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欧阳询虞恭公碑现存宋拓本印本的梳理与故宫陈慵跋本再认识

欧阳询虞恭公碑现存宋拓本印本的梳理与故宫陈慵跋本再认识

所见新中国以来虞恭公碑宋拓印本有五:

- 藏于上海图书馆的清内府本(又称灵岩山馆本),北宋拓,首行“碑”字“田”部可见且上竖明显伸出(最晚为北宋末拓之证),三行“历九官”除“官”字上点外无显损,六行“廊”字完好,九行“李”字中竖泐连左点,十三行“溃”字可辨,三十三行“门”字左上稍损,末行“室”字未损。最佳印本为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所印原色蝴蝶装册页本,其次为上海书画出版社“中国碑帖名品”原色印本,余黑白印本众,多翻老照片或珂罗。此本填描相对较少(所填处也是为了字脚,不涉及考据点),剪失亦少,考据可靠,只是湮墨略侵字口,可看做宋中叶拓本的标准件。

 

   


- 藏于国家博物馆的贵池刘氏本(又称苏州刘公鲁本),稍晚宋拓,首行残半,“碑”字无法考,“历九官”除“官”字上点外无显损,“廊”字基本完好,“李”字中竖泐连左点,“溃”字剪失,“门”字(看起来未损)左上明显填描,“室”字未损。最佳印本为日本柳原书店“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法书大观”黑白本;其次为上海书店“历代法书自习范本”黑白本,翻自老珂罗,略放大。

 





- 藏于上海图书馆的四欧堂本(又称松下清斋本),宋末拓,“碑”字“田”部已不见,“历九官”除“官”字上点外无显损,“廊”字基本完好,“李”字中竖泐连左点(略纸损),“溃”字难辨,“门”字左上损,“室”字未损(略纸损)。最佳印本为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特辑《四欧宝笈》所印原色蝴蝶装仿真册页本。此本填描最少,每行拓二十五字,在宋拓本中保存原碑信息最完整,可看做宋末拓本的标准件。

 



- 藏于北京故宫的临川李氏另一本(非“临川十宝”本,此处张彦生记载有误,“临川十宝”本为北宋拓本,不知现存何处),宋末拓,“碑”字“田”部已不见,“历九官”除“官”字上点外无显损,“廊”字基本完好(中有一处疑似涂墨),“李”字(看起来中竖未泐连两点)明显填描,“溃”字剪失,“门”字(看起来未损)左上明显填描,“室”字剪失。较好的印本为香港商务印书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中《名碑十品》原色本。此本剪残字多且错装多,填描也为几本中最重者,一字一剪,疑似下限为明拓或部分以明拓配补。

 



说了四个本子,重头是想谈谈北京故宫藏的陈慵跋本,此本之前被广泛认为是已出版的最早拓本,北宋早期拓。此本只取完整碑字,其它全剪。

因“李”字已剪失,颂其为北宋早拓主要依据是“门”字不损(相较上述其他宋拓“门”字左上损),这个看起来似是有理,“门”字以印本粗看填描的痕迹也不明显,然马脚出在写法上。的确如巴菲特兄所言,欧法“门”字或“门”框左半中有为顿点,亦有为横笔。然观大欧三碑,仅九成宫中有个别例子采横笔(此碑为奉敕书,恭敬的写法恐不如皇甫与虞恭公更能传大欧之本意),其余各碑宋拓三十余处“门”字结构可辨的左半中皆为顿点,同“日”部法。虞恭公其它四处“门”字结构左半均为中顿点,更重要的是上述四件宋拓中,此“门”字不管是否填描,左半中均明确显示为顿点,只有陈慵跋本的左半中是横笔,该独例显然是涂描者主观想象而成。而为什么要描这画蛇添足的一笔呢?显然是为了遮掩“门”字整体填描的事实(如结构内无大损的话,是不可能由点描成横的),只不过手段高超不易察觉罢了,至此案情大白。已知填描之事实,反过来再搜集蛛丝马迹:细查放大电子文件,左半上部墨色不洁,笔锋参差,左侧、上侧、结构内均有明显人为痕迹,甚至右半上部左侧、结构内亦有填描,真是多此一举了。

 


内府本

 


刘氏本

 


四欧堂本

 


临川本

 


陈慵跋本

“门”字不成立,此本北宋早拓的依据也就不复存在,出版的可靠宋本仍以内府本为最。

陈慵跋本较让人挠头,各处填描极夥,也有以碑其他部分字移补的现象(如首开“命”字)。很多剪失的字也许是为了不令更多尴尬出现而故意为之,“碑”、“九官”、“李”、“溃”字已剪,只“廊”、“室”字未损(“廊”字处纸损而非字损)。宋拓还是够格的,但由于以上原因,为深入校研和准确判定造成诸多困难。此本文物出版社“历代碑帖法书选”黑白本印,放大许多。

 

 

临川十宝本新中国后未见出版,其它见载的北宋早拓均近传说,即无详细资料又无印本行世,下落亦不明。只张之万浓墨本传藏于国图,如能精印出版,或有再次颠覆我们认知的价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谈新中国《史晨碑》明拓印本
对《张迁碑》“东里润色本”的浅谈
欧阳询《虞恭公温彦博碑》高清拓本 两种
欧阳询九成宫碑宋拓本印本的梳理(三)大名成氏本之谜
故宫的石鼓馆里除了“石鼓”,还有一块碑,你注意过吗?
一言难尽九成宫—李琪本与三井本考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