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胡志明去世,周恩来下令:不要马上吊唁,事后才知总理高明之处

前言

周恩来

1969年9月2日,受命给越南人民领袖胡志明治病的中方医疗小组的翻译给中国大使王幼平打电话:“不行了……医疗组不要来了。”

挂断电话后,王幼平火速将这一噩耗上报中央。

没多久,王幼平收到周恩来总理发来的指示:“不要与医疗组联系,先不要去吊唁!”

起初,王幼平对于周恩来总理的这一指示还有些不解,后来才明白周恩来在处理这件事情上的高明之处。

周恩来说:外交无小事,遇事多请示

1955年,周恩来曾语重心长的对刚刚上任的外交部礼宾司长柯华说:

“外事无小事,遇事多请示,这是外交工作的一条纪律。外交的每一件小事都忽视不得,搞不好会影响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周恩来与柯华这段对话的起因,是因为这一年的一天,印度驻中国大使小尼赫鲁打来电话,向工作人员询问周恩来的电话号码,称自己有话要跟周恩来说。

柯华

由于是第一次遇上这样的问题,柯华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于是,柯华马上召集司领导开会商议。最终,大家一致决定由一位专员出面婉言谢绝,并告诉小尼赫鲁,有什么事情,可以由礼宾司代为转达。

听到这样的回答,小尼赫鲁坚持己见,不愿接受转达的意见。

于是,柯华再次召集大家开会商议。最终,大家决定将此事上报给总理办公室。一位秘书称,同意礼宾司的处理意见。

与此同时,周恩来得知了此事,找柯华询问。汇报期间,柯华没有告诉周恩来已经将此事上报总理办公室。

周恩来有些生气,柯华主动承担了责任,请总理批评。

周恩来没有批评柯华,他沉默片刻后,对柯华讲述了其中的缘由。

原来,印度总理尼赫鲁坚持与中国友好,反对美国孤立中国。1950年,印度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对此,毛主席非常重视。

尼赫鲁

1954年尼赫鲁总理访华时,周恩来曾对陪同的印度驻华大使说:“有事可以直接给我打电话……”

说到这里,周恩来加重语气,对柯华说:“你们不要以为这只是一个电话,一件小事,外交无小事……”

上世纪六十年代召开第四次使节会议的时候,周恩来在报告中,正式将这一提法改为“外交工作,授权有限。”

1969年9月1日,胡志明病情进一步恶化,生命垂危。由于中国的医护人员正在全力抢救,一刻也不能离开病人,医疗组与驻越大使馆的联系中断。

大使王幼平无法得知胡志明的病情,焦急不已。一直到当天晚上,他才在越南国庆24周年招待会上,了解到胡志明病危的消息。

从招待会回来后,王幼平依旧没有等到中国医疗组的消息,便将胡志明的病情报告给了周恩来总理。

自从胡志明的身体健康状况亮起红灯,周恩来就非常关心,多次挑选出国内水平最高的医生,派往越南给胡志明治病。

胡志明

1969年5月,胡志明的病情逐渐稳定,中国医疗组的专家便回国休整,一个月后再返回越南继续观察。

临走前,医疗组的同志为了感谢胡志明这段时间对他们的关心,询问胡志明需不需要他们从北京带回什么东西。

胡志明随口说道:“什么都不需要,要是能带回一只烤鸭就好了!”

医疗组回国向周恩来汇报工作时提到了此事,周恩来立即表示:“一只烤鸭不够,要带两只!而且还要把甜面酱、大葱以及薄饼全部配齐。”

但是,那个时候正是炎炎夏日,烤鸭的保鲜与运输成了一大难题。胡志明当时的身体很虚弱,如果吃到变质的食物,可不是一件小事。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周恩来专门将外贸部副部长找来商量。但是,外贸部副部长不是保鲜方面的专家,于是又找来冷冻专家商讨。

