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

今天是6月7日,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龙日节、正阳节等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今天和明天也是中国的高考日,更是决定高考学子人生命运最关键的时候,十年寒窗苦读都是为了这几天能有好的发挥,所以不光是高考学子要承受巨大精神压力,在外面陪考家长更是比孩子还要着急。在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句古话:“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

今年五一假期,我的一位表妹结婚,亲戚们聚在一起。我给外婆号了一下脉,脉象不快不慢,不浮不沉,绵柔而有力,就跟健康的年轻人一样,真不容易,因为外婆今年已经八十多岁了。在场的舅舅和几位阿姨看着颇感兴趣,也找我号脉,而我发现,虽然他们比外婆年轻不少,脉象却比外婆的还要差。我根据脉象推测他们可能有哪些症状,经询问,基本如是,他们身体的确存在对应的各种不适症状。现在想来,心中不禁慨叹现代人的身体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啊。其中原因,抑或是工作压力大,过于虚耗身体,抑或是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抑或是长期情绪不好。究其根本,《黄帝内经》开篇“上古天真论”就已经说得很清楚:“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广东人吃饭喝酒,碰杯前总喜欢说一句“身体健康”,说到身体健康,谁都想要,但有多少真正能知道,能做到?当今时代,社会物欲横流,多少商家和既得利益者为了争利,向大众灌输很多错误的、甚至对健康产生极大伤害的概念,实在害人不浅,贻害众生。我身边有很多朋友同学,大多早已结婚生子,上有老,下有小,作为普通老百姓的我们,要是不能懂点正确的健康知识和常识,很难在当今社会真正照顾好家人的身心。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

可怜天下父母心,养儿方知父母恩。不少朋友已经成为了父母,真正体会了这两句话的含义和分量。孩子身体出了问题,做父母的肯定万分焦急,可焦急是于事无补的,关键是要理智,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才不至于焦头烂额。有不少人迷信某些西医的那套治病方法,发烧就要去输液(北方人叫“挂水”,广东人叫“吊针”),咳嗽也去输液,不然就是抗生素消炎药,甚至激素药待之。对待大人如此,对孩子也如此。到头来小孩病没治好,却把父母折磨得不轻。

在此分享身边一个案例。我有一个朋友,平时也喜欢学习中医。他有个同事,小孩14个月大,有一天小孩感冒发烧,两夫妻就带小孩去医院输液,输液后烧是退了,但小孩咳嗽不断,西医诊断为支气管炎,持续半年未有好转,之后还烦躁咬人,小便不利,大便也少,小便黄,鼻涕也黄,还出汗多,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再去医院看病,医生诊断为肺炎,经过好几天的吃药输液,病症仍未消除,小孩父母束手无策,后来想起我那位兄弟,于是问问他看看有没有解决办法。

我那位兄弟根据《伤寒论》记载来分析,小孩本身有的症状是“发热、恶寒(即怕冷)、汗出”,明显的桂枝汤证,本该服桂枝汤就可以治好的,结果被西医“误攻下”,就是错误或失误的将病邪从体表引入到体内,小孩本身发热恶寒出汗是表证,而输液会加重心和肾的负担,损耗阳气,阳气不足以抵抗外邪,于是外邪就趁虚而入了。科学角度看,那就是输液将好的细胞和不好的细胞都杀死了,剩下的病毒就会从体表进入体内,小孩不是退烧了,而是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发烧了。病邪入肺,于是小孩就会出现咳嗽,烦躁,小便少,大便干。中医角度看来,肺和大肠互为表里,病邪入肺而积热,也会影响大肠烦热,大肠烦热就会导致大便干甚至便秘,而且还会躁烦,所以一般经常便秘的小孩都会比较躁烦(这里说的躁烦意义比较广,包括好动,跑来跑去停不下来,坐不住,到了睡觉时候还毫无睡意,说话说个不停,经常无故发脾气等都属于中医说的躁烦)。

