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针灸如何降血糖
针灸如何降血糖
 

  【概述】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二类,以前者多见。其中原发性糖尿病,又分1型,即胰岛素依赖型(患者多为幼年或幼年起病,症情较重)和2型,即非胰岛素依赖型(多为成年人或成年起病,起病较慢,病情较轻)。前者,跟遗传有关,而后者则往往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如过量进食高脂肪食品,运动少等。针灸主要针对早期2型糖尿病。本病临床上早期无症状,至症状期才有多食、多饮、多尿、烦渴、善饥、消瘦、疲乏等症状群。久病者,常伴发心脑血管、肾、眼及神经等病变及。化脓性感染、尿路感染肺结核等。
        应用针灸降血糖,已越来越受到重视,正在成为针灸保健的重要内容之一。从长期积累的经验看,针灸主要用于防治2型糖尿病即非胰岛素依赖型,对1 型糖尿病即胰岛素依赖型患者,效果较差 其次,针灸对病程短、血糖值处于临界水平的早期高血糖者效果好 对2型糖尿病患者中,肥胖与中等体型者的针灸效果超过消瘦型者。另外,针感明显者、能坚持防治者,效果较明显。

  用于降血糖的穴位刺激方法颇多,究以何种方法为更佳,最近曾有医者对针刺、艾灸、针加灸三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三者尽管对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明显作用,但以针加灸(温针)组的疗效最佳。方法

  - 温针 -

  取 穴

  常用穴 阳池、胰俞、三焦俞。

  胰俞穴位置 第8胸椎下旁开1.5寸。

  操 作

  常用穴均用,取双侧。先将纯艾条切成1.5~2.0㎝长之艾段,另备鲜橘皮若干,越薄越好,如无鲜橘皮,可用陈皮于温水中泡软后备用。将橘皮剪成约2× 2㎝大小之片块,再从边缘至中心剪一长约1㎝的切口。穴位常规消毒后,用1.5~2.0寸长毫,液门穴直刺,胰俞和三焦俞略斜向脊柱刺入,施平补平泻手法,针感显著后留针。然后,将艾条段插在针柄顶端,艾条段顶部与针柄顶部宜平齐,再把剪好之橘皮套进针身贴近皮肤,橘内皮朝皮肤侧,然后在艾段之下端点燃。须用泻法者,可吹火助燃,用补法者则令其自燃。燃尽取针,出针前亦可再施平补平泻手法1次。每日施针灸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效 果

  疗效标准 临床痊愈或基愈 症状消失,体重增加。其中,血糖降至120mg/dl 或以下,尿糖阴性者为临床痊愈 血糖降至140mg/dl 或以下,尿糖阴性者为基本痊愈 显效 血糖含量下降,尿糖减少,症状基本消失 无效 血糖不降或反增高,尿糖未减,症状仍存在。

  以上法共治200例,结果临床痊愈或基愈为24例,显效162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93.0%。

  注意事项

  (1)本法用于早期2型糖尿病的降糖和治疗,应配合药物和饮食疗法。

  (2)橘皮与艾段间隔一硬纸片,以防艾火灼伤肌肤。

  - 体针 -

  取 穴

  常用穴 脾俞、膈俞、足三里。

  备用穴 胰穴、地机、阴陵泉、三阴交、肺俞、肾俞。

  胰穴位置 6~8胸椎旁压痛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隔橘皮温针灸
艾灸治疗糖尿病200例临床观察
针灸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
糖尿病的各家针灸法 总结
针灸治糖尿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