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朝大书法家王僧虔书法欣赏

     

 

 

 

 

 

 

 

    王僧虔(426~485年),字简穆,祖籍琅琊临沂南北朝时期人,仕宋、齐两朝,书法家,官至尚书令。为王导五世孙,王羲之族孙。曾祖父王洽,东晋吴郡内史,善书。祖父王珣,东晋司徒,善书。父亲王昙首右光禄大夫王僧绰之弟。喜文史,善音律,解星象,工真、行书。书承祖法,丰厚淳朴而有骨力。墨迹有《王琰帖》,著有《论书》、《伎录》等。
       宋孝武帝大明时期,授御史中丞。甲族向来多不居御史之职,王氏子弟居于乌衣巷的仕宦稍差,王僧虔得授此官,说:“此是乌衣诸郎坐处,我亦可试为耳。”
      《南齐书》本传称:“僧虔善隶楷书,宋文帝见其书素扇,叹曰:‘非惟迹逾子敬,方当器雅过之。’”齐高帝萧道成善书,即位后仍笃好不已。曾就书法询问王僧虔:“谁为第一?”僧虔说:“臣书第一,陛下亦第一。”高帝笑道:“卿可谓善自为谋矣。”[1]另有一说,高帝问:“我书何如卿?”僧虔答道:“臣正书第一,草书第二;陛下草书第二,而正书第三。臣无第三,陛下无第一。”高帝大笑说:“卿善为辞;然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唐代张怀瓘《书断》称:“祖述小王,尤尚古直,若溪涧含冰,冈峦被雪,虽极清肃,而寡于风味。”窦臮《述书赋》称其书:“致丰富,得能失刚。鼓怒骏爽,阻负任强。然而神高气全,耿介锋芒。发卷伸纸,满目辉光。”
永明三年(485年),去世,时年六十。追赠司空侍中如故。谥简穆。
       萧齐时期,齐高帝萧道成也是一个喜爱书法的人,字也写得很好。有一次,他和王僧虔比赛书法,问王僧虔谁的字第一。王僧虔说:“臣书第一。”大家见他这样回答,都捏了一把汗,高帝的脸色也不太好看了。王僧虔又徐徐地说: “陛下书也第一。”大家都很奇怪,高帝问他怎么解释。他说:“臣书臣书中第一,陛下书帝书中第一。”高帝大喜。王僧虔算是善于应对,又没有阿谀奉承(见《南齐书·王僧虔传》。《南史·王僧虔传》记略异)。梁武帝《古今书人优劣评》说:“僧虔书如王、谢子弟,纵复不端正,奕奕有一种风流气骨。”这是梁朝袁昂《古今书评》中用来评王羲之书法的话,可见梁武帝对王僧虔书法的推崇。[2]

2艺术特色编辑
     父昙首,伯父弘。宋文帝时,为太子舍人,累迁尚书令,戒盈守满,屈己自容。兄僧绰遇害,或劝之逃,涕泣不可。抚兄子俭逾所生,然训诫有方,俭为朝宰,仍不少假借,齐世祖即位,迁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固辞不受。僧虔好文史,解音律。少时,父昙首兄弟集会,弘子僧达下地作彪子,僧虔累十二博棋,即不坠落,亦不重作,僧作采蜡烛为凤皇,僧达夺取打坏,亦复不惜。王僧虔是南朝齐的著名书法家。他不仅才学极高,而且十分幽默机警,很会处理与君王相伴时的关系,他先后侍奉过三位皇帝,深受他们的赞赏。王僧虔,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王羲之 

