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狂草的新突破

狂草的新突破

第一,中锋用笔,仍然是当代狂草应当采用的主要笔法。

用软的毛笔写出有意蕴的点线,这是中国书法在世界艺术大家庭中的贡献,这已是共识。于狂草来讲,在大开大阖、高速运转的情况下,什么样的笔法才能让整体笔触统一协调,形成旋律呢?当然是中锋用笔。王羲之的《十七帖》,张旭、怀素、王铎、毛泽东,无不是在草书中充分发挥了中锋的优长,特别是旭、素、毛泽东。

近人沈尹默在他的《书法论》中对中锋用笔有一个简明的论述,他说:『毛笔的制作形式,我们是熟悉的,笔头中心一簇长而且尖的部分名为锋,周围包裹着短一些的毛名为副毫。毛笔这样的制作,是为使毛笔中间便于含墨,笔锋在点画中行动时,墨水会随着在它所行动的地方顺着尖头流注下去,不会偏上偏下、偏左偏右,而是均匀渗开,四面俱到。这样形成的点画,自然不会上重下轻、上轻下重、左重右轻等等偏向的毛病,就做到了书家所一致主张的「笔笔中锋」。笔笔中锋,点画自然无不圆满可观。所以历代书家的法书,结构短长疏密,笔画肥瘦方圆,往往因人而异,而不能不相同的,就是「笔笔中锋」。』

第二,创造性发挥汉字结构的特点。(注:此节参照了枕石先生的《书法方构图内力的平衡与和谐》一文)

力,既存在于物理领域,也存在于人的心理领域,美学家称心理领域的力叫做『知觉力』。在书法作品中力感、力向和力态汇聚变化的力度美,正是由欣赏者的知觉平衡得到满足才得以实现的。这种平衡,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两大类,一类是趋向静态的平衡,一类是趋向动态的平衡。篆、隶、楷书属于前一类,行草书属于后一类。

 

书法的运动感是由按时间序列排列的那些富于节奏韵律的笔迹传达给人的视觉的。观赏者可以感知到运动着的线与线、构架与构架之间错综变化的力的相互作用。一幅成功的书法作品或一个点画构建优美的字,它所呈现出来的力度美,通过观赏者丰富的遐想与移情,赋予点画和结构以生命力。这些千姿百态的富有生命力的知觉力式样,都是在运动中完成其艺术表现过程的。汉隶和楷书将篆书的圆转改为方折,部分线浓缩为点,增快了书写速度。由于汉字结构中『横平竖直』的基本构架对垂直和横向重力平衡的审美要求,产生了由知觉力的平衡差异而派生的险绝与平正的变化。书写愈快,纵横奇宕的运动感也愈强烈。行草书,特别是狂草,把书法的审美层面和内涵推向了更丰富更深邃的境界。

第三,激活唐楷,让极度的自由建立在至严的法度之上。

唐朝楷书,法度森严,点线之间联系异常紧密,在这一点上唐楷达到了书法史上的极致。这种极致的紧密关系,正是狂草书法所需要的。这就是张旭、怀素出现在了唐朝,而没能出现在其他朝代的原因之一。张旭精于楷书,世人皆知,怀素虽无楷书作品传世,但从他的《论书帖》上也能看出其体格胎息于楷书的化用关系,由此可知,怀素也是精于楷书的。

唐朝楷书形体方正谨严,各类笔法齐备,线条变化丰富,颜、欧、柳、褚、虞等各家,风格发展纯正充分,对写狂草的人的眼、心、手三位一体的训练是最为适宜的。只有楷书才能支撑起狂草技法的大厦,特别是唐楷。

狂草以什么样的风格旋律出现,从技术因素上讲,起决定作用的主要在楷书。楷书横势的展开与收拢的幅度,纵势的紧结与疏放的节奏,纵横互变时的倾斜角度,决定着写狂草时的下意识行为,只是狂草此时表现出来的形式不再是单个方形封闭的字,而是以一组一组、一行一行整体性面貌来呈现的。一些楷书基础不好,而又写狂草的人,用笔失控,其主要原因就在这里,从这一点讲张旭、怀素的狂草也并非尽善尽美,在他们的作品中也有懈怠的地方。

 

狂而不乱,这是对狂草的基本要求。怎样才可以不乱,要诀只有两个字:精确。精确有三层意思:一是指点画要精确;二是指结体要精确;三是指点画与结体之间的搭配关系要精确。『精确』在狂草中,反映出作者对书法艺术形式规律的整体性把握,其实质是狂草是否将『无法』状态中的『自由感』建立在了至严的法度之上。在我看来,这正是狂草中必须具有的理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创作要领
书法笔法
张旭草书《心经》与怀素草书相比如何?
草书创作有哪些技法?
狂草巨匠张旭与怀素:狂飙之美比较,谁的水平更高
书画界艺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