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神经症的分类

常见类型

按照中国原CCMD-2R精神诊断手册,常见的类型有神经衰弱、焦虑性神经症、恐怖性神经症phobic disorders、强迫性神经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s 、抑郁性神经症、疑病性神经症、癔症hypochondriasis等。 但在2001年4月出版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中,将抑郁性神经症、癔症hypochondriasis从神经症中分出并另外分类,其中抑郁性神经症改名为“恶劣心境”,与抑郁发作、躁狂发作、双相障碍、环性心境障碍一同归为“心境障碍”一类,而癔症则成为一个单独分类,分为癔症躯体性障碍和癔症精神性障碍两种(旧称“转换障碍”和“解离障碍”)。另外,疑病症降级为一个亚型,与躯体化障碍、躯体形式自主神经紊乱、躯体形式疼痛障碍一同归入躯体形式障碍列于神经症分类中。因此,目前神经症的分类主要有:
神经衰弱、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其他或待分类的神经症。
其中神经衰弱已作为一个过渡性诊断,实际临床中很少使用。
常见类型介绍如下:

恐惧症

[F40恐惧焦虑障碍] 是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客体或处境为主神经症。病人明知没有必要,但仍不能防止恐惧发作,恐惧发作时往往伴有显著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病人极力回避所害怕的客体或处境,或是带着畏惧去忍受。[诊断标准] :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以恐惧为主,需符合以下4项:
① 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有强烈恐惧,恐惧和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
② 发作时有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
③ 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
④ 知道恐惧过分、不合理、或不必要,但无法控制;
3、对恐惧情景和事物的回避必需是或曾经是突出症状;
4、排除焦虑症、分裂症、疑病症。
场所恐惧症[F40.0][诊断标准] :
1、符合恐惧症的诊断标准;
2、害怕对象主要为某些特定环境,如广场、闭室、黑暗场所、拥挤的场所、交通工具(如拥挤的船舱、火车车厢)等,其关键临床特征之一是过分担心处于上述情境时没有即刻能用的出口
3、排除其他恐惧障碍。
社交恐惧症(社会焦虑恐惧症)[诊断标准] :
1、符合恐惧症的诊断标准;
2、害怕对象主要为社交场合(如在公共场合进食或说话、聚会、开会,或怕自己作出一些难堪的行为等)和人际接触(如在公共场合与人接触、怕与他人目光对视,或怕在与人群相对时被人审视等)
3、常伴有自我评价和害怕批评;
4、排除其他恐惧障碍。
特定的恐惧症[诊断标准]:
1、符合恐惧症的诊断标准;
2、害怕对象是场所恐惧和社交恐惧未包括特定物体或情境,如动物(如昆虫、鼠、蛇等)、高处、黑暗、雷电、鲜血、外伤、打针、手术,或尖锐锋利物品等;如刀;匕首;玻璃碎片等;
3、排除其他恐惧障碍。
惊恐障碍:
是一种以反复的惊恐发作为主要原发症状的神经症。这种发作并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的情境,具有不可预测性。惊恐发作为继发症状,可见于多种不同的精神障碍,如恐惧性神经症、抑郁症等,并应与某些躯体疾病鉴别,如癫痫、心脏病发作、内分泌失调等。