  王僧虔


四世族孙,官至侍中。工正、行书,继承祖法,他的书法为当时所推崇,影响及唐宋。宋文帝刘义隆对王僧虔的书法比较欣赏,经常召他写字泼墨。王僧虔则是宠辱不惊,不卑不亢,因而更加受到刘义隆的器重。有一次,王僧虔在白绢扇面上作书,宋文帝看后非常高兴,赞叹说:“你不仅书法直追王献之,就是才气和雅量也比王献之有过之而无不及呀!”王僧虔听后,心中也很高兴,做为一个臣子,能受到皇上这样的赏识也算是莫大的荣耀了。可王僧虔并没飘飘然,他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忙接上说:“皇上圣明,大宋江山固若金汤千秋万代,如果没有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臣纵然有些涂鸦的喜好,怕也是丧于沛乱了。”一席话把刘义隆说得心花怒放,命库吏重重地赏了王僧虔。后来孝武帝刘骏即位,王僧虔一改前辙,很少显露自己的书法才能。原来,这个刘骏不仅在政治上专权,在书法上他也想独占鳌头。他知道王僧虔的书法名气很大,便总想找茬灭一灭王僧虔的威风。这王僧虔决不是看不出眉眼高低的呆子,便夹起“尾巴”做人,不让孝武帝难堪。有一次,孝武帝召集一群儒生雅士,设案挥毫,王僧虔当然也在其中。他故意露出败笔,使自己的书法任人评头论足。到后来,他干脆专门用坏笔写字,结果这一时期他的字既无“二王”之风,又不合章法。这样一来,刘骏的书法真的比他胜上一筹了。孝武帝见王僧虔也不过如此,有他在还能给自己当“衬托”便容纳了他,不再对他冷言冷语的旁敲侧击了。到了齐高帝萧道成的时候,王僧虔可以说是人书俱老,书法更加遒劲古朴。这个萧道成比孝武帝开明得多,也喜爱书法。他经常与王僧虔同案挥毫,一比高低。王僧虔见齐高帝真诚比试书法并无他意,便也放开了手脚。有一次萧道成与王僧虔比试书法,两人各书一幅之后,齐高帝问:“你看咱俩的书法谁可以得第一名?”王僧虔眨眨眼睛,沉吟了一会儿,回答说:“我的书法,在臣子当中要算是最好的,而陛下您的书法,在皇帝中是首屈一指的。”齐高帝听罢哈哈大笑说:“你这个王僧虔呀,真算得上既会奉承别人,又善于标榜自我了! ”

3人物传说编辑
王僧虔雄发刘代
两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中擅长书法的人很多,其中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县)王氏家族,更是家学醇厚,造就出一代又一代书法名家。先是王羲之和他的父子妻媳、叔伯兄弟,以书法艺术在两晋享有盛名,形成了声势浩大的“王家军”,雄视当时的书法圣坛。此后,王氏家族人才辈出,源源不断。如果说,王羲之和王献之两晋时期“王家军”的杰出代表,那么,王僧虔就是南朝“王家军”有代表性的后起之秀。
王僧虔(426—485年)是王羲之的四世族孙。他父亲王县首是刘宋时代著名的书法家。受家学的影响,王僧虔从小就对书法感兴趣,苦学勤练,经年累月。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少年时代的王僧虔就以一手漂亮的隶体字征服了周围的许多人。据说,有一次,宋文帝刘义隆目睹了王僧虔在白扇上题字的情景后,由衷地赞叹说:“王僧虔的字不仅在形象上比王献之的漂亮,在气势、骨力上也要高出一筹。”从此,王僧虔声名大振。青壮年时期的王僧虔,更是名闻退还,深受爱好书法的宋孝武帝刘骏和齐高帝萧道成的赏识、器重。得到皇帝的青睐,固然是件好事,但也有麻烦;稍有不慎,

