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元状元宋庠【致宫使少卿尺牍】清淡飘逸 | 书法作品欣赏
宋庠书法作品,深得晋人神韵,有着清淡飘逸、纵情挥洒的风格。宋庠也善写诗,有《蚊湖诗笺》,诗多绚丽之作;其读书至老不倦,善于纠正古书中的谬讹。
一、宋庠书法作品欣赏【致宫使少卿尺牍】
宋庠精于书法,深得晋人神韵,有着清淡飘逸、纵情挥洒的风格,又善绘画,间作山水花鸟,笔致流朗;诗也写得好,有《蚊湖诗笺》。宋庠是著名文学家,与弟宋祁应举时,俱以文学名闻天下。兄弟并称为“大小宋”。
宋庠《致宫使少卿尺牍》,行书.纸本,纵31.8厘米,横47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庠叩头拜覆 拜违教约 歘忽经年 下情不胜犬马恋德之至 即日袢暑 恭惟尊候 动止万福 庠以薄干 留城中已半月 前晚方到此 本欲亟往趋侍 属以病暑伏枕 未果如愿 深负皇恐 切幸垂亮 尊嫂恭人 伏惟懿候万福 子礼提宫 廿四嫂孺人 各惟侍履增胜 谨拜状起居不次 庠叩头拜覆宫使少卿尊兄台座
宋庠善写诗,在辞赋创作中接绪晏殊诸人,凭借着博学雄才和深婉的情思,于雍容典雅之中注以警拔之气,进一步拓宽了赋境。他的赋表现了暮气沉沉的太平之世所带来的压抑感和莫名的苦闷。宋庠的赋情思细腻,富于理趣,具有悲悯人世的情怀;他的弟弟宋祁的赋则以近乎夸张的情绪宣泄来表现仕途上的挫折,颇有顾影自怜的情调。
宋庠与其弟祁均以文学知名,时称“二宋”。宋庠觉得读书不尽信书,具有怀疑精神。善于纠正古书中的谬讹。曾校定《国语》,撰《补音》三卷,又辑《纪年通谱》,区别正闰,为十二卷。另有《掖垣从志》,三卷,《尊号录》一卷,《别集》四十卷。有集四十四卷,已散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得宋庠诗文,编为《元宪集》四十卷。事见王珪《华阳集》卷四八《宋元宪公神道碑》,《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宋庠书法作品欣赏【致宫使少卿尺牍】1
二、宋庠、宋祁同榜“兄弟双状元”
宋庠生年跨太宗、真宗、仁宗、英宗朝,是乡试,会试、殿试都是第一的三元状元。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宋祁与宋庠同榜进士及第。宋庠和其弟宋祁同时参加科考,宋祁本为第一,但刘太后偏爱宋庠,并认为弟弟的名次怎能超越哥哥呢,于是皇帝依太后意将宋庠擢为第一,宋祁被换为第十名。
宋祁省试所作《采侯诗》中有“色映棚云烂,声迎羽月驰”一联,深受时人喜爱,传遍京师,成为佳句,遂被称为“宋采侯”。宋庠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宋祁为官没有宋庠职位高,最高任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但其文采却高于宋庠,后来还因名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长久流传,而有“红杏尚书”之誉。
宋庠书法作品欣赏【致宫使少卿尺牍】2
三、宋庠人物简介
宋庠天资忠厚,俭约不好声色,生性秉直,不阿权贵。其曾说:“叛逆狡诈、依恃神灵、残害他人、恃才傲物,我终生不做呵。”沈邈曾任东京转运使,多次以事欺负宋庠。至宋庠在洛阳时,沈邈儿子监院,因把东西出借而县人欠下东西,他用杖打人,人死在路上,实是由于其他的病所致。而沈邈之子为府吏所憎恨,府吏想要按法律从严处理他,宋庠独独不同意,他说:“这怎么够得上治罪呢!”人们根据这件事愈加称他是年高有德的人。
