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龙头井的传说

什刹海有条以井命名的地名——龙头井街。说街又不是广义上统称的街,它不通公共汽车,又仅仅比胡同略宽。

它是柳荫街通向地安门西大街的通道之一。又与三座桥胡同、南钱串胡同、兴华胡同相连。最令人不解的是原本是条东西走向的斜街,却不以斜街入名,堂堂正正冠之以龙头井街。

住在这里的百姓把这条街俗称“龙头井“,据说这里面还有一个传说。

在龙头井街确实有眼水井,位置现在街的北口。可是早年并不叫“龙头井”,而是叫“人头井”。

为什么叫人头井呢?

据这里老人们听前辈讲:“人头井”并不是说水井的形状像个人头摸样。假设是这样,这大半夜的还不把人吓着。

这“人头”指的是胡同的北口有块三角形的空地。三角地为龙头井、定阜街、恭王府后身、月牙河交汇处。因三角地外形粗粗地看上一眼,就像一个人头模样。胡同口正好有眼水井,于是就成了人头井啦。

传说龙头井连着什刹海的水脉,附近的井水苦涩不堪,难以入口,而人头井里的水清爽甘冽,还带着一丝淡淡的香味。附近的百姓多喜欢到井里打水。

北京人把水井叫做“井窝子”,人头井却不一般。三角形空地上修理得平平整整,井台四周植有两棵柳树。井台砌得挺高,井口由北京房山出的青石雕刻而成。井台旁还有几个用木棍搭成的座椅。每到夏季,打水的、洗衣的、乘凉的、闲聊的大有人在。这井窝子又是时事新闻的传播之地,老百姓从这里听到了许多天下大事。年轻一点的则从这里受到启发,走出家门去闯荡天下。

据说到了明万历年间,天遇大旱。这大热天的,没有一丝雨。京城外的庄稼地枯黄得一片又一片。京城里的百姓因为中暑死了一批又一批。原来管下雨的老龙王在王母娘娘举办的蟠桃盛宴上喝多了。回到龙宫中一下子睡着啦。

你想想,天上一日,还比是地下一年。老龙王睡的美滋滋的,地上的老百姓可遭了秧。

由于长时间无雨,河水开始断流。连什刹海的水也在太阳暴晒下见了河底。一股股腥臭味在热浪的吹动下飘向四方。唯有人头井里的水还是满满的。

皇宫里的皇帝坐不住了。他不顾天热,亲自带领一班人马,到天坛祭天。还有的人跑到北皇城根的白马关帝庙,请求关老爷赐福祉于天下百姓,祈求神灵普降甘霖。

没想到老龙王照睡不误。这可急坏了小龙王。

小龙王就住在什刹海西侧的那口井里。天下大旱的事情,小龙王早就听说了。因为每天到井里打水的人,都会埋怨几句老龙王不下雨这件事。还互相传递京城又有多少人因暑热身去世的消息。

他知道老龙王脾气很大,如果违背老龙王的旨意,可引来杀身之祸。所以一直躲在井底下偷偷地想办法。

原来老龙王准备布雨时,手里拿了面令旗发号施令。等到公务缠身时,就让小龙王过去拿令旗,替代他行使布雨的权利。不过老龙王是很心细的,交代布雨时都把地点、时辰、交回令旗时间限制的死死的。

小龙王生活在百姓身边,同情百姓们遭的难。小龙王想用自己的生命去挽救地上的生灵。

他偷偷地把令旗拿到手,招呼雷公、云母、风婆、雨神齐上阵。不一会儿就电闪雷鸣,大风夹着雨点子冲向大地。

整整下了三天三夜,好一场透雨呀。百姓在雨里唱呀、跳呀,那喜悦的劲儿别提多美啦。

老龙王在轰轰的雷鸣声中惊醒。翻身下床发现令旗不见啦。这还了得。一时间怒发冲冠。

他命令手下查询到底是怎么回事,并要求厉惩嫌犯。

小龙王被五花大绑地押上天庭,被处以极刑。在临刑前他要求老龙王一件事,死后要埋在他生活在的地方。

以后小龙王的尸骨变成了胡同。龙头就在三角地,龙的眼睛真好是那口水井。至于那些龙爪、龙须则变成了曲里拐弯的胡同。

百姓们为了纪念小龙王,那口“人头井”改叫成了“龙头井”。胡同也叫做了龙头井街。人们还把街南原来香火不盛的古庙,改祀小龙王,一下子香火大盛起来。

后来 “龙头井”和月牙河一样,在解放初期被深埋地下。但住在这里的百姓还深深地记住了有救命之恩的小龙王。

现在龙头井街很静,走在这里的人们都怕自己的脚步声惊醒长眠于此的小龙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细说京城那些跟井有关的胡同
北京瞬间(1856):龙头井胡同侯宝林故居
北京系列胡同故事(189):龙头井街 △龙头井街位于西城区
恭俭胡同历史探秘(之一)
龙头井儿 这里有侯宝林大师童年的记忆
亦难免掉进山涧之意——北京东城山涧口街手机速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