焦虑症

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神经症。主要分为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两种。焦虑症的焦虑症状是原发的,凡继发于高血压、冠心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躯体疾病的焦虑应诊断为焦虑综合征。其他精神病理状态如幻觉、妄想、强迫症、疑病症、抑郁症、恐惧症等伴发的焦虑,不应诊断为焦虑症。
[症状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惊恐发作需符合以下4项:
① 发作无明显诱因、无相关的特定情境,发作不可预测;
② 在发作间歇期,除害怕再发作外,无明显症状;
③ 发作时表现强烈的恐惧、焦虑,及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并常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濒死恐惧,或失控感等痛苦体验;
④ 发作突然开始,迅速达到高峰,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能回忆
[严重标准] 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病程标准] 在1个月内至少有3次惊恐发作,或在首次发作后继发害怕再发作的焦虑持续1个月。
[排除标准]
1 排除其他精神障碍,如恐惧症、抑郁症,或躯体形式障碍等继发的惊恐发作
2 排除躯体疾病如癫痫、心脏病发作、嗜铬细胞瘤、甲亢或自发性低血糖等继发的惊恐发作。
广泛性焦虑:
 指一种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及紧张不安为主的焦虑症,并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性不安。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症状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以持续的原发性焦虑症状为主,并符合下列2项:
① 以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和固定内容的恐惧或提心吊胆;
② 伴自主神经症状或运动性不安。
[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6个月。
[排除标准]
1、排除甲状腺机能亢进、高血压、冠心病等躯体疾病的继发性焦虑
2、排除兴奋药物过量、催眠镇静药物,或抗焦虑药的戒断反应,强迫症、恐惧症、疑病症、神经衰弱、躁狂症、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等伴发的焦虑。
慢性焦虑:
[定 义] :是一种缓慢发展持续存在的焦虑症状。
[主要表现] :
1、时常不安、害怕、担忧,明知是主观上的原因,仍然无法克服:
2、神经过敏,注意力不集中,认知能力下降;
3、伴有口干、恶心、心悸、尿频、多汗等植物神经功能亢进的现象;
4、不宁、易乏、失眠或梦魇等运动症状和睡眠障碍。

躯体化障碍

是一种经多种多样、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为主的神经症。症状可涉及身体的任何系统或器官,最常见的是胃肠道不适(如疼痛、打嗝、返酸、呕吐、恶心等),异常的皮肤感觉(如瘙痒、烧灼感、刺痛、麻木感、酸痛等),皮肤斑点,性及月经方面的主诉也很常见,常存在明显的抑郁和焦虑。常为慢性波动性病程,常伴有社会、人际及家庭行为方面长期存在的严重障碍。女性远多于男性,多在成年早期发病。
[症状标准]
1、符合躯体形式障碍的诊断标准;
2、以多种多样、反复出现、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为主,在下列4组症状之中,至少有2组共6项:
① 胃肠道症状,如:腹痛;恶心;腹胀或胀气;嘴里无味或舌苔过厚;呕吐或反胃;大便次数多、稀便,或水样便;
② 呼吸循环系症状,如:气短;胸痛;
③ 泌尿生殖系症状,如:排尿困难或尿频;生殖器或其周围不适感;异常的或大量的阴道分泌物;
④ 皮肤症状或疼痛症状,如:疤痕;肢体或关节疼痛、麻木,或刺痛感;
3、体检和实验室检查不能发现躯体障碍的证据,能对症状的严重性、变异性、持续性或继发的社会功能损害作出合理解释;
4、对上述症状的优势观念使病人痛苦,不断求诊,或要求进行各种检查,但检查结果阴性和医生的合理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
5、如存在自主神以活动亢进的症状,但不占主导地位 。
[严重标准] 常伴有社会、人际及家庭行为方面长期存在的严重障碍。
[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2年。
[排除标准] 排除精神分裂症及其相关障碍、心境精神障碍、适应障碍,或惊恐障碍。

疑病症

[诊断标准]  
是一种以担心或相信患严重躯体疾病的持久性优势观念为主的神经症,病人因为这种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即使病人有时存在某种躯体障碍,也不能解释所诉症状的性质、程度,或病人的痛苦与优势观念,常伴有焦虑或抑郁。对身体畸形(虽然根据不足)的疑虑或优势观念也属于本症。本障碍男女均有,无明显家庭特点(与躯体化障碍不同),常为慢性波动性病程。
1、躯体症状的主诉具有多样性、变异性的特点,但构成躯体化障碍的典型性不够,应考虑本诊断
2、除病程短于2年外符,合躯体化障碍的基余标准。
[症状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以疑病症状为主至少有下列1项:
① 对躯体疾病过分担心,其严重程度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相称;
② 对健康状况,如通常出现的生理现象和异常感觉作出疑病性解释,但不是妄想;
③ 牢固的疑病观念,缺乏根据,但不是妄想。
3、反复就医或要求医学检查,但检查结果阴性和医生的合理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
[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
[排除标准] 排除躯体化障碍、其他神经症性障碍(如焦虑、惊恐障碍,或强迫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

