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真海针灸心法

杨真海针灸心法  


我听杨老师讲针灸主要核心内容为:

同步   (请参考我贴的 "活用易学方法")

同气相求(同名经)  (请参考我贴的"谈董氏奇穴穴位作用之发挥")

阴阳倒换求             (请参考我贴的 "活用易学方法")

何为同步: 手足有其对应关系. 肘膝有其对应关系, 肩胯有其对应关系; 

       手足与头有其对应关系, 肘膝与肚脐命门有其对应关系, 肩与腰胯有其对应关系;

       头症颈项手足上求, 上焦症手腕足踝往上求, 中焦症在肘膝上下求, 下焦症在肘膝以上至肩        膀胯求.

何为同气相求: 经络有十二条, 可以用阴阳来分, 所以有手足阴阳六条同名经各为一对, 名称都一样的. 经络各有其气(血)的特点, 所以 针灸把同名经看待是同一种气来使用: 手足阳明 经, 手足少阳经, 手足太阳经, 手足太阴经, 手足厥阴经, 手足少阴经. 

针刺治疗就是遵循阴阳原理(黄帝内经): 病在阴刺在阳, 病在上刺在下, 病在左刺在右 (前后上下左右内外以此类推), 都是一个阴阳的关系, 都是看病症和哪条经络(脏腑)有 关, 然后就按照对应法则求其与之对应的同名经. 这个思路可以再扩大到表里经等的 运用, 总之都是离不开一种阴阳的对应关系和中医的藏象学说. 

任督二脉同样有其对应的关系, 所以腰椎症状经常要用上任中, 痔疮脱肛等症要考虑到 百会四神聪....

手足之间的关系经常是个纯粹同步的关系, 脚哪有酸麻沉涨痒痛就扎手上那个直接对应 的部位.

何为阴阳倒换求: 天地为大宇宙, 人身为小宇宙, 人身之每一部位又可以为一小宇宙, 乃至于每 一小细胞都具备整体全面的信息, 基于此原理, 可以把太极图(实际上是一个三维立体的 球体)套到人身上, 从大至小一切都是一个太极: 比如人体以肚脐为中心, 腿胳膊以 肘膝为中心, 因此而出现上面所讲的对应关系, 以肘膝为太极中心可以任意倒换阴阳以寻求 最佳的治疗效果, 以腰疼来举例: 首 先要辩证症状属于哪条经络, 如果在太阳就在肘后 面的太阳经寻敏感异常点(或者足太阳的膝窝委中); 如果疗效不佳也可以阴阳 倒换在手腕足踝寻异常点, 所以腕骨昆仑都能治太阳之腰疼. 腰疼在中间脊柱为中心就可以从后 溪(通督脉)或束骨(与后溪对应) 来处理, 亦可扎人中承浆与督脉对应, 亦可扎公孙太白(通 冲脉). 这里就靠大家慢慢探讨研究, 针刺的思路实在太多. 五腧穴,子午流注等针法的存 在也不可厚非, 就怕我们不会运用. 总之, 扎对了一定有很好的立竿见影的效果. 无效就 是没扎对.

所以"不知脏腑经络, 开口动手变错". 人是一个天地身心的整体, 天地四季, 一个月的晦朔望弦, 一天的朝夕子午, 七情六欲与脏腑与器官和体表通过整个的经络系统是个很完整的整体. 不管脏腑, 器官或者身心上任何一个部位情绪, 只要出现不适的症状(包括皮肤异常,烫伤,摔伤,抑郁症等等), 都可以通过经络与身心情绪部位的对应关系找到主要的治疗点, 也就是中心治疗点(穴). 关键一方面在于审穴: 对应经络部位往往会出现一些敏感点, 皮肤异常, 虚陷等现象, 尤其是痛症敏感点明显; 脏腑情绪病变除了具体的不适的部位往往还要考虑到中医整体的藏象学说和时间病发特点. 总之所有病症都跑不了经络藏象的网络, 只要熟悉人体全面的经络走向和藏象属性, 然后就可以按照全身的手足和手足身躯对应关系找到最佳的治疗点.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中医没有病的概念, 中医只是对症治疗. 病症的症状就是通过经络和藏象的整体关系反映, 所以遇到治疗的人不要被他们所说病名误导, 只要牢牢抓住病人的症状反应就可以对症扎针或者点穴.