  王僧虔


就会引祸上身,王僧虔深谙此道,所以平安无事。不过,为这事,他真是煞费苦心。比如:
王僧虔
自以为书法技艺精湛的刘骏图慕虚荣,渴望将“书坛第一”的桂冠戴在自己的头上,王僧虔每次应召同他比字时,就有意留一手,把字写得差一些,以满足这位皇上争强好胜的虚荣心。王僧虔因此越发得到刘骏的宠爱。后来,齐代开国皇帝萧道成慕名召见王僧虔,要同他比试书法,决一高低。待双方都亮出拿手绝活,表演结束后,萧道成故意问道:“谁为第一?”王僧虔不慌不忙地答道:“臣下的书法在群臣中数第一,陛下的书法在皇帝中为第一。”王僧虔机智圆滑的回答令萧道成满心欢喜。王僧虔敢将自己与当朝皇帝相提并论,同时列为“第一”,皇帝不但没有怪罪他,反而引以为荣,沾沾自喜,足以说明他的书法在当时确实很有名望,连皇帝也想“高攀”他呢。由此看来,梁代有人评论历代书法时,说“王僧虔雄发刘代”,绝不是什么溢美之辞,拔高之论,王僧虔当之无愧。他的书法作品有《王琰帖》等传世。
王僧虔不仅工于书法,能写一手好字,在书法理论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从现存他的几篇书法论文《书赋》、《论书》等来看,他在书法理论上的独特建树主要表现在这么两个方面:
首先,他提出书法要创造出完美的艺术形象。在他看来,书法不是下门单纯再现的艺术,它没有具体可见的对象,书法家必须通过感情和想象把不可见的东西化为具体可见的艺术形象。为此,他在创作中,就得一边想着要遵循一定的法则,一边又要想象出可见的书法形象,做到心得手应。使书法形象具有感人的生命力,在美艳之中透出深厚的功力。既要循规蹈矩,又得驰骋想象,这是不是互相矛盾呢?当然不。因为王憎虔这里所说的“想象”,不是不着边际的凭空幻想,而是与现实生活中美的形象相通的一种思维活动,如把握下笔的轻重时,就要分别想象轻而薄的蝉翼和浓而重的云块。因此他反复强调,书法艺术既要遵循一定的规矩法度,又要放开手脚,富于想象,不为规矩法度所束缚,这样才有创造性,才能创造出完美的艺术形象。这一主张,实际上对包括书法在内的一切艺术