躯体形式自主神经紊乱

是一种主要受自主神经支配的器官系统(如心血管、胃肠道、呼吸系统)发生躯体障碍所致的神经症样综合症。病人在自主神经兴奋症状(如心悸、出汗、脸红、震颤)基础上,又发生了非特异,的但更有个体特征和主观性的症状,如部位不定的疼痛、烧灼感、沉重感、紧束感、肿胀感,经检查这些症状都不能证明有关器官和系统发生了躯体障碍。因此本障碍的特征在于明显的自主神经受累,非特异性的症状附加了主观的主诉,以及坚持将症状归咎于某一特定的器官或系统。
[诊断标准]
1、符合躯体形式障碍的诊断标准;
2、至少有下列2项器官系统(心血管、呼吸、食管和胃、胃肠道下部、泌尿生殖系统)的自主神经兴奋体征:
① 心悸;
② 出汗;
③ 口干;
④ 脸发烧或潮红。
3、至少有下列1项病人主诉的症状:
① 胸痛或心前区不适;
② 呼吸困难或过度换气;
③ 轻微用力即感过度疲劳;
④ 吞气、呃逆、胸部或上腹部的烧灼感等;
⑤ 上腹部不适或胃内翻腾或搅拌感;
⑥ 大便次数增加;
⑦ 尿频或排尿困难;
⑧ 肿胀感、膨胀感或沉重感。
4、没有证据表明病人所忧虑的器官系统存在结构或功能的紊乱。
5、并非仅见于恐惧障碍或惊恐障碍发作时。
被病人视为症状起源的器官或系统用第5位编码表示:
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
 包括心脏神经症、神经循环衰弱、DaCosta综合征。
高位胃肠道功能紊乱
 包括心因性吞气症、呃逆、胃神经症。
低位胃肠道功能紊乱
 包括心因性激惹综合征、心因性腹泻、胀气综合征。
呼吸系统功能紊乱
 包括过度换气症。
泌尿生殖系统功能紊乱
 包括心因性尿频和排尿困难。
【老年期神经官能症之失眠】
老年期神经官能症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最常见的为失眠,其次是焦虑状态。据研究,老年人夜间睡眠一般为6~7小时,睡眠时间太长对于一位健康的老人来说未必十分有益。曾有研究报告指出,每晚睡眠9小时的老人,夜间发生心肌梗塞和脑血栓形成的比例,要比每晚睡7小时的老人高2~3倍。另外,每个人自20~40岁之间,睡眠的总数是不变的,40岁后略有减少,55岁后又开始恢复到20岁时的总时数,直到80岁后才真正有所减少。每晚睡眠过程中,年轻人也许只自动觉醒1~2次,每次2~4分钟,早晨醒来,并未意识到自己夜里醒过。而老年人一夜可自动觉醒5~6次,每次可长达10分钟以上,早晨醒来,感觉没有睡好,这种变化,是生理性的。如果上床后很快就能入睡,思想上就不必有恐惧与焦虑感。除非上床后碾转不安,入睡困难,有时持续很长时间,精神上压力很大,此时服用一些镇静催眠药是合适的。还有一种睡眠障碍是睡行症,习惯上又称夜游症或梦游症,它是在完全熟睡过程中,无意识地起床做各种各样的动作,做完一阵工作后,又自动上床入睡,待早晨起床后问他夜里做了什么,他坚持说一夜睡到天亮,没有离开床。这是老人的睡眠较浅,入睡后某些管理专职的一群神经细胞仍处于兴奋状态,所以才会发生睡行现象。一般来说,这些睡行现象不会发生危险性,但足以影响他的休息。这两种现象均可按失眠处理。首先要了解睡眠的规律,对某些生理现象,切不可当做病理现象处置,以免加重老年人的思想顾虑。其次,应适当进行体育锻炼,睡前稍作运动,用温水洗脚,枕头可略高些,但要自己感到舒适为准,冬天下身盖得暖和些,上床前不饮茶水,尽量不再吃东西,对帮助入睡都有好处。同时,养成按时就寝入眠,可以睡前半小时服安定25~5mg,若效果差,可改服水合氯醛、安眠酮等。最好每隔几天调换一种,剂量在医师指导下应用,切不可随便使用或盲目加量。

