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扬州双博物馆 镇馆之宝 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扬州博物馆-元 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扬州博物馆-元 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扬州博物馆-元 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唐宋元明清之龙纹的演变
    春节参观扬州博物馆时,我将时间排得满满的,我对老公说:扬州博物馆内除了其他藏品外,扬州,是古“九州”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宝贝一定很多,人家有一个《国宝馆》估计我们得多花点时间。带着充分的准备我们来到扬州博物馆,进入国宝馆,着实让我大出意外,三百平米的地方,竟然就只有一件器物,它便是这件元代的霁蓝釉白龙纹梅瓶,这在中国的博物馆界绝无仅有。国宝馆整个色调为低暗的灰蓝色,更显空旷、安静。一束金色的光晕集中在展厅中,观众无论从哪个角度切入,视线一定会投射在展厅中央的宝贝上面。周围布墙也全是对它的介绍,由此可见它之宝贵。
 博物馆的介绍图

扬州博物馆-元 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扬州博物馆-元 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扬州博物馆-元 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扬州博物馆-元 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高43.5厘米  口径5.5厘米
    最大腹径25.3厘米  底径14厘米
    详情:梅瓶口小颈短,口沿平坦,肩丰渐滑,肩以下逐步收敛,至近底处微微外撇。梅瓶腹部刻划出一条龙追赶一颗火焰宝珠,其纹饰为俗称的赶珠龙纹。龙环绕于瓶身一周,龙首上仰,双角微微后翘,龙眼突起,显得炯炯有神。以蓝釉点缀眼珠,在青白釉的衬托下,更显突出,起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龙张口吐舌,露出利齿,上、下颚唇边卷翘,颈部细长,有一束长鬣作飘拂状。背部背纹动感鲜明。伸出的四肢指尖锋利。辅助纹是四朵火焰形云,火焰的根部连有一颗小型宝珠,象浮动的珊瑚枝一样,更加衬托出巨龙以其叱咤风云之势,腾飞于万里长空之中。此瓶由五节坯胎粘接而成,但在口径和近底部的两道接痕不易被发现,制作工艺十分精良,是元代瓷器的代表作,也是元蓝釉瓷器中的珍贵艺术品.
梅瓶造型秀美,纹饰精美生动,蓝釉呈色鲜明纯正。高温蓝釉的烧制成功,为瓷器的颜色釉增添了新品种,为明清两代景德镇制瓷工艺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该瓶为扬州博物馆“镇馆之宝”
  小贴示:     元代蓝釉产品传世十分稀少,全世界仅存12件左右。故宫博物院藏蓝釉白龙盘一件为清宫旧藏之物,盘中心贴塑三爪白龙一条,龙纹矫健,刚劲有力,动态盎然,为典型的元代龙风格。同样的白龙盘早年流散国外两件,一件存日本出光美术馆,另一件现存日本大板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解放后,杭州出土元代蓝釉爵杯一件,保定市出土元代蓝釉金彩杯和盘各一件。上世纪90年代镇江地区出土蓝釉白龙罐一件,是残器。伊朗巴士顿博物馆、阿特别尔寺和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托普卡博物馆分别收藏有元代蓝釉白龙和白花、飞鸟及海马纹的大盘一件。此外就是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仅存三件,另两件分别收藏于北京颐和园和巴黎吉美博物馆。


       梅瓶曾经的主人是扬州轻工机械厂的退休工人朱立恒先生,这件国宝本是他家祖传之物.30年前,就是他以18元的价格把梅瓶卖给了文物商店的。1976年地震震情紧张,因担心梅瓶在地震中遭到破坏,于是瞒着妈妈和哥哥来到文物商店,当时收购人粗略验瓶后开价格16元,最后18元成交。 
        据朱立恒先生回忆,此瓶船到他这一辈已是第六代了.祖辈几代曾在朝廷做官.1945年他家住江都时,曾有人以18石米向他母亲收购梅瓶,被他母亲拒绝了。文革时为保护梅瓶不被破坏,母亲还用墨汁把瓶上的龙纹涂抹起来,用面布包好藏于床下。这个梅瓶在民间保存了600多年,在没有很好保护措施下依然完好无损,可见其工艺之精湛,质地之上乘,价值之珍贵。
       周长源,原工作于扬州博物馆,是瓷器方面的专家(还有很多头衔)。正是他找到到了梅瓶当年的主人。因从事瓷器方面的研究,所以他一直留心梅瓶1992的身世查考,不过历时十年一无所获。直到1992年,因家中父亲去世,他在家中宴请帮忙料理丧事的朋友吃饭,而梅瓶的主人正是他弟弟的朋友。在席间大家谈及古玩珍宝时,朱先生讲出了梅瓶出售的经过。后来周先生专门写文章介绍了梅瓶的真正出处刊登在收藏家杂志上。当时文物商店对元代瓷器缺乏研究,误定为清代,长期置于店內并未给予重视。又过了一段时间,上海市外贸公司的一位沈胜利先生来扬,见到梅瓶后对梅瓶的年代提出了异议。由此受冷遇的蓝釉白龙纹梅瓶开始受到扬州文物商店和中国古陶瓷学术界的关注。后经故宫博物院的先铭先生(已故)。南博的王志敏先生(已故)两位古陶瓷专家共同鉴定一致认定为江西景德镇窑元代蓝釉瓷器精品。
      晏炳森,原扬州博物馆馆长,正是他的努力争取,才让梅瓶在扬州博物馆安家落户。1978年在北京举办的“各省,市,自治区征集文物汇报展”时首次亮相,引起了国內各大博物馆的极大关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博物馆纷纷向扬州博物馆表示了想收藏此瓶的愿望。为了留住梅瓶晏老花费了不少工夫。1981年,元代蓝釉白龙纹梅瓶正式在扬州博物馆扎了根。现在全世界发现的元蓝釉白龙纹梅瓶仅见三件。其中一件收藏于法国集美博物馆。另一件藏于北京颐和园管理处。而扬州这一件比前两件高出10厘米,是最大最完美的一件。几年前英国曾拍卖了一只同类型的花瓶,成交价折合人民币2个多亿,扬州这一只的价值比之有过之而无不及。1992年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评定,梅瓶为国宝级文物。直到2005年双博馆正式开馆,它才重见天日,郑重地陈列于国宝展厅,受万众瞩目。
       现在瓶子原主人已经退休,在扬州一个小巷子中开面馆,一家人过着平淡的生活。闲暇时带着小孙子来博物馆看看这只原来属于他家的现在是镇馆之宝的元代梅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18元到40亿,元代蓝釉瓷的国宝之路!
当时18元的瓷瓶,如今却值40亿。这件瓷器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
从18元到3亿,一只元代瓷器的国宝之路
绝世宝瓷发现记之一-扬州的那个瓶(组图)
村民18块卖了祖传瓷器,两年后日本却出3亿美金购买,最后谁拿走
绝世宝瓷发现记 扬州博物馆镇馆之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