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史】百年前的双十一:人类不应忘却的惨痛历史!



▲刚刚过去的11月11日,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民在享受着购物节的狂欢。在地球另一端的法国巴黎,人们在秋雨中纪念百年以前的一段用鲜血凝结的回忆

原题:一战,人类不应忘却的惨痛历史!
作者:许平

在人类历史上,发生过两次世界大战,均在二十世纪上半叶。这两次战争的暴发都离不开三个方面:仇恨、利益、野心。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是帝国主义国家两大集团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势力范围和霸权而进行的首次世界规模的战争。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国、奥匈、土耳其、保加利亚属同盟国阵营,英国、法国、俄国和意大利则属协约国阵营。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1945),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轴心国( 及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

今天,我重点给朋友们介绍一下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可谓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灾难,是人类进入热兵器时代以后历史上第一次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参战双方的损失之大,人员死伤之惨烈,对人类影响之巨大,是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当然不是绝后的。

大战在欧、亚、非三大洲和太平洋、大西洋、地中海展开,33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动员军队 6500万——7000万人,军队损失 3750万人,其中死亡 853万人,居民死亡 664万人,直接经济损失l863亿美元,参战国物资总损失约4万亿美元。 

  

这次大战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面临危机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德国早在1879年就与奥匈帝国结成反对俄、法的军事同盟,1882年意大利加入这个同盟,从而形成了一个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称“三国同盟”(即同盟国)。俄、法对此很快作出反应,1891~1893年建立了俄法联盟,英国随后加入,形成了协约国。这样,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就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而展开了激烈斗争。1914年6月28日,奥国皇储斐迪南大公这位竭力想吞并塞尔维亚的军国主义分子,携同妻子到波斯尼亚检阅军事演习,在萨拉热窝遭到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的暗杀。这次事件成了战争的导火线。

7月28日,奥国对塞尔维亚宣战。把塞尔维亚视为争霸前哨的俄国于7月30日宣布总动员。8月1日、3日,德国分别向俄、法宣战,因为比利时拒绝接受德军通过本国领土的最后通牒,俄国同时向比利时宣战。英国曾要求德国维护比利时的中立,遭拒绝后于8月4日对德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就这样打了起来。前后卷入战争的有六大洲的33个国家,15亿人(占当时地球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大战期间大约有7000万人被动员参军。

  

大战开始后,欧洲大陆上出现了三条战线:西线,从北海延伸到瑞士边境,由英、法、比、三国军队对德作战;东线,北起波罗的海,南至罗马尼亚,由俄军对德、奥作战;另外有巴尔干战线,由塞尔维亚军对奥军作战。战争在陆上、空中、海上和海下同时进行,战场遍及欧、亚、非洲和大西洋、地中海、太平洋等海域。欧洲(特别是法国)是决定全局的主战场,海上以北海为主战场。各主要交战国的战略方针的共同点是:片面强调战略进攻,轻视防御;企图依靠一两次总决战决定胜负;立足于依靠战前物资储备打短期战争。

  

战争第一年(1914年),速决战计划即遭破产。在欧洲战场上,德军同英法联军进行了“1914年边境之战”,法军南撤。德军推进到巴黎以东的马恩河地区,遭到法军大规模反击(史称“1914年马恩河会战”),德军退至埃纳河一线。9、10月间,为相互迂回对方的翼侧,进入法国北部地区的德军河英法联军实施连续机动,直到海岸方止。(史称“奔向大海作战”)。至11月,整个西线从运动战转入了阵地战。这一年,由于土耳其的参战,开辟了新战场;8月23日,日本对德宣战,出兵占领中国山东,出现了远东战场。英德海军的主要战役是北海的两次赫尔戈兰海战(8月,11月)和南大西洋的福克兰岛海战(12月)。

  

1915年,各参战国由于后备兵员和后勤保障发生严重问题,被迫将国民经济纳入战时轨道。战争重心由西线转到东线。俄军同德军之间先后进行了东普鲁士冬季战役(1~2月)、咯尔巴阡冬季战役(1~3月)、果尔利策进攻战役(5月),俄军损失惨重,德军乘胜深入俄境,但未能迫使俄军退出战争。9~10月,整个东线也从运动战转入阵地战。5月,意大利从同盟国转入到协约国,在奥匈东南开辟了新战区。10月,保加利亚加入同盟国之后,德奥保联军以优势兵力占领了塞尔维亚。