神经衰弱

指一种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为主的神经症,以精神易兴奋却又易疲劳为特征,表现为紧张、烦恼、易激惹等情感症状,及肌肉紧张性疼痛和睡眠障碍等生理功能紊乱症状。这些症状不是继发于躯体或脑的疾病,也不是其他任何精神障碍的一部分/多缓慢起病,就诊时往往已有数月的病程,并可追溯导致长期精神紧张、疲劳的应激因素。偶有突然失眠或头痛起病,却无明显原因者。病程持续或时轻时重。近世纪,神经衰弱的概念经历了一系列变迁,随着医生对神经衰弱认识的变化和各种特殊综合征和亚型的分出,在美国和西欧已不作此诊断,CCMD-3工作组的现场测试证明,在我国神经衰弱的诊断也明显减少。
[症状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症状为主,特征是持续和令人苦恼的脑力易疲劳(如感到没有精神,自感脑子迟钝,注意不集中或不持久,记忆差,思考效率下降)和体力易疲劳,经过休息或娱乐不能恢复,并至少有下列2项:
① 情感症状,如烦恼、心情紧张、易激惹,等常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矛盾有关,感到困难重重,难以应付。可有焦虑或抑郁,但不占主导地位;
② 兴奋症状,如感到精神易兴奋(如回忆和联想增多,主要是对指向性思维感费力,而非指向性思维却很活跃,因难以控制而感到痛苦和不快),但无言语运动增多。有时对声光很敏感;
③ 肌肉紧张性疼痛(如紧张性头痛、肢体肌肉酸痛)或头晕;
④ 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多梦、醒后感到不解乏,睡眠感丧失,睡眠觉醒节律紊乱;
⑤ 其他心理生理障碍。如头晕眼花、耳鸣、心慌、胸闷、腹胀、消化不良、尿频、多汗、阳痿、早泄,或月经紊乱等。
[诊断标准]
1、指病人主诉的症状主要不是通过自主神经系统中介,并仅仅局限于身体的特定系统或部位;
2、在时间上与应激性事件或与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密切相关并能引起对病人注意的明显增加(人际关系或医疗方面)的主诉症状,例如疼痛、肿胀感、皮肤蚁行感以及感觉异常(麻刺感或麻木感);
3、通过检查表明并非躯体疾病所致;
4、咽喉部哽咽感引起吞咽难等各种形式的吞咽困难;心因性斜颈及其他痉挛性障碍(不包括Tourette综合征等属于童年或少年期抽动障碍者);心因性瘙痒症(不包括特殊皮肤损害,如,斑秃、皮炎、湿疹、或心因性荨麻疹);心因性痛经(不包括性交疼痛或性冷淡等),也归属本类。

疾病危害

上述我们可以看出:神经官能症以自觉症状为主,虽然做过多次检查,但结果查不出什么病,长期不愈的紧张情绪和焦虑,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严重地影响了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也给家庭造成一定负担,甚至影响家庭和睦,这又加重了新的社会因素,使疾病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1、神经官能症患者一般能适应社会,其行为一般保持在社会规范容许的范围内,可以为他人理解和接受,但其症状妨碍了患者的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患者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常迫切要求治疗,自知力完整或完全完整
2、神经官能症的发病通常与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有关,不健康的素质和人格特性常构成发病的基础。症状复杂多样,其典型体验是患者感到不能控制的自认为应该加以控制的心理活动,如焦虑、持续的紧张心情、恐惧、缠人的烦恼、自认毫无意义的胡思乱想、强迫观念等。
3、神经官能症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作基础,与病人的现实处境不相称,但病人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自知力完整或基本完整,病程多迁延。各种神经症性症状或其组合可见于感染、中毒、内脏、内分泌或代谢和脑器质性疾病。
4、神经官能症患者虽有多种躯体的自觉不适感,但临床检查未能发现器质性病变。
神经官能症导致的常见疾病:
1.慢性咽喉炎、口腔溃疡;
2.肠易激综合症、结肠炎、慢性胃炎;
3.神经性头痛、头晕、头昏、失眠 、多梦;
4.抑郁、焦虑、恐惧、强迫、疑病症;
5.多汗、虚汗、盗汗、怕冷、怕风;
6.心脏神经官能症、胃神经官能症;
7.脖子肌肉僵硬 、关节游走性疼痛、幻肢痛;
8.记忆差、反应迟钝、神经官能症;
9.早泄症、易感冒、免疫力低下;
神经官能症患者并不是有以上所有的症状,有的一种,有的两种,有的几种,不管有几种,根源只有一个:那就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了免疫系统的功能紊乱。神经官能症患者,如果症状较轻,适量服用一些维生素B1和谷维素等,有一定调节作用。若症状较重(比如出现了免疫系统疾病 )可以对症治疗。

