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直代曲 大道直行——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卢克平在数学与统计学院202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校党委书记卢克平致辞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感谢数学与统计学院邀请我参加202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让我有机会以一个学长的身份和同学们交流话别。首先,我向数学学院顺利完成学业的316名本科毕业生,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悉心培养你们的老师和家长,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同学们,年年此时话别离,今年离别更特别。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特殊的毕业季。这段日子,大家经历了一场漫长的“毕业加试”,从焦虑不安到冷静理性,从恐惧无望到从容面对,从束手无策到担当作为,从坚持学习到取得学位,青春经受了疫情磨砺和灾难淬炼,你们一定深刻地体会到何为家国情怀,何为责任担当,何为公共安全,何为大众传播……这些课堂之外的修炼,虽然不能增加你们的学分,但却丰富了你们的人生,深化了你们的科学认知,锻造出你们的特殊气质,必将使你们未来的脚步更加坚实有力,人生的航程更加行稳致远。

临别之际,作为数学学院的老毕业生代表,作为你们的学长,我想用我们数学的语言讲几点希望与祝福,与在座的各位共勉。

第一,选择有限目标,追求无限境界

同学们要处理好有限与无限的关系(finite and infinite)。人的一生,会面临各种选择,学术的、生活的、事业的,乃至生死抉择。一方面,人生有涯,禀赋不同,精力有限,加之受各种条件限制,我们必须明确方向、精准定位,确立目标要有限且集中,要finite而不要infinite。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在有限里寻找无限,通过有限理解无限、追寻无限,比如在有限的人生里追寻无限的价值,在有限的目标里寻找无限的乐趣,这就是我们的极限论。爱情更是如此,要专一要唯一unique,而不能多元 multi or finite,在专一的爱情里探寻人生幸福的真谛,探寻生命无限的意义。我们还要有诗与远方,要有理想信念,要处理好当下与长远,此岸与彼岸的关系,要树立远大人生理想,这样的人生才会不世俗,才会更有意义。这是我们生命意义的超越和无限,即 infinite。著名数学家张益唐就是处理有限和无限关系的典范,他攻读博士学位历时七年才毕业,在餐厅刷碗端盘子七年,然后又沉寂二十一年,尽管学术生涯历尽坎坷,却从未放弃追寻数学梦想,始终坚持默默耕耘,终于在58岁时破解数论重大难题,在孪生素数猜想方面取得革命性突破。

第二,以直代曲,守正创新

同学们要正确看待直与曲(line and curve)。直与曲,并不像直观上那样不同、那样绝对对立。随着空间的变化,直与曲是可以相互转变的。在一般的欧氏几何中,两条平行的直线永远没有交点;而在非欧几何的意义下,两条平行直线可以在无穷远点相交。道德经也讲“大直若曲”,数学上直线的紧致化即是圆周。空间的几何与拓扑会限制其上曲线的存在形式,正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球上无直线,测地线是大圆。我们往往以直代曲来测量曲线,认识世界从简单到复杂,在局部也往往需要以直代曲,在看似对立的要素中找到转化的途径。同学们,以直代曲,既是方法论,也是人生观。希望大家在人生征程中活用以直代曲,正直做人,宽以待人。

第三,以必然去努力奋斗,用或然看成败得失

同学们要处理好人生或然与必然的关系(random and absolute)。科技发展至今日,原有的确定性概念、独断性概念不断丧失,不确定性和随机性日渐增多。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对或然与必然的关系有着清醒的认识。具体到个体的奋斗与成功,我们应该知道,每一个成功者,一定是非凡的努力再加上一定的运气成分。努力了未必会成功,但想成功必须要努力。奋斗与努力是必然,而成功则是或然。因此,同学们要把努力作为本份、责任与天职,通过努力,成功了固然可喜,即使没有成功,亦有一种精神留在心间,也是一种财富和收获。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就会保持谦卑,不会为胜利而冲昏头脑、盲目自大,更不会无知无畏,不知敬畏为何物。

第四,做好人生微积分,积小善为大善,积小成为大成

同学们要处理好人生的加法与减法,积分与微分的关系(addition and subtraction,integral and differential)。当下时代,诸多事物日益呈现碎片化特征。同学们应该有所取舍,明白自己在哪些方面应该做加法,哪些地方应该做减法。只有洞悉人生的加减乘除之道,才能真正掌控自己的人生走向。要领悟积分与微分的奥秘,并将这一领悟运用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去,具备见微知著的能力,增强防微杜渐的意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积小胜为大胜,积小功为大功,守正笃实,久久为功。

第五,守常求变,常学常新

同学们要处理好常与变的关系(constant and variable)。人们常说,“抱常而守一”,但中国传统文化又提倡维新,“斯是旧邦,其命维新”的说法中就蕴含着“变革”的精神。二者合在一起,就是我们这里说的“常”与“变”。走出校门,踏上新的征程,同学们会面临新的“常”与“变”问题。大家要学着接受不可改变的,改变不可接受的,此为其一。同时,要常学常新,主动适应环境和条件变化,以新之我融入新时代,此为其二。同学们要守好自己的“常”,做好自己的“变”,保持心灵之真,守护人性之善,修炼生命之美,珍惜人间的每一份感动,既要处变不惊,也可随遇而安,在变动不居的世界里保持内心定力,真正成就大我。

第六,做好人生不等式,成就精彩人生

同学们要处理好大于和小于的关系( more then and less then)。无论在任何场合,人生难免会有比较。有比较就会产生“大于“和“小于”的关系。在“大于”和“小于”面前,同学们要保持足够的清醒,不可处处以已之长比别人之短,进而生出一份虚骄之情;亦不可处处以己之短搏别人之长,徒然妄自菲薄。应该在自己的“大于”之处发现“小于”,明确自己的不足;同时又能在自己的“小于”之处找到“大于”,发现自己的优长。这无疑是一种辩证法,既能让自己有见贤思齐的动力,又能让自己有“见不善而远之”的警醒。

同学们,四年编织梦想,未来乘风破浪。数学是我们的志业,数学思维是我们的特长。临别之际,我以数学概念演化人生之理,勉强凑够六对赠言馈赠大家,是想以此祝愿你们未来顺利。希望同学们将数学融入人生,善用数学思维深化人生认知,匡正前进方向,分析利弊短长,优化方法路径,以直代曲、大道直行,走好自己的人生路,不负伟大时代、不负青春之我!

同学们,墨淡意浓,纸短情长。数学是我们的心灵家园,数学学院是我们的精神故乡。我相信,在未来的岁月里,数学会陪伴大家继续成长! 今后的日子,不管你走得多远,飞得多高,共同的情怀将你们与母校紧紧相连,母校永远牵挂着你们,祝福着你们!

祝同学们前程似锦,一帆风顺,拥有完美人生!

谢谢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校长陆靖在2017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东南大学举行2018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以青春之名 为梦想前行——王恩哥校长在2013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最全!清华大学2015年本科生毕业典礼口号大集合!
毕业典礼|毕业生家长代表甘熠先生在数学科学学院2018年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朴素:巅峰体验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届本科生毕业典礼赠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