,雨余滑滑泥满街。跌蹶几将成泥鲋,倒着接羅归去来。看来在这一次的会见之前,蒲松龄对张贞的确是早有所闻的。而且,蒲松龄不但了解张贞本人,也还十分熟悉其家世。所谓“一庭三玉树”,便是指张贞的父亲为明经、伯父为孝廉、叔父为侍御而言;所谓“英英骥子”,则是指张贞的三个儿子在辛、在戊、在乙皆为俊材。对于蒲松龄来说,能够与仰慕巳久的张贞相识,大有“登龙门”之感。兼以彼此间又具有着共同的情怀和语言。所以,这一次的长谈,真可以说是肝胆相照,衷情互诉的。 谈话中,张贞还出示了他的《明湖记》,即记述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四月十五日夜他同朱子青(缃)、吴木欣等人游大明湖的《夜泛莲子湖记》,文中所描写的“凫沈雁宿”、清歌忽发、“音韵缥缈、声绕茭芦”的凄清意境,令蒲松龄读后犹觉有“余哀”缭绕。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张贞对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与魍魉相向语”,完全不存世俗之人的鄙视意,他“握手缠绵示肝膈”,给了蒲氏以极大的鼓励,以至使得蒲松龄“堕身云雾忘形骸”了。最后,两人依依不舍,不觉日暮。归途中,这位“恂恂然长者”的聊斋先生竟然兴奋得高一脚,低一脚,几次跌倒在泥泞路上。应该说,像这样令蒲松龄异常激动的会见与谈话,在他的一生中,并不是很多的。大约就是在这一次的相识后不久,蒲松龄也为张贞的《远游图》作了题咏。《聊斋诗集》“壬午”之年的诗作中有一首《题张杞园<远游图>》,已将这一题咏的文字保存了下来: 谁者肖作湖海人,将无似我老张君? 碧笠犹沾绿江雪,奚囊尽括青山云。游仙欲把浮丘袖,笑我双瞳小如豆。髯兮髯兮游何之,布袜行缠从而后。可见,蒲松龄对张贞浪迹湖海、超脱世俗的生活是十分钦慕的,甚至还愿追随其后。还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由于张贞是位“八尺髯张”的大胡子,蒲氏题诗中便用了“髯兮髯兮”之句为调侃,足见题咏之时,他们已是十分的亲密了。综观上述蒲松龄与张贞友情的叙说,可以看出,蒲松龄非但不鄙薄张贞,而且其崇敬之情一直溢于言表。那末,《张贡土》一篇的寓意到底是什么呢?清人但明伦评《聊斋》此篇时说:“人之一生,不过一场戏耳。”联系到《聊斋志异·王子安》篇末“异史氏曰”所谓“顾得志之况味,不过须臾;词林诸公,不过经两、三须臾耳”的话,但明伦此评,也许可以道出蒲松龄将“心头小人”事笔之《聊斋》,以及王士祯移入《池北偶谈》的某种心态罢了。   张崇琛撰稿
写题目
http://webftp.bbs.hnol.net/linm/bfq4/Music/linmu.swf?list=460(840*600PX)
待加素材
底标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张贞(1636~1712)
一块残碑与《聊斋志异》
浮白载笔
蒙古族的贡献——蒲松龄是蒙古族人,没落贵族后裔,其身世比《聊斋志异》还神秘
聊斋且莫竞谈空
蒲松龄故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