经过研究,他们最后决定将烤鸭以及其他搭配的食品一起严密包装好,放到一个搪瓷水缸里,然后再在四周放上一种可以将温度维持在零下30度的化学粉剂。

周恩来

当中方人员在炎炎夏日,将新鲜的烤鸭带到越南后,主席府的同志都为周恩来对胡志明健康的关心感动不已。

后来,胡志明病情恶化,远在北京的周恩来始终密切关注,在北京亲自指挥中国医疗组对胡志明的治疗工作。

在越方的请求下,周恩来先后又派出两个医疗组,并派出著名专家吴阶平赶赴河内,了解现场情况后当面向他汇报。

在胡志明去世前,周恩来又派出了一个医疗组,并带上了急需的药品与器械。遗憾的是,胡志明于9月2日去世了。

1969年9月2日凌晨,胡志明停止了呼吸。但是,中国医生没有放弃最后一线希望,给他做了持续了近3个小时的人工呼吸。

医务人员们累的汗流浃背、精疲力竭,一直到黎笋下令停止抢救,他们才停了下来。

随后,中国的医务人员列队向胡志明的遗体鞠躬致哀,越方劳动党全体政治局委员与他们一一握手致谢。

中国医务人员离开前,越方提出一个要求:暂时保密,不要同外界联系。等越共中央做出决定后,你们再离开主席府。

胡志明

越南方面的这个要求,正好与周恩来之前的指示相符。

而越南方面之所以要求暂时不公布消息,是因为胡志明逝世的日期,正好与他创建的共和国诞生日期是同一天。

胡志明在越南人民的心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他去世的消息传出后,越南人民一定非常伤心。

越南方面不愿意将越南人民的“悲痛日”与“国庆日”放在同一天,否则,他们以后的节日庆祝与胡志明忌日的纪念活动就不好安排了。越南人民这一天到底应该是开心庆祝,还是应该哀悼、思念他们伟大的领袖,会非常矛盾。

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体现了他的细心之处。如果胡志明泉下有知,可能会再一次被老友的周到所感动。

几十年交往中,胡志明早已深切体会到了周恩来的细致、周到。

1950年后,胡志明曾多次或公开、或秘密访华。每当他踏上中国这片熟悉的土地,都会有回到家的亲切感受。

胡志明

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地方,胡志明都可以安安稳稳的休息。因为,等他一觉醒来,早已有人将新的皮鞋、合体的衣裤放到他身边。他知道,这些都是周恩来交代的。

周恩来的夫人邓颖超还亲自给胡志明织过毛衣,那件衣服,胡志明穿了很多年都不舍得扔掉。

发现胡志明喜欢吃中国苹果,周恩来夫妇总是想方设法尽快送到,为了胡志明的身体健康着想,周恩来常常将我国轻工业部烟草研究所特制的低尼古丁“中华”“熊猫”牌香烟送给胡志明。

一次,胡志明秘密访华,与周恩来商谈中国对越南的援助问题。

期间,吃过饭后,胡志明习惯性的看向四周,像是在找什么东西,但没找到。

胡志明这个细小的动作,被周恩来看在眼里。他轻轻抬手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根用纸包着的精制牙签,递给胡志明。

胡志明又惊又喜:“你记性真好啊!还记得我有使用牙签的习惯,你真是个了不起的人!”

周恩来

周恩来笑着说:“我不过是中国的一个勤务人员罢了。”

1955年胡志明访华,按照日程安排,毛主席准备在怀仁堂会见胡志明。

在此之前,周恩来亲自召集负责接待工作的同志开会,他告诉大家:

“这次要通过你们的接待工作,在全世界面前展示胡志明主席受到的尊重!”

这样一来,世界各国就会清清楚楚的看到,中国这样一个礼仪之邦的礼宾安排,是有多么的周到。这无疑是一次提高国家与民族形象的大好机会,绝不能错过。

为了不让毛主席站在门口久等客人,同时也避免出现胡志明提前到达等候毛主席的情况,周恩来要求安排两位领导人同时到达现场。

但是,那个时候通讯并不方便,只能通过电话联系,甚至连对讲机都没有,更不要提手机了。

在周恩来的指示下,礼宾司的同志们绞尽脑汁,精确计算着路程距离、行车速度等等。

毛主席

最终,他们如愿达到了毛主席出现在怀仁堂门口,准备迎接客人时,胡志明也刚好走向怀仁堂。

周恩来亲率中国共产党代表吊唁胡志明

胡志明去世当天下午4点45分,越南外交部部长告诉王幼平大使:

“越南劳动党中央为了避免越南人民过分受刺激,决定将胡志明主席的逝世时间公布为9月3日早上9点47分。”

王幼平立即将这一消息汇报中央。

9月3日当天,越南政府发布正式公告,向外界公布了胡志明逝世的消息。

出于与胡志明的特殊友谊,中方决定由周恩来立即率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先行一步前往越南进行遗体告别。

9月4日早上,周恩来抵达越南,范文同、武元甲看到周恩来后,失声痛哭。周恩来含泪安慰,连声说道:“我来晚了,我来晚了……”

在与越南党政军负责人谈话时,周恩来说:

“胡主席同中国革命、中国党的关系尤其密切,不比一般。他几次到中国,参加中国革命,与中国人民共患难,并肩战斗,与中国人民、中国党建立深厚的感情,将中越两党两国人民密切的联系在了一起。因此,我们更感觉到这一次来晚了,没有能够在胡主席去世之前见他一面……”