  王僧虔


的创作活动,都具有指导意义。
其次,他提出“天然”与“功夫”,“媚”与“力”这些美学范畴。这里的“天然”,是指书法家的天赋条件,在书法方面的天资;“功夫”是指后天用心学习和书法实践的程度。“力”指书法骨力,是先天才能同后天学习相结合的结果;“媚”是美好的意思,指书法艺术的形象美。他认为,对书法艺术来说,这几种因素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只有把这些因素结合起来,才能创造出完美的书法艺术形象。根据这个道理,他对历代书法名家及其作品逐一进行评价,指出他们或天然有余,而功夫不足;或媚气十足,而骨力恨弱。总之,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
别人的字都有欠缺,王僧虔自己的字有没有呢?梁武帝说他的字“奕奕皆有一种风流气骨”。看来,他的字在天然与功夫、媚与力的结合上,确实是体现得比较好的。
4人物故事编辑
王僧虔诫子
知汝恨吾不许汝学,欲自悔厉,或以阖棺自欺,或更择美业,且得有慨,亦慰穷生。但亟闻斯唱,未睹其实。请从先师听言观行,冀此不复虚身。吾未信汝,非徒然也。往年有意于史,取《三国志》聚置床头,百日许,复从业就玄,自当小差于史,犹未近彷佛。曼倩有云:“谈何容易。”见诸玄,志为之逸,肠为之抽,专一书,转诵数十家注,自少至老,手不释卷,尚未敢轻言。汝开《老子》卷头五尺许,未知辅嗣何所道,平叔何所说,马、郑何所异,《指例》何所明,而便盛于麈尾,自呼谈士,此最险事。设令袁令命汝言《易》,谢中书挑汝言《庄》,张吴兴叩汝言《老》,端可复言未尝看邪?谈故如射,前人得破,后人应解,不解即输赌矣。且论注百氏,荆州《八帙》,又《才性四本》、《声无哀乐》,皆言家口实,如客至之有设也。汝皆未经拂耳瞥目,岂有庖厨不脩,而欲延大宾者哉?就如张衡思侔造化,郭象言类悬河,不自劳苦,何由至此?汝曾未窥其题目,未辨其指归——六十四卦,未知何名; 《庄子》众篇,何者内外;《八帙》所载,凡有几家; 《四本》之称,以何为长——而终日欺人,人亦不受汝欺也。由吾不学,无以为训。然重华无严父,放勋无令子,亦各由己耳。汝辈窃议亦当云:“阿越不学,在天地间可嬉戏,何忽自课谪?幸及盛时逐岁暮,何必有所减?”汝见其一耳,不全尔也。设令吾学如马、郑,亦必甚胜;复倍不如今,亦必大减。致之有由,从身上来也。汝今壮年,自勤数倍许胜,劣及吾耳。世中比例举眼是,汝足知此,不复具言。
吾在世,虽乏德素,要复推排人间数十许年,故是一旧物,人或以比数汝等耳。即化之后,若自无调度,谁复知汝事者?舍中亦有少负令誉弱冠越超清级者,于时王家门中,优者则龙凤,劣者犹虎豹,失荫之后,岂龙虎之议?况吾不能为汝荫,政应各自努力耳。或有身经三公,蔑尔无闻;布衣寒素,卿相屈体。或父子贵贱殊,兄弟声名异。何也?体尽读数百卷书耳。吾今悔无所及,欲以前车诫尔后乘也。汝年入立境,方应从官,兼有室累,牵役情性,何处复得下帷如王郎时邪?为可作世中学,取过一生耳。试复三思,勿讳吾言。犹捶挞志辈,冀脱万一,未死之间,望有成就者,不知当有益否?各在尔身己切,岂复关吾邪?鬼唯知爱深松茂柏,宁知子弟毁誉事!因汝有感,故略叙胸怀。
5作品欣赏编辑
