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痛风的中医治疗!

痛风在中医上是什么病?

痛风是属于中医的“痹症”范畴,《黄帝内经》有五痹之分“以冬遇此病者为骨痹,春遇此病者为筋痹,夏遇此病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病者为肌痹,以秋遇此病者为皮痹”。

痹症的病机为:风寒湿热痰淤邪气滞留肢体、筋脉、关节、肌肉、经脉痹阻,不通则痛。

痛风与血尿酸密切相关,中医认为它属于“湿浊”范畴。由于人体湿浊内生过多,造成脾肾功能失调,脾失健运,肾不能分清泌浊,则湿浊流注关节、肌肉,造成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塞而形成痹痛,也就叫痛风性关节炎。如果湿浊之邪气不能彻底清除,进一步则导致肾损害,即痛风性肾病,甚至是慢性肾衰。

根据中医疾病分类,寒、湿、热邪气都属于“痹症”的病因,病位在经脉,寒湿相结而化热,蕴久成痰,导致血行失常,聚于肌肤腠理而成为毒邪,猝然毒邪流注关节,红、肿、热、痛发作,继而热痛甚剧,好像被虎咬着,触不可摸,故有“白虎历节”之称。按照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关节疼痛偏于风者,治疗以祛风为主;偏于寒者,治疗则以散寒、驱寒为主;湿邪偏盛者,治疗要以化湿邪为主;热邪偏胜者,治疗要以清热为主。痛风患者应根据关节疼痛的症状、特点来判断是否急性发作等决定痹症的性质、属性然后再进行辨证论治、遣方用药。

缓解痛风症状的中药。

痹症主症: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

1.行痹(风痹)

特点为疼痛游走,痛无定处,时见恶风发热,舌淡苔薄白,脉浮。

2.痛痹(寒痹)

疼痛较剧,痛有定处,遇寒痛增,得热痛减,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苔薄白,脉弦紧。

3.着痹(湿痹)

肢体关节酸痛重着不移,或有肿胀,肌肤麻木不仁,阴雨天加重或发作,苔白腻,脉濡缓。

4.热痹

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关节活动不利,可累及多个关节,伴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苔黄燥,脉滑数。

5.风湿热痹: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局部红肿热痛,得凉则舒可有肌肤红斑,发热、汗出、口渴、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

6.寒热错杂痹:关节灼热肿痛,却又遇寒加重,恶风怕冷,全苔白罩黄,手心灼热,口干口苦,尿黄,舌红苔白脉弦或者紧数。

7.痰淤痹阻:痹症日久,肌肉关节刺痛,固定不移,关节肌肤紫暗、肿胀、按之硬,关节僵硬变形,有硬结、淤斑,胸闷痰多,舌紫暗淤斑,苔白腻,脉弦涩。

9气血魁梧痹:劳倦活动后疼痛加重,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肌肤麻木,短气自汗。舌淡苔薄脉细数。

治疗:

行痹 :防风汤

痛痹:乌头汤

着痹:薏苡仁汤

风湿热痹:白虎加桂枝汤

寒热错杂痹:桂芍知母汤

痰淤痹阻:双合汤、桃红饮加味

气血虚痹:黄芪桂枝五物汤

肝肾亏虚痹:独活寄生汤

THE

END

内容来自腾讯新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痛风痛痹突发,关节疼痛难忍身体冷?一碗治痹汤,逼走寒邪疼痛消
痛风几年后只止痛,成为痰瘀互结尿酸难降?中医咋用化痰祛瘀治疗
中医药治痛风,绿色无毒有奇方!
尿酸高、痛风,核心就是湿!国医大师朱良春从湿论治,办法确实好
四味药却叫“四妙勇安汤”,原来是华佗留下的降尿酸、治痛风名方
急性痛风,痛痛痛,千年经方:白虎加桂枝汤,清热解毒,舒缓疼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