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图文]虎守杏林与神虎镇宅
天前 |
阅读原文

 

    “又是一年春草绿,依旧十里杏花红”,由杏花联想到杏林,由杏林又联想到虎。按说虎与杏林风马牛不相及,它们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杏是乔木,果可食,杏仁又可入药。至于杏林又有一番意义,是指医德高尚的大夫的住所,也是医家敬业的美誉。 

    众所周知,古代有一位医术高明的大夫名孙思邈,他济世救人,功同良相,人们感念他的恩德,愈后便在其房前屋后种植一株杏树以表谢意,遂形成一片茂盛的杏林。杏林二字后来被普遍引用,成为“悬壶”的同义语和歌颂大夫的名词。 

    说到杏林与虎的关联,还要从中国科技馆谈起。记得是十几年前,我随有关方面去中国科技馆参观,在楼上一个展厅的展柜中,看到一个黑铁铸的像面包圈似的物件,只是周边有一道缝。展品的说明写道:行医的串铃。 

    “串铃”在今天并不鲜见,但其铸造方法却是个谜。那生铁铸成的空心面包圈似的物件,仅周边有不过一二毫米的缝,圈中能循环转动的铁丸是怎么进去的呢?我也不知道。但串铃与虎还真有些关系呢! 

    串铃是旧时郎中行医的“报君知”,是由食指、中指、无名指穿擎着摇动出声的响器,晓知“大夫来了”。

 

    相传古时候名医孙思邈一次出诊归来路遇一只猛虎,痛苦万状地向其求医。由于语言不通,孙思邈不知它究竟得了什么病症。后来见老虎总是张大了嘴让他看,他才了然是异物卡住了老虎的喉咙。诊断定了,可如何治疗却是个问题,孙思邈决定先摘除卡喉的异物,然后再敷药、服药,以解除老虎的病痛。 

    老虎是猛兽,伸手进虎口去摘除异物肯定是有危险的。孙思邈经过思考,最后想出一个方案:特制一个医疗器械,先置入虎口,使虎不至于在手术过程因感到刺激,忽然不肯配合而出危险。结果,手术非常成功。 

    后来,模仿那“医疗器械”缩小制造的串铃,成为行医的“报君知”,并定名为“虎撑子”,一直沿用到近代。 

    那只老虎痊愈后感恩戴德,从此为孙思邈看守杏林,留下了医药界的“虎守杏林”的成语,也反映老虎也有人情味。 

    虎为兽中之王,一般很少吃人,甚至绝大多数的老虎一辈子都没吃过人,而被人打死的却不少。如古代卞庄一次刺过两只老虎,“二十四孝”中的杨香打死过老虎,唐朝十三太保李春孝也打死过老虎,宋朝的武松也打死过老虎,还有梁山弟兄解珍、解宝以及李逵也都杀死过老虎。 

    近代人虽没亲手去打杀老虎,间接“杀害”老虎的也不乏其人,如患跌打损伤以及风湿病患者喝“虎骨酒”的、贴虎骨追风膏的即是。 

    其实虎是瑞兽,人不犯虎,虎不犯人。在民俗中人们常把虎视为驱邪镇宅的神灵之一。老虎还是武财神赵公明元帅的胯下坐骑。从前过年(今称春节)的神纸中总少不了“赵公镇宅”的年画,更有单独一只虎的,名“神虎镇宅”。 

    此外,因“虎”与“福”音相近,民间多借祈吉祥,给幼儿戴老虎帽、穿老虎鞋、着老虎衣(上印虎皮纹的黄杏色布缝的单衣),端午节还有以雄黄在小儿脑门上写“王”字的,也是以虎为“大虫”震慑百虫之意。至于“布老虎”更是常见的工艺品,是端午节的吉祥物,又与前文提到的药王爷孙思邈有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邮票上的中华圣贤 | “药王”孙思邈
老中医才知道的神秘物件:虎撑,你见过吗?
《老中医》里的铃医
坐堂医和游方医
老北京的行当(52)
从“铃医”看民间医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