《王琰帖》,见于辽宁省博物院藏的《唐摹万岁通天帖》,传为王僧虔书,唐摹本。 王僧虔(426—485) 琅琊临沂人。南朝齐书法家。字简穆,王羲之四世族孙。官至尚书令。喜文史,善音律,工真、行书。书承祖法, 丰厚淳朴而有骨力。《齐书》本传称:“僧虔善隶楷书, 宋文帝见其书素扇,叹曰:‘非惟迹逾子敬,方当器雅过之。’”唐代张怀瓘《书断》称:“祖述小王,尤尚古直,若溪涧含冰, 冈峦被雪, 虽极清肃,而寡于风味。”窦臮《述书赋》称其书:“致丰富,得能失刚。鼓怒骏爽,阻负任强。然而神高气全,耿介锋芒。发卷伸纸,满目辉光。”墨迹有《王琰帖》。著有《论书》、《笔意赞》等。
《论书》一篇
宋文帝书,自云可比王子敬,时议者云“天然胜羊欣,功夫少于欣”。王平南廙,右军叔,过江之前以为最。亡曾祖领军书,右军云“弟书遂不减吾”。变古制,今唯右军、领军;不尔,至今犹法钟、张。亡从祖中书令书,子敬云“弟书如骑骡,骎骎恒欲度骅骝前”。庾征西翼书,少时与右军齐名,右军后进,庾犹不分,在荆州与都下人书云“小儿辈贱家鸡,皆学逸少书,须吾下,当比之”。张翼王右军自书表,晋穆帝令翼写题后答,右军当时不别,久后方悟,云“小人几欲乱真”。张芝索靖韦诞钟会、二卫并得名前代,无以辨其优劣,唯见其笔力惊异耳。张澄当时亦呼有意。郗愔章草亚于右军。郗嘉宾草亚于二王,紧媚过其父。桓玄自谓右军之流,论者以比孔琳之谢安亦入能书录,亦自重,为子敬书嵇康诗。羊欣书见重一时,亲受子敬,行书尤善,正乃不称名。孔琳之书天然放纵,极有笔力,规矩恐在羊欣后。丘道护与羊欣俱面受子敬,故当在欣后。范晔萧思话同师羊欣,后小叛,既失故步,为复小有意耳。萧思话书,羊欣之影,风流趣好,殆当不减,笔力恨弱。谢综书,其舅云紧生起,是得赏也,恨少媚好。谢灵运乃不伦,遇其合时,亦得入流。贺道力书亚丘道护。庾昕学右军,亦欲乱真矣。
6史籍记载编辑
王僧虔,琅邪临沂人也。祖珣,晋司徒。伯父太保弘,宋元嘉世为宰辅。宾客疑所讳,弘曰:“身家讳与苏子高同。”父昙首,右光禄大夫。昙首兄弟集会诸子孙,弘子僧达下地跳戏,僧虔年数岁,独正坐采蜡烛珠为凤凰。弘曰:“此儿终当为长者。”僧虔弱冠,弘厚,善隶书。宋文帝见其书素扇,叹曰:“非唯迹逾子敬,方当器雅过之。”除秘书郎,太子舍人。退默少交接,与袁淑、谢庄善。转义阳王文学,太子洗马,迁司徒左西属。
  兄僧绰,为太初所害,亲宾咸劝僧虔逃。僧虔涕泣曰:“吾兄奉国以忠贞,抚我以慈爱,今日之事,苦不见及耳。若同归九泉,犹羽化也。”孝武初,出为武陵太守。兄子俭于中途得病,僧虔为废寝食。同行客慰喻之。僧虔曰:“昔马援处儿侄之间一情不异,邓攸于弟子更逾所生,吾实怀其心,诚未异古。亡兄之胤,不宜忽诸。若此儿不救,便当回舟谢职,无复游宦之兴矣。”还为中书郎,转黄门郎,太子中庶子。
  孝武欲擅书名,僧虔不敢显迹。大明世,常用拙笔书,以此见容。出为豫章王子尚抚军长史,迁散骑常侍,复为新安王子鸾北中郎长史、南东海太守,行南徐州事,二蕃皆帝爱子也。寻迁豫章内史。入为侍中,迁御史中丞,领骁骑将军。甲族由来多不居宪台,王氏以分枝居乌衣者,位官微减,僧虔为此官,乃曰:“此是乌衣诸郎坐处,我亦可试为耳。”复为侍中,领屯骑校尉。泰始中,出为辅国将军、吴兴太守,秩中二千石。王献之善书,为吴兴郡,及僧虔工书,又为郡,论者称之。
  徙为会稽太守,秩中二千石,将军如故。中书舍人阮佃夫家在会稽,请假东归。客劝僧虔以佃夫要幸,宜加礼接。僧虔曰:“我立身有素,岂能曲意此辈。彼若见恶,当拂衣去耳。”佃夫言于宋明帝,使御史中丞孙夐奏:“僧虔前莅吴兴,多有谬命,检到郡至迁,凡用功曹五官主簿至二礼吏署三传及度与弟子,合四百四十八人。又听民何系先等一百十家为旧门。委州检削。”坐免官。寻以白衣兼侍中,出监吴郡太守,迁使持节、都督湘州诸军事、建武将军、行湘州事,仍转辅国将军,湘州刺史。所在以宽惠著称。巴峡流民多在湘土,僧虔表割益阳、罗、湘西三县缘江民立湘阴县,从之。