临床诊断

鉴别诊断

1、心绞痛: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以中、老年男性居多,多数有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例如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吸烟史。心绞痛常发生在体力活动、运动或情绪激动过程时,疼痛部位较固定,多为胸骨后,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3~5分钟,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疼痛。如果仅从症状表现难以鉴别时,可作运动心电图、核素心肌显像检查,必要时做冠状动脉造影。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典型表现有甲状腺肿大、颈部血管杂音、双手细颤动、突眼、怕热与消瘦等,鉴别不困难。不典型表现时与心脏神经官能症较难区别,测定血清T3、T4可做出诊断。
3、心肌炎:通常在起病前1~2周有明确感染(病毒或细菌)病史,典型表现有心脏扩大、心音减弱、奔马律、心电图P-R间期延长,各种类型心律失常等。不典型或轻症者较难鉴别。病原学检查,例如血清病毒中和抗体滴定度,有辅助诊断价值。
4、二尖瓣脱垂综合征:二尖瓣脱垂可以有很多症状酷似心脏神经官能症,而且在以往被诊断为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患者中有一小部分是二尖瓣脱垂而被误诊。仔细听诊在二尖瓣脱垂常可听到收缩期喀喇音和收缩期杂音,而超声心动图检查常可做出确切的诊断。
5、嗜铬细胞瘤:一般有特征性的体征或实验室检查指标,鉴别并不困难。

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脑损伤综合征:如脑炎、脑外伤、脑血管病、一氧化碳中毒等病变的恢复期可以有类似表现,但常伴有智力损害、肢体瘫痪、神经麻痹,脑CT或脑电图异常可帮助鉴别。
2、焦虑症:焦虑症多发生于中青年群体中,诱发的因素主要与人的个性和环境有关。虽然也有心慌、气短、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胀便秘、出汗、肢体震颤、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等症状,但与神经官能症不同的是病史比较短,而且可以询问出导致焦虑的原因。
3、甲状腺机能亢进:患有甲亢的患者有类似神经官能症的表现,但通过临床体检化验可以发现一些甲亢特有体征,如眼球突出、双手细震颤、甲状腺轻度肿大、血中T3、T4增高等可资鉴别。
专家提示:神经官能症,常常由于长期的思想矛盾或精神负担过重、脑力劳动者,劳逸结合长期处理不当,病后体弱等原因引起。患此病后,首先要解除上述原因,重新调整工作和生活。正确认识本病的本质,起病是慢慢发生的,病程较长,常有反复,但预后是良好的。要解除自己“身患重病”的疑虑,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有助于神经活动的恢复,积极配合药物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神经官能症包括心脏神经官能症、肠易激综合症、神经衰弱,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抑郁症、疑病症和癔症等类型。

与心理问题的鉴别

正常心理(一般、严重心理问题)的冲突性质是常形,与现实刺激直接相关,道德色彩很明显。而神经症的冲突性质是变形,与现实刺激无关或鸡毛蒜皮小事或常人难以理解。道德色彩不明显。
还可以用许又新教授的评分标准做简单评定:
(1) 病程:不到3个月为短程,评分1;3个月到1年为中程,评分2;1年以上为长程,评分3。
(2) 精神痛苦的程度:轻度者病人自己可以主动设法摆脱,评分1;中度者病人自己摆脱不了,需借别人的帮助或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评分2;重度者病人几乎完全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安慰开导他或陪他娱乐或易地休养也无济于事,评分3。
(3) 社会功能:能照常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碍者,评分1;中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某些社交场合不得不尽量避免,评分2;重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完全不能工作学习,不得不休病假或退学,或某些必要的社会交往完全回避,评分3。如果总分为3,可以认为还不够诊断为神经症。如果总分不小于6,神经症的诊断是可以成立的。4~5分为可疑病例,需进一步观察确诊。[2]

