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理答的误区及应对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理答的误区及应对策略

  智慧理答演绎课堂精彩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理答的误区及应对策略
  【内容提要】
  在充满动态生成的课堂里,各种"意外"现象不期而至,老师怎样才能将不可预约的"意外"现象运筹于帷幄之中,演绎充满活力的课堂精彩,智慧理答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放眼我们的课堂不难发现各种随意、不当的理答方式仍然充斥在教学中。本文将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梳理一下课堂中常见的理答误区,并从延迟理答、捕捉亮点、深层引领、指点迷津、转换角度这几方面浅析一下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理答误区策略
  【正文】
  华东师大崔允漷教授认为,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做出的即时评价,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教学信息的传输与反馈。它既是一种教学行为,也是一种教学评价。智慧理答像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又像火把,能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而不当的理答则会泯灭学生的智慧灵感,严重损害学生的自尊心,甚至使学生失去对这门学科的兴趣。
  一、常见的理答误区。
  遗憾的是,由于理答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即兴互动行为,很难提前预设,再加上很多教师缺乏理答技巧与理答机智,导致课堂上的不当理答屡屡出现,细细梳理,大致有以下几种:
  1、含糊其词如一位老师在教学"角的认识"时,先让学生把用两根红色小棒组成的活动角学具叉开一些,再让学生说一说变化后的感受。许多学生都认为"角变大了",这个显然是老师想要的答案。没想到,一个学生突然冒出一句:"现在这个角像花儿开放了!"这个"节外生枝"让老师有些不知所措,于是老师含糊其词地评价说:"是啊,像花儿开得很鲜艳。"其实,"角像花儿开放了",不就是"角变大了"的意思吗?可惜老师没能机智有效地利用学生的"灵光一现"。
  2、敷衍搪塞如一位老师在教学"一位数减法"时,有学生质疑:"5减7等于多少?"老师随意应付说:"5怎么能减7呢?不能减。"学生反驳说:"老师,能减,5-7=-2,我从课外书上看到的。"这时,老师不耐烦地说:"这是你们以后才学的知识,现在不要讨论了。"显然,这位老师对意外生成的问题采取了敷衍搪塞的态度,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贸然肯定或否定有些老师缺乏静心倾听的意识,贸然肯定或否定学生的独特见解,将学生的创新思维扼杀在"摇篮"中。如一位老师让学生计算"一个圆形花坛周长是18.84米,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有学生这样做:R=18.84÷3.14÷2=3米,S=18.84×3÷2=28.26平方米。老师不假思索地说:"这样做是错的,求圆的面积应该用公式S=∏R。"这样做真的错了吗?求圆的面积一定要用S=∏R吗?将这个学生的解法稍做变动我们不难发现:S=18.84×3÷2=C×R÷2=×R=∏R×R=∏R,这种解法多么有创意呀!可惜学生创新的思维火花就这样给浇灭了。
  4、越俎代庖有些老师急于完成教学任务,面对学生难以回答的问题时,他们往往不等学生开口或者说完,就迫不及待地将正确答案和盘托出。如一位老师让学生判断"5和7都是互质数"是否正确,当有学生无言以对时,老师并未因势利导,而是急忙"帮"学生代答:"不对,应该说5和7是互质数或5和7都是质数。"老师的这种越俎代庖的理答方式不仅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也泯灭了学生的智慧灵感。
  5、单调浮夸由于有些老师平时不重视对理答知识的积累,理答时动辄就是"很好、真聪明、真了不起……"这种空洞、单一的评价语言会让学生觉得既夸张,又缺乏新意,长期使用,会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的浮躁心态,表扬也就失去了意义。
  6、讽刺挖苦这是极不该出现的一种理答方式,但在课堂上仍屡见不鲜,尤其是老师面对心目中的差生时,诸如"瞎猜""异想天开"……"语言暴力"就产生了。这种粗暴的理答方式无疑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浇灭了他们求知的火花。
  二、智慧理答的策略
  课堂精彩源于老师的智慧理答,提高老师的理答水平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那么怎样才能有效提高呢?
  (1)延迟理答,倾听学生的心声
  李政涛先生在《倾听着的教育》一文中写道:"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根据教学需要,适时等待,延迟理答,给学生提供思维碰撞与摩擦的机会,为他们留下尽情挥洒的自由空间,让课堂真正成为激活学生思维的舞台。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时,我让学生计算"甲比乙多25%,乙比甲少()%?"
