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股东如何“掏空”上市公司?这些潜规则你懂吗?

大股东究竟用了什么方法,竟然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把上市公司的资金挪为己用?



作者:投行大师兄

来源:投行大师兄(ID:touhangdashixiong)


上市公司的这个潜规则,跟之前“冰冰事件”中的阴阳合同非常类似。


简单来说,分为3步:


第一步:


首先,大股东找到一家信得过的银行说:“我有一家上市公司,账上有100亿现金,打算存到你这里,连理财都不买,只存活期,怎么样?”


What?怎么样?当然是确定,肯定以及一定可以啊!


对于银行行长来说,这句话的效果跟中了5亿大奖是一样一样的。


但是,只要冷静一下,他很快就会知道,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第二步:


然后,大股东会说:不过,我有一个条件。


我们签一份“抽屉协议”(注:所谓抽屉协议,就是指不能拿到桌面上的协议)吧,内容如下:


1、这100亿,我保证存在你行,2年内不会动;


2、但是,相对应的,你们银行也必须借给我(大股东)差不多100亿,期限也是2年。


这种操作,实际上相当于,银行和大股东签了一份“阴阳合同”。


表面上:上市公司把钱存到了某银行,而且很傻地只存活期。


实际的情况是:大股东把上市公司的钱作为抵押,然后把相同额度的钱套出来,据为己有。


这一通操作下来,就顺利将上市公司的钱,变成了大股东自己的钱。


厉害吧?


对于银行来说,虽然有一些合规风险,但是,100亿存款太诱人了。再加上,100亿现金在自己手里,又有抽屉协议保护,不怕煮熟的鸭子飞了。


对于大股东来说,这也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交易。不当老板的,可能不知道这年头,融资是有多难。


很多集团看起来资产上千亿,但即使想发10个亿的债,都非常不容易。经过层层审核,道道把关,等到把钱拿到,黄花菜都凉了。


而只要签这么一个简单的抽屉协议,就可以一口气搞到100亿,岂不爽哉?


第三步:


接下来,大股东就要琢磨,怎么防止东窗事发。


大股东心里的小算盘是:


这些钱只是借来用几天,等资金回笼就还回去,怕什么?


如果审计师来查账,就让他们去银行。他们会发现100亿现金在账上,一分都不少。


如果上市公司也缺钱了,怎么办?


那就让他们去发债、去定增,上市公司融资的渠道肯定要多一点。


如果有人质疑:账上那么多钱,为什么还要借钱,怎么回答呢?(注:D公司剧情)


那就说,账上的很多资金都是定增的专项资金,以及一些受限资金,不能挪用。


如果,出现最坏的情况:上市公司的融资也遇到了问题,债券到期没钱还怎么办?


到时候,大家就会质疑:为什么账上趴着100亿,却连10亿债券都违约呢?(注:康得新的剧情)


哎,我说你这个小同志啊,胆子这么小,怎么干大事啊?


……


这就是A股中,很多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都在干的事情。


老A说完,叹了一口气说:“我真搞不懂,这些大老板都那么有钱了,为什么还干这种偷鸡摸狗、刀口舔血的事情。”


“这种感觉,我非常懂!”


我终于有机会发言了—— 


我就问你,2015年牛市的时候,你投入10万,很快翻倍。投入100万,又很快翻倍。你啥心情?


以我的经验:


这时候,你一定会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牛b的股神。


而且,特别后悔,之前怎么没有砸锅卖铁干进去1个亿呢?


接下来,你就会使劲加杠杆,加到1个亿,直接干满仓。


不过,对不起,这时候,股市5000点了!


没过几天,股灾来了!


紧接着,你不仅赔掉了本金,还把借来的钱,全给折进去了!


2015年的时候,就发生过,某银行职员挪用银行资金炒股,最后血本无归的悲剧。


现如今,很多身家百亿甚至千亿的大老板,在过去这几年所经历的,跟我刚才所描述的情景是一样一样的。


在经济周期的高点上,对未来的预期过于乐观,于是拼命加杠杆,拼命买资产。等到经济走弱,货币收紧,立马傻×了。手里拿着一堆不赚钱的烂资产,就是没有现金流。


“那些大老板,把企业做到百亿,甚至上千亿,也不是等闲之辈,难道也会像散户一样冲动吗?”老A插话道。


从历史来看,无数智慧而伟大的人,也会被胜利冲昏头脑,铸成大错。更何况,这些普通的企业家呢?


而且,越是大佬,赌得越大。


赢了,何止会所嫩模,简直要“向天再借五百年。”


而一旦输了,下地干活是没用的,只能感慨“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其实,领导早就总结过了:


“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一部分民营企业经营比较粗放,热衷于铺摊子、上规模,负债过高,在环保、社保、质量、安全、信用等方面存在不规范、不稳健甚至不合规合法的问题,在加强监管执法的背景下必然会面临很大压力。”


据我观察,这样的现象在A中特别常见。


之前,我通过下面这些标准,就筛出了20多家公司。


1、货币余额很高,但不买理财,利息极少。


2、有息负债较高,超过货币资金的30%。


3、大股东股权质押超过80%


4、非国企。


排除掉,像怡亚通,瑞茂通,普路通,这些是做供应链管理的公司(这类公司的商业模式决定了对资金需求大)。


以及中国宝安这类,旗下子公司众多(高达160多家),缺乏统一的资金流管理的集团公司。


这份名单中,大多都具有“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金”的嫌疑。(考虑到敏感性,这份名单就不公布了。)


有意思的是,这些公司中很多都是大白马。


有的已经被实锤了,比如康得新。有的,可能还躲在阴暗的拐角处,瑟瑟发抖。


Ps.我写这篇文章,一方面提醒大家注意风险,防止踩雷;另一方面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尽快彻查这种违规、违法现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资金占用和挪用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资金链生死劫(下):瑞康医药能否渡劫?
如果你是审计师,你发现被审计单位做了100亿银行现金假账,你会怎么做?
茅台这么能赚钱,为啥还要上市呢? | 好奇心
货币资金越多越好
一文读懂重点报表项目——货币资金(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