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珂罗版本的收藏价值

       珂罗版,也称玻璃版,是另一种自西方传入的现代印刷技术,系德国人海尔拔脱在十九世纪中叶发明。珂罗版印刷的德文原意,就是胶质印刷。这种技术以十毫米厚的玻璃为版基,将表面研磨粗糖,先涂一层硅酸钠,再涂一层重铬酸明胶感光液,然后以照相阴图底片敷在胶膜上感光制版,感光胶膜随曝光强弱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硬化反应;将未感光的重铬酸明胶洗去后,印版感光部分能吸收油墨,空白部分则呈吸水性。 印刷时须先作湿润处理,且使用密度较高的油墨,上一次墨能印刷五到十张书页。珂罗版印刷没有网点,是靠不同硬化程度、不规则皱纹的疏密,表现画面的深浅层次,所以印本墨色富于层次感,而且过渡平缓,能够逼真精致地复制底本面貌,反映其神韵墨趣。其弱点是珂罗版不耐磨,印刷量不高,少则一百次,多则五六百次后就会起毛,制版成本也就大为抬高,故而珂罗版印刷技术应用不广。珂罗版技术自清代末年传入中国内陆,直到民国年间,也只有艺苑真赏社、商务印书馆、有正书局等数家实力雄厚的出版机构,在珂罗版印刷上成绩较好。由于珂罗版印本的特有优势,而且多用以复制古今书画艺术珍品,印数又很低,所以近现代的珂罗版印本,如今很受重视,不少已有“新善本”之誉。


《名人书画》

       商务印书馆自民国六年(一九一七)开始,陆续出版《名人书画》数 十集,每集以珂罗版复制古代名家书画十余幅。此书高三五四毫米,宽二五三毫米,每页图画或一幅或二幅,以铜版纸单面印刷,硬纸作面。此举使大众读者得以接触到许多历来藏之秘室的名家书画,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或许是底本的原因,有些画面印得十分清晰,但有些晚清作品的画面,反显得模糊不清。


《古鉴阁校碑图》

       上海艺苑真赏社的珂罗版印书,则保 持传统的宣纸线装形式。秦文锦在民国四年(一九一五)创立该社,陆续发行多种名家书画碑帖,仅《碑联集拓》就有四十四种,一时蔚为大观。笔者所得民国八年十月初版《西狭颂集联拓本》,版权页上标明“玻璃版宣纸 精印古刻之一”。此书开本阔大,高三三四毫米,宽二二五毫米,制作非常精致。书衣签条下方钤篆书朱文方印“贸易犹存翰墨香、书名页钤篆 书朱文长方印“清秘”、方印“山抹微云学士之孙”,按“山抹微云”是秦观的名句,遂成雅号;卷首又特别在版面上留出空白,钤篆书朱文椭圆印“古鉴阁”及篆书白文大方印“銅孙三十年精力所聚”。书前且插有双折页《古鉴阁校碑图》,高二六六毫米, 宽三四六毫米,系赵叔孺先生所绘。这样大幅的珂罗版印刷品,也是不多见的。


《帆影楼纪事》                《历朝名画第一集》

       《帆影楼纪事》 附《小万柳堂王恽画目》一种,是吴芝瑛 《古鉴阁校碑图》女史以“帆影楼”纸手抄付印,版框高一八八毫米,宽一一三毫米,四周单边,有界行;版心上下细黑口,花鱼尾,鱼尾下刻“帆影楼”三字,另标篇名及页次;半页八行,行十八至二十字不等。书中另插有“淞波帆影”图、吴芝瑛手札及影印相关文件数页。吴芝瑛书法固为一时之秀,但其印此书,并非为了展示书艺,而是同李经迈打笔墨官司。当时众多出版物仅在书前插几页珂罗版画页,正文另作石印或铅印,而此书不惜代价,全本以珂罗版罗印成。《春游社琐谈》中稼庵言其“藏有宣统三年《帆影楼纪事》一册, 系珂罗版印本”,时间有误,因书中多载民国六年(一九一七)十月事,当即在此时稍后印成,出版者应是文明书局。按文明书局是吴芝瑛外子廉泉在光绪二十八年(一九〇二)与友人共同创办,而且是最早应用珂罗版印刷技术的中国出版机构之一。
       笔者所得较少见的一种珂罗版印本,是伪满洲国康德二年〈一九三五)六月至八月奉天云德堂出版《历朝名画》八集八册,由奉天萃斌阁南纸文具店印刷。每集前均有乔赓云先生的题记。在第一集题记中,乔自言“赋性呆滞,顾颇嗜此,检点历年所聚,已数百件,林居多睱,择其尤者,汇印成帙,以公同好”。乔氏追随张作霖十七年,深得其信用;民国初年被北京政府授陆军少将衔。“九一八”事变后,乔氏退休在家,座持民族气节,始终不与日寇合作,至一九三八年去世。这批画集的印书,应是他晚年自娱的产物。画集开本阔大,髙三三七毫米,宽一九二毫米;图画用铜版纸,以珂罗版印刷,质量非凡,细微之处,皆可见精神。书的装帧也十分讲究,每页图画前均蒙以透明纸;前后题记、目录及版权页,则以玉版宣纸排印,故而入手很觉沉重。
       按乔氏最初的出版计划,是打算分为十集,“每集二十件,自清季起,讫汉魏止。由后及前,庶可引人入胜”。但在第八集的题记附言中,乔说明“古画多系絹本,年远色黯,制版每苦模糊,故八集为止”,没有再往下出。乔自己也意识到“鉴别未精,不无赝品羼杂”,笔者不敢言画,但对《唐吴道子朱判》(朱砂绘判官〉、《晋戴顚雪景翎毛花丼》这样的古画,确实难信其为真。


《赵松雪书送秦少章序真迹》

       由于珂罗版印刷的成本高而印量低,在二十世纪中叶一度衰落,国内许多珂罗版印刷厂都被撤销。所以那一阶段的珂罗版印本更为少见。笔者曾得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一九五九年六月出版的《赵松雪书送秦少章序真迹》,印六百五十部,为一时之佳制。此书高二八八毫米,宽二六〇毫米,用玉版宣纸印刷,线装成册。民国初年的法帖,为节约成本,常常是原帖以珂罗版印,后人题跋石印,此书则能将全部题跋也以珂罗版印出。区区十页之书,当时定价一元八角,可谓昂贵。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后的国力增强,珂罗版印刷在中国重新兴起,且从过去的单色印刷,发展到多色套印,印出的书画作品,更达到足以乱真的程度。
       薛冰/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非遗雕版】影宋刻本《世说新语》预售
吴昌硕六十后交友资料汇辑|之二十二:高邕之
古籍版本变形记
巨侃
值得关注的珂罗版印刷品
清同文书局石印《聊斋志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