  这是一个老师"屡讲"学生"屡错"的问题,于是我决定不再像以前那样"滔滔不绝地讲"了,而是"默默地倾听"学生们的"高见":
  生1:甲比乙多25%,乙就比甲少25%呗。
  生2:不对,25%=,也就是甲比乙多,我把乙看成4份,甲就是5份,算出乙比甲少(5-4)÷5=20%。
  生3:我也认为少20%。我把乙看成单位"1",甲就是1+25%=125%,列式为(125%-1)÷125%=20%。
  生4:我用举例的方法,假如乙是100,甲就是125,答案也是(125-100)÷125=20%。
  生1反驳说:"那为什么'甲绳比乙数长米,乙数比甲数短米'是对的,'甲比乙多25%,乙比甲少25%'就错了呢?"
  生2:米表示的是具体的长度,所以这句话可以反过来说,而25%表示的是分率,反过来说是错了。
  我一听简直喜出望外,"真是太棒了,生2、生3、生4的想法独特又正确,生1的错误也很有价值-让我们明白了具体量与分率的不同,把掌声送给这些同学!。"
  面对学生如此鲜活的思维和独特的见解,我发现老师的适时等待,延迟理答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呀!
  (2)捕捉亮点,点燃学习的热情
  课堂是出错与纠错的地方,错误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如何友善接纳学生的错误,捕捉其中的亮点,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呢?

例如,在教学"比例尺"时,我让学生计算"在某小学新校区的规划图上,操场的长是20厘米,宽是15厘米,比例尺是,这个操场实际占地面积多少平方米?"
  生1:实际长为20÷=8000厘米=80米,宽为15÷=6000厘米=60米,面积为80×60=4800平方米。
  同学们都认同这种算法,我正想进入下一个环节,这时生2迫不及待地说:"我有更简单的算法:20×15÷。"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2:我用"图上面积÷比例尺"算的。
  "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众说纷纭。
  生3:不对,得数都变了。
  生4:对的,求实际距离就用除法计算。
  生5:不对,距离指的是长度,面积指的是平面图形的大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而不是图上面积:实际面积。
  这时,生2有些手足无措,脸涨得通红。
  师:你们分析得很透彻!生2虽然做错了,但已经很接近正确答案了。
  在我的"点拨"下,生2马上恍然大悟。
  生2:我明白了,正确答案是"实际面积=图上面积÷比例尺的平方",因为(20÷)×(15÷)=(20×15)÷(×)=4800平方米
  师:你真了不起!想出了一种这么简便的好方法。
  听了我的夸奖,生2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学生的错误也是一种创造,同样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教师若能凭借自己的教学机智巧妙利用学生的错误,每个学生一定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3)深层引领,挖掘思维的深度
  当面对学生的思考还是肤浅、片面时,老师要对学生进行纵向的深层次的引领,促进并引导学生就原来的问题进行深入而周密的思考,使学生的思考更全面、更深刻。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时,教材中有这样一道习题:一个包装盒,如果从里面量长28厘米,宽20厘米,体积(笔者认为改为容积更好)11.76立方分米。爸爸想用它包装一件长25厘米,宽16厘米,高18厘米的玻璃器皿,是否可以装下?
  题目中的信息整理如下:
  长宽高容积
  包装盒28厘米20厘米11.76立方分米
  玻璃器皿25厘米16厘米18厘米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生1:我先算器皿的体积:25×16×18=7200立方厘米=7.2立方分米,说明包装盒的容积大于器皿的体积,所以装得下。
  师:是这样吗?
  生2:不一定。你看,我的铅笔盒的容积也大于墨水盒的体积,但因为墨水盒比铅笔盒高,怎么也放不进去。
  师:看来光比较它们的容积或体积还不行,还要比较什么?
  生:长、宽、高。
  生3:题目中已知包装盒的长和宽大于器皿的长和宽,所以只要算包装盒的高:11.76立方分米=11760立方厘米,11760÷28÷20=21厘米,显然包装盒比器皿高,所以装得下。
  师:你们分析得很正确。那上题中如果包装盒的高是17厘米小于器皿的高,就一定装不下吗?
  生4:不一定,只要改变器皿的摆放位置把它的宽和高转换一下,就能装下了。请看数据:
  长宽高
  包装盒282017
  玻璃器皿251618(装不下)
  改变位置后
  包装盒282017
  玻璃器皿251816(装得下)
  师:好主意!
