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花生油、大豆油、葵花籽油、调和油等超市卖的油,哪种更利于人体健康?

用油是烹饪菜肴的第一步,选对油就能把好健康第一关。但是油的种类五花八门,关于吃油的说法也不一,消费者最好先弄清下面4个问题,用油的困惑就可以解开了。

用油问题一:你常用什么烹调方法?

1.日常炒菜。油温不高于180度,可选用花生油、茶籽油、葵花籽油、精炼橄榄油、大豆油等。但是一定要控制好油温,不要让锅冒很多的油烟。

2.爆炒、煎炸。如果日常需要用这些烹饪方式,就要选择耐热的椰子油、棕榈油、黄油、猪油等。

3.焯煮菜、做汤等。适合这类烹调方法的油有芝麻油、亚麻籽油、核桃油、葡萄籽油、初榨橄榄油等。另外,煮肉骨汤、鸡汤、羊肉汤上面的浮油也可以利用起来焯青菜。

4.凉拌菜。可以用初榨橄榄油,也可以选种子油和坚果油,如紫苏籽油、南瓜籽油、核桃油、杏仁油等。这些油不经过精炼,具有浓郁的香气和原料的营养价值。

用油问题二:你平常有什么饮食习惯?

常吃猪、牛、羊肉的人,膳食中已经包含大量动物脂肪,就尽量别吃动物油了。可以适当吃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如玉米油、大豆油、葵花籽油等。

少吃肉的人,偶尔可以选用动物脂肪烹调,比如把汤表层的浮油放凉后,用来煮青菜等。

素食主义者,膳食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太大,饱和脂肪摄入相对太少,可以选含有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橄榄油、茶籽油等,以及含饱和脂肪酸的米糠油、花生油等。

用油问题三:你的身体状况如何?

很多人炒菜时大量使用玉米油、大豆油和葵花籽油,这类油亚油酸的含量比较高。研究证明,膳食中摄入过多亚油酸,可能会诱发炎症反应,还可能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

心脏病患者要优先选用单不饱和脂肪酸和ω-3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油。前者有橄榄油、茶籽油、杏仁油、花生油、芝麻油等。后者主要包括鱼油、火麻油、亚麻籽油、紫苏籽油等。

用油问题四:油脂怎么搭配?

我们经常听说油要换着吃、搭配着吃,这是为什么呢?主要考虑到以下两个方面。

1.耐热性搭配

比如炒菜的时候想用核桃油,但是尤其它不太适合加热,就可以搭配黄油使用。先融化一小块黄油炒香,然后放入蔬菜,同时撒上核桃油,拌匀。这样一来,不适合加热的核桃油就不会被加热过度。

2.脂肪酸平衡

按照天然油脂的结构,可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三大类。

如果脂肪酸的构成差不多,换着吃其实没什么必要。如玉米油、大豆油和葵花籽油类似;花生油和稻米油类似;杏仁油、茶籽油和橄榄油类似等。

而上面提到的搭配中,黄油主要含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核桃油主要含多不饱和脂肪酸,脂肪酸的比例搭配会更合理。


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玉米油、调和油、橄榄油、芝麻油等等的植物油脂,由于脂肪酸的种类不同,所以对健康的影响也不同。

由于油脂中脂肪酸构成的不同,有各具有营养特点。除动物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含量高要少吃,在脂肪酸结构中有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也可分为:n-9、n-6、n-3系脂肪酸,也就是说所有的这些油脂中,它对健康的影响就取决于脂肪酸结构。



各种油脂所含的脂肪酸结构和适应人群

1.花生油

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较高,适合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者、脑力劳动及青少年食用。

2.大豆油

大豆油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富含油酸和亚油酸,特别是油酸含量较高,也含少量的亚麻酸,所以适合一般人群均可。

3.葵花籽油

葵花籽油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富含油酸和亚油酸,特别是亚油酸 n-6系含量非常之高。适合于三高人群和心脑循环疾病者。

4.玉米油

玉米油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富含油酸和亚油酸,含少量的亚麻酸,非常适合大部分老年人。

