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防创新】从印度国防创新体系看印度国防实力

编者按:近期,印度边防人员在中印边界越过边防线进入中方境内,阻挠中国边防部队的正常活动,导致双方发生军事对峙。本文通过解读印度国防研究与分析研究所2014年发布的《印度国防创新:故障连连》报告,从印度国家创新体系、国防创新体制的角度去了解印度的实力,做到知己知彼。

一、印度国家创新体系及存在的问题

1、印度国家创新体系

印度共有4288家科研院所,44万名从事科研相关的工作人员,构成了印度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印度国防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一部分。

印度国家创新体系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其科学技术基础的发展和国际认可度方面,包括科研人员发表的科技论文数量、获得的专利数量、国家经济中的知识与技术密集度,以及印度科学家和科研团体在国际大型科研项目中的参与度等。

2006~2010年,印度科学家在国际主要科学杂志上发表科技论文65487篇,平均每年增长12%,而世界平均增长率只有4%。2000~2011年,印度获得的专利数量上涨443%,达到15860个,其中8841个在印度境内获得(总数量排名世界第10位),7019个在国外获得(总数量排名世界第20位)。随着印度创新能力的发展,其影响也开始逐渐渗透到印度经济中,主要体现在知识驱动生产、高技术含量出口增多和航天工业发展壮大等方面。印度正迅速成长为国际研发活动中心,主要研发项目集中在信息技术(IT)、制药、空间研究和生物技术领域。至2008年,在印度运营的外国研发中心已从2003年的不足100家上升至750家。

2、印度国家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

尽管印度国家创新体系取得了诸多成绩,但仍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印度在科技论文方面有了重大提升,但其在世界前1%杂志上的供稿率只占2.5%。印度在基础科学创新(通过获得的知识产权数量衡量)方面远低于美国、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如图 1所示,1997年,印度获得的专利数量为1787件,相当于中国的49%;而在2011年,印度获得的专利数量为7276件,仅相当于中国的4%。

图1  印度和中国获得的专利数量

除专利以外,通过其他参数衡量的印度创新能力也是有限的。例如,由世界经济论坛发表的《2012~2013年国际竞争力报告》也指出印度在竞争力上的欠缺,在144个国家中仅排第59位。图 2显示了印度在6个主要创新指标上的排名和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金砖国家”)以及一些其他主要工业化经济体之间的对比。印度科研人员占总人口的比例很低,平均每100万人中有137名科研人员,远低于日本(5573名)、美国(4663名)、英国(4181名)、中国(1071名)和巴西(657名)等国。

图2 典型国家创新指标排名

二、印度国防创新的主要参与者及创新表现

1、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

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被公认为印度的首要研发机构,表 1是其研发的主要装备的进口比例,可以看出半数以上装备的进口比例都控制在30%以下,但空中预警和控制系统、“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系统、远程舰对空导弹、“阿琼”主战坦克等重要装备的进口比例较高。这些重要装备采用的核心部件多数为进口,如“阿琼”主战坦克的动力系统和火控系统、“光辉”轻型战斗机的引擎都是从国外引进,表明印度在这些关键领域能力的缺失。

图3   印度“阿琼”2主战坦克

表1 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研发的主要装备的进口比例

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获得的专利数量无法与其获得的巨大投资相匹配。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是印度政府所有科研机构中资金投入最大的机构,2009~2010年间,其资金投入占印度主要科研项目支出的31.6%,远远高于第二名的空间部(15.5%),以及原子能部门(14.4%)和科学与工业研究理事会(10%)。然而,与获得5600多项专利(包括2350项国外专利)的科学与工业研究理事会相比,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仅获得了约1400项专利、设计版权和商标权。

2、国防企业

印度国防企业主要为中央政府、国防部、邦政府直属的国有企业,包括国防部国防生产供应局下属的9大国有军工企业、军工厂委员会下属的39家军工厂等,另外还有私营企业承担协作和配套工作。

图4 在船厂准备下水的印度“维克兰特”号航母

然而,较完善的国防工业基础并未提高印度国防企业的创新能力,以关键投入(科研支出)和产出(专利、国内设计与开发、技术本土化)来衡量,印度的国防企业远远落后于全球竞争对手之后(见表2和图4)。9大国有军工企业中的4个企业没有任何重要的专利和版权,而美国波音公司仅在787型梦想客机一个项目上就有1000个专利。