  生5:哦!我明白了:把包装盒与被装物体的长、宽、高分别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比较,只要前者的长、宽、高比后者的长、宽、高大,就一定能装下,否则就装不下。
  师:恭喜你!发现了这么重要的规律。
  案例中老师不受文本的限制,随时洞察学生的学习现状,通过深入的追问和巧妙的反问,不断引领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4)指点迷津,突破思维的瓶颈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障碍,有经验的教师通常能够在学生的思维"卡壳"时,运用智慧的语言巧妙地帮他们指点迷津,使他们突破思维的瓶颈,茅塞顿开。
  特级教师潘小明在执教"圆的认识"时,当有学生认为"球是圆的"时,教师因势利导,纠正了这一错误认识,没想到又有学生冷不丁地提出"球是什么东西?"这个问题涉及到中学立体几何的知识,很难解释清楚,可是教师并没有用"你们以后会学的"来敷衍学生,而是急中生智娓娓道来:"真会动脑筋。球是什么东西呢?球是一个体,球体。它是怎么得到的呢?假如有一个半圆,以半圆的直径为轴,整个半圆的面绕着轴旋转一周,就得到空间图形'球'。从这个'球'中也可以找到'圆'。怎么找呢?比方说,有个西瓜,长得像足球那样饱满,一刀切下去可以得到什么面?(圆面)对,圆面,圆面边上的那条封闭的曲线就是圆。"教师的巧妙点拨不仅解答了学生心中的疑惑,还让他们初步感知了"球"与"圆"的区别和联系。
  (5)转换角度,拓展思维的广度
  教育就是"点燃",如果课堂上老师能够智慧地引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那么一定能够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例如,特级教师陈士才执教《较复杂的平均数问题》时的教学片段: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平均数问题,下面看一道习题:五(1)班男生平均身高140厘米,女生平均身高142厘米,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生1:(140+142)÷2=141厘米。
  生2:我不同意,求平均数应该用总数÷总份数,这道题中没有男女生的具体人数,所以没法做。
  师;谁还有补充?
  生3:这道题虽然不好做,但我知道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在140-142厘米之间,因为"平均数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
  师:你真爱动脑筋!"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是平均数的重要特征。以后我们可以利用它来判断相关的解答是否正确。我们知道刚才的列式(140+142)÷2是错的,如果要让列式正确,你们有什么办法?
  生4:可以增加一个条件:男女生人数一样多。
  师:这主意不错!为什么呢?
  生4:我把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看成一组,这两个人的平均身高就是(140+142)÷2=141厘米,每一小组的平均身高都是141厘米,那么全班的平均身高也是141厘米。
  师:你想得真深刻!现在就让我们来验证一下。假如男女生都是30人,全班平均身高是多少?
  生5:(140×30+142×30)÷(30+30)=141厘米
  师:好,请注意,我现在把男生30人改成20人,女生不变,不用计算,你能知道全班的平均身高在什么范围吗?范围越小越好。
  生6:当男女生都是30人时,全班平均身高是141厘米。现在身材高的女生占了全班的大多数,所以全班的平均身高在141-142厘米之间。
  师:你说的真好!那如果男生30人,女生20人呢?
  生7:这时身材矮的男生占了全班的大多数,全班的平均身高就应在140-141厘米之间。
  一道简单的习题被陈老师演绎得如此富有张力,他的智慧引领使学生个性彰显、智慧喷薄,让课堂真正成为放飞学生思维的舞台。
  此外,教师除了运用言语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理答外,还可以使用非言语理答。包括动作理答,神情理答等,如摸摸学生的头,一个微笑,竖一下大拇指……"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一招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特别管用。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课堂理答是一种智慧,也是一门艺术,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作为一线教师,只有不断地在实践中学习、摸索、思考、沉淀,才能让智慧理答演绎课堂精彩。
  【参考文献】
  黄爱华,《做一个主动的倾听者》,《小学数学教师》2006.10
  于萍,《真情流淌的生命课堂》,《小学数学教育》2010.5
  陈凤伟,《机智敏锐的灵动课堂》,《小学数学教育》2010.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是教师】这十类老师最受学生欢迎,你想知道为什么吗?
孙维刚教数学《数学
浅谈如何与学生沟通
语文课堂的导语设计
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一节好课的三个层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