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理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续)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根源
userphoto

2023.02.11 安徽

关注

1.5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观点。

经济基础泛指我们社会的物质条件,而社会上物质条件的创造主要取决于生产力。

生产力包括三个因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其简单理解就是我们社会上的人、土地、工具。

关于工具,需要强调一下。科技进步是与工具的革新速度成正比的,科技有时甚至比工具本身还要重要。从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铁犁牛耕,到工业革命时期的蒸汽机,再到信息化时代的计算机。先进的工具是物质财富被快速创造出来的重要前提。

弓箭不仅能御敌,而且还能够射杀猎物,获取更多肉食。铁犁牛耕可以让人类耕种土地变得更加容易,从而开垦更多的荒地,收获更多的粮食。计算机的发明以及互联网的普及,不仅能给民众提供多姿多彩的生活方式,也能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

所以,伟大设计师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与生产力相适应的是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的三要素包括: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如何分配。

生产关系就是指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形成的各种关系。比如原始社会出现的原始财产共同所有的关系、奴隶社会形成的人身依附关系、封建社会的土地剥削关系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资本剥削关系等。

生产关系的本质是由于生产资料的占有情况以及产品的分配方式决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简单理解如下:

生产力≈人 土地 工具(科技是工具改进的最重要手段)。

生产关系≈所有权 分配方式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经济基础≈生产力 生产关系 社会总的物质财富。

上层建筑≈意识形态 政治体制 法律制度 文化形态等。

因此,可以大体上这样理解四者之间的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影响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或者是由于四者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或者是一提到生产力这个抽象的概念更容易让人退避三舍,亦或是一提到“经济”更容易让人想到简单明了却又让人垂涎的“金钱”和“财富”。

久而久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成为耳熟能详的国民口头禅,而更加抽象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则没有成为妇孺皆知的大众化表述。因此,本文选用前者作为历史学十大原理的第一个原理,而没有选用后者。

1.6 案例1:徘徊而前的中国封建社会

在封建社会,农民、土地、耕牛、铁犁等要素属于生产力范畴

土地归地主所有;土地上生产出来的五谷杂粮被地主占有;农民和地主之间形成了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并导致农民和地主两大阶级的对立。所有这些都属于生产关系范畴

地主和农民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以及由此关系下创造出来的社会物质财富,就属于经济基础。主要表现为:一家一户,男耕女织,自给自足,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的经济体制。

为了维护地主阶层的整体利益,从三纲五常的道德评价标准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建制;从四书五经的说教到佛教逆来顺受的宣传;从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到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在中国封建社会,整个文化氛围都在潜移默化地向民众灌输一种思想:即社会上的阶级对立都是命中注定、天经地义的。所有这些意识形态的宣传以及制度安排都属于上层建筑

在这样的社会状态下,生产力落后,农民与地主之间的剥削关系沉重打击了社会上占多数的农民的生存积极性,农民一代一代过着放羊—挣钱—娶妻—生娃—再放羊的世代无限循环模式,最终导致社会生产力难以提高,社会总物质财富创造缓慢,进而导致上层建筑无法适势实时调整,社会便一直在缓慢的徘徊,犹如一潭死水,静止不前。这就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总体现状。

从秦到清,时间跨越了两千年,但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几乎是在原地打转,乏善可陈。

终其原因,生产力没有本质上的改变,经济发展极其缓慢,而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的改变自然也就难以获得突飞猛进的进步。最终导致整个封建社会故步自封,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我们知道,回顾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从英国光荣革命爆发的1688年,到鸦片战争爆发的1840年,这短暂的152年,就是中国历史由辉煌走向落后的转折点。

鸦片战争前夕的英国和中国

英国

中国

政治

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

封建主义君主专制制度

经济

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军事

船坚炮利

大刀长矛

外交

殖民扩张

闭关锁国

综合

资本主义迅速崛起

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恰巧的是,英国光荣革命一年后的1689年,也就是英国《权利法案》通过的那一年,中国大清朝皇帝康熙和俄罗斯签署了中俄《尼布楚条约》,这是中国与西方国家缔结的第一份公平的国际条约。毫无疑问,条约签署时处于康乾盛世时期的中国丝毫看不出衰败的迹象。

然而,在接下来短暂的150余年中,中国开始走下神坛,并最终在鸦片战争后不断深陷到落后挨打的泥潭之中,直至新中国独立,改革开放后,才慢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原复习资料终极PK版(这是我看了一遍书之后结合老师划重点时所讲的以及各种参考资料花了两天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重点
生产力是最革命的因素
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
《生活与哲学》四大板块的原理、方法论、识别的关键词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