5.茶籽油

茶籽油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n-9)含量极高(每百克76克),特别适合爱美的女性、老年人,儿童、心脑血管疾病。

6.橄榄油

橄榄油脂肪酸结构和茶籽油相似。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含量高达每百克72克。适合于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者,老年人、怀孕妇女。

7.菜籽油

菜籽油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当。但是菜籽油中芥酸含量较高,对健康不利。当然也有低芥酸的菜籽油,也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和一定量的α-亚麻酸。

8.亚麻籽油

亚麻籽油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α-亚麻酸(n-3)含量高。亚麻酸可以在体内衍生出EPA和DHA,这两种脂肪酸是婴儿视力和大脑发育不可缺少的。同时具有降血脂,改善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凝聚,抑制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作用,所以非常适合孕妇、婴幼儿和老人食用。

9.调和油

调和油是指两种以上的油脂按比例进行精炼的高合油。虽然调和油是以后发展的趋势,但就目前来说,老百姓一般买到的都是经济调和油。所以一定要看清标签再购买。调和油的几种类型:营养调和油、经济调和油、风味调和油、煎炸调和油和高端调和油。

由此看来,单一油种的脂肪酸构成不同,每个营养特点也不同,因此应该经常更换烹调油的种类,食用多种植物油。

另外,n-6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指亚油酸,是分布最广的一种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在葵花籽油、核桃油、小麦胚芽油、大豆油、玉米油和葡萄籽油种,其次是在芝麻油、花生油、松子油、南瓜子油中。但要尽量限制这些油脂的摄入量,因为多数人膳食中n-6系列的摄入量普遍过高。而我们膳食n-3系列远远不够。

我们提倡中国居民油脂脂肪酸摄入比例为:

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分别为:



推荐比例:n-6:n-3=4-6:1而实际的摄入量大约为n-6:n-3=20:1,所以我们推荐增加摄入富含n-3系列的油脂。主要存在于亚麻籽油和深海鱼类食物中。合理的摄入比例有助于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胆固醇水平,促进心脑血管健康,而且还有利于平衡免疫功能。

所以说,不是那种油更利于我们健康,而是平衡摄入比例是我们该选择的,只有合理的摄入比例才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

参考文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花生油、大豆油、葵花籽油、调和油等等都属于油脂类,他们的最主要物质营养成分都是脂肪,为人体供能,但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我们正常成年人每天的量控制在25-30克,那么,要想选对对健康有利的食用油,我们就需要进一步来看其脂肪酸的组成和比例。

营养学建议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及多不饱和脂肪酸(SFA:MUFA:PUFA)的比例对于不同人群而言,通常为1:1:1/3:4:3/1:4:1或者1:6:1,而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值是1:1:1 。

实验研究发现:

菜籽油的这一比值通常在1:10:3 ,说明菜子油中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很高,但这其中中芥酸的质量分数大多在20%以上,如没有精制处理的甚至更高,有研究表明,长期摄食芥酸不利于人体健康。

调和油比之一般在1:4:4范围内,结合日常的生活中通过食肉食动物已经摄入大量的饱和脂肪酸,1:4:4的配比可以帮助人体达到营养学专家推荐的1:1:1比例。

橄榄油平均比例通常在1:5:0.6,其中油酸占了绝大部分,质量分数达到70%以上。

芝麻油、玉米油和葵花油,分别是1:2.9:3.3/1:2.1:4.8、1:2:3.2 说明这三种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占了大多数,营养价值高,其中亚油酸的含量,质量分数大多在50%以上。

大豆油和花生油分别是1:1.4:2.3和1:2.1:1.7 ,说明脂肪酸的组成比例较均衡。

猪、牛、羊等动物性油脂基本在1:0.5:0.1,饱和脂肪酸占了大部分,在60%以上,但研究还发现猪牛羊中有奇数碳原子饱和脂肪酸,如十三烷酸、十五烷酸和十七烷酸等,是否有生理活性

