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籍定级标准 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古籍基本术语和定义,以及古籍的级别和等次.
   本标准的适用范围:全国各级各类型图书馆,博物馆等单位的古籍保护,整理和利用工作,同时供出版,教学,科研及国内外相关业务单位使用.
   2术语和定义
   2.1古籍
   中国古代书籍的简称,主要指书写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
   2.2版本
   一书经过抄写或印刷而形成的传本.指书籍具有的特征,如书写或印刷的各种形式,内容的增删修改,一书在流传过程中卷帙的存佚,以及书中所形成的记录,如印记,批校,题识等.

   2.2.1写本
   缮写而成的书本.习惯上对宋及宋以前缮写,宋代以后著名学者及名家缮写,历代缮写的佛道经卷等均称写本;历代中央政府组织编纂缮写的巨帙原本,如明辑《永乐大典》,清修《四库全书》等,亦称写本.

   2.2.2稿本
   指作者亲笔书写的自己著作的底本.分手稿本,清稿本和修改稿本.
   2.2.3抄本
   以某一传本为底本,抄写而成的书本.习惯上对元及元以后抄写的书本称为抄本.
   2.2.4影抄本
   也称影写本.以某一传本为底本,按照底本文字的行款格式,版框大小,文字内容,——摹抄,其版面形象与底本惟妙惟肖,故名.
   2.2.5彩绘本
   用多种颜色绘制而成的书本.
   2.2.6刻本
   雕版印本的简称.指雕刻木板,制成阳文反字印版,而后敷墨覆纸刷印而成的书本.
   2.2.6.1初刻本
   第一次刻版印制的书本.
   2.2.6.2重刻本
   依据某一底本而重新刻版印制的书本.
   2.2.6.3翻刻本
   也称覆刻本.按照某一底本翻雕印制的书本.
   2.2.6.4影刻本
   按照某一底本原样摹刻印制的书本.
   2.2.6.5重修本
   也称修补本或修补版.指用修补过的旧版刷印而成的书本.
   2.2.6.6递修本
   用经过两次或两次以上修补过的旧版刷印而成的书本.宋代的雕版,经宋元两代修补后在元代刷印成的书本称宋元递修本,或经元明两代修补在明代刷印成的书本称元明递修本,或经宋元明三代修补在明代刷印成的书本称宋元明递修本,亦称三朝递修本.

   2.2.6.7朱印本
   在版面上敷以朱色,覆纸印成的书本.
   2.2.6.8蓝印本
   在版面上敷以蓝色,覆纸印成的书本.
   2.2.7活字本
   活字印本的简称.选用单体活字,按照书的内容,摆成印版,敷墨覆纸印成的书本.按照活字制作材料的不同,分为泥,木,铜,锡,铅活字等.活字印刷是宋仁宗庆历时(公元1041-1048年)毕升所发明,用胶泥制字,火烧使坚,摆版印刷.这一发明较德国谷登堡使用金属活字排版早四百年.元代又创制木活字.2.2.7.1泥活字印本

制造泥活字摆成印版,敷墨覆纸印成的书本.
   2.2.7.2木活字印本
   制造木活字摆成印版,敷墨覆纸印成的书本.
   2.2.7.3聚珍版印本
   简称聚珍版.指清武英殿用所制木活字摆版印成的丛书本.清乾隆皇帝采纳金简建议,在武英殿制造大小木活字,用以选印收入《四库全书》而又为世所急需的稀见之书.乾隆皇帝以"活字"名称不雅,诏以"聚珍"名之.用此木活字摆印之丛书称为内聚珍;后各省官书局据以翻刻,其所刻印之书称为外聚珍.