那怎么办?很好办。《伤寒论》第162条,“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那就是很常见的“麻杏石甘汤”。小孩被输液,病邪被误引入体内,就是“下后”;“汗出而喘”,那就是出汗,咳喘;无大热者”,小孩已经退烧,没有发热症状。所以这里麻杏石甘汤很对症。那对家长,根据那兄弟开的麻杏石甘汤药方,去抓药煎药,按照小孩剂量给孩子服用,当天一剂下去就好了大半,不流鼻涕了,也不烦躁了,能好好睡觉,小便增多,也能排大便了,咳嗽也少了,第二天再喝一剂,痊愈了。这里中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麻黄补阳平喘,杏仁滋补肺津,石膏扫清内热,甘草止咳、调和诸药),但最重要是要辨证论治,只有辩证正确,根据经方来开药,才能药到病除。案例中这对夫妇,要是对中医有简单了解,知道小孩感冒发烧初期,多数就是桂枝汤证或葛根汤证,那就不至于让孩子这么遭罪,大人这么受累。

记得那年在小区里看见一个满地跑的小男孩,外人看不出什么毛病,家长却讲,现正筹备四万元钱去做心脏瓣膜手术,因为小孩有时长出气,医院诊断心脏瓣膜关闭不严,这就是说一旦换上人造瓣膜就意味着小孩一生就要靠长期服用溶解药活着。小孩还小,心脏还在成长,为什么不从促进心脏成长发育上想办法呢,为什么不从惊吓伤气耗血造成心脏工作失调去考虑呢,用药养血安神,提高体质才是真正出路,可就不这么想。

还有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由于常吃雪糕和饮料之类寒性食品,造成胃气下降,脾胃不合、厌食,这在当前许多孩子中都有这种现象,本应用药暖胃扶脾,可到某大医院中医大夫诊治时,却叫去做血液检查。我们讲,肾为先天之本,胃为后天之本,人的血液是由肾的元气和脾胃水谷之气综合而演化为血,胃气被伤,形成厌食之症,血象显示,当然要有偏差,但这是标不是本,可是这个孩子做检查时,出现红白血球不正常,随后便开始“放、化疗”,一化就是一年多,头发化没了,歇一段,等长出来再化。化疗时数据就正常,停一段时间就上来,他们就没有考虑到,好的数据不是你化出来的,是体质上来恢复的,不提高体质,哪有好的数据。仅仅一个吃饭少,一个血液检查,折腾一年多还没完没了,家庭已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八、九万元花了,房子卖了,现“骑虎难下”,有如“身在江湖,身不由已”,不化下去吧,怕加重,化下去吧,体质一天天下降,最终能否承受。

这种情况对许多做父母的都应引以为戒,不要盲目去听信某些东西。前些时候,报纸、电视曾报导一个学生由于思想受刺激产生心情郁闷、情绪不安症状,开始是由于生气,忧郁或惊吓而得,此时千万不能依赖镇静药使其麻醉入睡伤其正气,应先通下,后养血安神,这样不留后遗症,否则将永无宁日”,这是中医的正确治疗方法,也曾有许多患者获愈,可是电视报导的这个孩子,被送进某家精神病院,被绑在床上,孩子急着小便但不能动,大声嚷,由于医护人员不在,隔壁一个精神病患者进屋将其双眼抠去,造成终身残疾,至此孩子神志还是清醒的,十多岁孩子,医之过,理之过,人之过呀! 