  

1916年,战争重新再次转入西线。德局对法军实施了“凡尔登战役”(2~12月),英法联军则对德实施了“松姆河战役”(6~11月)。东线俄军的西南方面军对奥匈军也发动了大规模进攻(6~8月),5月31日至6月1日,英德海军主力在日德兰半岛以西进行了整个大战期间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从这一年开始,同盟国开始丧失战略主动权。

  

1917年,德国被迫在东西两线转入防御,同时在海上开展“无限制的潜艇战”,给英法海运造成极大困难。法军在埃纳河地区对德实施“尼维尔攻势”(4~5月),法军损失惨重,英军单独对德连续发动进攻,稳住了法国。9月,德国发动“里加战役”,这是东线最后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11月7日,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府宣布退出战争。在意大利战线,德奥联军实施了“卡波雷托战役”(10~11月),迫使意军全线后撤。同年4月,在交战双方都陷于困境的情况下,美国伺机加入协约国一方。8月,中国北洋军阀政府也在协约国帝国主义推动下对德奥宣战。

  

1918年,协约国发动总攻,同盟国土崩瓦解。7至9月,西线的英法军接连拔除了德军防线上的三个突出部。9月26日,协约国发动总攻。至11月,同盟国中的土、保、奥、匈先后投降。11月11日,德国也被迫投降。历时四年又三个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遂以协约国的胜利告终。

第一次世界大战著名战役有:马恩河战役 凡尔登战役 索姆河战役。(由于篇幅原因,在此不具体介绍。)

以上是一战的主要过程。

下面我再介绍一下巴黎和会。

战后各国于巴黎召开和议,称为“巴黎和平会议”(简称巴黎和会)。会议的重大决定由美国总统伍德罗.威乐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主持。虽然美国总统主张宽大对待德国,但法国却因复仇心作祟,主张严惩德国。因此,诸国与德签订的议和条约—《凡尔赛和约》,因应法国的要求而加入了极其苛刻的条款,向德国强加了巨大的割地赔款及限制军备条款。但《和约》并未对德皇威廉二世、兴登堡、鲁登道夫等战犯施以应有的惩处。结果为德国在20年后挑起规模更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一是大战为世界范围内的革命创造了客观前提。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高涨。1919年~1920年举行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分赃会议-巴黎和会,作为协约国的一员的中国在会上成了列强宰割的对象,日本勾结英法美等国,妄图迫使中国承认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予日本,因而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导致伟大的“五四”运动。

  

二是大战催生了世界军事革命和变革。 一战在世界军事发展史上处于划时代的地位。大战揭示了战争对经济和后方的巨大依赖性。战争中,飞机、坦克、潜艇和毒气等新式武器开始大量装备部队,并首次出现了集团军群(方面军)战役。大战的经验对战后20年各国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总体战、闪击战、坦克制胜论、空军制胜论以及依靠坚固战略防御工事制胜等各种军事理论的出现,都是从不同角度总结这次大战经验的结果。主要的四件高新武器飞机、坦克、航空母舰和潜艇等现在仍在广泛使用并且其性能有了极大的提升。

一战结束已经一百年了。对我们有哪些启示呢?

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和平是小概率事件,而战争是人类的常态。一部人类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战争史,所以,我们要居安思危,思战、备战。

其二、帝国主义的扩张是战争之源,只要帝国主义存在一天,战争便随时可以暴发。所以,我们不能存有任何的侥幸。

其三、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方便人类生活,也可以摧残人类。尤其随着现代核技术的发展,先进的军事科技有可能将人类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其四、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战争是零和博弈,但生存是合作竞争。一个国家只有结成更多的利益共同体,方可减少和降低发生战争的可能。

其五、要通过政治、经济、外交等途径团结世界上最广泛的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反对、制止战争,共建美好家园。

其六、实力是胜利之本。我们反对战争,但我们不惧怕战争;只有敢战方能止战。战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打的是经济、军事和政治。所以,我们应牢固树立国家总体安全观,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撸起袖子加油干!”,加快建成一个大而美,富而强的中国。只有这样,中国的和平才有保证,世界的和平才有可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血腥漫长的战役,被称为绞肉机的凡尔登战役
1.2旷日持久的战争优质教学课件PPT
常识整理总结:一战战火飞满天
人类集体发狂会怎样,看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创造了8个世界第一
一口气看完第一次世界大战全过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起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