   2.2.7.4铜活字印本
   制造铜活字摆成印版,敷墨覆纸印成的书本.
   2.2.8套印本
   套色或套版印成的书本,包括套色印本和套版印本两种.早期为一版分色套印,元代以后发展成两版或多版分色套印.
   2.2.8.1套色印本
   也称敷彩印本.指在一块雕版上,根据不同需要,敷以不同颜色而印成的书本.
   2.2.8.2套版印本
   用两套或多套大小相同的书版,分别敷以不同颜色,依次刷印而成的书本.
   2.2.8.3朱墨套印本
   以朱色和墨色两种颜色套版印成的书本.
   2.2.8.4多色套印本
   用三种以上颜色套版印成的书本,包括三色,四色,五色套印本等.
   2.2.8.5饾版印本
   雕刻多块印版,分别涂以不同颜色,依次刷印而成的书本.为了表现山川云雾,草木虫鱼,花鸟禽兽,建筑陈设等富有立体感,将一叶图文或一个局部,分别刻成多块小木版,而后分层分色套印.因每块雕版小如饾钉,故名.

   2.2.8.6拱花印本
   雕刻多块凹凸印版,根据内容需要,依次嵌合挤压而成拱起于纸面的各种图形的书本.用以凸现山川云雾,草木虫鱼,花鸟禽兽及建筑陈设等造型的立体感.
   2.2.8.7饾版拱花印本
   同时运用饾版,拱花两种技法印制而成的书本.
   2.2.9钤印本
   钤盖图章而成的书本.
   2.2.10磁版印本
   选用特制泥土制成泥版,刻成阳文反字,火烧令坚,敷墨覆纸而印成的书本.
   2.2.11活字泥版印本
   选用阳文反字的木质雕版作为字源,将特制泥条的一端压于木质雕版的一个文字上,制成一个阴文正字的泥质字模,再按照书的内容,选用对应的泥质字模,压于特制的泥版上,制成阳文反字的泥质版,在泥版上敷墨覆纸而印成的书本

   2.2.12铜版印本
   以铜为版,施以腐蚀药剂制成印版,而后敷墨覆纸印成的书本.
   2.2.13影印本
   以某一版本为底本,用照相的方法制成印版,上机印刷而印成的书本.
   2.2.13.1珂罗版印本
   又称玻璃版印本.用照相的方法,把图文晒印在涂有感光胶层的玻璃版上制成印版,上机印刷而印成的书本.
   2.2.14石印本
   利用多孔石质平版,经处理后制成印版,上机印刷而印成的书本.
   2.2.15批校题跋本
   指书中带有批,校,题,跋的书本.对书的内容进行品评而形诸叶面的批语谓之批;依据不同传本和有关资料,与底本文字进行核勘,记载核勘文字谓之校;批,校均具者谓之批校;学者或藏书家对某一传本的内容,版本源流及其价值等所写的评论,鉴赏,考订,记事等,统称题跋,也称题识.

   2.2.16过录本
   将其他传本中所载的他人批校文字照样移录过来的书本.
   2.2.17孤本
   指一书世传只有一部的书本,或指一书的某一版本世传只有一部的书本.国内单传者,称为海内孤本;全世界单传者,称为海内外孤本.
   2.2.18善本
   具有比较重要历史,学术和艺术价值的书本.大致包括写印年代较早的,传世较少的,以及精校,精抄,精刻,精印的书本等.
   2.2.19普本
   普通版本的简称,相对善本而言.指具有一定历史,学术和艺术价值的书本.
   2.3三性原则
    指认定古籍所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价值的准则.制定本标准,遵循三性原则,以古籍所具有的三性价值作为定级依据.历史文物价值侧重以版本产生的时代为衡量尺度,学术价值侧重以古籍反映的内容为衡量尺度,艺术价值侧重以版本具有的特征为衡量尺度.在现存古籍中,凡具备三性价值,或具备其中之一之二者,可据以定级.

   2.4不唯时限原则
   指确定古籍的级别,不把历史文物价值作为唯一依据的准则.凡古籍按历史文物价值(有时限)衡量,应属下一级别;而按学术或艺术价值(不唯时限)衡量可列入上一级别者,即可将其定为上一级别.