鸡油是1:1.5:0.5,单不饱和脂肪酸在50%,饱和时33%,多不饱和时17% 动物中鸡油较高营养。

对于多不饱和脂肪酸根据不饱和化学键位置不同,将其分为n-9脂肪酸、n-6系列及n-3脂肪酸。n-9脂肪酸以油酸为代表,其中在橄榄油、茶油、菜籽油中含量丰富,有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好胆固醇)的作用。n-6系列脂肪酸以亚油酸为代表,在玉米油、葵花籽油中含量丰富,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n-3脂肪酸包括α-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其中α-亚麻酸也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在体内也可转化为DHA和EPA,保护视力,促进大脑发育,有降血脂、改善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凝集等,对心血管疾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而紫苏籽油、亚麻籽油、深海鱼油等富含α-亚麻酸。

n-6系列与n-3脂肪酸的比值在4~6:1的比值有益于保障人体健康脂肪酸模硬化,降低血压,活化大脑细胞,防治老年痴呆的发生等,后者相对过多时,汇合成人体的炎症因子,因为多数人膳食中n-6系列的摄入量普遍过高,而我们膳食n-3系列远远不够。必需脂肪酸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者合成的量极少,必须由食物供应,缺乏会影响免疫力、影响伤口愈合、视力、脑功能及心血管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的化学性质的稳定随之下降,但考虑到我们目前食动物性食物较多,因此选油尽量避免饱和脂肪酸。那么,在日常的炒、煎、煮等温度较高的食物烹调中一般选择稳定性较好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如橄榄油、茶油、花生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菜籽油等;在油炸、爆炒时可选择椰子油、棕榈油、猪油等,不宜多用,尽量避免此种做法;凉拌等温和做法可用亚麻籽油、芝麻油、葡萄籽油、核桃油等。

应不时的更换食用油混着吃才有助于均衡且尽可能减少油放置时间,减少氧化时间,以致产生有害物质,不利于人体健康。最后注意食用油量控制好,高血脂、脂肪肝等用油量尽可能控制在25克以下。


在古代,初有文字时,并无「油」字,早时称油为「膏」或「脂」,很形象的把油的功效表达了出来:能帮我们润燥通便,解毒,消化食物。古人发现了油之后,便把它用来烹饪,由此便孕育出了中华美食。

如今油已经成了我们一日三餐不可或缺的东西,每次去超市买油,站在货架前面挑花了眼:橄榄油、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完全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到底哪种油更健康呢?哪种油适合炒菜?哪种油适合凉拌、油炸呢?今天就和大家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帮小伙伴节约时间

1.没有一种油是最健康的,每种油含脂肪酸不同,对身体的功能也不同。

2.不管是多好的油,也不能放开了用,一般人每天烹饪油控制在25~30g,大概就是白瓷勺两勺半的样子。

3.不同的烹饪方法用不同的油:

  • 棕榈油、猪油、牛油适合油炸。

  • 初级冷榨橄榄油、茶籽油只适合凉拌。

  • 精炼的植物油(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等都可),猪油,双低菜籽油,适合炒菜

不是每种油都适合炒菜

我们炒菜的时候,一般会在锅里倒一些油,等油烧热了,冒烟了才开始炒菜。油冒烟的这个温度点,叫做「发烟点」。

每一种油的发烟点都不同,有高有低。但如果炒菜的温度,超过了食用油的「发烟点」,便会开始大量冒烟,并产生一些微微刺鼻的味道。这个时候油的营养实际已经遭到了破坏,并且产生了有害物质。所以我们在炒菜的时候,要选择「发烟点」比较高的食用油,这样才不会破坏油里的营养物质。

根据烹饪方式来分类:

  • 油炸:温度通常会超过200度,推荐使用:棕榈油

  • 大火烹饪:温度通常会达到160~180度,推荐使用:精炼的植物油,猪油,双低菜籽油

  • 小火烹饪:温度通常会达到100度,推荐使用:未经精炼的植物油

  • 凉拌:初级冷榨橄榄油、茶籽油、芝麻油

请大家记住,不论是再贵再好的油,如果炒菜的时候,超过了「发烟点」,它的营养价值还不如一些便宜的油。所以不同的油,有不同的有武之地,大家做饭的时候要注意呀~

猪油才不是那么可怕的油

猪油,是做中餐的时候最常用的一种油。炒素菜的时候,放一点进去,有一种很特别的香味。日本人也很爱吃猪油,拉面汤里要混入猪油才能白白的煮到乳化,特别浓郁。

很多人认为猪油含有很多的胆固醇,经常吃,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但事实上,比起用「发烟点」较低的植物油来炒菜,猪油反倒安全很多。因为猪油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化学结构比较稳定,炒菜的时候产生的有害物质少。