「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

“爸妈过年不收礼,收礼要收XXX”“自从吃了/喝了XXX,腰不酸了,腿不疼了,走路可带劲儿了”“咳嗽、气短、哮喘,您需要补XXXX”,什么XX口服液、蛋白粉、维生素、松花粉等保健品多不胜数,远红外坐垫、高电位治疗仪、按摩椅按摩机等医疗养生器械层出不穷。如此广告早已满天飞,过年过节,一大帮“孝子孝女”拎着大包小包“孝顺温馨大礼包”回家“孝敬”父母。先不说这些产品有没有夸大,真实效果如何,但是滥用这些食品或用品,确实容易对身体造成负面甚至是严重的影响。其实想要父母身体健康,我们掌握基本的一些中医常识,也就能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

举个案例。两个星期前,家母短途旅游回来,发低烧,37.5℃,怕冷,头痛,无汗,烦躁,大便干。问头哪里痛,答太阳穴旁两侧痛,前额痛,后脑勺也痛。我一把脉,脉浮弦。再问是否有恶心想吐,没有食欲,胸口胀满吃不下东西,答都有。这是什么情况呢?我辩证,太阳穴旁两侧痛,少阳胆经可能有问题;前额痛,阳明胃经可能有问题;后脑勺痛,太阳膀胱经可能有问题。脉浮,后颈疼,发热,恶寒,无汗,属太阳病;烦躁、大便干,阳明病;脉弦,心烦喜呕,不欲食,胸胁苦满,身有微热,少阳病,小柴胡汤证。脉浮而弦,太阳和少阳合病的病症。综合起来一想,这是三阳合病的症状啊(同时出现太阳、少阳、阳明病症)。三阳合病,当先治少阳,避免病邪入阴。《伤寒论》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于是我给家母抓了一服小柴胡汤,煎药成3碗,母亲中午饭后先喝一碗,睡了一觉,下午醒来症状减轻,小便增多,证明病邪已在往外排,傍晚再喝一碗,次日上午再喝一碗,上述症状皆消除,痊愈了。

再举个案例,依然是家母。家母向来心肾比较虚,偶有心悸胸闷,耳鸣膝软等症状。我学习了《伤寒论》后,知道这是少阴病的病症。前几天,家母说她这两天有点心悸,整天很困,但就是睡不着。还有些喉咙痛。我一听,这就是明显的少阴病证啊,一把脉,脉沉细。《伤寒论》第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但欲寐”意思就是只想睡觉但就是睡不着。第302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第311条,“少阴病,两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者,桔梗汤。”我心想,对症了,因为桔梗汤里面也有甘草,所以我就给家母开了麻黄附子甘草汤加桔梗,服了两剂后,喉咙不痛了,脉象恢复平脉,略细,人精神了,不困,胃口正常,大小便也正常,手足也温热,痊愈了。

《黄帝内经》开篇就说了,“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要是我们能学习经典中的中医之道,除了帮助自己,还能帮助父母健康长寿,颐养天年。

结语

纵观世上千家万户,一生一世,哪家不得病,哪家不求医,求就有正和误之分,特别是当今处于“医疗仪器检测成风”、“抗生素乱用”“点滴不离身”和科学飞速发展的时代。有时仪器检测代替了中医的辨证施治。随着科学仪器检测和手段的不断更新,对人体细胞观察的细微深入由放大几十倍发展到几百倍乃至上万倍,病名也就越出越多。由以前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到白血病、支原体感染,竟发展到今天脑血管粗、细,缺氧、硬化及各种器官的肥大、痉挛、骨刺等,几乎人人都被病症困扰,只要查出就得终生服药,在各种“精密仪器”面前,简直是“人无完人”,很难找到一个固定标准。

其实在中医宏观辨证施治理论讲,这里面有许多都是表面现象,都是误导。并不代表人体真正本质,可以说都是医盲造成的,因为人是活的,仪器是死的。用死的仪器去测有生命的人体,恐有瞬息万变之误。这就是中医宏观调控理论和西方微观观察理论的差别。这也是中医学和西方医学,东方和西方思维的、立足点的区别。

