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女红过时了?开什么玩笑!新一轮手工复兴时代已经来了···(荐)

安妮宝贝在专栏里写道:“旧式习惯做针线的女人,更多一份静致心态。从未刻意安排过自己的生活节奏,但这节奏却自有应和。”


当下,女红的回归和烹饪的复兴一样,伴随慢生活和乐活概念的走红而备受推崇。当女红不再是衡量一个女子的标准之后,它成为了女性的一种新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在《汉声》杂志创始人黄永松看来,女红是一门母亲的艺术,母亲们流传下来的许多传统手艺,每个人都可以做,都可以传承。用传统文化安定心灵,那才是往前走的立足点。


动手的乐趣是踏实的,因为它只需取悦自己的内心。


周六的清晨,菜菜提前了半个小时起床,她要为家人准备一顿丰富的早餐。放暑假的女儿还在熟睡,加班的老公也需要补觉,这一顿早午餐不紧不慢,刚刚好迎接一个轻松愉快的周末。


十点钟,菜菜带着女儿来到家附近的手作工作室,今天的课程是编钩一只猫头鹰。不像其他的暑期兴趣班,只是孩子们玩耍体验,妈妈在一旁枯燥地等着。


编钩课上妈妈们重新拾起小时候和自己的妈妈学到的零散编钩记忆,从笨拙地拿不稳钩针很快进入状态,体会着针与线一点点交织着所带来的幸福感。孩子们也在一团毛线一根钩针的魔力下,变得安静,一根小辫儿也钩得兴趣盎然。



人们总说创意设计的灵感来源于生活,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对传统技艺有了新的认知,为他们的设计也打开了新的空间。


也许是生活的节奏太快,信息爆炸的年代,人们越来越渴望回归一种简单的生活,哪怕只是片刻的宁静,于是越来越多的女性重新拾起女红。


水墨画家林糊糊也喜欢编织,在她看来:“这种简单的重复劳动给我的大脑创造了一种空间。手在不停运动,而脑子或处于一种比睡觉还休息的空白状态,或在手的不停运动的掩护下,远远溜走,不知去向。因为手上的运动会牵制一部分注意力,所以,大脑的活动被迫变得和线一样细细的、而又缓缓的。即使理不出头绪的事情,也会在这种空间里,逐渐变得丝丝缕缕地清晰分明。


这大概就是当下,女红重新回归生活的原因了。




在一针一线中,静下心来

享受与自己相处的片刻


现代女子大多独立,六七十年代还是“三大件”之一的缝纫机已经退出了大部分家庭的视线,消费代替了编织缝补。工业化时代给我们提供了规格化的成衣,也让我们远离了亲手缝制的情趣。如果说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是硬性文化,那么女红就是软性文化。


在欧美和日本,生活节奏也很快,但是很多职业妇女很喜欢做手工,拼布、毛线绣……坐飞机的时候,她们都会从包包里拿出她们的针线活,你们无法想象,最现代、最时尚的妇女都在做女红。


女红很远也很近,承载着温度的美好手艺不应该还给历史,更应该走进生活,和喜欢它们、需要它们的人在一起,与日常相伴。母亲们流传下来的手艺,可以帮助你更清晰地梳理自己与家人的关系。妈妈的手艺永不过时,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更长久、更美好。


拿起针线,用慢时光滋养


旧女红大多有着缝穷补旧或是勤俭持家的意思,也是社会评定一个女性优劣的标准。而现代新女红则更多是生活情趣的一种追求。专一、安静、古典美学……人们用手工回归最古老的生活方式。



越来越多沙龙、聚会中兴起女红手作。活动发起人们希望通过手工制作,给予当代女性一个空间和契机,让她们能够抽离开繁杂浮躁的平庸世界,沉静下来挖掘真实的自己,寻找自身的平衡。


在旧时社会中,讲究男耕女织,女子都要学习“女红”,刺绣、制衣、织毛衣都是女红中的基本技艺,甚至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时候,家里的妈妈一定要会纳鞋底。女红多为母女相传,或邻里之间相互传授。


待字闺中的女孩子要苦练女红技巧,才能在出嫁的时候拿出一手好的针线活儿,博得婆家的尊重。就连大观园中的林黛玉、薛宝钗也要有能拿得出手的香包。宝玉曾经取笑林妹妹荷包的针线不如宝姐姐,还引来了黛玉的一阵不开心。



传统巧手女子鉴定手册


织染布匹 

旧时女子自己织布,《木兰辞》中的“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就是描述这样的生活场景。


新女红中,女子选择草木染的方式,将天然纯棉布,浸入染料,这种染料过去主要是从植物提取的,即现代所说的草木染。


制衣缝纫 

缝纫是个叠词,我们一般讲缝纫就是缝制衣服,缝和纫两个字放在一起,是强调缝制一件衣服需要千针万线吧!