另外在中医看来,猪油是猪的脂肪炼成的,猪的脂肪层,腹腔内的板油和水油,就相当于人体的三焦系统。三焦是人体水液代谢的通道,吃猪油可以加强人体三焦系统的功能,水液疏通加强,人体的废水排除体外,自然肿消了,身体也轻松了,人也就不胖了。

所以像猪油、黄油、鹅肝油这些动物油,因为含有较多的胆固醇,确实应该少吃。但也不要把它们视为一种可怕的油,偶尔吃一些,让身体摄入的脂肪酸均衡,对身体其实也是有好处的。

橄榄油真的有那么好吗?

身边很多朋友,炒菜的时候都把油换成了橄榄油,而且还必须是特级初榨橄榄油,认为橄榄油更健康。

事实上,橄榄油确实可以算是一种比较健康的油。因为橄榄油里面含有比较高的单不饱和酸,目前公认,单不饱和脂肪越高的油,越健康。这种油除了橄榄油之外,还有牛油果油、某些坚果(如夏威夷果)。

但这种油也有一个问题,就是相对比较不稳定,高温煎炸下易氧化,产生有害物质,也就是我上面说的「发烟点」比较低,所以最好是用来凉拌、或出锅淋油用,尽量不要用于炒菜。

多不饱和酸的油,要少吃

英国BBC公司出品的《相信我,我是医生》这个栏目,有一集专门做了实验,把动物油和各类植物油放在一起加热,送到实验室来分析哪种油是健康的,哪种油是有害的。

最后实验的结果是,多不饱和酸较高的食用油,在加热过程中,会产生与心脏病和癌症相关的物质:醛。这样的油,可以用于凉拌,但尽量不要用来加热炒菜。

哪些是多不饱和脂肪高的油呢?比如葵花籽油,红花油,玉米油,大豆油等等。下面这张图,大家可以对照着看看,进行选购。

冷榨、初榨、压榨……应该怎么选?

主要是制作工艺不同,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还有价格需求来进行挑选。植物油从制作工艺上来看,分为两种:一种是「压榨油」,一种是「浸出油」。

超市里很多油,都会在包装上表明自己是「物理压榨」。这种油没有化学添加,不减少食用油里的各种天然营养物质。不过这种方式残油率高,价格会高一些。

除了「物理压榨」,还分「冷榨」和「初榨」两种。冷榨的油营养成分保留最为完整的。在这个过程中能大大降低油的氧化变质,能长时间的保存,价格比较高。

绝大部分初榨油同时也是冷榨油,初榨油会保留植物原有的风味、颜色和营养价值,不会添加任何添加剂。

另外一种是「浸出油」,如果没有特殊表明自己是「压榨」的食用油,就是浸出油。浸出法用化学方式,通过溶剂浸泡油籽,将油籽中的油成分溶解出来,有一定化学残留隐患,出油率高,因而价格也比较便宜。

不过大家对于「浸出油」也不用太担心,只要是符合国家质量和卫生标准的食用油,一般都是安全的。但是一定要认准大品牌,不要去购买小作坊里面的食用油哦~

少吃油,比什么都好

如果想保持健康,无论厨房里放着多么好的油,最好都做到少吃,按照中华营养学会的建议每天吃油,最好少于30g。

30g是什么概念呢,就是白瓷勺两勺半的样子。

但如果你今天已经吃了一些油炸的食物了,比如薯条,油条,肯德基之类的,那当天还要少吃一些食用油。或者吃完饭去楼下锻炼一个小时,让身体加速新陈代谢,不要把油腻的食物淤积在身体里。


购买食用油不要光看牌子,要看实用价值。豆油、菜油、生油、麻油、玉米油、橄榄油、调和油,超市里五花八门的食用油常让我们挑花了眼,都夸自家的品牌油保健且富含营养,那究竟该买什么油? 如何选购营养健康的食用油?