宋庠在仕途上初仕擢大理评事,通判襄州,召直史馆,历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后被刘太后看中,破格升为太子中允,再迁为左正言。太后病逝,宋庠为知制诰。曾上疏建议科举应文武分试,被采纳,不久,知审刑院,当时,密州一霸王澥私自造酒,并杀人灭口,宋庠不顾当朝宰相陈尧佐说情,异常是坚决地判王澥死刑,大快民心。又迁左正言、翰林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深为仁宗亲信。宝元中(1038-1040),宋庠为右谏议大夫任参知政事,为相儒雅,遇事是非分明,因与宰相吕夷简不和,被排挤,加之弹劾范仲淹,被贬知扬州。庆历三年(1043)因其子舆匪人交结,出知河南府,徙知许州、河阳。不久范仲淹变法失败,召回任枢密使。
宋仁宗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拜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再度出任宰相,久居相位,终无建树,皇祐三年,又因家法不严,纵容子弟过错,遭包拯弹劾而被罢相,出知河南府,几经迁徙,鬓染秋霜,被仁宗封为莒国公。
宋仁宗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宋祁被任命为三司使后,立即引起一片非议之声。右司谏吴及弹劾宋祁任定州(今河北定州)知州时政绩平平,纵容家人借贷公使库钱数千贯,担任益州(今四川成都)知州时奢侈过度。权御史中丞包拯也弹劾宋祁任益州知州时游山玩水,宴请宾客,不理政事,包拯还指出宋祁的亲兄弟宋庠此时正担任执政大臣职务,因而宋祁不能出任三司使职务。加之参知政事宋庠也上书宋仁宗,指出自己处于执政之位,而弟弟宋祁又被提拔为国家财政大臣,权力太重,于政事大大不便。宋仁宗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胞弟宋祁逝世。
宋英宗即位(1064),宋庠请求告老还乡,不准,改封郑国公,称镇武宁军,出判亳州。宋庠前后所至,以慎静为治,及再登用,遂沉浮自安。晚年笃爱幼子,带子赴任,至亳州后多次请求告老还乡,最后,以司空身份致仕,宋英宗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四月,北宋著名文学家宋庠去世,病故于家,享年七十一岁。宋英宗亲自为他的墓碑题写“忠规德范之碑”,以表彰他的功绩。朝廷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元献。事见王珪《华阳集》卷四八《宋元宪公神道碑》,《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宋庠(996-1066)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后改名庠。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生于宋太宗至道二年(996)。宋庠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连中三元,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卒谥元献。