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沙家浜》胡传魁原型的故事
《沙家浜》胡传魁原型的故事
http://www.hljnews.cn  10-05-17 09:23  来源: 黑龙江新闻网-老年日报   [发表评论] [10条]

 

  上个世纪70年代,当电影《沙家浜》优先在沙家浜放映时,一些社员情不自禁地指着电影中的胡传魁,异口同声地说:“他不就是在解放初被政府镇压的杀人魔王胡肇汉吗?”

  自1950年胡肇汉执行死刑后,“胡司令”的历史灰飞烟灭,家人下落也成了谜。

  2010年春节前的一个午后,苏州一老旧小区住宅楼上的小画室里,胡中元正握笔作画。胡中元生于1940年,18岁时师从苏州工笔画画家张辛稼,擅画花鸟,现为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他就是曾拥有“国民党少将军衔”的胡肇汉的长子。

  靠兵变成了“胡司令”

  现实中的胡肇汉与戏里的形象截然不同,戏里的胡司令大腹便便、性格粗野、态度蛮横,但生活中的胡肇汉则是长得精瘦、目如鹰隼、眼含杀机,甚至给人阴险毒辣的印象。

  胡肇汉生于湖南岳阳,早年在地方保安团当兵。他从20岁就混迹于国民党警界,曾任江苏省第一区水上警察队中队长、青浦县水巡队长等职,实际上都是在上海任职。

  淞沪会战后,国民党军队轰然溃败,大片江南国土沦入日寇手中。胡肇汉在上海待不下去了,流落苏州地区。后来他到国民党程万军部何锡光支队当了副官,受命到吴县阳澄湖中心区太平桥北收聚溃兵游勇,扯起“民众自卫队”的旗号。之后,他还率众摧毁吴县黄棣镇日伪警察所,夺获全部枪支,接着攻下苏州城外北桥伪军据点,从此在阳澄湖立足。

  在京剧《沙家浜》里有一段“阿庆嫂智救胡传魁”的唱段,与胡肇汉的发迹过程大致相似。唱词里提及“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便是草头王”,在那个乱纷纷的年代里,胡肇汉也在不断壮大队伍,“当时一块大洋就能买支枪,胡肇汉也不缺钱。”

  胡肇汉投靠国民党程万军后,在六支队任副官,并随六支队挺进苏州阳澄湖地区。半路上他纠集旧部,突然站出来高呼“支队参谋长是汉奸,要抗日的跟我来。”当即将支队参谋长陈维芝(也有称呼为陈味之)打死,并威胁谁要反抗就和其一样下场。很多旧部立即站立队伍两侧,拉开枪栓,气势汹汹,部队不明底细,一时间都听从了胡肇汉的命令。

  队伍开到苏州阳澄湖畔的相城后,胡肇汉在镇上最大一家饭店请客,将镇上有头脸的老板请来。据说胡肇汉派人站岗把门,然后发话,说他到这里是为抗日而来,自此就不走了,希望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帮他一把,反正不能做汉奸。当时很多人为了早日赶走日寇,纷纷认捐。就这样,胡肇汉在阳澄湖畔不断扩充实力建立根据地,成为远近闻名的“胡司令”。

  直到新四军的到来,以及“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武装的崛起,“胡司令”占湖为王的日子才到了头。

  1939年7月的一天,“江抗”副总指挥叶飞亲赴吴县太平桥,向胡肇汉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胡肇汉虽有不服,但也不敢抗拒。当即,胡肇汉部队被收编为江抗四路独立第一大队一支队,仍由他任司令。“江抗”挥师西移,胡肇汉部也一起行动。但到无锡鸿山时,胡肇汉再也不想走了,他推托身体不好,就“请病假”,带了几个亲信,回到阳澄湖地区。

  从1940年6月开始,胡肇汉打出国民党“忠义救国军”的番号,公开倒向国民党顽固派,还暗中与日伪相勾结,成了阳澄湖一带妇孺皆知的杀人魔王。据统计,胡肇汉抓捕的地下工作者、“江抗”战士亲属及其无辜群众近200人,并都对他们施以枪杀、刀砍、挖心、火烧、活埋、“种荷花”(将人身上绑缚石头沉入湖中)等酷刑。

  抗日战争胜利后,胡肇汉一度出任国民党太昆边区清剿指挥所主任,后长期担任吴县阳澄湖区区长。1949年春,解放军百万雄师饮马长江,感觉大势已去的胡肇汉悄然从阳澄湖登舟潜逃,从此一度销声匿迹。

  没带妻儿一起去台湾

  在样板戏《沙家浜》中有这样的唱词,“常熟城里办嫁妆去”、“常熟城里有名的美人”,说的就是胡传魁娶亲的事情。现实中的胡肇汉,娶的老婆真的是“周翻译官的妹妹,常熟城里有名的美人”吗?

  “我母亲叫王佐君,人很漂亮,又有学历,因此上门提亲的不断。”胡中元说,当时外公很有钱,在苏州和太平都有生意和房子,母亲是独生女儿,还上过初中。“直到嫁给父亲后,母亲还在说,那么多人来提亲,都没有出嫁,偏偏嫁给了他。”

  根据胡肇汉被捕后供认,上海解放后,他不得不逃往广州,后又转至香港。因人生地不熟,他并未与匪特机关联络上。到了1950年3月,他再转至舟山,这才找到了国民党江苏省主席丁治磐,被委任为“江苏省第二行政公署反共自卫救国军第二纵队”副指挥官兼行政委员。起先,他企图带着一帮匪徒从宁波沿海登陆,但因解放军戒备森严,未能得逞,只得仍从香港入境。他准备先到上海,再潜回阳澄湖收集旧部,哪知到了上海,就钻进了公安人员布下的口袋。

  胡中元至今还记得父亲被捕前最后一次见到父亲的场景。“那是1950年的春夏交接的时节,父亲从台湾回来,不知道是怎么与母亲联系上的,母亲就让我在几点几分到楼下的十字路口去接父亲。当时是晚上,我有一年多没见父亲了,看到他后,我很高兴,喊了一声爸爸。他穿着长衫,戴着礼帽,和我一前一后保持着一段距离往家里走,到了家,我开门进去后,他才跟着进来。至于父亲到底是怎么被抓住的,虽然我们也都在上海,但我也只是听说的。”

  不过对于父亲在1946年前后的一系列遭遇,当时9岁的胡中元还是有些印象的,只是懵懂的他没想通,父亲为什么要离开他们全家,去他不知道的那个地方——台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枪就是草头王,老蒋、鬼子、青红帮” “胡传魁”上海落网
《沙家浜》的草包司令 原型竟是杀人魔王 万里潜逃 还是栽在公安手里
披露胡传魁真相:原型人物的结局是什么样的
“胡司令”三次收编记
真实的“胡传魁”:心机颇深并非草包,因好色被抓
真实的“胡传魁”:心机颇深并非草包,一好杀人二好女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