我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五千年的中华大地蕴育了丰富独特的中医文化体系,它从宏观角度出发辨证施治,五行学说、整体观念是它医治的精髓,所以在治疗中,把讲气血运行,讲经络学,讲人体与自然界和季节相呼应放在第一位。认为仪器,实验室和人肉眼观察不到的东西在人体不一定不存在,而看到、测试到、化验到的东西又不一定反映事物本质,每个人体器官、细胞都是生命活动的现象,它包含生长、变化、衰败和瞬息万变的因素存在,那些所谓什么“骨刺、肥大、狭窄、萎缩”等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是用活的观点,唯物辩证观点看待人体。那种把身体看成机器单纯查这查那,认为缺东少西,“肥大狭窄”而看不到整体失调对它影响的观念,都是没出路的。不要小看这宏观和微观的正确与否,有时生和死,就在左右分秒之间。

其实疾病对于人们并不可怕,也不陌生,也是各家各户必有的现象,关键怕不懂医。我们常说,“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得病的”(如今用化肥和农药种出的粮食更不屑说)。所以说,谁一生不得病,谁一生没咳嗽过,没口干、尿频过,谁又没头眩、心慌过。至于感冒发烧,头疼更是常有的事,方方面面,各式各样的病,人一生都容易遇到,弄清道理,对症下药。或自身调理,自然云消雾散。

对此古人曾讲,“人生一小天地,病之轻者,如日月之食,不转瞬,自必回和,断不可轻易服药。恐益乎于此,则损乎彼也”(《笔花医镜》)。关键就是不能误导,不能把一时出现的身体变化当做器官损坏,血管变细……来看,更不能没事去查这查那,非要查出点病来吃点药。那样下去连飞行员都很难达到标准。所以我们总结说,为什么病症这么多,错误理论的误导是目前造成各种病症增加、复杂化和乱用药的潜在因素。

特别是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一旦有病,有的就象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东奔西撞,没有主心骨,各处盲目求医,造成了不应有的病残和死亡。不就是不懂医理吗?丢弃了中医辨证施治法则。有些不是命短,也不是治晚了,大部分是乱治,误诊而成。

前面的例子是这样,世上还有许多误导的例子,更是发人深省,这里有下至不满月的婴儿,有四五岁满地跑的娃娃,上至中年及饱经苍桑的老人,他们没有死伤在战争的炮火中,没有死伤在自然灾害的袭击中,而却死伤在医误中。

对待身体,糊涂的很,任人摆布。例如我们主张,渴了喝,饿了吃,累了歇,困了睡,这也是人之常理,可现在一些人却渴了不喝水而吃药,饿了不吃饭吃药,困了吃药,睡不着也吃药。认为喝水解渴不如吃药解渴,害处小,饿了认可吃一两饭,二两饭,其余用药代替,这都是什么逻辑,有病时,有的不问风寒侵袭如何影响,不问饮食起居如何,先 B 超后 CT ,一个测试数据,就推到了死亡线上,有的简直惨不忍睹。

古人说:“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儿女者不知医为不孝”。身为父母子女,如果不懂点中医,生病就到医院,动不动就输液、抗生素、甚至手术,原本可能很简单的病,却被当成了重病治疗,最终害了老人和孩子!

感恩古圣先贤的指导,经过上述这些案例,让我能帮助自己和身边的人解决健康问题,也从心底里感叹佩服这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中医文化何其伟大。中医文化的根,在下认为就在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当中。因为经典传承了几千年,经得起时间的验证考验,不能增删一字一言,研究好经典,才能打开古圣先贤给我们留下的智慧宝库,才能为我们所用,造福世人。

因此,我创办了大道医简公众号,目的是激励自己学好中医,传承中医和中华传统文化,帮助更多的人对中医文化和哲学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利用我的所知所学帮助大家拔除疾苦,调养身心。希望能跟大家一起学习,共同进步!欢迎大家留言,一起交流,也祈盼各位前辈和中医爱好者能批评指正,不吝赐教!

获取更多中医专业级健康资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蔡长福老师上海讲座文字整理(根据录音整理,原汁原味)
拷问孝心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儿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桂枝汤
悬壶从医录 (悬壶先生)
海厦伤寒论笔记(一0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