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漫话道德经----第一讲 学习《道德经》的自然观

学习导航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 理解《道德经》的自然观、德观和处世观;

● 把握道家的基本思想;

● 改变为人处世之道;

● 提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第一讲  学习《道德经》的自然观(上)

《道德经》,又称《老子》,传说为老子所作。老子又名老聃、李耳,出生于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主要创始人,其思想不同于儒家、名家等各家。

老子提出:“道者,反之动。”他主张以“道”为核心去反映宇宙、自然以及万事万物的规律。在他看来,事物的运动是对立统一的。他认为“柔能克刚”,故主张“贵柔守雌”,反对刚强进取;主张“直觉冥想”,“绝圣弃智”。这些主张反映在治国思想上则为“无为而治,知足不争”,即反对战争。

可以说,老子的思想在自春秋时期至今的几千年中对中国的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具体到《道德经》,可将其思想划分为自然观、德观和处世观。

 

要点提示

《道德经》的三部分内容:

 自然观;

 德观;

 处世观。

 

一、玄而又玄的“道”与“名”

《道德经》开篇写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通过这段看起来“玄之又玄”的话,老子提出了其严谨、朴实的自然观。

1.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所说之道,并非“道路”之“道”,而是包含了宇宙万物本质的“道”。何谓“可道”?何谓“非常道”?

举例说明,同一支铅笔,对于人类来说,它因其功能和应用而被视为铅笔;而对于猴子或小狗来说,它可能只是一件玩具、一根香肠抑或其它。

对于同一件物体,人和动物做出了不同的判断和认知。这反映出,道的本体是不变的,但事物会因时间、空间以及认识主体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所谓“淮南为橘,淮北为枳”,说的就是同样的道理。这就是“可道”和“非常道”的意义。

2.名可名,非常名

那么,何谓“名”、“可名”、“非常名”?人类在认识事物之后,要对其进行命名,也就是要对认识的结果做一个判断,让大家去共同遵守和认知。因此,“名”是对大家所认识现象的一个总结、一种表现形式。如前所述,对于一支笔,人和动物的认识是不一样的。所以说,“可名”对应“可道”,“非常名”则对应“非常道”。

3.无名与有名

最初,万事万物都是无名的。只有在人们对事物有所认知后,才能根据其外观特征、功能等为其命名。所以说,无名是天地的初始,而一旦人们对事物有了名象,也就意味着能被人们所认知和应用,此即“有名,万物之母”。

4.无欲与有欲

人类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中,一直在不断地“格物致知”,也就是说,不断地对事物有全新的认识和理解。能否透过自然界的诸多现象发现其背后的真理,取决于人类在看到这些现象后能否产生“移情”,即去探索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所以说,“恒无欲,以观其妙”,当人类对自然现象没有探索的欲望时,只能停留在观看其玄妙变化的层面上;有了探索的欲望时,就能知晓现象背后的真理,并加以利用。

 

【案例】

“格物致知”的应用

从历史上讲,人类自最早的事物发生,就在不断地对事物的功能和应用“格物致知”。例如,铁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被人们发现,当时,它只是被用来制作兵器和农具,而在今天,它可以被用于大到飞机小到针的诸多方面,功能已经非常广泛。

《周易》中有个震卦。其中,“震”指的是雷。在上古时期,人类对各种自然现象尚未充分了解,当天上打雷的时候,他们认为那是上天对人类的一种惩罚。后来人类发现一个规律:每当春雷来临,春雨总是伴随其后,为人类的耕种带来更好的条件。

伏羲氏在发现自然奥秘的时候,隐约感觉到背后应该有促使这些现象产生的规律,就立竿观影,去观察太阳和地球的运动变化,从而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阴阳学说和八卦。

 

由是观之,人类“格物致知”的过程,也就是“恒有欲,以观其徼”的过程。

5.玄之又玄

在被认知前和被认知后,事物自身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但名象却发生了改变。人们对同一个事物会因为时间 、空间等因素的不同而做出不同的判断和认知。因此,“同谓之玄”中的“玄”是指,事物的名象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固定的。

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同样是指人类开发同一事物的功能和应用范围,使对其利用率达到最高的过程。佛家有言:明心见性。同理,“玄之又玄”就是一个对事物明心见性,使其各正性命的过程。


第二讲  学习《道德经》的自然观(中)