宋庠、宋祁(998-1061)兄弟二人,祖籍河南雍丘(今河南杞县双塔集)。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同科进士及第后,章宪太后谓弟不可先兄,将榜首的宋祁列为第十,宋庠擢为第一。世称“兄弟双状元”。并为之建塔谓之“双状元塔”。诗多秾丽之作,著《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宋庠原名是宋郊,一度升迁很快的他,翰林学士嫉妒其显赫的地位,在仁宗前诋毁他说,“郊”“交”谐音,暗示宋郊可能会交通外国(会卖国)。宋郊知道后,更名为“庠”,与“祥”谐音。
宋庠书法作品欣赏【致宫使少卿尺牍】3
四、《宋史·宋庠传》
宋庠,字公序,安州应安陆人,后徙开封之雍丘。父杞,尝为九江掾,与其妻钟祷于庐阜。钟梦道士授以书曰:“以遗尔子。”视之,《小戴礼》也,已而庠生。他日见许真君像,即梦中见者。
庠天圣初举进士,开封试、礼部皆第一,擢大理评事、同判襄州。召试,迁太子中允、直史馆,历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再迁左正言。郭皇后废,庠与御史伏阁争论,坐罚金。久之,知制诰。时亲策贤良、茂才等科,而命与武举人杂视。庠言:“非所以待天下士,宜如本朝故事,命有司设次具饮膳,斥武举人令别试。”诏从之。
兼史馆修撰、知审刑院。密州豪王澥私酿酒,邻人往捕之,澥绐奴曰:“盗也。”尽使杀其父子四人。州论奴以法,澥独不死。宰相陈尧佐右澥,庠力争,卒抵澥死。改权判吏部流内铨,迁尚书刑部员外郎。仁宗欲以为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中书言故事无自知制诰除执政者,乃诏为翰林学士。帝遇庠厚,行且大用矣。
庠初名郊,李淑恐其先己,以奇中之,言曰:“宋,受命之号;郊,交也。合姓名言之为不祥。”帝弗为意,他日以谕之,因改名庠。宝元中,以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庠为相儒雅,练习故事,自执政,遇事辄分别是非。尝从容论及唐入阁仪,庠退而上奏曰:
入阁,乃有唐只日于紫宸殿受常朝之仪也。唐有大内,又有大明宫,宫在大内之东北,世谓之东内,高宗以后,天子多在。大明宫之正南门曰丹凤门,门内第一殿曰含元殿,大朝会则御之;第二殿曰宣政殿,谓之正衙,朔望大册拜则御之;第三殿曰紫宸殿,谓之上阁,亦曰内衙,只日常朝则御之。天子坐朝,须立伏于正衙殿,或乘舆止御紫宸,即唤仗自宣政殿两门入,是谓东、西上阁门也。
以本朝宫殿视之:宣德门,唐丹凤门也;大庆殿,唐含元殿也;文德殿,唐宣政殿也;紫宸殿,唐紫宸殿也。今欲求入阁本意,施于仪典,须先立仗文德庭,如天子止御紫宸,即唤仗自东、西阁门入,如此则差与旧仪合。但今之诸殿,比于唐制南北不相对尔。又按唐自中叶以还,双日及非时大臣奏事,别开延英殿,若今假日御崇政、延和是也。乃知唐制每遇坐朝日,即为入阁,其后正衙立仗因而遂废,甚非礼也。
庠与宰相吕夷简论数不同,凡庠与善者,夷简皆指为朋党,如郑戬、叶清臣等悉出之,乃以庠知扬州。未几,以资政殿学士徙郓州,进给事中。参知政事范仲淹去位,帝问宰相章得象,谁可代仲淹者,得象荐宋祁。帝雅意在庠,复召为参知政事。庆历七年春旱,用汉灾异策免三公故事,罢宰相贾昌朝,辅臣皆削一官,以庠为右谏议大夫。帝尝召二府对资政殿,出手诏策以时事,庠曰:“两汉对策,本延岩穴草莱之士,今备位政府而比诸生,非所以尊朝廷,请至中书合议条奏。”时陈执中为相,不学少文,故夏竦为帝画此谋,意欲困执中也。论者以庠为知体。
