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研读经典丨坚持背诵100天《伤寒论》206~208

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故攻其热必哕。(206)

解析

本条承第203条,论述胃中虚冷反攻其然所产生的不良后果。

阳明病不能食,本为胃中有寒所致。若误认“固瘕”之手足派然汗出,大便初硬后溏而为胃家实热,用苦寒药攻之,则必使中气更虚,胃寒益甚。胃寒气逆则发生呃忒之变,即所谓“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故攻其热必哕”,为自注句。说明产生哕证的原因不外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胃中虚冷,属于内因; 另一方面是外受寒邪或治以寒凉药物,内外合邪,使寒者更寒,胃气上道,则成哕逆。

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207)

解析

本条论述寒湿郁滞欲作谷痘的脉证及治疗禁忌,以见阳明与太阴的表里关系。

阳明病脉迟,迟主寒,为阳明中寒之象。一般来讲,阳明中寒本不能食。此虽能食,但不能饱食,即所谓“食难用饱”,说明胃气虚寒,腐熟无权。若不明此理,而强求饱食、则虚弱的胃气被谷气所羁縻,胃气郁遏,水谷不能化成精微物质而反生湿邪。寒湿凝滞,影响气机升降,胃脘气郁,则微微发烦: 清阳不能上荣头目,则头眩; 下焦之气不行,水道不酒、必小便难。寒湿郁滞不化,自可发生黄疸之变,故谓此欲作谷疽”。欲作,是将作而未作之意。据《金匮要略方论》所云: 谷疽生于脾胃,因于“风寒相搏..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所致。发黄有多种原因,但因湿邪蕴郁而发者,不外两种:一是湿热熏蒸而发的,为阳黄;一是寒湿郁滞而发的,属阴黄。据上述脉证,此之谷疸当属阴黄。寒湿发黄,应治以温中渗利化湿之法。若因其微烦或有腹满等证,而妄用苦寒泻下,则不仅不能祛邪,反更伤脾胃,使寒湿郁滞更甚,故日“虽下之,腹满如故”。从“腹满如故”可知,前证本有腹满,下后腹满不仅不减,反而更加严重。那么,为什么欲作谷痘的腹满不能用泻下? 其原因就在于本证属障胃气虛而有寒湿凝郁。“所以然者,脉迟故也”,不仅言其脉象,更重要的是以脉象概括病机,借以申明寒湿发黄不可下的道理。

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208)

解析

本条以有汗与无汗辨阳明病之虚实。

阳明病,一般地指肠胃燥热实证。胃为水谷之海,是津液化生之源。阳明热盛,蒸腾津液外越,必见濮撒杆出,或大汗出,故汗出被列为阳明病的重要外证之一。三阳为病,均有发热、汗出,但各有各的特点。太阳病见汗出者,为中风表虚证;无汗者,为伤寒表实证。阳明病“法多汗”,是讲阳明热实证的一般规律是多汗的,而今无汗,故曰“反”。阳明病无汗,常见于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湿热蕴郁,不能泄越而致发黄的,可见无汗或仅头汗出而身无汗; 二即本条所述,  因阳明气虚,水谷无以化生津液,则无以作汗。因虚不仅无汗,同时还有“身如虫行皮中状”之感。“皮中”,即皮下之肌肉部分阳明之气主肌肉,阳明气虚,气血不足,不能作汗透出肌表,故皮中有如虫子爬行的感觉。因为中气虚并非短期形成,故曰 “此以久虚故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398条原文
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续3(2)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16)——阳明病之无方证条文
收藏 病机版《伤寒论》(二),开启伤寒论奥秘的一把新钥匙!!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189】【190】【191】
伤寒论-卷第五-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