家庭治疗措施

1、改善环境,减少刺激: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减少紧张刺激。要避免长期紧张而繁重的工作,注意劳逸结合,有张有弛,必要时可减轻学习或工作量.待疾病缓解后,再恢复原来的学习和工作。
2、学会放松自己,放松身心:当你感到疲乏和心烦时,暂时放下工作,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例如,当电话铃响,先做个深呼吸,再接听。向窗外眺望,让眼睛及身体其他部位适时地状得松弛,可以暂时排解工作上面临的压力,你甚至可以起身走动,暂时避开低潮的工作气氛。
3、脚部按摩:躺在床上时应尽量放松自己。可以听听抒情音乐放松自己,并想像自己随着音乐漂浮。成功地入睡的关键在于减少你的注意力,避免过分压迫自己。深呼吸、伸展肌肉(体操)、瑜伽术可能有帮助。引导式呼吸法和渐进式松弛法对失眠很有帮助。另外可用运动按摩轮,睡觉前可用于脚部按摩,针对足底和足侧产生按摩效果,缓解神经衰弱和失眠疲劳。
4、按摩肌肉:大部分人在处于压力时,会发生某部位肌肉紧绷的现象。缓解肌肉紧绷的方法之——是找出受害的肌肉——通常是颈背肌肉及上半部背肌,然后用手掌按压它们。
5、对症治疗:只有消除发生疾病的原因及性格缺陷,才能避免复发,根治疾病。要劳逸结合,生命要有规律、有节制。避免和减轻精神压力,有意识地锻炼心理承受能力。

疾病治疗

治疗要点

神经官能症是一种治疗比较困难的精神疾病,一方面是治疗效果不是很好,另一方面治疗以后很容易复发。由于有许多神经官能症患者来河北新世纪医院治疗。经常咨询一些问题。 我总结了一些比较常见的问题于此。希望能帮助那些不能来我院看病的患者。[3]
1、神经官能症是否需要治疗?对于那些症状不是很严重,对生活学习工作影响不大的朋友,可以考虑不用药物治疗。可以在心理医生处咨询,指导但加以药物调理效果会更好。如果病情严重,就必须药物治疗了。不过一旦采用药物治疗,就一定要有长期治疗的思想准备,整个治疗可能长达2-3月。
2、神经官能症是不是需要心理治疗?神经官能症是可以心理治疗的,疗效如何与病情轻重有关,与治疗医生有关。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就医院许多神经官能症病人治疗情况看,大多数神经官能症药物治疗就能达到治疗效果。如:性格古怪内向孤僻、工作压力过大家庭思想负担过重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需要同时进行心理治疗。
3、神经官能症如何进行药物治疗?目前神经官能症的药物治疗主要是新一代药物。治疗的关键在于药物的选择,西药对症状控制快但副作用相对也是比较大的,中药是从整体来进行治疗,疗效稳定,需要的时间相对较长一些,但可以达到根治服用3个月可以临床治愈的,常用如:百合清脑静神汤剂。
4、神经官能症治疗的疗效如何?对于一般的神经官能症,西药治疗虽然可以取得一些效果,但是会产生依赖性,反而影响治疗效果,所以大家不要图一时之功,慢病还得慢医,采用中药虽然见效慢,但是可以从根本上治愈。

心理治疗

1、认知疗法:认知疗法就是帮助病人矫正扭曲的认知,或说改变各种不正确的看法,从而达到治疗病人,使病人改善或消除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适用于抑郁性神经症、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等。
2.支持性心理治疗:通过指导、劝解、疏导、鼓励、安慰,以至一定的保证,让病人知道自己不是孤立无援的,树立起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并进而从超负荷的心理压力下解脱出来,恢复心理的平衡,甚至最终治愈各种症状,这就是支持性心理治疗。
3.行为疗法:行为治疗是通过条件反射或学习以及适当的奖励和处罚来改进或改变人的行为,与此同时,人的态度和情感也会随着行为的改变而出现相应的改变。用于治疗神经症的行为疗法主要有:系统脱敏疗法和冲击疗法(暴露疗法)。
4.生物反馈疗法:生物反馈治疗是在行为治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常需使用一些治疗仪器,比如肌电生物反馈仪,皮肤电反馈仪等等。治疗时将病人体内生理活动的信屈、记录下来,并经过仪器放大变成我们可以看见或听见的信号,让病人根据这些信息信号,在一定范围内调节控制自己的生理活动,通过反复学习和训练,病人掌握了这一技术,就可以放松自己,减轻或消除紧张焦虑等各种症状。