明年,除尚书工部侍郎,充枢密使。皇佑中,拜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享明堂,迁工部尚书。尝请复群臣家庙,曰:“庆历元年赦书,许文武官立家庙,而有司终不能推述先典,因循顾望,使王公荐享,下同委巷,衣冠昭穆,杂用家人,缘偷袭弊,甚可嗟也。请下有司论定施行。”而议者不一,卒不果复。
三年,祁子与越国夫人曹氏客张彦方游。而彦方伪造敕牒,为人补官,论死。谏官包拯奏庠不戢子弟,又言庠在政府无所建明,庠亦请去。乃以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河南府,后徙许州,又徙河阳,再迁兵部尚书。入觐,诏缀中书门下班,出入视其仪物。以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充枢密使,封莒国公。数言:“国家当慎固根本,畿辅宿兵常盈四十万,羡则出补更戍,祖宗初谋也,不苟轻改。”既而与副使程戡不协,戡罢,而御史言庠昏惰,乃以河阳三城节度、同平章事判郑州,徙相州。以疾召还。
英宗即位,移镇武宁军,改封郑国公。庠在相州,即上章请老,至是请犹未已。帝以大臣故,未忍遽从,乃出判亳州。庠前后所至,以慎静为治,及再登用,遂沉浮自安。晚爱信幼子,多与小人游,不谨。御史吕晦请敕庠不得以二子随,帝曰:“庠老矣,奈何不使其子从之。”至亳,请老益坚,以司空致仕。卒,赠太尉兼侍中,谥元献。帝为篆其墓碑曰“忠规德范之碑”。
庠自应举时,与祁俱以文学名擅天下,俭约不好声色,读书至老不倦。善正讹谬,尝校定《国语》,撰《补音》三卷。又辑《纪年通谱》,区别正闰,为十二卷。《掖垣丛志》三卷,《尊号录》一卷,别集四十卷。天资忠厚,尝曰:“逆诈恃明,残人矜才,吾终身不为也。”沈邈尝为京东转运使,数以事侵庠。及庠在洛,邈子监曲院,因出借县人负物,杖之,道死实以他疾。而邈子为府属所恶,欲痛治之以法,庠独不肯,曰:“是安足罪也!”人以此益称其长者。弟祁。
五、宋庠诗词
北亭
旧壁横空苑,危亭纳夕霏。
野虫多各韵,倦鸟忽同归。
木落惊秋晏,人愁念昨非。
生平嵩颖志,尚或拂尘衣。
注释:
①夕霏(xīfēi):傍晚的雾霭。
②秋晏(qiūyàn): 指晩秋。
碧芦堂
寂寂虚堂一自幽,绀梢苍叶更临流。
不须重画沧浪境,一片江天小样秋。
注释:
①绀(gàn):红青,微带红的黑色。
②沧浪:青色的波浪。
残春夜雨
春色无情老,宵云有恨低。
轻寒借鸿驶,早暝入乌啼。
晦烛风生幔,漂花溜涨溪。
滴阶兼被草,聊此况凄迷。
注释:
①晦(huì):夜晚。
②迷(qīmí):形容景物凄凉迷茫。悲伤怅惘。
晨兴春冷
玉骨临风怯,华钉恨带宽。
冻醪催卯醉,小雪造春寒。
锦瑟弦声润,山炉蕙炷干。
良辰他日意,慎勿怨花残。
注释:
① 冻醪(láo):冬季酿造﹑及春而成的酒。亦称春酒。
② 锦瑟(jǐnsè):漆有织锦纹的瑟。
③ 蕙炷:指香。
晨兴读书
老病何为者,陵晨缥帙开。
终无经世略,似有著书才。
史记金藏匮,春秋玉作杯。
吾心聊自适,万事已焉哉。
注释:
① 缥帙(piāozhì):淡青色的书衣。亦指书卷。
② 经世(jīnɡshì):治理国事。阅历世事。
城外秋晚
泽莽郁萧条,凭高不自聊。
水寒陂雁集,城废冢狐妖。
野色空秋获,林声急暮樵。
先畴东北路,乡思托回飚。
注释:
① 狐妖:旧谓狐能化人作祟,故称”狐妖”。
② 先畴(chóu):先人所遗的田地。
池上雨过
萧萧残雨过横塘,翠幕生波入坐凉。
淡日映云微透脚,暖风翻叶更成光。
墙头早杏青丸小,水面新蒲绀尾长。
鱼鸟沉浮斋吏散,恍惊身世在濠梁。