  元徽中,迁吏部尚书。高平檀珪罢沅南令,僧虔以为征北板行参军,诉僧虔求禄不得,与僧虔书曰:“五常之始,文武为先,文则经纬天地,武则拨乱定国。仆一门虽谢文通,乃忝武达。群从姑叔,三媾帝室,祖兄二世,糜躯奉国,而致子侄饿死草壤。去冬今春,频荷二敕,既无中人,屡见嗟夺。经涉五朔,逾历四晦,书牍十二,接觐六七,遂不荷润,反更曝鳃。九流绳平,自不宜独苦一物,蝉腹龟肠,为日已久。饥虎能吓,人遽与肉;饿麟不噬,谁为落毛?去冬乞豫章丞,为马超所争;今春蒙敕南昌县,为史偃所夺。二子勋荫人才,有何见胜?若以贫富相夺,则分受不如。身虽孤微,百世国士,姻媾位宦,亦不后物。尚书同堂姊为江夏王妃,檀珪同堂姑为南谯王妃;尚书妇是江夏王女,檀珪祖姑嫔长沙景王;尚书伯为江州,檀珪祖亦为江州;尚书从兄出身为后军参军,檀珪父释褐亦为中军参军。仆于尚书,人地本悬,至于婚宦,不至殊绝。今通塞虽异,犹忝气类,尚书何事乃尔见苦?泰始之初,八表同逆,一门二世,粉骨卫主,殊勋异绩,已不能甄,常阶旧途,复见侵抑。”僧虔报书曰:“征北板比岁处遇小优,殷主簿从此府入崇礼,何仪曹即代殷,亦不见诉为苦。足下积屈,一朝超升,政自小难。泰始初勤苦十年,自未见其赏,而顿就求称,亦何可遂。吾与足下素无怨憾,何以相侵苦,直是意有佐佑耳。”珪又书曰:“昔荀公达汉之功臣,晋武帝方爵其玄孙;夏侯惇魏氏勋佐,金德初融,亦始就甄显,方赏其孙,封树近族。羊叔子以晋泰始中建策伐吴,至咸宁末,方加褒宠,封其兄子;卞望之以咸和初殒身国难,至兴宁末,方崇礼秩,官其子孙;蜀郡主簿田混,黄初末死故君之难,咸康中方擢其子孙。似不以世代远而被弃,年世疏而见遗。檀珪百罹六极,造化罕比,五丧停露,百口转命,存亡披迫,本希小禄,无意阶荣。自古以来有沐食侯,近代有王官。府佐非沐食之职,参军非王官之谓。质非匏瓜,实羞空悬。殷、何二生,或是府主情味,或是朝廷意旨,岂与悠悠之人同口而语!使仆就此职,尚书能以郎见转不?若使日得五升禄,则不耻执鞭。”僧虔乃用为安城郡丞。珪,宋安南将军韶孙也。
  僧虔寻加散骑常侍,转右仆射。升明元年,迁尚书仆射,寻转中书令,左仆射。二年,为尚书令。僧虔好文史,解音律,以朝廷礼乐多违正典,民间竞造新声杂曲,时太祖辅政,僧虔上表曰:“夫悬钟之器,以雅为用;凯容之礼,八佾为仪。今总章羽佾,音服舛异。又歌钟一肆,克谐女乐,以歌为务,非雅器也。大明中,即以宫悬合和《鞞》、《拂》,节数虽会,虑乖《雅》体,将来知音,或讥圣世。若谓钟舞已谐,重违成宪,更立歌钟,不参旧例。四县所奏,谨依《雅》条,即义沿理,如或可附。又今之《清商》,实由铜爵,三祖风流,遗音盈耳,京洛相高,江左弥贵。谅以金石干羽,事绝私室,桑濮郑卫,训隔绅冕,中庸和雅,莫复于斯。而情变听移,稍复销落,十数年间,亡者将半。自顷家竞新哇,人尚谣俗,务在噍杀,不顾音纪,流宕无崖,未知所极,排斥正曲,崇长烦淫。士有等差,无故不可去乐,礼有攸序,长幼不可共闻。故喧丑之制,日盛于廛里;风味之响,独尽于衣冠。宜命有司,务勤功课,缉理遗逸,迭相开晓,所经漏忘,悉加补缀。曲全者禄厚,艺妙者位优。利以动之,则人思刻厉。反本还源,庶可跂踵。”事见纳。
