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三彩-唐代社会的百科全书7

7、 唐三彩文武官吏俑

在唐代不同的职务身份,有不同的衣饰区别。但从总体上看,唐三彩墓俑中较少有表现低层社会阶层的俑,多数是姿势统一的文武官吏俑。唐代的服饰制度以颜色来区别身分,不过,从唐朝开国以后,服装的颜色发生数次变化,一直到唐高宗时,才真正制定统一的规定。这些规定为:

皇帝服装为赭色。

而各级官吏的朝色则按品级高低分别穿著不同的颜色:

三品以上官员的服装为紫色;

四品官员的服装为深绯色;

五品官员的服装为浅绯色;

六品官员的服装为深绿色;

七品官员的服装为浅绿色;

八品官员的服装为深青色;

九品官员的服装为浅青色。

三品以上官员在服装上可以佩玉,五品以上则佩金,七品以上则佩银,九品以上就只能带上黄铜了。一般的平民老百姓则只能以黄、绿、黑为服装的颜色,也只能以铜、铁为饰物了。上述的制度虽有明文规定,但在当时并未严格遵守,除上朝的时候官员们遵守服色规定外,在平时的穿著都比较随便,在出土的唐三彩俑上,我们可以看到各种红绿黄紫诸色等不符合规定的衣服,但是,从一些文官和武将的服饰上还是可以看出这些规定的痕迹。

下面的一些文武官吏俑生动地反映了唐代官吏制度的状况。

 

唐文官立俑

 

上图的文官立俑,是唐代文官的标准形象。这件文官立俑,手捧朝板,头戴漆纱笼冠,身穿敞领宽袖大袍,下着垂足围裳,腰束大带,带尾于腰后折垂至足,腰间前束一镶边长方形"蔽膝",脚上穿着一双上翘分梢方头的"赤舄"。这种穿大袖礼服的文吏为唐代官员参加重大礼仪活动时的朝服形象,从他的这身打扮来看,这应该是一位三品以上的官员。他那恭谨肃穆的形象和面含微笑的神态,艺术地再现了唐代社会官吏的真实面貌。

四品文官立俑

唐朝的四品官员,其服色为深绯色,收藏在河南博物馆的一件唐三彩立俑,就惟妙惟肖地把他们生前的形象真实地再现在我们面前。从上图可以看到他头戴远游冠,身穿绯色对襟绱领宽袖大袍,双手恭在袖中,似肃立上朝时的神态。下图是这件俑上部放大的镜头,读者可以清淅地看到冠和服饰的颜色和式样。

图2-31唐三彩文官立俑上部

唐代的官帽

唐代的官帽,可以用来表示官职、身份和使用的场合,一般分为冠冕、巾帻、幞头、帽、盔,笠等,下面的三图是三个不同官帽的唐俑,这些官帽的名称分别是平巾帻、武士冠和武弁。

所谓巾帻,就是当时一种包头用的巾帛。东汉时就开始流行,到魏晋时巾就普及成为男子的主要首服。图2-30就是唐代巾帻的式样。

而武士冠则是在帻上戴一种类似雄鸡冠的装饰,而武弁也是从巾帻演变而成,或以厚绵制作,或以皮革制作,出土的三彩俑经常会发现戴武弁的文官俑。

读者从上面的第三图的唐三彩文官俑上可以作出自己的判断,这种官帽无疑也应该是巾绩的一种,戴在这位官吏的头上,使他显得十分的壮重和严肃。

在出土的唐三彩上,我们可以掌握十分可靠的唐代的文吏服饰,和《全唐史》等文献对照着研究,就会知道真实的唐代官场的礼仪制度。读者一定能从图2-35、36、37、中对唐代官吏的服饰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他们一般为头戴介帻或笼冠,巾绩的幞头有不同的变化,身穿对襟大袖衫,下面穿着围裳,玉佩组绶等等。所以说,在这些唐三彩文吏俑上,我们不仅能研究服饰的变化,也能研究唐代礼仪制度的变化。

 

唐三彩将军俑

头戴盔,身披甲,腰束绳形粗带,围项护,两肩有覆膊,甲附双护胸及护心,下着紧身小口裤,足蹬尖头靴,右手叉腰,左手拟持兵器,脚下踩一在挣扎的小鬼。盔为白色,俑身施黄、绿、白三色釉,小鬼为白色。下图这种以将军造型为主塑造的天王俑,也说明了武将在唐代社会所起的镇邪作用。相传唐太宗李世民曾因惊梦而夜不能寐,在秦叔宝和尉迟恭夜间镇守宫门后,方得安宁,后就以此两人的画像挂在宫门,遂报平安。这也是我国民间过年时要挂门神画像的来历。而唐三彩以将军形象塑造的天王俑,反映了这个民俗在唐代已经广为传播。

 

图唐三彩将军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明朝官员服饰介绍 明朝文武官员服饰特点及含义
明代官吏服饰
包公可以穿“蟒袍”吗?不可以,并不是级别不够!
为何明朝人们都想当“衣冠禽兽”?
“衣冠禽兽”原是褒义 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
清代文武官员服饰(上)南阳日报2015/12/1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