中医中药疗法

神经官能症的中医解读:
神经官能症正如《灵枢·大惑论》所云:“卫气不得人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灵枢·邪客篇》指出:“今厥气客于五藏六府,则卫气独行于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不瞑。”可见,阴阳失和是神经官能症的关键所在。中医治疗神经官能症,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从《黄帝内经》到《本草纲目》,均有相关药物及配方记载治疗神经官能症,中药治疗同西药的最大的优点在于从整体上进行治疗。缺点在于病人往往因为服用时间太长而中途放弃。
在中医学的起源和发展中始终渗透了对神经官能症的治疗与研究,如《圣济总录》《内经拾遗》等,发掘继承中医学对神经官能症的治疗经验,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社会的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中医中药对神经官能症的特色疗法非常全面,主要有意疗、针灸疗法、药物疗法等。意疗包括有:中医情志疗法、中医修身养性疗法、中医情境疗法、中医激情疗法、中医行为疗法、中医导引吐纳疗法等。 
中药治疗:党参30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黄芪30克,当归15克,白芍30克,桂圆肉10克,炒枣仁15克,木香6克,远志10克,五味子9克,炙甘草9克,大枣4枚。8剂,水煎服,日1剂。
针灸疗法:针灸具有通经脉,调气血,改善心身功能状态,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能调和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神经官能症之目的。常用的穴位有内关、足三里、合谷、三阴交、后溪、丰隆、风池、百汇、心俞、神门、太冲等。药物疗法:中药治疗神经官能症也是重要手段,但是很多神经官能症的患者由于症状繁多,非常痛苦,影响正常工作和学习。为了减轻痛苦不影响正常工作和学习,采用西药治疗而产生依赖性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不可自拔。

磁疗

以磁场作用于人体治疗疾病的方法。磁场影响人体电流分布、荷电微粒的运动、膜系统的通透性和生物高分子的磁矩取向等,使组织细胞的生理、生化过程改变,产生镇痛、消肿、促进血液及淋巴循环等作用。常用的是镇痛安眠枕,它是一种采用高科技生物磁疗和远红外线双效治疗原理,由永磁体和红外线衬垫两部分构成的医疗器械产品,它利用钕铁硼高科技生物磁场及纳米远红外线的双重作用,起到活血、镇痛、镇静、催眠和消除焦虑等的作用,具有作用速度快、安全、方便使用的优势,可有效用于神经官能症的治疗。

饮食疗法

1、酸枣仁30克,红枣10枚,冰糖30克,水煎浓汁,每天1剂,每晚临睡前服用,连续数天,有显著疗效。
2、银耳10克,用水泡,莲子30克,红枣10枚,粳米200克,同煮至熟烂,分次食用。
3、龙眼肉15克,红枣10枚,水煎汤,每晚睡前服用。
4、核桃仁30克,红枣10枚,炖服,每天2次。
注意事项:
1、如便秘可食用高纤维饮食,腹泻宜改用少渣饮食,避免刺激性饮食。
2、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并大量饮水,这对控制本病很重要。
3、忌饮酒及吸烟,因为烟酒中的有害物质会对胃和结肠黏膜有刺激。
4、胃肠不适时应选择温和的饮食,如婴儿食品。
5、忌食动物脂肪、黄油、碳酸饮料、咖啡、糖果、巧克力、油炸食物、冰淇淋、橘子、葡萄、柚子等,这些食物会刺激肠黏膜,阻碍营养的吸收。
6、睡觉前不要进食,进餐后应在 1~2 小时后就寝。

日常护理

日常护理保健:
第一点:生活有规律,合理安排生活,尽量做到劳逸结合。
第二点:避免过度紧张,不宜从事持续时间过长、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工作。
第三点:经常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如打太极拳等,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第四点:严重失眠者可选用安定、利眠宁、健脑合剂、谷维素、多种维生素、心得安等,或者辨症选用中成药归脾汤、朱砂安神丸、黄连阿胶汤、交泰丸等,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自我调节治疗[4]
1.要听从心理科医生劝导,适当服一些药物。
2.自己调整自己,平时多想一些学习、工作,不要去想一些不必要的东西,要从忧虑中解脱出来。
3.参加体育锻炼和文体活动,如跳舞、唱歌,使心情舒畅,从而摆脱烦恼。
4.树立正确人生观,就是有病也应该“既来之,则安之”,何况并无器质性疾病。
5.平时动脑不宜太多,生活要有规律。