旧时女红,缝纫是主妇的必修课,在若干年前,每一件衣服都是主妇们一针针缝起来的。


新女红中,不少人会去学习裁剪衣服,为自己做一件宽松的茶服。或者改造旧衣物,让物品永续地利用起来。




巧手刺绣 

刺绣可以说是中国女红中最突出的一种,旧时每个女孩都要学习刺绣。那时候的刺绣作品往往是送给爱人的定情之物。


而如今,女孩们更多地会选择消磨时光的十字绣或者线条简洁的刺子绣,再或者是小清新的欧式刺绣。


做鞋制帽 

熬糨糊、打袼褙,千层底儿的复杂工序透着劳动者对平凡生活的热爱。其实,一直到近代,鞋帽都是主妇们手工制作的,后来虽有了鞋店帽店,但真正买鞋的,仍然是少数。


新女红中,钩编帽子、制作头饰成了新项目,几乎没有人会自己做鞋了。




编结钩编 

编结的范围很大。可做编结的材料很多,既可用丝、棉又可用多种植物如竹、藤、草、棕、麦杆等。80后一代小时候大多织过毛衣,也有在家帮着妈妈缠毛线的经历。


随着商品的发达,妈妈手打毛衣已成奢侈品。如今,不少女子再度拿起钩针、毛衣针,一针一线编织起自己的温暖牌衣物了。


剪纸贴花 

旧时,从事剪纸的大多是女性,对女红来说,妇女们除了用纸来剪花样,还用其他的材料,如布、植物的叶子来剪,而其工艺制作是和剪纸相近的,如在孩子肚兜上贴一块花草图案等。


新女红中,在牛仔裤上做补花,不知道是否和旧时的贴花有相似的地方。



女人一爱上手工画风就变


青花瓷娘娘,幼儿园教师,周末开办草木染体验活动


青花瓷娘娘已经在自家厨房煤气灶前站了半个多小时,她一丝不苟的盯着锅里红色的汤水,手持一双长筷子,不停的在锅里翻腾着,时间到了,她手起筷子落,迅速的将锅里的物件挑出,放在旁边备着的小盆里——她不是在做菜,而是在进行草木染布。


我在幼儿园教草木染课,中了草木染瘾


青花瓷娘娘草木染了一条丝巾,这从昨天晚上就已经准备材料了,她说:“栀子和水的比例按照1:40泡在水里,大概要泡一个晚上的时间。”在浸泡的同时,她拿出一块买好的棉布围巾,刚买来的白坯布表面附着了一层浆液,不利于上色,要将白布放到水中煮开除去浆液。


然后青花瓷娘娘就去睡觉了,在梦中都能感受到栀子的颜色慢慢渗透出来,分散到水中,成为一种美妙的染料。


第二天早晨一起床,青花瓷娘娘首先来到染料锅前观察颜色是否得当,这次,她想染偏暗的红色,所以栀子多放了一些,多浸泡了几个小时,所幸出来的颜色正是她想要的,她用网筛过滤掉栀子渣滓,只留下干净的染液,然后再煮开,煮的时候,把染布放入,这就是最重要的环节了。




上色通常要半个多小时,青花瓷娘娘一步也不能走开,不停的翻滚保证布料的每一面都和染料充分接触,还要随时观察上色的变化,一旦染到自己满意的颜色,就要当机立断立刻取出。   


草木染是传统的染布技艺,是使用天然植物染料给纺织品上色的方法。草木染的材料从自然中寻找,用周围的植物花朵果实,洋葱皮也能染出来淡淡的黄色,青花瓷娘娘在散步的时候,会停下来摸着院子里的叶子,说:“这个叶子上面有一层蜡质,没办法使用。”当然,最主要的扎染材料是栀子果和苏木,“通常在中药店能买到栀子的果实,这个颜色接近于粉红色系。”




草木染说起来简单,操作起来确是极其耗费时间的事情——染一件红色的丝巾,前前后后要花费最少6个小时——这也是草木染逐渐被取代的原因,青花瓷娘娘却喜欢这种等待惊喜的过程。


青花瓷娘娘第一次接触草木染,是在工作当中,在天津幼儿园做老师她经常带着孩子们一起动手做手工,有的时候在羊毛上作画,有的时候自己做一个小钱口袋……青花瓷娘娘最喜欢教孩子们草木染。


“我们幼儿园里很多布料都是自己染的,比如孩子们演王子和公主的话剧披在身上的披风,窗帘和丝巾等等。”青花瓷娘娘说,当她染出第一条属于自己的丝巾的时候,她的惊讶和欣喜不亚于幼儿园的小朋友。


草木染有一种不确定性,比如染料浸泡的时间长短会影响染布的颜色,冬天和夏天,气温不同染出来的颜色也不同。


的确,在草木染的概念中,从没有两块染得相同的布料,即便是在同一个染锅里同时浸入的两块布料,也会因为翻滚的程度不同染出不同的深浅效果。




爱上草木染之后,青花瓷娘娘的着装风格也发生了变化,棉麻质地的衣服成为她的心头好,去各地旅游的时候也在寻找扎染的衣服,也因为草木染,周围聚集了越来越多的同道中人,人们都热爱生活,回到本初的生活状态。


“来我们的活动吧,我有很多朋友都想知道草木染的知识呢。”朋友劝青花瓷娘娘,周末的时间她也变得忙碌起来,在市集里为大家义务讲解示范草木染的过程,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染布,青花瓷娘娘的生活变得不一样了。



自从爱上了手工

你的生活又有什么不一样呢?

赶紧下方戳留言和小编说说,

我在等待倾听你的故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他们在古镇开了家染坊,用板蓝根、栀子做染料,竟然让玛莎拉蒂和奥迪……
[转载]八月草木染锦集
难忘儿时兰草香——寨上生活
食鲜|此菜味道神奇,微苦,但入口即见栀子
草木染出苏城慢生活
九天玄女娘娘道法秘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