请另外充分的参考我贴杨维杰所讲的 "脏腑别通" , "活用易学方法" 和 "关于五腧穴" 的 文章. 最后运用一定要活用, 需要慢慢积累自己的临床经验来验证. 只要辩证对了往往会有很显著的疗效, 至少任何痛症都应该是立竿见影的.


看杨维杰的书籍, 除了同步同名经同气相求, 太极全息(类似与杨真海的阴阳倒换求), 还有脏腑别通之运用, 倒马针法, 牵引针法等等, 而且除了董氏奇穴的发挥以外他把几乎所有流行的和不流行的针法都详细介绍在书中, 只要有点基础常识的人一定是个"宝典". 这种胸怀和慷慨大方在我现在的经历来说实在是受了由衷的触动.

以下为我与杨老师学习的一些笔记原文

太极图:病在阴,刺在阳(病在上,刺在下;病在左刺在右);手足同步,手足同身躯同步(即杨伟杰之顺对法);同气相求(比如手足阳明手足厥阴等谓之同气);阴阳倒换求(比如手足同身躯逆对法, 手对腰胯而不是肩对腰胯即为倒换之一例), 尽量远处取穴。

顺对举例(穴位只为参考,不是绝对的,不是死的, 需要寻经审穴, 敏感点疼痛点虚陷等异常即为穴)


手太阳

足太阳

 手腕、足踝 

阳谷

昆仑

肘、膝

小海

委中

肩、胯 

肩贞到臑俞 

承扶到环跳





手少阳

足少阳

手腕、足踝

阳池

丘墟

肘 、膝

天井

膝阳光

肩、胯 

肩髎

环跳 





手阳明

足阳明

手腕、足踝

阳溪

解溪

肘、膝

曲池

犊鼻 

肩、胯 

肩禺 

髀关





手太阴

足太阴

手腕、足踝

太渊

商丘

肘、膝

 尺泽 

阴陵泉

肩、胯 

云门

冲门





手少阴

足少阴

手腕、足踝

神门

太溪

肘、膝

少海

阴谷

肩、胯 

极泉

横谷





手厥阴

足厥阴

手腕、足踝

大陵

中封

肘、膝

曲泽

曲泉

肩、胯 

天池

阴廉

手三阴 胸走手 手三阳 手走头

足三阴 足走胸 足三阳头走足

2;手足同身躯逆对法, 以头痛为例: 手足为头, 腕踝为颈项, 肘膝为肚脐腰, 肩为胯 (都是大概的参考位置, 都需要寻经审穴, 病患在哪条经上寻其本经或同名,表里经, 即同气相求)        

分  头顶(厥阴头痛);头后(太阳头痛);  头前额(阳明头痛);  头两侧(少阳头痛)

- 头顶厥阴头痛, 肝经支脉(高血压、肝阳上亢):中封 至隐白找压痛点。

合谷,太冲,行间,(涌泉,一水养木,降浊)

两眼睁不开,头如裹,加涌泉。

- 头后太阳头痛(枕骨痛):昆仑 至至阴找压痛点

合谷,列缺,后溪

- 头前额阳明头痛(前额及面部):解溪 至历兑找压痛点

合谷,涌泉,陷谷

- 头两侧少阳头痛(两边): 丘墟 至窍阴找压痛点,合谷

也可一针风池刺压痛点;耳朵上放血

很顽固的头痛可以用火针;

- 其它部位疼痛:

胸闷心慌:心胸内关谋,下 三阴交

梅毒、阴部瘙痒:阴包(厥阴)、少府(手少阴心经)

胃痛:足三里

腰痛:委中(腰背委中求)

带脉痛,如带状疱疹:足临泣(八脉交会穴)加外关 或支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授课篇】黄帝内针
《黄帝内针读书笔记》
黄帝内针 | 400张针灸穴位卡片
黄帝内针如何治疗膝、肘关节疼痛? | 山海精舍
随俺一起享受《黄帝内针》三部曲
王治皓《黄帝内针》笔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