   2.5等次上靠原则
   指将古籍等次上靠的准则.根据一书所具有的特殊价值,主要指其在流传过程中所形成的记录诸如题跋,校勘及印记等,宜上靠一个或两个等次.
   2.6等次下调原则
   指将古籍等次下调的准则.侧重考虑一书的书品好坏和完残程度,凡属下乘者,宜下调一个或两个等次.
   3定级标准
   古籍分为善本和普本两部分.将具有珍贵价值的善本划分为一,二,三级;将具有一般价值的普本定为四级.一,二,三级之下划分等次;四级之下,不分等次.具体条款如下:
   3.1一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特别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代表性古籍.
   ——元代及其以前(包括辽,西夏,金,蒙古时期)刻印,抄写的古籍.
   ——明清时期各学科名家名著的代表性稿本.
   ——明清时期著名学者的代表性批校题跋本.
   ——明清时期朝廷组织编篡的代表性巨帙原本.
   ——明代及其以前铜活字印本,木活字印本,套版印本,饾版印本,拱花印本,饾版拱花印本及用特殊技法印制的各种有代表性书本.
   ——明代及其以前用特殊纸张写印,具有特殊装帧形式的代表性书本.
   ——清代磁版印本,活字泥版印本.
   3.1.1一级古籍甲等
   北宋及北宋以前(包括辽,西夏时期)刻印,抄写的古籍.
   3.1.2一级古籍乙等
   元代及其以前(包括南宋,金,蒙古时期)刻印,抄写的古籍.
   3.1.3一级古籍丙等
   ——明清时期各学科名家名著的代表性稿本.
   ——明清时期著名学者的代表性批校题跋本.
   ——明清时期朝廷组织编纂的代表性巨帙原本.
   ——明代及其以前铜活字印本,木活字印本,套版印本,饾版印本,拱花印本,饾版拱花印本及用特殊技法印制的各种有代表性书本.
   ——明代及其以前用特殊纸张写印,具有特殊装帧形式的代表性书本.
   ——清代磁版印本,活字泥版印本.
   3.2二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刻印,抄写的书本.
   ——明清时期各学科名家名著的重要稿本,刻本,抄本.
   ——明清时期著名藏书家的重要批校题跋本.
   ——清乾隆及其以前内府刻印,抄写的书本,禁毁书,四库零帙及四库底本.
   ——明清时期影刻,影写宋元版本,元代及其以前人著作的明清时期初刻本,明清时期写印元代及其以前人著作而成为现存最早的版本.
   ——历代行用较短的年号,如明代的洪熙,泰昌,南明的弘光,隆武,以及清代的祺祥等,或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时期,如大顺,太平天国及其他农民革命政权刻印,抄写的书本.
   ——明末及清乾隆六十年以前的木活字印本,套印本及铜版印本等.
   ——明代朱印本,蓝印本,印谱.
   ——明末清初精刻精印本,或带有精美插图的戏曲,小说等.
   ——清代泥活字印本,铜活字印本.
   3.2.1二级古籍甲等
   明洪武元年(公元l368年)至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刻印,抄写的古籍.
   3.2.2二级古籍乙等
   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至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刻印,抄写的古籍.
   3.2.3二级古籍丙等
   ——明清时期各学科名家名著的重要稿本,刻本,抄本.
   ——明清时期著名藏书家的重要批校题跋本.
   ——清乾隆及其以前内府刻印,抄写的书本,禁毁书,四库零帙及四库底本.
   ——明清时期影刻,影写宋元版本,元代及其以前人著作的明清时期初刻本,明清时期写印元代及其以前人著作而成为现存最早的版本.
   ——历代行用较短的年号,如明代的洪熙,泰昌,南明的弘光,隆武,以及清代的祺祥等,或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时期,如大顺,太平天国及其他农民革命政权刻印,抄写的书本.
   ——明末及清乾隆六十年以前的木活字印本,套印本及铜版印本等.
   ——明代朱印本,蓝印本,印谱.
   ——明末清初精刻精印本,或带有精美插图的戏曲,小说等.
   ——清代泥活字印本,铜活字印本.
   3.3三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比较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至清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刻印,抄写的古籍.
   ——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以后翻刻,传抄宋元版及稀见明清人著作的书本.
   ——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以后过录明清著名学者,藏书家批校题跋的书本.
   ——清代中晚期精刻精印本,仿刻覆刻宋元版本,朱印本,蓝印本.
   ——清代中晚期采用西方凸版,平版等印刷技术印制的铅印本,石印本,影印本的最初版本,一般木活字印本及彩绘本.
   ——清代的集古印谱,名家篆刻印谱的钤印本.
   3.3.1三级古籍甲等
   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至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刻印,抄写的古籍.
   3.3.2三级古籍乙等
   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至清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刻印,抄写的古籍.
   3.3.3三级古籍丙等
   ——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以后翻刻,传抄宋元版及稀见明清人著作的书本.
   ——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以后过录明清著名学者,藏书家批校题跋的书本.
   ——清代中晚期精刻精印本,仿刻覆刻宋元版本,朱印本,蓝印本.
   ——清代中晚期采用西方凸版,平版等印刷技术印制的铅印本,石印本,影印本的最初版本,一般术活字印本及彩绘本.
   ——清代的集古印谱,名家篆刻印谱的钤印本。
   3.4四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一定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至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刻印、抄写的书本。
   ——民国初年著名学者以传统著述方式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而形成的稿本、初刻本。