周恩来这番发自肺腑的话,深深感染了在场人员的情绪,大家都难过的掉下了眼泪。

当天下午五点,越南方面专门为中国代表团在主席府设置了灵堂进行吊唁。

周恩来走入灵堂,转送了中共中央致越南劳动党中央的唁电,中国代表团在胡志明的遗像前献了花圈。

默哀后,周恩来在吊唁簿上留言,代表团成员依次签了字。

晚上7点,越方秘密邀请周恩来与叶剑英到医院瞻仰胡志明的遗容。他们在胡志明的遗像前肃立默哀,深切哀悼这位越南朋友。中国代表团也是唯一看到胡志明遗体的外国代表团。

当天晚上8点,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准备离开河内回国。

张瑞霭接到回国的指示后,马上向国内汇报,并询问航线天气情况。

国内传来答复称:“从国内到达南宁的航线上有大面积的雷雨云,不同意起飞。”

当张瑞霭将这一情况汇报给周恩来时,周恩来神情凝重,坚持要走。

因为在到达越南之前,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周恩来让王幼平通知越方,自己在4日到达越南,完成遗体告别后,当天返回国内。

因此,即便知道天气情况不好,周恩来依旧坚持要走。

他知道,这是一次外交事件,如果没有履行之前的承诺,将深深影响中越两国的关系。

张瑞霭虽然知道飞机夜闯雷雨区有一定危险,但综合考虑他们当时的处境后,还是决定听从周恩来的指示,起飞回国。

周恩来的专机刚起飞不久,就进入了雷雨区。随着一道道闪电像利剑般朝着飞机劈过来,随后又陷入无尽的黑暗中,张瑞霭等人精神高度紧张。

机舱外强烈的闪电光照,通过窗板缝隙一道道射进机舱,再加上剧烈的颠簸,桌子上的东西都离开了原来的位置,大家紧张不已。只有周恩来异常镇定,索性拉开了窗板,凝视着窗外。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艰难飞行,他们终于离开了雷雨区。但是,危险并没有就此消失。

刚刚平稳飞行了十几分钟,他们就接到了南宁机场的报告:这边正降暴雨,能见度不足一公里,飞机降落有困难!

由于油料不够,他们想要临时改变航向,飞往其他机场或者直接飞往北京都不可能,张瑞霭经过慎重考虑,还是决定按照原计划,在南宁降落。

当飞机接近南宁机场时,他们再次进入厚厚的云层中。

在雷电交加,暴雨如注的情况下,张瑞霭根据地面雷达的引导,一点点降低飞机高度,精准落地,大家悬着的一颗心,也终于重新放回了肚子里。

在周恩来的带领下“外交无小事,遇事多请示”的观念已经深深扎根新中国外交官的心里。

作为一国总理,周恩来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与爱戴,时至今日,虽然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没有亲眼见过周恩来总理,也没有与他在同一时期、同一种社会环境下生活过,但提起他的名字,我们的心中,依旧会冒出莫名的感动,依旧会热泪盈眶……

周恩来与尼克松握手

而作为一名外交家,周恩来不但赢得了国人信赖,还赢得了世界各国政要的尊重与敬佩。很多人提起他,总是说不完的赞美之词。

当年我们国家还不够强大,很多人看不起我们。但是,一向骄傲的美国人,也被外交家周恩来所折服。

美国著名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基辛格曾这样说:

“周恩来是我在60年来的公职生涯中所遇到过的最有魅力的人!他能以他那超人的智慧和能力压倒谈判对手,他能凭直觉猜到对方的心理活动……在我见过的外国领导人中,周恩来是百里挑一的人物!”

基辛格甚至曾开玩笑的对周恩来说:“如果你到华盛顿来,我会感到难堪的,因为那里的高级官员做不到这样。”

美国总统尼克松则说:“周恩来有旺盛的精力、周密的准备、高明的谈判技巧与遇事不慌的镇定态度。他是我见过的领导人中,准备的最充分的一位。正如基辛格所言,他的谈判技巧让我感到惊异。”

除了对周恩来能力方面的敬佩,尼克松也被周恩来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

他说,周恩来是个顽强坚毅的人,但在解决分歧的时候,他是灵活的。谈话中,他从未失态过,从不提高嗓门、从不敲桌子、从不为了强迫对方做出让步而扬言要中断谈判……

时至今日,周恩来的魅力从未褪色,人们依旧津津乐道关于他的传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59】胡志明最后的抢救
胡志明和我国交好,他去世后,周总理为何下令暂时不要吊唁
69年胡志明逝世,周总理指示驻越大使暂不吊唁,事后才知大有深意
军人走上没有硝烟的战场——新中国第一批外交官纪实(四)
胡志明在中国被捕,找人联系周恩来,说只有他能救我
二战结束后,胡志明为何说宁可被法国殖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