治疗误区

误区一:“你这是神经衰弱,给你开点儿‘脑络通’‘镇脑宁’,吃点儿‘人参蜂王浆’注意休息,在家好好修养……”这是前几年比较普遍的错误,也是最低级的错误,即使是现在,这种现象在某些地方依然存在。
误区二:“你怎么会有这样错误的不道德的念头呢,要好好端正自己的思想,加强道德修养……”这样的咨询治疗只能给患者带来更大伤害,我们的心灵非常被刺痛的发现那些神经质症患者往往正是一个真诚、善良、道德观念极强的人。
误区三:“要鼓起勇气,要相信自己,要有信心和决心,要蔑视它,要挑战它,相信自己一定能战胜它。有坚强的意志。”我们相信每一位神经质症患者的意志力都不会比这样的咨询师差,单就能忍受着痛苦到现在还能到你这里来咨询,就已经需要很大的意志力了,但是我们知道在神经质症的精神世界里钢铁般的意志也会被扭经过一段咄咄逼人、环环相扣的基于最一般逻辑推理、人之常理的追问,最后:“你不觉得自己的想法是多么荒唐、多么不符合逻辑吗……你不觉得自己的想法是多么幼稚,多么不符合作为一个成年的应有的认知常理吗。”患者常常被问的哑口无言,这不是患者的认可,而是不被理解的无奈,一般的逻辑推理在这里显得苍白无力。
误区四:我们反对纯药物治疗,这里的药物指一些抗抑郁、镇静类药物,我们认为只有引导让患者通过具体的“心理操作”改变他的心理结构”,而不是通过某种外力改变患者的“化学结构”(虽然某些患者因为找不到解脱的途径急于摆脱痛苦而愿意依赖于这种外力),才有彻底治愈的可能。

心脏神经官能症

一般来说,患者若有心脏神经衰弱的表现,无客观阳性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阴性,即可诊断为心脏神经官能症。心脏神经官能症不是器质性心脏病,它是由于患者常年过度劳累(多为脑力劳动过度而又缺乏锻炼)损伤植物神经、常年生活不规律扰乱植物神经或心理障碍而引起的一种以心血管功能失调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
一旦患者被确诊为心脏神经官能症,要注意以下几点:
1、心脏神经官能症的预后是良好的,它既不会影响患者的寿命,又不会增加患者罹患其它疾病的机会。
2、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多不宜住院治疗(视具体病情而定),可在家或门诊治疗,因为住院反而容易使患者的病情恶化。患者的亲友和同事要对患者多一份理解和鼓励,以帮助其早日摆脱困境。
3、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服用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4、患者应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因为静养反而对疾病的康复不利。具体的运动方式和持续时间可视患者的年龄、体力和病情轻重而定,一般以轻柔的太极拳、气功、散步等为宜。患者在运动时应以不觉累为原则,切忌盲目地加大运动量,更不可急于求成。

预防方法

方法一:乐观的精神
这是对于任何疾病都有用的,尤其是对于神经官能症这类的精神疾病,因为乐观的人都精神好,身体健康。妥善安排、豁达开朗,必然会使身健体康、延年益寿。
方法二:高尚的情操
做人做事不斤斤计较,一个具有良好品德修养的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这对患者非常有益。
方法三:坚强的性格
每个人都会有特定的性格特点。有的脆弱,有的敏感、有的稳重。坚毅顽强的性格。有利于预防神经症。
方法四:良好的心态
在适度稳定的环境中一般能正常地生活、工作和学习,并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但在特殊的、突发的和变动较剧烈的环境中,这就会引起心身紊乱而导致神经官能症的发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神经官能症危害有哪些?
什么是神经官能症 神经官能症该如何治疗
支架术后不舒服,原来是这个问题在作怪!
十种常见的心理异常和心理疾病
这种假性“心脏病”,无论怎么检查都没有问题,但躯体症状很明显  “心脏神经官能症”   郝
神经官能症会死人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