有促销广告推崇1:1:1的调和油,即食油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应各占33%。但国际营养专家们认为理想的比例是1:6:1,因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坏胆固醇LDL的数量和氧化可能平稳血压和增加好胆固醇HDL的数量,阻止血块凝结和血栓形成,而饱和脂肪酸则反之,有可能增加血压升高和血块形成的积率。肥肉、奶油、棕榈油、椰子油等富含饱和脂肪酸,橄榄油和加拿大菜籽油等则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而多不饱和脂肪酸虽是必须脂肪酸(主要分ω6脂肪酸和ω3脂肪酸两种),但ω6和ω3脂肪酸的比例也应调整适当,理想值应小于4:1,而大多数中国人的烹调油以富含ω6脂肪酸的豆油、生油、玉米油为主,很少吃富含ω3脂肪酸的深海鱼油、亚麻籽油和菜籽油,无疑不利健康。

食用油对人体是否会带来负面影响,往往还与烹饪习惯有关,油脂若经长时间高温煎炸等深度氧化后会分解出100余种挥发物质,部分有毒性甚至易致癌变,故应选购发烟温度较高的精炼植物油(230℃),如玉米胚芽油、豆油、棉籽油、花生油、棕榈油等作煎炸油。目前选用具有高抗氧化能力的玉米胚芽油为原料而精炼加工成的首批高烟点(240℃)家庭专用融氏煎炸油已投产应市。 理想比例的出台,无疑为新一代科学调和油的研制投产指明了方向,橄榄油虽属较为理想的烹饪油,但价格校昂贵,难以普及推广,除了脂肪酸含量外,豆油钙质高,菜油含铁量多,玉米油和花生油则维生素E含量丰富,专家还建议,除了培养少食煎炸起酥食品和快餐油炸食品的饮食好习惯外,交替使用这些营养价值各有特点的食用油,也是一种好办法

如何选用食用油,如何鉴别食用油的质量,如何识别食用油的真伪呢?

从维护人体健康出发,选择食用油,可少吃动物油,提倡吃植物油,尤其多吃茶油、橄榄油、菜籽油。吃油的量一般提倡每人每天不要超过25克(半两),每月每人不要超过750克为宜。在伪劣品鉴别方面,老百姓要留心:一些地区的植物油市场上,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情况较为严重,如将毛油当一级或二级油进行销售,将低价位的植物油掺入高价位植物油中进行销售,如在香油中掺入低价油进行销售,以牟取暴利。

消费者在购买食用植物油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鉴别:

一看色泽:一般高品位油色浅,低品位油色深(香油除外),油的色泽深浅也因其品种不同而使同品位油色略有差异。

二看透明度:一般高品位油透明度好,无浑浊。

三看有无沉淀物:高品位油无沉淀和悬浮物,黏度小。

四看有无分层现象:若有分层则很可能是掺假的混杂油(芝麻油掺假较多)。

五闻:各品种油有其正常的独特气味,而无酸臭异味。

六查:对小包装油要认真查看其商标,特别要注意保质期和出厂期,无厂名、无厂址、无质量标准代号的,千万要特别注意,不要上当。

炒什么菜,用什么油?如何挑选?

花生油:挑选品牌

高级花生油是较高档的烹调油,含有独特的花生气味和风味。花生油的脂肪酸组成比较独特,所以在冬季或冰箱中一般呈半固体混浊状态。它的浑浊点为5℃,比一般的植物油要高。花生容易污染黄曲霉,黄曲霉所产生的毒素具有强烈的致癌性,因此粗榨花生油很不安全。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到正规商店或超市,挑选有品牌保证的高级花生油。花生油富含单不饱和酸和维生素E,热稳定性比色拉油还要好,因此是品质优良的高温烹调油。