表2  印度国有军工企业和军械厂拥有的专利和版权数量(截至2012年3月)

图4  全球主要军工企业获得的专利数量

印度国防企业的研发投入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在9大国有军工企业中,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和巴拉特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拥有专门的研发中心,每年营业额中的6~8%用于研发,而法国泰勒斯公司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高达营业额的20%,印度其他公司用于研发的经费比例更低(见表 3)。

表3 2011~2012年印度国防企业研发支出占比

3、自主化标准下的印度国防创新现状

印度国防研究与分析研究所根据自主指数的定义,在充分考虑数据统计等复杂因素的基础上,计算得出印度国防工业2006~2010年的自主指数分别为47.93%、41.56%、36.44%、37.81%和38.52%。此外,印度国防研究与分析研究所还分析得出印度国有军工企业和军工厂的进口依存度约为42.6%,其中,最大的军工企业——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的进口依存度更是高达70%。

印度国防研究与分析研究所根据自主指数的定义,在充分考虑数据统计等复杂因素的基础上,计算得出印度国防工业2006~2010年的自主指数分别为47.93%、41.56%、36.44%、37.81%和38.52%。此外,印度国防研究与分析研究所还分析得出印度国有军工企业和军工厂的进口依存度约为42.6%,其中,最大的军工企业——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的进口依存度更是高达70%。

三、印度国防创新能力低下的原因

1、无顶层管理部门负责国防创新

印度国防创新能力低下的重要原因是缺乏一个能够设定政策目标、将众多利益相关者(用户、研发机构和生产机构)集中在统一平台、审批项目可行性、监督本土项目进展情况和制定责任的顶层管理部门。这一部门的缺失导致了印度国防创新决策的专断独行、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各研发机构独立进行科研活动,且大部分科研项目都不是围绕以产品为中心的采购流程进行。作为设计和开发现代武器系统、为各类武器采购提供必要技术建议的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在采购流程中将自身的职责边缘化,仅将自身作为分享国防预算资源的利益竞争者。

2、科研人员配置不平衡

印度国防创新体系在科研人员数量与质量、人员资源配置方面存在不足。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只有7700名科研人员,但配备的辅助和行政人员比例较高,如表 4所示,而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这一研究领域较少的机构却拥有8000名科研人员。在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中,技术骨干的教育背景较低、缺少研发培训,仅有10%的科研人员拥有博士学位(3%为工程学相关学位,7%为科学相关学位),并且43%的科研机构拥有博士学位人员的比例低于2%。

3、国防研发投入不足

保持高水平的国防研发投入是提升自主研发能力的重要经济基础。自2001财年以来,印度国防研发预算占国防总预算的比例一直稳定在6%左右,而美国、中国等国将超过10%的国防预算用于研发。印度议会国防常务委员曾建议印度将这一比例提高至10%以上,但至今仍未达到。若按照绝对价值计算,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2013~2014年的研发预算为1061亿卢比(约合18亿美元),只相当于美国国防部2014财年6750亿美元研发预算的3%。

4、国防企业研发能力低下

无论从研发投入还是研发产出来看,印度国防企业的创新能力都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除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和巴拉特电子工业有限公司外,印度其他国防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很低,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多数印度国有企业缺乏所谓的“研发文化”,研发并不是这些企业的强制职能。此外,印度政府对企业的研发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特别是私营部门,它们得不到政府的支持来承担昂贵又有风险的国防研发项目。尽管自2006年以来,国防部承诺将承担企业80%的研发成本,但由于操作程序复杂,该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仍未奏效。目前国防部正在制定新的采购流程,以简化补偿程序,推动企业的国防研发。

5、缺乏改革与创新

制约印度国防创新的一个因素是:国防企业、军械厂以及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缺乏改革与创新,企业和研发组织的问责制度不健全,影响了预期的创新效果。此外,由多个印度政府委任的专家小组提出的改革建议被推迟或搁置,阻碍了其创新潜力的充分开发。

(蓝海星:魏博宇)

猜你喜欢:

印度首发海洋综合安全战略:海军被赋予核心地位

印度海军未来潜艇制造有望全部国产化

印度开始转型成为全球性武器出口商

美国与印度就合作开发项目达成重要协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外国防科技工业财政政策的启示
世界国防工业面临的创新困境及应对举措
英国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及其特点
复旦大学药物专利卖出4亿'天价' 这事儿值得高兴吗?
城市创新生态的构建
技术创新的三种恶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