  建元元年,转侍中,抚军将军,丹阳尹。二年,进号左卫将军,固让不拜。改授左光禄大夫,侍中、尹如故。郡县狱相承有上汤杀囚,僧虔上疏言之曰:“汤本以救疾,而实行冤暴,或以肆忿。若罪必入重,自有正刑;若去恶宜疾,则应先启。岂有死生大命,而潜制下邑。愚谓治下囚病,必先刺郡,求职司与医对共诊验;远县,家人省视,然后处理。可使死者不恨,生者无怨。”上纳其言。
  僧虔留意雅乐,升明中所奏,虽微有厘改,尚多遗失。是时上始欲通使,僧虔与兄子俭书曰:“古语云‘中国失礼,问之四夷’。计乐亦如。苻坚败后,东晋始备金石乐,故知不可全诬也。北国或有遗乐,诚未可便以补中夏之阙,且得知其存亡,亦一理也。但《鼓吹》旧有二十一曲,今所能者十一而已,意谓北使会有散役,得今乐署一人粗别同异者,充此使限。虽复延州难追,其得知所知,亦当不同。若谓有此理者,可得申吾意上闻否?试为思之。”事竟不行。
  太祖善书,及即位,笃好不已。与僧虔赌书毕,谓僧虔曰:“谁为第一?”僧虔曰:“臣书第一,陛下亦第一。”上笑曰:“卿可谓善自为谋矣。”示僧虔古迹十一帙,就求能书人名。僧虔得民间所有帙中所无者——吴大皇帝、景帝、归命侯书,桓玄书,及王丞相导、领军洽、中书令珉、张芝、索靖、卫伯儒、张翼十二卷奏之。又上羊欣所撰《能书人名》一卷。
  其年冬,迁持节、都督湘州诸军事、征南将军、湘州刺史,侍中如故。清简无所欲,不营财产,百姓安之。世祖即位,僧虔以风疾欲陈解,会迁侍中、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僧虔少时群从宗族并会,客有相之者云:“僧虔年位最高,仕当至公,余人莫及也。”及授,僧虔谓兄子俭曰:“汝任重于朝,行当有八命之礼,我若复此授,则一门有二台司,实可畏惧。”乃固辞不拜,上优而许之。改授侍中、特进、左光禄大夫。客问僧虔固让之意,僧虔曰:“君子所忧无德,不忧无宠。吾衣食周身,荣位已过,所惭庸薄无以报国,岂容更受高爵,方贻官谤邪!”兄子俭为朝宰,起长梁斋,制度小过,僧虔视之不悦,竟不入户,俭即毁之。
  永明三年,薨。僧虔颇解星文,夜坐见豫章分野当有事故,时僧虔子慈为豫章内史,虑其有公事。少时,僧虔薨,慈弃郡奔赴。僧虔时年六十。追赠司空,侍中如故。谥简穆。
  其论书曰:“宋文帝书,自云可比王子敬,时议者云‘天然胜羊欣,功夫少于欣’。王平南廙,右军叔,过江之前以为最。亡曾祖领军书,右军云‘弟书遂不减吾’。变古制,今唯右军、领军;不尔,至今犹法钟、张。亡从祖中书令书,子敬云‘弟书如骑骡,骎骎恒欲度骅骝前’。庾征西翼书,少时与右军齐名,右军后进,庾犹不分,在荆州与都下人书云‘小儿辈贱家鸡,皆学逸少书,须吾下,当比之’。张翼,王右军自书表,晋穆帝令翼写题后答,右军当时不别,久后方悟,云‘小人几欲乱真’。”又著《书赋》传于世。
  第九子寂,字子玄,性迅动,好文章,读《范滂传》,未常不叹挹。王融败后,宾客多归之。建武初,欲献《中兴颂》,兄志谓之曰:“汝膏梁年少,何患不达?不镇之以静,将恐贻讥。”寂乃止。初为秘书郎,卒,年二十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王僧虔传
王羲之(公元303~361),东晋最杰出的书法家,因官至右军将军,所以人称“王右军”。
北魏《元略墓志》
王暕
全齐文(上册)【清·严可均 辑】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 第三百四十五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