茶油:预防心血管疾病

我国有些地区盛产茶油。茶油的脂肪酸构成与橄榄油有类似之处,其中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0%以上,主要都是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占73%之多。亚油酸含量仅为16%。由于茶油的脂肪酸比例合理,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益,因而为营养学界所重视。 未精炼的茶油有令人不舒服的气味,必须精炼之后才能食用。精炼茶油的风味良好,耐储存,耐高温,适合作为炒菜油和煎炸油使用。喜欢使用橄榄油的家庭可以用茶油作为替换品。

玉米油:降低胆固醇

玉米油也称为粟米油、玉米胚芽油。它是从玉米种子的胚中提取的油脂。其脂肪酸组成与葵花籽油十分类似,不饱和酸占85%,主要是油酸及亚油酸,其比例约为1∶2.5。因其降低胆固醇的功效优于大豆油、葵花油等高亚油酸的油脂,所以玉米油被认为是高营养价值的油脂。玉米油澄清透明,可以作为色拉油使用,用于制作凉拌菜和色拉等食品。同时,玉米油的热稳定性很强,可以用于炒菜和煎炸。

调和油:最适合日常炒菜

调和油也是一类油脂的总称,它们是用几种高级烹调油经过搭配调合而成的,其中以大豆油和菜籽油为主,加入少量花生油以增加香气的调和油比较常见;也有以葵花油和棉籽油为主的调和油。调和油的营养价值依原料不同而有所差别,但都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调和油具有良好的风味和稳定性,价格合理,最适合日常炒菜使用。

葵花籽油:不宜用于煎炸

葵花籽油也叫向日葵油,它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5%,不饱和脂肪酸中油酸和亚油酸的比例约为1∶3.5,是高亚油酸的油脂,与玉米油的成分比较相似。葵花籽油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和抗氧化的绿原酸等成分,营养价值较高。葵花籽油呈淡琥珀色,精炼后呈淡黄色,有独特的香气。精炼向日葵油适合温度不太高的炖炒,不宜用于煎炸食品。

橄榄油:凉拌增加独特风味

橄榄油在各种烹调油中价格最为高昂,因为我国所销售的橄榄油主要靠进口供应。橄榄油的优势在于,其中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据研究证实,亚酸、亚麻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容易在体内引起氧化损伤,过多食用同样不利于身体健康;饱和脂肪酸容易引起血脂的上升。作为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油酸则避免了两方面的不良后果,而且具有良好的耐热性。橄榄油具有独特的清香,可用来炒菜,但用于凉拌会食物增加特殊的风味。



先简要回答问题:无论高价位的橄榄油、茶油、胡麻油,还是低价位的花生油、豆油、双低菜籽油,都是很好的家庭用油。从安全和营养结构均衡的角度讲,在正规渠道买行业大品牌,混搭着吃就可以了,没必要过分纠结。但各种油均有其适合的烹饪方式,比如说花生油、茶油较能承受高温煎炸,而橄榄油、胡麻油更适宜凉拌。

各种油烧到冒烟均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以及过量摄入油脂,这两点远比油本身可能存在质量问题的健康危害要大得多。另外,目前国内橄榄油和茶油掺假(低价位的色拉油)或以次充好的问题比较大,但在食品安全角度上均无需过度忧虑。

至于为什么说高票答案太不靠谱:(我不是做油的,文科生从事金融业,半年前粗略调研过国内外油脂行业。以下问题都可以简单地百度到有科学含量和水准答案,有兴趣的朋友可依据关键词自行检索,不一一赘述了。)

1、讲豆油,请问什么叫“重口味”?能否给个有技术含量的定义,比如说大豆油颜色重是什么原因?颜色轻重与油料作物本身特性、制作工艺间是什么关系?说颜色或口味,不讲冷榨、热榨、浸出榨各自的工艺优势和缺陷可以么?不讲从三级精炼到一级精炼对营养成分的负面影响也可以么?

2、讲大豆油含“胆固醇量高”,却不知道胆固醇是动物的代谢产物,植物油中不含胆固醇这样可以么?不讲胆固醇是人体必需的重要物质、且有高密度和低密度(坏胆固醇)的区别也可以么?也不讲大豆油60%左右的成分为可以降低低密度胆固醇的亚油酸、亚麻酸也可以么?