 和其光

白昼有日,夜晚有月。人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蝙蝠、猫头鹰等动物的作息时间却恰恰相反。同样,有些植物在早晨开花,有些却在中午或晚上开花。一言以蔽之,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阴阳属性。它们与自然相和,就是“和其光”。

此篇所言之“光”并不特指白昼之光,而是包含了存在于昼夜的所有光。例如,潮水的涨落与月亮的朔望密切相关。不同生物在不同的光中寻求适合自己的和谐程度。

 同其尘

决定事物属性的因素有两个:时间和空间。“淮南为橘,淮北为枳”,便是由于不同地域之气所致。因此,人类在任何时候都要与自然相和,与其同步。换言之,就是与时俱进,与时偕行。

因此,所谓“同其尘”,意思是说,在任何时候都要与自然保持最和谐的状态。用俗话说,就是“到什么时候说什么话”。

 “惚恍”

大自然奇妙而高深。所谓“湛兮,似或存”,意思是说,人们能够察觉到很多事物的存在,却又看不见摸不着,老子在之后将其定义为“惚恍”。

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例如,远古时代,人类尽管能认识到自己身体组织的存在,却无法对其有现实的观察。而现在,通过X光、B超、CT,便可以轻易地对其进行检测。

实际上,很多事物自身的元素本身已经存在了,但必须通过人类的不断认知才能被发现,这个过程玄之又玄。以手机为例,它最初的模型是战争中的步话机,但由于人类不断发掘和拓展其功能才形成了今天的模样。

 象帝之先

“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不知道很多事物是由谁化育的,但在我看到这些现象之前,它已经存在了。”

宋明理学一直在为“理”和“气”谁在先而争论,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现象容易被人类认知,但在现象的背后是促使其产生的气质,即“道冲”。尽管道冲只有在现象出现后才能被认知,但在现象出现之前,它从未停止过发挥作用。

三、天地之根

《道德经》第六章写道:“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兮其若存,用之不勤。”

1.万物之原神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农作物只有谷类。因此,谷神被认为是万事万物的本体。“牝”象征母性的生育,也就是说,谷神是生育万事万物的“原神”

阴阳二气对万事万物来说是同时发生的,一旦阴阳二气出现,其作用将发生于所有事物。。比如,春天阳气生发,所有的植物无论属于什么品种,都争先恐后地长出枝叶。这是因为。归根结底,这都是“谷神”在发挥作用。它是玄牝之门,是天地之根,万物之纲领,是道的本体。

2.原神之运行

在《周易》中有个“复卦”,意指“往复运行”。年复一年,始终是春夏秋冬四季的轮回,千百年来从未改变。阴阳二气贯穿其中,往复循环,从不间断,如此绵绵不断,用之不勤。

阴阳二气到来,万物生长,春天发育,夏天成长,秋天收获,冬天收藏。到了来年,又是这般,谷神永无用尽之时。

实际上,从阴阳哲学的角度,可以发现很多事物都是用之不勤的。比如,某个区域的矿藏在几十年前并未被发现,现如今却被大量开采。促成这种变化的就是谷神之气。若人类不对其过度开采,使它有一个回流期和复发期,那将使其真正实现“用之不勤”。

四、万物之生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写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1.从一到万物

很多学者将这句话理解为:事物是被不断发现和认知的,老子是用一个数字排比——一、二、三——表示事物的发展,省略了具体内容。实际上并非如此,这句话的本意在于:存在于宇宙之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本来就有的,在天地初生的一刹那,万物已然形成,只是人类在不断地对其进行玄之又玄的发现和认知。

 

要点提示

万物的发生过程: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所谓“道生一”,是指在天地初生的时候就注定要有万事万物发生。“一”就是万事万物未有而本有之“几”,即本来存在,但是尚未发生的“几”。

 

所谓“二”,就是促使万事万物发生的条件,可以称为阴和阳,也可以理解为时间和空间。也就是说,尽管万事万物之“几”已经存在,但它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才能展现。没有“二”的铺垫,就不会产生结果。

 

