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艽的种植技术

秦艽是祛风除湿,舒筋活血的常用药材,又是金毛狗脊丸、独活寄生丸、祛风舒筋丸、腰椎痹痛丸等中成药的主要原料。随着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秦艽的新疗效,新用途不断的被发现,社会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云南、甘肃、山西、四川等地均可栽培,秦艽生长周期较长,当地利用薄膜技术种植,生长年限可缩短一年。怎样种秦艽?秦艽种植方法如下。      

首先选择向阳、平缓、肥沃、质地疏松、土层深厚的沙壤土,于春季或秋季进行深耕约30厘米左右,并施足底肥,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3000千克,过磷酸钙80千克、草木灰500千克。然后整平耙细,起墒或打垄待播。

繁殖方法 

1、种子繁殖 秦艽可春播和夏播,春播在4月上旬,夏播于6月下旬进行。条播或穴播:沟距24厘米,沟深1~2厘米,然后覆土,轻轻镇压,并盖上一层草或地膜遮荫,经常保持湿润促进种子萌芽,每亩播种量约0.5~0.8千克。

育苗移栽:按宽120~250厘米理成墒,墒面平整用木块压实。播前种子处理:用50~150ppm赤霉素溶液浸种24小时后用清水洗净,按种子量与清洁河沙1:3混合,先放在室外低温处理(温度不高于20℃)。然后,待种子露白后,在整平的墒面上,用细筛均撒播。也可采用按行距20~30厘米、3厘米深的沟条播,而后把拌细土的种子均匀地撒在沟内,覆薄层细土即可。

待下一年苗长出两片叶子,即可移栽。移栽时,在选择好的大田内以120~150厘米开墒,按株距10~20厘米,行距20~30厘米移栽。穴深视苗的根大小而定,覆土3厘米左右,压实,浇透水。待露出二叶片后,盖上薄膜,并破出苗,预防草害并保持土壤湿度。每亩移栽10000株左右。 

2、分株繁殖 分春秋两季,春季萌动之前,挖出根,分成小蘖(生育旺盛植株旁边所生的子株及种根),每簇1~2个芽,按行距20~30厘米、株距10~20厘米栽植,穴深根据根的大小而定。栽根,埋上芽覆土3厘米左右,压实;土干要浇水,每亩1万株。

田间管理

秦艽苗期幼苗怕涝、怕旱,且对气温要求要恒定,否则地里的苗子生长极易受到干扰。如果苗期间天气、气温等自然条件良好,则平均单产量能达240-300公斤左右;但稍有异常气候或管理不善,单产量就极低甚至绝收。 

间苗 :播种后1个月左右出苗,当苗高6-10厘米时,按株距12-15厘米进行苗定苗,间苗后要适当浇水与追肥。

中耕除草 :一般于5月中、下旬进行第1次中耕除草,此时苗幼,必须操作细致。6月中、下旬或7月上旬,再进行1次除草。

追肥 :每次中耕、除草结合进行追肥,每亩施人粪尿1500-2000公斤,或腐熟油饼50-100公斤,加水1500公斤,以后视苗株长势情况,进行追肥。

病虫害防治

目前,秦艽在生产栽培中,主要有叶斑病。一般多于6-7月发生,严重时,植株枯萎死亡。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1:1:100波尔多液,每隔10天喷1次或用65%代森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7天1次,连续1-2次。

采收及加工

秦艽生长缓慢,一般生长2-5年于秋季采挖,挖出后除掉茎叶、须根和泥土,然后用清水洗干净,使根呈乳白色,再放在专用场地或架子上晾晒,待根变软时,再继续堆放3-7天至颜色呈灰黄色或黄色时,再摊开晒干即可。小秦艽采挖后趁鲜搓去黑皮,晒干。 

本文标题:秦艽的种植技术

本文链接:http://www.zqycw.com/yczz/4602.htm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党参种植技术
文章显示
芦笋栽培技术,芦笋种植方法
北苍术高产种植技术
天冬种植技术
五味子种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