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走出燃料乙醇产业发展困境
作者:南森      发布时间:2014-03-21      

        燃料乙醇凭借其可再生、清洁等优势受到关注。为走出燃料乙醇产业发展困境,我国将目光投向国际市场 

 

        2013年末,一艘装载1.05万吨进口燃料乙醇的轮船缓缓驶入江苏镇江码头。首船进口燃料乙醇接卸工作顺利完成,标志着中国石化成功打通燃料乙醇上游资源国际贸易环节。这一举动,让沉寂已久的燃料乙醇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

 

        燃料乙醇,作为可再生的清洁生物质能源之一,能够帮助我国走出碳排放量居高不下、化石能源日益短缺所带来的困境。数据显示,在不更换汽车发动机的情况下,添加10%燃料乙醇的乙醇汽油可降低25%~30%的一氧化碳排放量,降低1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且能够有效降低汽车尾气中氮氧化物、酮类等污染物的浓度。这对于笼罩在雾霾阴影下的城市来说,无疑是个利好消息。

 

        起步较晚 红利政策刺激产能

 

        燃料乙醇是新兴生物质能源,以玉米、小麦、薯类、甘蔗、甜菜等为原料,通过发酵等方式获得可作燃料的乙醇。作为汽油添加剂,燃料乙醇可与汽油混合使用,能够有效提高汽油辛烷值,使汽油充分燃烧,对减少大气污染及抑制温室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和巴西的燃料乙醇产业起步较早。1930年,乙醇汽油混合燃料在美国首次面市;1978年,乙醇含量10%的混合汽油在内布拉斯加州大规模使用。1989年,巴西推出纯乙醇汽车,将乙醇作为燃料替代品,率先实现汽车燃料酒精化。

 

        我国最早发展燃料乙醇是以消化陈粮为目的。2000年,连续5年的粮食大丰收让粮食积压问题日渐突出,其中黑龙江等地粮食积压超过7年。

 

        2001年,我国开始在吉林、黑龙江、安徽、河南等省试点燃料乙醇项目,不仅消化了积压的陈粮,而且有效缓解了能源紧张。

 

        2004年,我国燃料乙醇红利政策接踵而至。《车用乙醇汽油扩大试点方案》和《车用乙醇汽油扩大试点工作实施细则》两个国家扶持政策相继出台,乙醇汽油的推广顺利进行。2006年,我国燃料乙醇的生产达到144万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安徽5省及湖北、河北、山东、江苏部分地区已基本实现车用乙醇汽油替代普通无铅汽油。2010年,我国继美国、巴西之后,成为全球第三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国。

 

        受困粮食 政策扶持力度减小

 

        由于我国陈粮的供应量不能满足燃料乙醇的生产需求,一些企业开始选用新粮作为原料。《2013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指出,一些企业采用新粮的比例高达80%。受粮食价格上涨、粮食安全问题等因素影响,燃料乙醇“与民争粮、与粮争地”的问题不断凸显。一时间,燃料乙醇成为“烫手的山芋”。

 

        在这种形势下,国家对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态度发生了转变。2006年12月,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加强生物燃料乙醇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和《关于暂停玉米加工项目的紧急通知》,明确政策方向:坚持非粮为主,积极稳妥推动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发展。2007年,国家收回燃料乙醇项目审批权,正式叫停以玉米为原料的项目,提出“在不得占用耕地、不得消耗粮食、不得破坏生态环境”的原则下发展非粮燃料乙醇。

 

        与此同时,燃料乙醇生产企业的财政补贴也在逐渐“缩水”。2010年,位于安徽的丰原燃料酒精公司,享受弹性补贴1659元/吨,比2009年减少了396元/吨。2012年,燃料乙醇生产企业补贴比2010年减少了一半。其中,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补贴500元/吨;以木薯等非粮作物为原料的燃料乙醇补贴750元/吨。

 

        据悉,自2015年1月1日起,国家将取消变性燃料乙醇定点生产企业的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以粮食为原料的变性燃料乙醇将恢复征收5%的消费税,这使燃料乙醇生产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成本压力。

 

        进口乙醇 或成未来发展方向

 

        在以粮食为原料的一代燃料乙醇发展受阻的情况下,人们纷纷将目光投向非粮燃料乙醇。

 

        纤维素乙醇是非粮燃料乙醇最为理想的选择,被称为二代燃料乙醇。农作物秸秆、皮壳是纤维素乙醇的主要原料,价格低廉,且我国拥有丰富的原料资源。

 

        然而较高的技术门槛使其无法实现产业化和商业化。清华大学化工系应用化学所所长刘德华表示:“目前,二代燃料乙醇依旧停留在研究阶段。我们只能利用非粮作物的木薯、甜高粱等作为二代生物燃料乙醇的替代原料。”

 

        与此相对应的是,巴西、美国的燃料乙醇产量早已超过1000万吨/年,并且他们欢迎中国进口其生产的燃料乙醇。

 

        自2010年1月1日起,我国将乙醇进口关税从30%降至5%。有贸易商表示,虽然还有一些例如分销渠道之类的问题需要解决,但进口关税下调为燃料乙醇的大规模进口打开了大门。

 

        2012年3月,中国石化开始寻求与国际燃料乙醇企业合作,并将推广生物燃料乙醇作为绿色低碳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计划部、联合石化、油品销售事业部成立工作组,对行业价值链、投资效益及风险等进行分析调研,及时锁定价格,进口美国玉米燃料乙醇。

 

        此次江苏石油作为首船进口燃料乙醇接卸的负责单位,积极协调、解决接卸资质问题,加快配套设施改造,于去年10月具备水路进货条件,为首船燃料乙醇国际贸易奠定了基础。(南森)

 

来源:中国石化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燃料乙醇深度报告:与美国、巴西相比,我国燃料乙醇空间巨大
【文章】关于2020年推行乙醇汽油,你想知道的都在这了
燃料乙醇业前景广阔相关上市公司点评
燃料乙醇:行业现状及相关上市公司分析 附3只股
绿色能源改革政策持续推进 燃料乙醇需求不断上涨
燃料乙醇推广的三大难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