所谓“三”,就是事物的多变性,或曰“触类旁通”。由一个事物可以推导出许多意想不到的未有事物,“三”便是在研究“二”的过程中诞生的一系列未知的事物。

 万物

人们在研究“二”的过程中,会发现无数的“三”,由此组成世界万物。

因此,一、二、三并不是简单的数字,从一到二,到三,再到万物,象征着人类研究与发展事物的整个玄之又玄的过程。

2.主象的发展方式

伏羲作《河图》,认为万事万物存在与发展的形式有两种:从冬至到夏至,万物负阴抱阳而生;从夏至到冬至,万物负阳抱阴而生。然而老子只提出了一种,即“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然而,这是一种主象的发展方式。

古语有云:“孤阳不长,孤阴不生。”由于夏至之前以阳气为主导,所以在这个期间开花的植物就容易结果,如桃花、杏花,而在夏至之后尤其是立秋之后,开花的植物几乎都是不结果的,如桂花、菊花,因为在这个期间,阳气不再发挥生发功能,而改由阴气发挥收敛功能。由此可发现,负阴抱阳而生的事物具备生发向上的属性,具有成长性和发育性,而负阳抱阴而生的事物恰恰相反。

如前所述,挫其锐的目的是实现“和”,达到事物生存和发展的最佳状态。冬至到夏至,是阳气向前冲、阴气向后退的过程;而夏至到冬至,是阴气向前冲、阳气向后退的过程。

所以说冲气的过程,就是为了达到事物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的范围和条件。

五、道不远行

《道德经》第五章写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1.圣人之仁

古时农民起义,往往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道不远人。

所谓道,就是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它们是无私的,不会因人之行善而予以回报,也不会因人之恶而予以惩戒。所以说,天地对待万事万物是一视同仁的,它们没有仁爱,万物在它们的眼里如同刍狗。

对圣人而言就不一样。圣人往往是智者,他们可以提供和传播先进的思想与技术。但是当圣人不再具有仁慈之心时,百姓在他们眼中也是刍狗,就会受到各种不仁(如战争)的牵连,过上不如刍狗的生活。

2.天地之宗

“橐龠”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用皮做成的风箱,椭圆形,可以收合。“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地之间就像一个大的风箱。

“虚而不屈”,即里面是空虚的,却不会穷竭。“动而愈出,多闻数穷”,即人们越想更多地了解它,用更多的言语或方式表达它,就越不如不说,即“不若守其中”。“中”就是“宗”,即万物的根本——道冲。

因此,老子认为,天下的万事万物如此纷繁复杂,与其一件件地认识,还不如回归事物的本体,去认识它,从而触类旁通,纲举目张,方是认识道的最简单的方法。



第三讲  学习《道德经》的自然观(下)

六、无有之用

《道德经》第十一章写道:“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也。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这里举了三个例子:一个是车轱辘,一个是陶器,一个是房间。

三十辐可以做成一个车轱辘。所谓“无有”,就是车轴与车轮之间的空,这个空就是“无”,而这个“无”恰恰是车所需要利用之处。人们在把陶土做成碗、盘子等陶器时,只有把中间挖空才能装下其它东西。如果陶器中间是实在的“有”,所能盛的便是“无”了。因此,只有无才能真正的有。同样,在制造房屋时,只有凿开窗户,把房间掏空,才可以住人。

由此可见,有时为了得到利益,只有无才能发挥用处。以此反观现实,人们之所以在认知的过程中遭遇障碍,就是因为戴着有色眼镜,或者在已知的事物的基础上去看待事物,用已有的认知排斥未知事物,故而不能装下新的事物。

因此,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无为。”要想装下新的东西,必须清空原有的东西。只有“空”,才能真正的有。只有无,才是真正的大用。这就是道的本质。

七、道之运行规则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写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故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混成之物

 万物之母

这里所说的“混成之物”指的是谷神。天地是一个现象,但谷神是天地根,生于现象之前。人们既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到它的形体。它“寂寞空虚”,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存在,并始终运动,永不停止。这就是万物的根本。

 强字曰道

事物在被认知、被真正掌握之前,人们很难对其下定义。这个“混成”之物也是如此,因此,老子勉强地称它为“道”。

“一阴一阴谓之道”,但老子真正要去探讨的不是阴阳,而是把阴阳作为一种方法去认识道。

 道之轨迹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道很大,它运动不息,永不停止,并无限地向外延伸。然而,即使它延伸得再远,最终都要返回一个本体,就是道。正所谓“万法归宗”,最重要就是回到自身的根本。