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标准

                                  WH/T 22—2006

                               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

                  Standard for distinction of disrepair of ancient

                         books and special collection

 2006-08-05发布                                2006-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标准

                                 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

                                    WH/T  22-2006

*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发行

                                      北京市西城区文津街7号

                                         邮政编码:100034

E-mail cbs@nlc.gov.cn(投稿) btsfxb@nlc.gov.cn(邮购)

网址:www.nlcpress.com

电话:010-66139745,66175620,66126153

66174391(传真),66126156(门市部)

北京四季青印刷厂印刷

*

开本 880×1230 1/16 印张 0.625 字数 13千字

2007年1月第1版 2007年1月第1次印刷

*

统一书号:7201.166 定价:10.00元


WH/T 22-2006

                                          目   次

前言 ………………………………………………………………………………………………Ⅱ

引言 ………………………………………………………………………………………………Ⅲ

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 1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献………………………………………………………………………………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一级破损 …………………………………………………………………………………… 1

5 二级破损 ………………………………………………………………………………………2

6 三级破损……………………………………………………………………………………… 2

7 四级破损 …………………………………………………………………………………… 2

8 五级破损……………………………………………………………………………………… 2

参考文献 ………………………………………………………………………………………… 3


WH/T 22-2006

                                          前 言

   本标准的编写格式和方法按《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 1.1-2000)和《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二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GB/T 1.2-2002)中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标准。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提出、批准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家图书馆。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首都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天津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南京图书馆、陕西省图书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平、杜伟生。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王清原、徐忆农、杨晓黎。

WH/T 22-2006

引 言

   为实施“中华古籍特藏保护计划”,文化部委托国家图书馆主持制订相关标准,包括《古籍定级标准》、《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古籍普

查规范》等五项标准。各标准相互关联,为有效实施“中华古籍特藏保护计划”提供了基本保证。

   古籍中存在大量破损现象。对破损古籍进行分类并合理定级,为制定修复保护计划提供准确数据,对科学保护古籍,集中力量抢救、修复濒危古籍具有重要意义。

   本标准规定了划分古籍特藏破损级别的方法。

   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

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古籍特藏各类破损的定级办法。

   本标准适用于有古籍特藏收藏的各类型图书馆。

   2 规范性引用文献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WH/T14-2001 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3.1 酸化acidification