3、讲转基因,不讲基因存在大豆的哪些成分中,经过最初的水洗工序后的豆油里已经不含基因成分残留也可以么?

4、“葵花籽油、棉籽油、茶油等”和大豆油在成分构成、加工环节管控要点等方面差异巨大的油品,可以一概“同上”么?

5、讲别的油就是一堆缺点,捧花生油却不谈普遍的土法热榨、黄曲霉素及其特殊标准的问题,这样也可以么?花生油和大豆油价格差多少,怎么就贵到老百姓吃不起了?

除了调和油部分差略能看(您并不知道什么是色拉油;说“调和油是忽悠产物”,却又说“不常做饭的白领就买调和油吧”,这是什么逻辑?),通篇都是误导,满嘴跑火车。从头到尾都没有提到对植物油的核心关注: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构成比例及功效、烟点和适合的烹饪方式等。


以上的几种食用油都有利于人体健康!只要你看清配料,别给忽悠了。油是经过高温压榨而成,过滤后清沏透明无杂质,就是好油。特别是花生油到冬天疑成团是纯花生油无添加物;调和油尽量少吃它的成份渗杂。吃完一种油后,调用其它品种油。一年中经常换着油品种来炒菜,吸收各种成份营养,不能死订一种油。为了家人健康选好油,有好油好食材天天快乐全家安康!


这么专业的问题,我这粗人没那么多的文化,说不出多少弯弯道道,又是医学又是营养学等,我就硬柴两劈,油分冷轧和热轧。何为冷轧,用化学品浸泡的浸出为冷轧,优点产量高出油率大,原料中营养物质损伤小,油无泡沫,无沉绽,无色无气味,缺点原料中好的保存下来,坏的也一并保存,热轧,炒籽后破碎挤压自然出油,产量低,出油量低,不适应大机器化生产,有尘脚有泡沫有香味,但口味甘厚,香味浓,口感好,家庭首选。上面花生油黄曲霉素时不时超标,生产厂家黑心,不选,大豆油99℅为转基因大豆炼油,淡,有豆腥气且很重,不选,葵花籽油与花生油同,黄曲霉素含量微小,可选,但贵,调和油,各种高等油几克重再加入99℅的豆油,最见鬼,还卖得贵,只要不立马死人,肚痛拉稀,无人管。还是我们这双低菜籽油好,气味芳香,口感佳,色泽金黄,金黑两种,有橄榄油品质,亲民价格,关健点非转墓因。浅见,不喜勿喷。谢邀!


谢邀!貌似这种问题是牵涉到科学问题,但个人认为这些有关健康的事多数是伪命题。从人类本身来讲,进化过程以百万年计,植物油类进入人类餐桌才多少年?人类以百万年计的狩猎与采集生活,不是以摄取动物脂肪作为能量来源?所以我认为除人工氢化加工的反式脂肪酸外,其它植物油差异不大。只是在耐高温方面有此差别。至于对人体的影响如何恐怕要等基因分子学来实证了。


谢邀,今天的食用油五花八门,能榨:油的豆类,果类,树皮类,都压榨成品油,贵的油比较纯正,便宜的杂质多,哪种更利人体健康,猪油,现代人说脂肪多,黄豆油人们说转基因,调和油主妇们说有味道,超市油类众多,真的不好选择,自已买豆类压榨又说杂质多,不干静,真的,我也搞不懂什么油好什么油坏,山茶油人们都说好,可惜贵得离谱,棕榈油便宜又说不好吃,那幺罗卜白菜各有所爱,油你想吃什么油就买什么油,只要科学用油,懂得怎么用,才是最有利健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食用植物油,您选对了吗?
葵花籽油、花生油、玉米油、大豆油等11种最全食物油,哪种更好?
视频 挑选烹调食用油的小窍门
食用油如何吃更健康,选对油是关键,看这一篇就知道了!
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我们该如何选择?
吃油要讲究 健康莫将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