2.效法之道

老子认为,大道以下是天,天以下是地,地以下是君主。这就是人类所处空间中的四大,人是其中的一大。人要效法大地,时刻与所处的空间保持密切的关系。而地道要遵循天道,天道遵循大道,大道则遵循自然。

道就是一切自然存在、自然发生的东西。在很多时候,人类对事物的认知都是从自身的观点出发的,这就是最早的“可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的变化和认知对象的转化,人们无法对所有的事物进行认知,因为一切事物都在不定之中。宇宙间存在的万事万物不是以人力所能改变的,正如“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

因此,每个人都要明白,只要是能够发生的事情,都是一种自然的状态。诚如儒家所言,人要“顺应时势,知命而为”,就是这个道理。

八、道之认知

《道德经》第十四章写道:“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1.认知的戒律

看见一个事物后,视之不见,听而不闻,搏而不得,这是一种境界。众所周知,人类很容易对一件事物留下特定的印象,并在这一印象的基础上看待其他事物。这些印象有真象也有假象,因此人们不能把看到的现象当作根本性的东西来对待。因此,人们可以观察事物,但不能把自己所看到的作为唯一的标准。

 夷——视之不见

所谓“夷”,就是没有色彩。人们在认知事物的时候,不能单独借助于它们的色彩,否则可能一叶障目,以有限的认知去对待无限的事情。

 希——听之不闻

所谓“希”,就是无声。老子告诫人们,不要把听见的东西当作是真实的。在现代生活中,有人可以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难辨真假。同样,人们之间相互谈论的事,也可能是空穴来风,不加选择地相信是不理智的行为。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清军入关之时,皇太极被袁崇焕打得连连败退。便采用反间计,让一名太监假传信息,称要与袁崇焕商量谋反,最终使得崇祯皇帝误杀良将。可见,单凭听到的信息,是无法判断事情的真伪的。

 微——搏之不得

搏也作“塼”,是指对一件事物往精深处研究,认知其细微之处,但细微的极点是始终无法达到的。

在现实生活中,这三者很难同时达到最佳状态,因此人们往往将其混为一谈。例如,人们常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但是实际上眼睛见到的也不一定是真实。

2.认知的方法

老子在给出了认知过程中的三大戒律后,又给出了正确、科学的认知方法。

 格物致知

“其上不皎,其下不昧。”意思是说:把事物往上研究,它就不是皎洁、明亮的,但如果不研究它,它就依然是原来的样子;如果往下研究,它也不是隐藏起来、不能被发现的,只要不断地格物致知,玄之又玄,一定会不断对事物产生新的认识。

 

【案例】

1001次实验

当爱迪生在发明电灯的过程中,实验了1000种材质都不能作为灯丝的时候,他的助手失去了继续实验的勇气。

他说:“爱迪生,我们不要再继续做实验了。我们已经试了1000种材质,依然行不通,这说明这种材质根本不存在。”

爱迪生摇了摇头,回答道:“不,至少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以上1000种材质是不能用来做灯丝的,现在我们开始寻找第1001种、第1002种吧。”

在一次又一次地格物致知之后,爱迪生终于成功地发明了电灯。

 

 解读“惚恍”

很多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的,在研究它们、认知它们之前,人们无法知道它们的名字,会认为这样的东西不存在,是空的。这就是所谓的“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其实这是很荒谬的,就像中世纪的科学家们认为空气是不可以作为动力元素一样。

实际上,很多事物在被发现前就已经存在,只是没有被人们认知。例如,细菌在显微镜被发明出来就存在,但在这种仪器出现之前,人们无法用肉眼对其进行认知。“惚恍”就是一种认知,但这种认知不是对现象的认知,而是一种感觉上的认知。

 古道今用

“迎之不见其首 随之不见其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迎着它,就无法找到它的开端,如果跟随它,也无法看到它的尾端。因此,人们能做到的就是执古之道,继承前人的发现,在其基础上认识今天的事物。

事实上,很多古人发现的规律至今仍在为人们所用。例如,谚语有云:“正月十五雪打灯,八月十五云遮月。”意思是说,如果某年的正月十五下雪,那么当年的中秋节一定无法看到月亮。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意思是说:能够真正知道事物的开始,这就是道的规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习《道德经》的自然观
浅谈易经中的自然与人
我读《道德经》第一章
《道德经之哲学原理》的意义
《道德经》中“道可道非常道”,原来一个是“母亲”,一个是法则
《道德经》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