注释:
①横塘:指水塘。
③ 濠梁:濠上。梁,桥梁。
初归咸宁宅坐北斋作二首(选一)
柳市西头最远坊,归来先扫读书堂。
闲园别有风流意,无限苔花上石床。
注释:
①柳市:泛指柳树成荫的街市。
② 坊:里巷(多用于街巷的名称)。
初憩河阳郡斋一首(选一)
积晦云初罢,馀光火尚流。
疏桐凋晚日,孤扇避高秋。
令尹何妨仕,将军不必侯。
此心机息转,只好弄群鸥。
注释:
①积晦:长夜。
②令尹:春秋战国时楚国执政官名,相当于宰相。泛称县﹑府等地方行政长官。
③机息:机心止息。忘机。
春晦小雨
节晦春芜歇,天高暮雨空。
轻雷遥应电,斜日倒成虹。
阴绿苔浮水,幽光蕙转风。
何须俗士驾,三径有蒿蓬。
注释:
① 春芜:浓碧的春草。
② 幽光:潜隐的光辉。常用以指人的品德。
③ 蒿蓬:蒿和蓬。泛指杂草。
春晚残花满地
晼晚千花已自稀,狂风犹欲挫芳菲。
王昌近在墙东住,可惜残红取次飞。
注释:
①晼(wǎn)晚:太阳将落山的样子。
②残红(cánhónɡ):凋残的花;落花。
春晚坐建隆寺北池亭上
城外东风卷落花,更临春水惜年华。
单车刺史无铙吹,叫杀荒池两部蛙。
注释:
①单车:驾一辆车。形容轻车简从。
②铙吹:即铙歌。军中乐歌。为鼓吹乐的一部。所用乐器有笛﹑觱篥﹑箫﹑笳﹑铙﹑鼓等。
次韵和丁右丞因赠致政张少卿一首
几年辞宠解华绅,佛忍庄恬共啬神。
岁晏始知松柏茂。凌云高节不关春。
注释:
①啬神:爱惜精神。
②岁晏:指人的暮年。
次韵和吴侍郎东城泛舟
放溜轻舠掠晚沙,时时波底碎秋霞。
清阴十里堪乘兴,疑到江东安道家。
注释:
①轻舠(qīnɡdāo):轻快的小舟。
次韵和吴侍郎以余偶名新花为压丛春见贶
异草来何许,低昂曲沼滨。
不胜丛上意,翻作叶中春。
逗蕊清香远,衔跗绛彩匀。
芳心如有属,宜在赋诗人。
注释:
①贶(kuàng):赠,赐。
②曲沼:曲池,曲折迂回的池塘。
③跗(fū):脚背,足上。
次韵和新命留台吴侍郎自适之作
谢病弥年叹偃床,知君灵气本无伤。
论筌自识忘筌意,失马终为得马祥。
心到不贪方是宝,物归何有即名乡。
西都老尹欢迎近,预喜遥临照席光。
注释:
①弥年:高年。
登汝州等慈阁二绝句春(选一)
像阁岧峣出翠阴,有人凭槛看嵩岑。
方袍更语闽天旧,且取归心付佛心。
注释:
①像阁:指佛寺。
②嵩岑:即嵩山。
③方袍:僧人所穿的袈裟。因平摊为方形,故称。
丁晋公故第东池上作
薛县高台已半倾,碧波遗甃自盈盈。
池蛙不辨兴亡意,犹学当年鼓吹声。
注释:
① 甃:前代留下的墙壁。
和参政丁侍郎洛下新置小园寄留台张郎中诗三首(选一)
十亩名园隔世尘,山嵇风义暗相亲。
只应岁晚凌霜操,并托松篁待主人。
注释:
① 操:高洁的操守。
② 松篁:松与竹
和中丞晏尚书木芙蓉金菊追忆谯郡旧花
绛艳由来拒早霜,金英自欲应重阳。
主人昔意兼新意,并为寒葩两种香。
注释:
①金英:特指菊花。
② 葩:寒天开放的花。
河阳秋思六首(选一)
自古悲秋物,多伤黯黯魂。
鲈鱼轻客宦,纨扇感君恩。
颍濑寒明野,嵩云侧露村。
此中知止地,归去掩柴门。
注释:
① 纨扇(wánshàn):细绢制成的团扇。
更多书法作品欣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 宋庠《致宫使少卿尺牍》
宋庠传
范仲淹次子纯仁、四子纯粹尺牍书法欣赏
赵匡义最后一年
史料精选-04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中国古代历史上十三个著名的宰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