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祛风除湿止痛和血舒筋利尿话秦艽

泸州市天泰中医药研究所

 
 

【药材来源】

秦艽,又名麻花艽、小秦艽、大艽、西大艽、左扭、左拧、西秦艽、左秦艽、萝卜艽、辫子艽等。为龙胆科植物麻花秦艽粗茎秦艽小秦艽的干燥。前三种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秦艽”和“麻花艽”,后一种习称“小秦艽”。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秦艽及麻花艽晒软,堆置“发汗”至表面呈红黄色或灰黄色时,摊开晒干,或不经“发汗”直接晒干;小秦艽趁鲜时搓去黑皮,晒干。

秦艽质松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显油性,外层黄白色或棕黄色,中心木质部黄色。气特殊,味苦而涩。以粗大、肉厚、色棕黄者为佳。主产四川、云南、西藏。

【加工炮制】秦艽净制、切制:拣去杂质,除去芦头,稍浸,润透切片,晒干。

秦艽生品味极苦,性平偏寒,偏重于祛风湿,清湿热,退虚热,用于风湿痹痛,周身关节拘挛,手足不遂,或关节红肿热痛,阴虚骨蒸潮热,湿热黄疸等证。

炒秦艽:取净秦艽片,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黄色,略见焦斑时,取出,放凉。筛去碎屑。

炒制后苦味减弱,便于服用,功同生品,且无致呕的副作用。

酒秦艽:取净秦艽片,加入定量黄酒拌匀,待黄酒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黄色,略见焦斑时,取出,晾凉。筛去碎屑。秦艽片每100kg用黄酒20kg。

酒制后,性平,苦味和寒性减弱,增强了祛风湿、舒筋络作用,用于风湿痹痛不问新久,或偏寒偏热,均可配伍应用。

【性味归经】味辛、苦,性平、微寒。归胃、肝、胆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和血舒筋,清热利尿。治风湿痹痛,筋骨拘挛,黄疸,便血,骨蒸潮热,小儿疳热,小便不利。秦艽药性润而不燥,无论寒湿、湿热、痹证新久,皆可应用。

【传统应用论述】1、明朝著名药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秦艽,手足不遂,黄疸,烦渴之病须之,取其去阳明之湿热也。阳明有湿,则身体酸疼烦热,有热则日哺潮热骨蒸。"

2、明朝著名医家、中药学家缪希雍所著《神农本草经疏》:"秦艽,苦能泄,辛能散,微温能通利,故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节痛,下水,利小便"

3、李中梓所著《医宗必读》《本草征要》:"秦艽,长于养血,故能退热舒筋。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故疗风无问新久。入胃祛湿热,故小便利而黄疸愈也。"

4、清初著名医家张璐本经逢原》:"秦艽,入手足阳明,以其去湿也;兼入肝胆,以其治风也。故手足不遂,黄瘅酒毒,及妇人带疾须之。……凡痛有寒热,或浮肿者,多挟客邪,用此以祛风利湿,方为合剂。"

5、清末民医家张山雷所著《本草正义》:"秦艽既能外行于关节,亦能内达于下焦,故宣通诸府,引导湿热,直走二阴而出,昔人每谓秦艽为风家润药,其意指此。约而言之,外通经隧,内导二便,是其真宰,而通络之功,又在理湿之上。要之皆是从湿阻热结一面着想,而气虚血弱之症,皆非其治,仍与防风、羌、独等味异曲同工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秦艽
一味和血舒筋的妙药
治急慢性腰腿痛的经验方
一种消肿化瘀的外用药散.pdf
秦艽的功效作用
麻花艽,见过吗?可用于肩周炎、关节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