   纸张酸性增强,pH值降低。

   3.2 老化aging

   受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的纸张劣化,如纸张变色、焦脆、掉渣或呈粉状等。

   3.3 霉蚀mildew

   因霉菌分泌物腐蚀作用所导致的纸张纤维素降解,机械强度降低。

   3.4 粘连conglutination

   因受潮、霉蚀等原因造成的书叶粘接。

   3.5 虫蛀moth-eaten

   昆虫蛀食对书叶造成的损坏。

   3.6 鼠啮marred by mice

   鼠类动物啮食对书叶造成的损坏。

   3.7 絮化flocing

   书芯四周因过度磨损或其他原因导致呈棉絮状。

   3.8 撕裂tears

   书叶撕破呈裂损状。

   3.9 缺损deformities

   书叶局部残缺。

   3.10 烬毁ashes

   书籍因火烧导致缺损。

   3.11 线断thread break off

   线装书的装订线损坏。

   4 一级破损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定为一级破损。

   4.1 书叶纸张酸化特别严重,纸张酸碱值(pH)小于4。

   4.2 书叶纸张老化严重,纸张机械强度严重降低,书叶翻动时出现掉渣、裂口、破碎的现象。

   4.3  书叶粘连面积达到40%以上,且粘连书叶达到整册书叶的40%以上。

   4.4  书叶虫蛀面积50%以上,且虫蛀书叶达到整册书叶的80%以上。

   4.5 霉蚀、鼠啮、烬毁达到30%以上,且霉蚀、鼠啮、烬毁书叶逃到整册书叶的60%以上。

   4.6 严重絮化,絮化书叶达到整册书叶的40%以上。

   4.7 叶面、书脊、书口、书脑各部位严重缺损,需整册揭裱修复的。

   5  二级破损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定为二级破损。

   5.1 书叶纸张酸化严重,纸张酸碱值(pH)小于5。

   5.2 书叶纸张老化比较严重,纸张机械强度明显降低,书叶变色严重。

   5.3 书叶粘连面积达到30%以上,且粘连书叶达到整册书叶的30%以上。

   5.4 书叶虫蛀面积30%以上,且虫蛀书叶达到整册书叶的60%以上。

   5.5 霉蚀、鼠啮、烬毁达到20%以上,且霉蚀、鼠啮、烬毁书叶达到整册书叶的40%以上。

   5.6 书叶絮化比较严重,絮化书叶达到整册书叶的30%以上。

   5.7 叶面、书脊、书口、书脑等部位缺损比较严重。

   6 三级破损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定为三级破损。

   6.1 书叶纸张酸化,纸张酸碱值(pH)小于5.5。

   6.2 书叶纸张老化,纸张机械强度降低,书叶四周变色。

   6.3  书叶粘连面积达到20%以上,且粘连书叶达到整册书叶的20%以上。

   6.4  书叶虫蛀面积20%以上,且虫蛀书叶达到整册书叶的30%以上。

   6.5 霉蚀、鼠啮、烬毁达到10%以上,且霉蚀、鼠啮、烬毁书叶达到整册书叶的20%以上。

   6.6 书叶轻微絮化,絮化书叶达到整册书叶的20%以上。

   6.7 叶面、书脊、书口、书脑局部缺损。

   7 四级破损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定为四级破损。

   7.1 书叶纸张轻微老化,有明显黄褐色斑点。

   7.2  书叶有轻度霉蚀、虫蛀、鼠啮、烬毁、絮化、口开现象之一者。

   7.3 由于浆糊失效导致补纸、托纸、镶裱纸与书叶分离。

   8 五级破损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定为五级破损。

   8.1 书衣轻微破损。

   8.2 装订线、纸捻断损。 

参考文献

[1]  肖振棠,丁瑜.中国古籍装订修补技术.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

[2]  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标准WH/T14-2001.北京:文化部

                                                           

                                                             统一书号:7201.166

                                                                 定价:10.00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了解古籍 看这一篇就够了
典籍小常识 | 版本的类型
古籍定級標准
浅析古籍版本(图)
*中国古籍版本的主要类型、名称的入门知识
图书的变迁(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